- 年份
- 2024(8160)
- 2023(11594)
- 2022(9842)
- 2021(9036)
- 2020(7661)
- 2019(17097)
- 2018(17178)
- 2017(31852)
- 2016(18102)
- 2015(20244)
- 2014(20382)
- 2013(19731)
- 2012(18582)
- 2011(16941)
- 2010(17072)
- 2009(15990)
- 2008(15984)
- 2007(14756)
- 2006(12915)
- 2005(11965)
- 学科
- 济(63236)
- 经济(63120)
- 管理(53595)
- 业(47253)
- 企(40057)
- 企业(40057)
- 方法(26607)
- 数学(22466)
- 数学方法(22086)
- 财(20397)
- 学(19910)
- 制(18842)
- 农(17617)
- 中国(17441)
- 业经(14645)
- 体(13933)
- 银(12789)
- 银行(12724)
- 务(12529)
- 财务(12489)
- 财务管理(12453)
- 融(12334)
- 金融(12326)
- 理论(12309)
- 行(12171)
- 企业财务(11876)
- 农业(11144)
- 地方(10934)
- 环境(10594)
- 技术(10512)
- 机构
- 大学(265203)
- 学院(261748)
- 研究(98994)
- 济(97224)
- 经济(94858)
- 管理(90006)
- 理学(76771)
- 理学院(75713)
- 管理学(73915)
- 管理学院(73471)
- 中国(72707)
- 科学(66560)
- 农(59560)
- 京(57792)
- 所(54112)
- 财(49673)
- 研究所(49525)
- 农业(47774)
- 业大(46903)
- 中心(43697)
- 江(42100)
- 财经(38290)
- 院(35872)
- 北京(35867)
- 经(34739)
- 范(34323)
- 省(34071)
- 师范(33711)
- 州(32544)
- 技术(31045)
- 基金
- 项目(179005)
- 科学(138032)
- 基金(128656)
- 研究(121460)
- 家(117578)
- 国家(116703)
- 科学基金(96182)
- 社会(74590)
- 省(71032)
- 社会科(70463)
- 社会科学(70439)
- 基金项目(67017)
- 自然(65547)
- 自然科(64023)
- 自然科学(63988)
- 自然科学基金(62851)
- 划(61515)
- 教育(56549)
- 资助(53302)
- 编号(46492)
- 重点(42342)
- 成果(40162)
- 部(39094)
- 发(37508)
- 计划(37124)
- 创(36761)
- 科研(35059)
- 课题(35044)
- 创新(34718)
- 制(33766)
- 期刊
- 济(110149)
- 经济(110149)
- 研究(75547)
- 中国(58954)
- 学报(58080)
- 农(54817)
- 科学(47453)
- 大学(41747)
- 财(40696)
- 学学(39795)
- 农业(36806)
- 管理(35051)
- 教育(30320)
- 融(24019)
- 金融(24019)
- 技术(21155)
- 财经(19813)
- 业(19724)
- 经济研究(17280)
- 经(17033)
- 业大(16584)
- 版(16531)
- 业经(16505)
- 农业大学(14173)
- 问题(14037)
- 科技(13744)
- 技术经济(11205)
- 统计(11173)
- 世界(11010)
- 贸(10886)
共检索到399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星星 欧阳五庆 郭建军 周莹 宋冠男
【目的】制备头孢克肟纳米乳,考察其理化性质,并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检测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头孢克肟纳米乳配方,制备头孢克肟纳米乳,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进行形态和粒径分析;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头孢克肟纳米乳对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和不动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质量浓度(MBC),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考察其安全性。【结果】头孢克肟纳米乳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EL-40 27.1%、肉桂醛6.8%、头孢克肟2.0%、蒸馏水64.1%。制备的头孢克肟纳米乳为浅黄色澄清透明液体,透射电镜下为规则圆球形,粒径分布在6~20nm,平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冰 欧阳五庆 刘梅雪 芮弦 吴敬超
【目的】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体外药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优选配方,制备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形态和粒径分别进行考察;通过高速离心、留样观察试验检验其稳定性;通过抑菌试验考察其体外药效;通过急性毒性试验考察其安全性。【结果】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纳米乳配方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吐温-80 25%、无水乙醇15%、乙酸乙酯4.4%、乙酰异戊酰泰乐菌素1%、蒸馏水54.6%。制备的纳米乳为橘黄色澄清透明液体,流动性良好,在透射电镜下其形态为规则的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1.1nm,分散性好;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其未有分层、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芮弦 欧阳五庆 吴敬超 宋冰 刘梅雪 董睿
【目的】制备纳他霉素纳米乳(NATA-NE),测定其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青霉菌(Peni-cillium)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综合纳米乳和纳他霉素的优势,将纳他霉素制成水包油型NATA-NE,以酮康唑和特比萘芬作为阳性药物对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M-27A和M-38P,测定药物对3种受试菌株的MIC,并研究了NATA-NE的杀菌效果。【结果】NATA-NE对青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菌的MI...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星星 欧阳五庆 周莹 郭建军 宋冠男
【目的】研制氟康唑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抑菌活性进行考察。【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氟康唑纳米乳配方,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进行形态和粒径分析,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氟康唑纳米乳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EL-40 26.2%,无水乙醇8.6%,乙酸丁酯3.1%,肉桂醛3.1%,氟康唑1.6%,蒸馏水57.4%。制备的氟康唑纳米乳为浅黄色澄清透明液体,透射电镜下为规则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5.2nm,分散性良好;经高速离心试验、热稳定性试验和光稳定性试验考察,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纳米乳发生变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氟康唑纳米乳对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兰莹 欧阳五庆 宋冠男 孙江宏 吴敬超
【目的】制备一种外用的水包油(O/W)型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用于治疗宠物由真菌和螨虫混合感染引起的皮肤病。【方法】以丙酸氯倍他索(Clobetasol propionate,CP)、特比萘酚(Terbinafine)、双甲脒(Ami-traz)为主要成分,并从5种常用的油性物质和3种表面活性剂中筛选出适宜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出纳米乳的最佳配方;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和粒度分析仪观察其粒径大小和分布,通过加速离心试验、光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试验考察其品质,通过皮肤急性毒性、刺激性和致敏性试验考察其安全性。【结果】复方丙酸氯倍他索纳米乳的适宜配方(质量分数)为23%聚氧乙烯40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孙红武 欧阳五庆
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盐酸黄连素在4种油(IPM、大豆油、花生油、色拉油)和3种表面活性剂(EL 40、大豆卵磷脂和Tw een-80)中的溶解度;根据纳米微乳的评价标准,利用序贯设计思想,采用滴定法绘制了伪三元相图,确定了纳米微乳的最佳组成,研制了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并对其基本理化特性(形态、粒度、颜色、澄清度、稳定性和自乳化速度等)及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盐酸黄连素纳米微乳三相最佳组成是EL 40-甘油-IPM;制得的纳米微乳为澄清透明的球状液滴,其平均粒径为56.8 nm;高速离心、高温、强光下无分层,也无絮凝或药物析出;与传统片剂、胶囊和水溶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
关键词:
黄连素 纳米 微乳 稳定性 抗菌活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建军 欧阳五庆 郑星星 周莹 宋冠男 李会芳 沈巧艳
【目的】制备硝唑尼特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纳米乳的载药量、稳定性和毒性为考察指标,筛选合适的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助溶剂,再利用伪三元相图筛选最佳配方并制备硝唑尼特纳米乳。用透射电镜观察硝唑尼特纳米乳的形态,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分布范围、多分散系数(PDI)和Zeta电位,通过留样观察和加速试验考察其稳定性,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评估其安全性。【结果】硝唑尼特纳米乳配方中各组分的最佳配比(质量分数)为:二甲基亚砜0.3%,硝唑尼特0.45%,肉桂醛6.0%,1,2-丙二醇5.0%,聚氧乙烯醚蓖麻油30.0%,蒸馏水58.25%。制备出的硝唑尼特水包油型纳米...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梅雪 欧阳五庆 宋冰 吴敬超 芮弦
【目的】研制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方法】以特比萘芬、丁香酚和红霉素为供试药物,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处方,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Nicomp 388/Zeta PALS激光粒度测定仪分别考察其形态和粒径,采用染色法鉴别纳米乳的类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最佳配方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特比萘芬1.3%,丁香酚2.5%,红霉素1.3%,吐温-80 24%,无水乙醇12%,肉豆蔻酸异丙酯2%,蒸馏水56.9%。透射电镜下,复方特比萘芬纳米乳呈圆球形,无粘连;其平均粒径(Z-Average)为11.9nm...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汤佳莘 欧阳五庆 吴小利
【目的】制备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方法】依据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的溶解度,选择适宜的油相和表面活性剂;依据维持纳米乳体系稳定性的能力大小,筛选助表面活性剂;利用伪三元相图确定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值),筛选出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的配方,并对复方纳米乳的载药量、稳定性、Zeta电位、粒径和安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伊维菌素0.03%、吡喹酮5%、蓖麻油10.8%、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RH-40)30%、丙二醇7.5%、蒸馏水46.67%。制备的复方伊维菌素和吡喹酮纳米乳稳定性良好,其中伊维菌素的质量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向辉 欧阳五庆 杨雪峰 赵元 张伟
【目的】制备替米考星纳米乳,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伪三元相图法优选处方,以吐温-8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IPM为油相制备替米考星纳米乳,并对其形态特征、稳定性和体外药效进行评价。【结果】替米考星纳米乳的最佳处方是:替米考星5.5%,无水乙醇18.5%,吐温-80 27.5%,IPM 5%,蒸馏水43.5%(各组分含量均为质量分数)。替米考星纳米乳在透射电镜下呈圆形,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其粒径为10~25nm。经高速离心和在-4℃、室温、60℃条件下留样观察,外观均未见发生变化。替米考星纳米乳对巴氏杆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
关键词:
替米考星 纳米乳 质量评价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龚露旸 胡鲲 杨先乐
建立了离子交联法制备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的方法,并优化了工艺条件,以低温超速离心法评价了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包封率。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的显微形态,以透析法测定其体外释放度。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呈球形,外观形态饱满,表面光滑,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31.1±10.2)nm,平均包封率51.2%±2.9%。相比恩诺沙星原料药,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在1 h内减少约60%药物的释放,24 h总释放度为79.9%。说明利用离子交联法制备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快速、简便、操作性强,恩诺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制剂缓释性能强,适于作为新剂型在水产药物中应用。
关键词:
恩诺沙星 壳聚糖 纳米粒 体外释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瑞 欧阳五庆
【目的】研制伊曲康唑纳米乳并评价其质量,考察纳米乳中伊曲康唑含量。【方法】以伊曲康唑为主要活性成分,肉桂醛和乙酸乙酯为混合油相,EL-40为表面活性剂,异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确定伊曲康唑纳米乳的最优配方。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分析仪等评价伊曲康唑纳米乳的质量,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考察纳米乳中伊曲康唑含量。【结果】经筛选,伊曲康唑纳米乳配方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为:伊曲康唑1.24%,肉桂醛4.58%,乙酸乙酯4.58%,EL-40 24.44%,异丙醇12.17%,蒸馏水52.99%。在TEM下,伊曲康唑纳米乳乳滴为圆球形,分布均一,平均粒径为14.48nm,多分散...
关键词:
伊曲康唑 纳米乳 质量评价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宋冠男 欧阳五庆 兰莹
【目的】对环吡酮胺纳米乳的配方及制备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其理化性质、稳定性、含量进行考察。【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优选配方,制备环吡酮胺纳米乳,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度测定仪、UV分光光度计对其形态、粒径和含量进行考察,通过高速离心试验和留样观察试验对其稳定性进行考察。【结果】以乙酸异丙酯为油相,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为表面活性剂,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Km=3∶2时,室温下可形成稳定的水包油型纳米乳体系;乳滴呈球形,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1.4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32。稳定性试验显示,环吡酮胺纳米乳经10 000r/min离心20min及在-4,25...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封琦 孟娜 赵言世 胡春风 亓鲁 朱善元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渔药安全问题备受重视。为积极寻找抗生素替代品,本研究采用银杏叶提取物和硝酸银反应合成纳米银材料,并通过紫外-可见光全波段扫描、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表征进行鉴定。在此基础上,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水产病原菌迟缓爱德华氏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为测试对象,采用杯碟法、常量肉汤稀释法以及抑菌动力学实验测定合成的纳米银抗菌效果。结果显示,在波长450 nm处有纳米银等离子共振体形成的吸收峰;透射电镜观察到纳米银颗粒平均直径小于10 nm;X射线衍射图谱验证了金属银的生成;本研究所合成的纳米银材料对4种病原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研究表明,采用银杏叶绿色合成纳米银,不仅方便、快捷,而且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在水产病害防控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
水产病原菌 纳米银 银杏叶 抗菌效果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谢晶 孙连月 周童晖 卜建超 方锦涛 张皓珊 何菲 李晶 林占熺
以菌草灵芝为原料,研究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旋转蒸发转速、离心转速、离心时间对菌草灵芝水提物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影响得率的关键因素,利用响应面法中Box-Behnken模型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最后通过伪三元相图法将菌草灵芝水提物制备成精粉纳米乳.结果表明:菌草灵芝水提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7∶1、提取温度93℃、提取时间3 h、旋转蒸发转速50 r·min~(-1)、离心转速9 000 r·min~(-1)、离心时间15 min,在此条件下理论得率为13.94%,实际得率为13.53%.通过伪三元相图法确定菌草灵芝精粉纳米乳最佳制备条件:表面活性剂Tween80与Span80质量比4∶1,大豆油为油相,表面活性剂与助表面活性剂(丙三醇)质量比2∶1,0.5%菌草灵芝精粉水溶液为水相.此条件下得到的菌草灵芝精粉纳米乳为球形,粒径为151.8 nm, zeta电位为-21.29 mV.可见,该响应面优化菌草灵芝水提物提取工艺的模型合理,结合伪三元相图法能成功制备菌草灵芝精粉纳米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