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9)
- 2023(10235)
- 2022(8655)
- 2021(7786)
- 2020(6219)
- 2019(14287)
- 2018(14121)
- 2017(27361)
- 2016(14871)
- 2015(16676)
- 2014(16858)
- 2013(16775)
- 2012(16044)
- 2011(14774)
- 2010(14952)
- 2009(14087)
- 2008(14123)
- 2007(12798)
- 2006(11673)
- 2005(11190)
- 学科
- 济(66740)
- 经济(66646)
- 管理(43645)
- 业(40134)
- 企(32471)
- 企业(32471)
- 方法(21761)
- 制(21719)
- 中国(21576)
- 银(20107)
- 银行(20092)
- 地方(19301)
- 行(19063)
- 数学(18752)
- 数学方法(18585)
- 农(17592)
- 财(16465)
- 业经(16390)
- 融(16096)
- 金融(16094)
- 贸(12744)
- 贸易(12728)
- 易(12308)
- 体(12277)
- 度(12141)
- 制度(12110)
- 农业(11621)
- 发(10771)
- 环境(10657)
- 学(10546)
- 机构
- 学院(212141)
- 大学(211297)
- 济(93663)
- 经济(91639)
- 研究(78114)
- 管理(76918)
- 中国(67268)
- 理学(63445)
- 理学院(62691)
- 管理学(61808)
- 管理学院(61403)
- 财(48216)
- 京(46047)
- 科学(43321)
- 所(39755)
- 财经(36148)
- 中心(36111)
- 研究所(35076)
- 江(34689)
- 农(33703)
- 经(32612)
- 北京(29989)
- 经济学(29673)
- 州(28145)
- 院(28040)
- 范(27959)
- 师范(27681)
- 银(27044)
- 财经大学(26732)
- 业大(26586)
- 基金
- 项目(129758)
- 科学(102635)
- 研究(98168)
- 基金(93617)
- 家(80162)
- 国家(79463)
- 科学基金(68160)
- 社会(64023)
- 社会科(60863)
- 社会科学(60853)
- 省(50738)
- 基金项目(48329)
- 教育(44762)
- 划(42471)
- 自然(41025)
- 自然科(40028)
- 自然科学(40021)
- 自然科学基金(39317)
- 编号(39214)
- 资助(39005)
- 成果(33444)
- 发(33208)
- 重点(29755)
- 部(29272)
- 制(29046)
- 课题(28870)
- 发展(27154)
- 创(27100)
- 国家社会(26692)
- 展(26688)
共检索到359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管涛
2002年1月6日,阿根廷议会两院通过经济改革法案,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包括放弃把阿比索(peso)与美元1比1挂钩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又称联系汇率制度)。在议会通过这项法案不久,阿经济部长即宣布比索同美元的固定汇率定为1.40比1,比索贬值近30%,并披露阿将于4-5个月以后开始实行浮动汇率。这意味着阿实行11年之久的货币发行局制度宣告终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力峰
2001年末的阿根廷陷入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对于这场危机的起因,理论界有多种说法。本文认为,阿根廷自1991年以来实行的货币局制度是这场危机的制度根源。本文通过分析货币局制度的特征及其制度安排的内部矛盾,揭示了货币局制度的内在缺陷,指出货币局制度并不适用于阿根廷这样的发展中大国。
关键词:
货币局制度 货币制度 阿根廷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汉波 陈凌
任何一种货币制度都是有利有弊。本文通过对货币局制度在香港和阿根廷实践的比较提出:经济规模相对较小、经济高度开放、财政收支平衡、国际储备充裕及稳定的政局等,是货币局制度健康运行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汇率制度 货币局制度 比较分析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子敏 刘厚俊
1991年阿根廷实行货币局制度,使恶性通货膨胀得到抑制,经济得以增长。但该汇率制度的缺陷却也给阿根廷经济造成负面影响,2002年初阿根廷不得不放弃货币局制度,重新实行汇率自由浮动。本文对阿根廷实施货币局制度对经济的影响进行探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晓津
与拉美其他国家不同,阿根廷采取的是货币局制度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但是,阿根廷经济的内在矛盾不能保证货币局制度发挥其长期有效性;这与阿根廷的金融自由化、全球化相结合,就导致了货币替代(表现为“美元化”)的发生和深化。而货币替代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并会对阿根廷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国际收支状况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加剧了其内外经济的失衡,也为金融动荡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关键词:
货币替代 阿根廷 金融动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小波 郑联盛
自2001年主权债务违约后,阿根廷经历了2005年和2010年两次债务互换,但是,由于少数"钉子户"债权人的反对并诉诸司法程序,阿根廷债务重组陷入再次违约的重大风险。回顾阿根廷债务重组的过程以及以对冲基金为主的少数债权人对阿根廷的诉讼,可以清晰地看出阿根廷主权债务重组困境是由阿根廷自身非审慎性的债务重组机制、美国行为的双重标准以及全球主权债务重组基础机制缺失等造成的。随着重债富国问题的出现,主权债务重组中的国内外司法管辖权、私人部门与公共部门参与、集体行动条款与同等权益条款,以及合同法与法定机制等争论更加凸显,建立一个全球性主权债务重组机制是国际金融体系稳定的基础任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水波
20 0 1年岁末阿根廷局势再次动荡不安 ,这与阿政府高达 140 0多亿美元的外债密不可分。本文着重分析了阿根廷在经济改革、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措施的负面效果
关键词:
动荡 债务 经济改革 失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金洪飞
阿根廷的经济形势引起了人们对阿根廷是否会发生货币危机的关注。通过介绍70年代以来阿根廷历史上的货币危机以及分析阿根廷目前的经济状况可知,阿根廷经济中最严重的问题就是大量的公共债务和经济衰退,而造成这两个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就是阿根廷目前的货币制度。大量的公共债务和经济衰退使阿根廷发生货币危机只是时间问题,一旦市场失去信心,货币危机就会随时爆发。
关键词:
阿根廷 货币危机 经济衰退 公共债务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王晓东
数字货币是现代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推动数字货币的发展,本文运用规范的分析方法,从货币层次、发行数量、技术支撑、发行主体分析了数字货币的发行机制,最后提出了数字货币发行过程中的制度保障。具体是:加强法律保护、加大宏观管理力度、利用大数据分析提升技术能力、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
关键词:
数字货币 作用 发行机制 制度保障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月晓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储备货币的创设主渠道,由外汇储备转向了公开市场和贷款、贴现窗口,这一转变正在发生并仍将延续。中国储备货币创造来源现状,表明人民币信用是显性国家信用和隐性国家信用的混合体,同时具有独特的"美元信用"特征。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国家债务通过充当储备货币创设过程中的抵押物,使主权货币具备了显性国家信用。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使得国债不再是单纯"债务",而且还是主权货币发行的基础和保证;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体现国家信用的国债规模不足、中短期限比重过低。从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出发,需要重新设计国债发行管理的政策框架和发展思路,建立起债务可持续、宏观调控和货币增长的"三位一体"管理框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月晓
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使得中国储备货币的创设主渠道,由外汇储备转向了公开市场和贷款、贴现窗口,这一转变正在发生并仍将延续。中国储备货币创造来源现状,表明人民币信用是显性国家信用和隐性国家信用的混合体,同时具有独特的"美元信用"特征。在信用货币体系下,国家债务通过充当储备货币创设过程中的抵押物,使主权货币具备了显性国家信用。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使得国债不再是单纯"债务",而且还是主权货币发行的基础和保证;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体现国家信用的国债规模不足、中短期限比重过低。从国债的货币经济学意义出发,需要重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曹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权力分配格局,便于发达国家利用各种贷款条件的实施,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乃至政治事务。本文分析了梅内姆政府执政期间,美国如何透过IMF的贷款条件,将“华盛顿共识”的政策主张塞进阿根廷政府的经济改革计划。在很大程度上,IMF是一部推广有利于发达国家游戏规则的精密机器,对IMF贷款政策的主导,使美国获得了一种可与政治、军事等“硬实力”相媲美的金融“软实力”,它有利于美国输出符合自身利益的经济模式,实现资本的全球扩张和对借款国的经济渗透与控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凌云 刘骏民
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起源于货币虚拟化而引起的国际货币与非国际货币的区分。这为国际货币发行国大行国际货币发行的权利、而很少承担其应有的责任提供了条件,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实质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失衡。长时间的失衡将加剧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和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严重威胁着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因此,必须从国际货币体系本身,以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角度加以纠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