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5)
- 2023(11115)
- 2022(8861)
- 2021(8119)
- 2020(7037)
- 2019(15508)
- 2018(15372)
- 2017(29903)
- 2016(15756)
- 2015(17484)
- 2014(17279)
- 2013(16910)
- 2012(15088)
- 2011(13568)
- 2010(13724)
- 2009(12747)
- 2008(12198)
- 2007(10532)
- 2006(9030)
- 2005(7941)
- 学科
- 济(60851)
- 经济(60776)
- 业(49699)
- 管理(45797)
- 企(36180)
- 企业(36180)
- 方法(33118)
- 数学(30332)
- 数学方法(29792)
- 中国(18157)
- 农(16524)
- 财(16010)
- 制(14500)
- 贸(14012)
- 贸易(14006)
- 业经(13718)
- 易(13659)
- 银(12621)
- 银行(12588)
- 行(11927)
- 学(11279)
- 险(11196)
- 保险(11105)
- 农业(11049)
- 融(10834)
- 金融(10833)
- 务(9994)
- 财务(9959)
- 财务管理(9938)
- 理论(9852)
- 机构
- 大学(222936)
- 学院(222752)
- 管理(90924)
- 济(90511)
- 经济(88547)
- 理学(79383)
- 理学院(78569)
- 管理学(76893)
- 管理学院(76520)
- 研究(68175)
- 中国(56392)
- 京(45641)
- 科学(43289)
- 财(41780)
- 农(40450)
- 业大(36430)
- 所(34002)
- 财经(33649)
- 中心(32918)
- 农业(32170)
- 江(31772)
- 研究所(31202)
- 经(30738)
- 北京(28383)
- 经济学(27618)
- 州(25628)
- 财经大学(25313)
- 范(25262)
- 经济学院(25091)
- 师范(24859)
- 基金
- 项目(156976)
- 科学(123567)
- 基金(116287)
- 研究(107084)
- 家(103412)
- 国家(102596)
- 科学基金(88639)
- 社会(70557)
- 社会科(66904)
- 社会科学(66882)
- 基金项目(61256)
- 省(60869)
- 自然(60062)
- 自然科(58834)
- 自然科学(58816)
- 自然科学基金(57792)
- 划(51428)
- 教育(49148)
- 资助(48151)
- 编号(42151)
- 重点(34856)
- 部(33727)
- 创(33018)
- 发(31824)
- 成果(31542)
- 创新(30873)
- 科研(30860)
- 计划(29871)
- 国家社会(29634)
- 教育部(28993)
共检索到317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欢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医疗服务与长期护理服务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剖析失能风险对老年人医疗消费行为的影响有利于医疗控费政策的精细化,并有助于推动医疗保障与长期护理保障的制度协同。因此,笔者基于CLHLS三期追踪数据,利用多水平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失能风险对老年人医疗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失能风险对老年人年度医疗总消费、门诊消费、门诊自付、住院消费及住院自付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效应分别为0.285 2、0.307 9、0.178 8、0.110 1和0.150 3;相较于基础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对老年人医疗消费影响更显著且效应更高,其效应分别是0.309 3、0.372 1、0.168 8、0.131 1和0.137 0。以上结果在家庭经济状况、子女数及性别上表现出群体异质性。此外,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发挥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如其显著降低了失能风险所造成的老年人医疗总消费增加,中介效应占比(RIT)达到了22.60%,而其对门诊消费的RIT达到了最高的40.70%。整体而言,长期护理服务模式对门诊消费行为的综合中介效应更高,其累计中介效应也高于住院消费。基于此,笔者提出加快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完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等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张文娟 付敏
文章采用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地区普遍使用的失能评估工具Barthel指数作为老年人的失能评估标准,以2014年的CLASS和CLHLS数据为基础,在将两项数据合并后,综合运用多重填补法、生命表技术、沙利文法,对老年人的失能水平及其长期照料需求时间进行评估。分析结果表明:第一,老年人失能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快速增长,且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老年人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及其带残存活时间均高于男性,应将其作为重点关注人群;第二,轻中、重度失能人群中受损的活动能力项目存在差异,在提供照料时应加以区分;第三,60岁的老年人在重度失能状态下需要照料的时间约为0.42年,中重度状态下为0.79年,但是如果将轻度失能也考虑在内,需要照料的时间将增至5.01年。因此,将项目的受益人群扩大到轻度失能人群会导致照料成本大幅度上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杜本峰 沈航
本文利用相关文献和现有的统计资料,分析北京老年人护理需求以及养老机构的现状,探讨国外老年护理机构发展模式以及对我国养老机构等相关产业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老年人口 长期护理服务需求 产业发展模式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于大川 吴玉锋 赵小仕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追踪调查(CLHLS)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消费和健康的促进效应,并探讨该制度对老年人健康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社会医疗保险能显著提高老年人的医疗消费水平,并改善其健康状况;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效应具有明显的群体差异性,对高龄、农村、低收入等弱势老年人群医疗消费和健康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制度的公平性仍有待提高;社会医疗保险影响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可能渠道包括医疗消费水平提高和健康/就医行为改变,但不包括医疗负担减轻。据此,深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应强化福利性,提高公平性以及维护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权益。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于新亮 刘慧敏 杨文生
本文选取2000~2016年中国包括青岛市在内的35个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首次量化评估了长期护理保险对医疗费用支出的政策影响。研究发现,青岛市在实施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之后,人均医疗费用短暂下降,随后迅速持续增高,总体上升幅度约为6.18%,且评估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发现,青岛市医院的医疗费用支出增长变动不大,而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支出显著增长。长期护理保险实施对医疗费用增长的结构性影响为长期护理保险引起医疗费用不降反升提供了解释。在护理需求甚至医疗需求均受到长期抑制的现实背景下,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将发挥释放需求效应,并能有效调节医疗资源的分配和利用,有利于实现整个医疗服务产业的优化配置。长期护理保险仍需加强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分工与配合,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福利。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斌 邱玉红 严余华 陈芍 李俊林 吴锦晖 董碧蓉 窦青瑜
目的:基于成都市长期照护保险试点政策,研究长期照护保险对老年人医疗花费的替代效应。方法:利用2014—2020年成都市某老年人医院病案首页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结果:长期照护保险的实施显著降低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重度失能住院患者的医疗总费用、服务费用和药品费用,住院天数显著下降,而住院检查费用没有显著变化。结论:长期照护保险的实施医院护理服务形成了有效替代,从而减轻了老人费用负担以及医保基金支付压力。
关键词:
长期照护保险 医疗花费 替代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戴卫东 付王巧
探索建立面向贫困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津贴的救助制度是"弱有所扶"理念下政府公共财政责任的体现。本文以浙江省为例,结合目前老年人和残疾人福利补贴政策,在整合现有财政投入的多种老年津贴的前提下,研究发现:(1)集约财政资源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减轻长期护理津贴的财政压力;(2)2050年浙江省失能老年人口192.71万人,其中贫困失能老人67.80万人;(3)贫困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服务费用逐年攀升,2050年覆盖该群体的护理津贴需财政投入4422915.42万元;(4)2050年多津贴整合可集约财政资金18.04%。为此,从统筹财政资金、整合养老资源以及扩大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等方面提出一些政策思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新军 郑超
文章根据中国老年人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08—2011年两期面板数据,利用Heckman模型、两部模型、面板Logit模型和排序模型等方法,在系统控制老年人医疗支出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我国医疗保险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与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医疗保险促进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增加了老年人的医疗费用总支出,提高了老年人的及时就医概率;(2)医疗保险虽然显著改善了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但是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尚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地区差异;(3)医疗保险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促进作用;(4)医疗保险显著降低了老年人的家庭医疗负担。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宏伟 张开然 胡鑫怡 刘雨佳
老年人失能与失智的发展趋势及其相互关系,是失能治理与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设计需关注的关键议题。文章基于2002~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构建了考虑样本损耗的组基轨迹拓展模型,分析了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认知感知能力的变化轨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退化轨迹分为晚发平稳型、晚发上升型和早发上升型3类,认知感知能力的退化轨迹分晚发平稳型和早发上升型2类;(2)成年期的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老年人进入更快的失能发展轨迹,受教育水平和医疗保险则会降低老年期进入快速失能轨迹的风险,其他非时变特征对失能和失智发展轨迹的影响存在差异;(3)从失能程度的影响因素看,患重病经历会加重失能程度,社交参与则有助于减缓失能失智程度的加深,独居会加重老人的失能程度,居住在城镇的老人失能程度平均更低;(4)老年期失能与失智过程既有一定的伴生性,又不是完全同步。在分析样本中,中度或重度失智老人当中大约27.9%的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好,按照现行长期护理保险标准无法获得相应待遇。优化长期护理保险政策,需要在制度设计中充分考虑失能和失智的叠加与分离现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英平 牛津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能老年人口的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有望缓解家庭和社会负担、保障失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而失能率是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本文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近年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大多数地区使用的失能评估工具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作为老年人口失能评定标准,分别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和生命表技术中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对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高龄人口死亡率模型对老年人口失能率的测算效果整体上优于目前常用的广义线性模型,特别是对于中度失能率和重度失能率的测算,广义线性模型明显低估7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率,而不同程度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测算分别适用于不同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英平 牛津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能老年人口的长期护理保障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推行长期护理保险有望缓解家庭和社会负担、保障失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而失能率是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基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本文基于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采用近年来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中大多数地区使用的失能评估工具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作为老年人口失能评定标准,分别运用广义线性模型和生命表技术中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对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高龄人口死亡率模型对老年人口失能率的测算效果整体上优于目前常用的广义线性模型,特别是对于中度失能率和重度失能率的测算,广义线性模型明显低估75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失能率,而不同程度的老年人口失能率测算分别适用于不同高龄人口死亡率估计模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丽珍
本文运用logisitic回归模型,从医疗服务利用与否和医疗服务利用程度二个层面分析了老年人利用医疗服务的影响因素,即存在哪些因素促进或阻碍着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利用。结果表明,身体健康状况、医疗制度和经济状况是影响老年人利用医疗服务的基本因素。为适应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保证老年人能享受基本的医疗服务,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医疗保障体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势在必行。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强 岳书铭 毕红霞
本文基于山东省农村失能老年人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农村失能老年人对长期照护需求强烈,最偏好的长期照护方式是家庭照护,最需要的长期照护服务是康复护理类服务;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数量、独立居住或夫妻同住、可支配收入、视力、慢性疾病数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活动自理能力和精神慰藉对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需求程度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家庭照护,文化程度越高、独立居住或夫妻同住、子女数量越少、可支配收入越高、视力越差、工具性活动自理能力越差、缺乏精神慰藉的农村失能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照护;文化程度越高、独立居住、可支配收入越高、慢性疾病数量越多且日常...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颖 徐爱军 艾晓倩
目的:研究老年人健康冲击对于家庭消费的影响。方法:选用OLS方法进行分析,将调查前两周内,因为不舒服休工、休学或者卧床休息1天及以上操作性定义为健康冲击。结果:老年人健康冲击将会使家庭总消费支出增加15.26%,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增加53.72%。异质性分析发现,老年人健康冲击使低收入家庭总消费支出增加27.49%、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增加46.71%,使中等收入家庭发展性消费支出增加71.38%。商业医疗保险能够显著的缓解老年人健康冲击的影响并且大幅度促进了家庭消费支出。结论:老年人健康冲击显著影响家庭各项消费支出,应重点关注卧床老年群体健康促进机制以及健康冲击对不同收入家庭的消费影响,支持并引导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
关键词:
老年人 健康冲击 家庭消费 商业医疗保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