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8)
- 2023(4751)
- 2022(3899)
- 2021(3760)
- 2020(3213)
- 2019(7647)
- 2018(7688)
- 2017(15212)
- 2016(8298)
- 2015(9561)
- 2014(9581)
- 2013(9072)
- 2012(8173)
- 2011(7473)
- 2010(7896)
- 2009(7181)
- 2008(7143)
- 2007(6319)
- 2006(5504)
- 2005(4870)
- 学科
- 济(36314)
- 经济(36269)
- 管理(21606)
- 业(20694)
- 方法(20633)
- 数学(18918)
- 数学方法(18389)
- 企(16852)
- 企业(16852)
- 中国(9569)
- 农(9123)
- 学(8074)
- 理论(7064)
- 业经(7009)
- 财(6385)
- 农业(6000)
- 贸(5727)
- 贸易(5724)
- 易(5546)
- 制(5348)
- 地方(5197)
- 人口(5172)
- 和(4710)
- 银(4545)
- 银行(4531)
- 环境(4515)
- 技术(4448)
- 融(4444)
- 金融(4443)
- 划(4329)
- 机构
- 大学(123466)
- 学院(122455)
- 管理(47962)
- 济(47208)
- 经济(46206)
- 理学(42101)
- 理学院(41600)
- 研究(40992)
- 管理学(40278)
- 管理学院(40078)
- 中国(29823)
- 科学(26785)
- 京(26572)
- 所(21546)
- 农(20511)
- 财(20416)
- 研究所(19884)
- 业大(19112)
- 中心(18410)
- 江(17821)
- 财经(16881)
- 范(16820)
- 北京(16678)
- 师范(16630)
- 农业(16303)
- 经(15347)
- 经济学(14343)
- 院(14342)
- 州(14252)
- 技术(13504)
- 基金
- 项目(84814)
- 科学(67238)
- 基金(62409)
- 研究(58699)
- 家(55408)
- 国家(55032)
- 科学基金(47299)
- 社会(36677)
- 社会科(34740)
- 社会科学(34730)
- 省(32902)
- 自然(32585)
- 基金项目(32031)
- 自然科(31930)
- 自然科学(31920)
- 自然科学基金(31345)
- 教育(28509)
- 划(28508)
- 资助(27300)
- 编号(23695)
- 重点(19440)
- 成果(19006)
- 部(18430)
- 发(17313)
- 创(17281)
- 课题(16614)
- 科研(16419)
- 计划(16241)
- 创新(16221)
- 教育部(15706)
共检索到172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园 王伟
中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增长较快且城乡分布不均衡。运用2011年和2014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引入转移强度构建健康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分城乡预测了失能老年人口规模和照护时间需求,主要结论为:(1)城乡老年人进入中度和重度失能的概率均会随着年龄增长和初始健康状态恶化呈递增趋势。(2)2050年,城乡65岁及以上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口将达到约8304.12万人,约是2020年的2.96倍。65~74岁城乡中度失能老年人数量比由2020年的2.04扩大到2050年的7.77;2020~2040年,75~84岁农村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数量一直高于城镇,2020年该年龄组乡城中度和重度失能老年人数量比分别达到峰值1.74和2.38。(3)65~74岁城镇老年人中度失能状态持续时间平均是农村的1.34倍,该年龄组农村老年人重度失能状态持续时间平均是城镇的1.28倍。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宏伟 李延宇
农村老年失能照护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点内容。文章使用人口预测年龄移算模型、马尔科夫链多状态转移矩阵模型等方法,评估和预测中国农村常住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同时预测农村常住重度失能老年人的照护人员需求、照护成本和相应压力。结果发现,农村常住重度失能老年人照护人员需求和照护成本快速上涨。在中方案下,照护成本将从2020年的5 088.73亿元上升至2035年12 907.46亿元;在农村居民自筹资金模拟方案设定下,人均相对照护成本压力将从2020年的7.76%攀升至2035年的14.37%。文章认为,农村失能照护应被视为新时期的重大挑战与政策创新重点,相应政策创新应综合考量个人、家庭的各类显性、隐性成本,短期内通过自筹式保险方案应对农村失能照护风险难度较大,应当做好照护救助和长护保险在短期、长期的协同设计。
关键词:
农村失能老年人 照护需求 成本压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崔晓东
文章利用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追踪微观个体观测期前后健康变化,运用多状态马尔科夫(Markov)链构建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避免回归方法中变量选择的多样性和主观性;引入转移强度为分段常数、按年龄队列矩阵相乘的Markov方法预测长期护理人口数量,解决Markov时齐性假设与健康状态年龄非齐性问题;基于精算理论推导并预测护理需求期望时间。结果发现,健康状态存在明显的性别和年龄差异,相同条件下女性具有生存优势,男性具有健康优势,二者叠加使未来10年女性失能老年人数量达到男性的2倍左右;失能持续时间随年
关键词:
长期护理 转移概率矩阵 Markov过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立龙 张翼
文章基于20082011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通过logit模型研究死亡概率、自理状态转移概率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自理状态生命表估算了不同特征老年人群体的余寿和预期失能时间。结果发现:(1)65岁老年人的平均余寿约为16.04年,其中预期完全自理、轻度失能、中度失能、重度失能的时间分别为10.11年、4.42年、0.88年、0.63年;随着年龄增加,老年人预期中度、重度失能时间占余寿的比重快速上升;女性老年人的平均余寿比男性老年人长2.47年,但女性老年人的预期失能时间比男性老年人
关键词:
失能时间 死亡风险 自理状态 生命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强 岳书铭 毕红霞
本文基于山东省农村失能老年人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了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农村失能老年人对长期照护需求强烈,最偏好的长期照护方式是家庭照护,最需要的长期照护服务是康复护理类服务;年龄、文化程度、子女数量、独立居住或夫妻同住、可支配收入、视力、慢性疾病数量、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工具性活动自理能力和精神慰藉对农村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需求程度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家庭照护,文化程度越高、独立居住或夫妻同住、子女数量越少、可支配收入越高、视力越差、工具性活动自理能力越差、缺乏精神慰藉的农村失能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照护;文化程度越高、独立居住、可支配收入越高、慢性疾病数量越多且日常...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枫 吴纯杰
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为此国家应逐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护理保障制度的精算基础建立在老年人健康状态,特别是长期护理状态的演变轨迹和转移概率模型之上。本文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2005年和2008年)数据,运用连续时间齐性Markov过程刻画老年人口健康状态的变化,建立转移概率矩阵模型,考察65岁及以上老人长期护理发生率和健康状态的转移运动,以及影响这些健康变动的因素;并预测需要护理的老年人口规模和老人处于护理状态的时间长度。研究发现,我国老年人护理需求增长迅猛,预计到2016年,我国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将超过1000万,约占老年人口的6.7%。女性老人在生存上的...
关键词:
长期护理 多状态转移概率模型 预测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雅丽 张增鑫
文章利用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采用概率转移模型和倾向值分析方法计算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态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转移概率、照料时间需求及其净差异,并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年龄移算法预测65岁及以上分年龄分性别的老年人口数量和老年照料劳动力需求。研究结果表明:(1)在照料需求不变的前提下,按8小时工作制、照料服务人员配置比例的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分类估算,中国老年照料劳动力需求分别从2015年的1 805.8万人、1 124.2万人和1 927.5万人增长到2050年的5 325.5万人、3 072.2万人和5 189.5万人。(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低龄老年人口数量的激增,健康老年人的照料劳动力需求率先增长,并持续快速增长至2042年前后,总量为2015年的2.5倍。随后,老年人口日益高龄化,健康受损、功能障碍老年人的照料劳动力需求加速增长,2050年前后分别为2015年的2.7倍和3倍;(3)老年人中未受到照料的人数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多,2050年比2015年增加近2倍。文章建议通过改善人口健康、构建现代照料服务体系、完善相关政策、整合照料资源,创新供给方式等途径扩大老年照料有效供给。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云英 胡潇月
面对日渐庞大的失能老人群体,通过对西安市现有的社区养老服务提供的情况调查,发现目前失能老年人能够获取的社区照护服务有限。并且社区照护服务体系存在着制度缺失、资金来源单一、人力资源匮乏、服务存在供需矛盾四大发展困境。建议从建立健全制度设计、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合理评估照护需求、转变失能老年人观念等角度着手完善失能老年人社区照护服务的建设。
关键词:
失能老年人 社区照护 困境 出路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韩润霖 韩晓静 张立龙 卢晓莉
基于2002~2018年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数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农村老年人口规模、结构和失能率进行分析。农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与比重将分别从2020年的9035.29万人和17.72%增至2035年的12438.23万人和33.14%。受年龄别失能风险降低和老年人口结构老化影响,农村老年人口ADL失能率将从2020年的5.76%降至2035年的4.92%。其中,男、女性老年人口失能率将分别从4.92%、6.55%降至3.79%、5.87%。农村失能老年人口呈现失能重度化和高龄化趋势。农村老年人口总失能率下降主要是年龄别失能风险降低所带来的轻度失能率快速下降的结果;中度失能率略有下降,重度失能率不断上升,中、重度失能率保持在4%左右。研究结论可为提高农村养老服务能力、推动长期护理保险覆盖到农村居民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农村失能老年人 失能率 高龄化 失能风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鸿儒 李月
老龄社会的全面加速,使得失能老人长期照护问题凸显。本文基于中国老年健康调查数据(CLHLS)和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CLASS),评估我国老年人失能状况,并从照护内容、照护类型和照护支付意愿三方面考察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研究发现:一是照护需求内容方面,被调查样本中约87%的失能老人具有长期照护的需求,其中对医疗护理需求最高、精神慰藉次之、日常照料最低。二是照护类型方面,以子女为核心的家庭照护是失能老人最主要的需求类型,其次为机构照护,社区照护需求最低。三是照护支付意愿方面,失能老人对机构照护服务的支付意愿不高且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基于此,应明确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内涵、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价格收费机制、建立专业化人才培养体系,以健全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
失能老人 照护服务 医疗护理 家庭照护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段培新
文章以经济困难和生活自理困难("双困")老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Markov模型构建老年人失能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预测未来上海市"双困"老年人口规模和老年照护社会救助费用。预测结果表明,上海市失能老年人数量增速逐渐放缓,但"双困"老人在失能老年人中的比例并未减少,其平均增速高于失能老年人的平均增速。根据预测,若将救助对象的收入条件限制放宽到低保标准的2.5倍,所需照护费用是以低保为救助条件所需费用的3倍。日益增长的"双困"老年人口规模和照护救助费用意味着未来老年照护社会救助需求巨大。文章认为,解决"双困"老人照护需求,需将老年照护社会救助纳入社会救助体系中,构建完整的老年照护社会救助制度。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俊
社会养老欠发展使我国仍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以家庭养老为主。在当前家庭照料者的压力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家庭成员的照料意愿可能会影响老年人所获得照料的质与量。基于上海市失能老年人及其主要家庭照料者的配对样本数据,文章分析了家庭照料者的照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大多数主要照料者的照料意愿较强。(2)照料负担维度、责任与情感维度、主要照料者与被照料者的关系维度、社会支持维度中的诸多变量均影响主要照料者的照料意愿。(3)进一步的基于结构方程的路径分析揭示了孝道认同、是否出于爱的照料、关系质量(照料者角度)、关系质量(老年人角度)四个变量既直接影响照料意愿,也通过影响主观照料负担进而间接影响照料意愿。基于上述发现,我们应该发展社会养老以减轻家庭照料者的照料负担、改善家庭关系与提倡传统孝道。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文娟 魏蒙
失能老年人的规模及其分布是评估老年人长期照料服务需求的关键指标。针对专项调查存在的细分后样本规模不足而导致的估计偏差问题,文章采用数据合并的方法,将2010~2011年期间的三项老年专项调查数据合并,并结合"六普"数据的人口结构对中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率以及生活自理预期寿命进行评估。结果显示:2010年中国老年人口的失能率为11.2%;农村、女性老年人的中重度失能的风险以及失能人口的绝对规模均高于对应的城市、男性老年人群。2010年中国60岁老年人口的生活自理预期寿命为17.22岁,平均带残存活时间约为2.53年,但女性超过男性0.71年。两性老年人生活自理预期寿命在余寿中所占比例的差异随年龄增加而扩大。研究认为,农村、女性老年人将是长期照料的主要群体。
关键词:
老年人 失能 合并数据 生活自理预期寿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蕾 张苗苗
本文通过介绍物流需求知识、预测方法及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采用随机时间序列模型进行物流需求预测。探讨时间序列模型在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以期为物流需求预测提供全新方法和借鉴。
关键词:
物流需求预测 时间序列模型 ARMA模型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瑞洁 钟远光 谢维
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制造商们逐渐向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公司转变。在近20年内,作为影响顾客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产品的质保服务管理的相关研究开始成为学术界的焦点。良好的质保服务会给企业节省较多的运营成本,故对于刚投入市场的新产品而言,准确地预测质保需求对制造商合理分配资金等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质保需求的预测模型都局限于分析长期意义上一个产品的总质保成本,忽略了产品的维修时间和动态销售过程对准确预测产品的总质保需求及成本的影响。为此,以销售期内的产品所产生的维修需求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探讨维修时间对预测质保需求的影响。模型中,利用非齐次泊松过程模拟产品的动态销售过程,并利用复合随机过程中的交错更新理论来刻画维修时间对总质保需求的影响。最后的参数分析,为企业更好地管理质保服务提供了重要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
质保服务 维修时间 随机销售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