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95)
- 2023(6966)
- 2022(5893)
- 2021(5726)
- 2020(4686)
- 2019(10462)
- 2018(10313)
- 2017(20348)
- 2016(11162)
- 2015(12277)
- 2014(12115)
- 2013(11792)
- 2012(11298)
- 2011(10303)
- 2010(10820)
- 2009(10072)
- 2008(9914)
- 2007(9386)
- 2006(8723)
- 2005(7829)
- 学科
- 农(45268)
- 济(43993)
- 经济(43942)
- 业(39844)
- 农业(29978)
- 管理(25283)
- 企(18613)
- 企业(18613)
- 业经(14454)
- 中国(13286)
- 策(11810)
- 方法(11787)
- 制(11448)
- 数学(10538)
- 数学方法(10368)
- 财(10263)
- 地方(10024)
- 农业经济(10012)
- 及其(9859)
- 贸(9416)
- 贸易(9412)
- 政策(9283)
- 发(9279)
- 易(9257)
- 村(9123)
- 农村(9114)
- 方针(8854)
- 述(8383)
- 阐(8382)
- 阐述(8382)
- 机构
- 学院(156023)
- 大学(149443)
- 济(69748)
- 经济(68260)
- 管理(60528)
- 研究(57403)
- 理学(51418)
- 理学院(50922)
- 管理学(50148)
- 管理学院(49859)
- 农(47540)
- 中国(46325)
- 农业(35920)
- 科学(32928)
- 京(31367)
- 财(31063)
- 所(29642)
- 业大(28928)
- 中心(27960)
- 研究所(26466)
- 江(26059)
- 财经(22992)
- 农业大学(21382)
- 经(20940)
- 范(20602)
- 师范(20467)
- 省(20296)
- 州(19782)
- 北京(19651)
- 经济管理(19613)
- 基金
- 项目(99115)
- 研究(78447)
- 科学(77987)
- 基金(70423)
- 家(61399)
- 国家(60331)
- 科学基金(50554)
- 社会(49290)
- 社会科(46186)
- 社会科学(46175)
- 省(40139)
- 基金项目(36445)
- 编号(34533)
- 教育(33989)
- 划(32594)
- 自然(30309)
- 自然科(29546)
- 自然科学(29538)
- 自然科学基金(29036)
- 成果(28798)
- 资助(28383)
- 农(28227)
- 发(23679)
- 课题(23130)
- 部(22674)
- 重点(21812)
- 性(21330)
- 创(20545)
- 制(20252)
- 国家社会(19883)
共检索到252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建伟
基于实地调查数据,详细地描述了失地农民家庭各种具体的收入和支出状况。调查表明,失地农民家庭的收入状况不容乐观、消费水平相对较低、收支结构不尽合理,政府应该千方百计帮助失地农民家庭增加收入并引导其合理消费,防止其在城市化进程中被"边缘化",促使其生计的可持续。
关键词:
土地经济 失地农民 收入 支出 消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岩
本研究基于山东省三地市681名失地农民的入户调查数据,对失地农民的家庭资产选择进行系统研究,发现存在明显的"财富效应",即高收入失地农民偏好高风险家庭资产,低收入失地农民偏向低风险家庭资产。通过建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探究"财富效应"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风险偏好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金钱稀缺感在财富与高风险资产间起调节作用,失地前家庭资产与高风险资产占比的关系伴随失地农民金钱稀缺感的降低而变强。本研究揭示,失地农民的家庭财富通过投资风险偏好和金钱稀缺感影响其家庭资产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仕勇 刘俊杰
农村家庭代际经济支持是农村老年群体的重要经济来源。本文通过定量分析,发现在家庭养老支持中,农村成年子女更突出经济支持供给。绝大多数农村家庭代际经济支持能满足老年群体生活所需,但仍存在少数经济支持不足的情况。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性别不再是农村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反馈模式对农村家庭经济支持的影响下降。基于分析,提出了维护家庭养老功能以及建立多层级农村养老安全网的措施。
关键词:
农村 经济支持 影响因素农村养老安全网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岩 赵尚梅 赵翠霞
为引导失地农民有效使用土地补偿金,并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以济南城郊失地农民为样本,对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的特征及其心理机制进行研究,并通过选项设计助推土地补偿金发放方式。结果表明: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选择存在明显的"保守与冒险"并存现象;其心理机制是城郊失地农民把土地补偿金划入不同的心理账户所致,心理账户的认知标签和情绪标签对其家庭资产选择影响极为显著;通过对土地补偿金的描述方式进行选项设计,发现当土地补偿金以多账户方式发放时,失地农民低风险资产占比提高,高风险资产占比降低。
关键词:
家庭资产选择 心理账户 土地补偿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欣 魏争谋
通过对杨凌示范区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失地农民在就业方式、收入状况、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存在着盲目支配征地补偿金、农民就业不稳定、缺乏跳出靠农业发展经济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建议从加强对失地农民发展生产的具体指导,充分发挥征地补偿金的整体效能,建立失地农民的有效保障机制等方面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政 祝士苓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氏钒 陈嘉琳 陈琳 林穗慧
本文基于广东省揭阳市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失地农民的资本禀赋对其就业状况的影响。根据Logistic模型,个体人力资本是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状况的核心因素,对其职业层次、收入水平、工作稳定性都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此外,家庭文化、经济、社会资本也对失地农民就业构成一定影响。在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的追加投资中,政府具有重要的责任,应针对性加强职业培训、完善创业支持体系、丰富农民社会资本、采取"因地制宜"差异化政策等。
关键词:
失地农民 资本禀赋 就业状况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梅铁明
1.调查对象缺乏代表性。一是一些行确定调查点和调查户的基础工作不完善,使一些调查对象明显地缺乏基本反映当地经济状况的代表性。二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调查户家庭经济境况已发生重大变化,普遍性变成了特殊性。2.调查户原始记录失真。受调查户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加之调查员辅导宣传工作跟不上,原始帐务记载水平较低,错记、漏记、迟记现象十分普遍。3.调查资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陆青鹰
居民家庭收入的准确认定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做好社会救助工作的难点。为解决在实施社会救助过程中救助家庭收入核算难、救助对象认定难瓶颈,有效遏制在救助对象认定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实现社会救助的公开、公平、公正,民政部要求"2013年年底前,全国30%的地区将建立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和相应机构,到‘十二五’期末,在全国实现全覆盖,以全面准确了解申请社会救助家庭的经济状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继迁 郑宇清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CFPS)数据,分析了失地农民的家庭禀赋对其就业机会与就业质量的影响。就业机会方面,家庭社会资本、家庭文化资本、家庭经济资本都有助于失地农民就业。家庭社会资本主要对自雇就业起显著积极的作用,家庭文化资本主要对受雇就业产生积极推动作用,家庭经济资本对促进失地农民自雇就业或受雇就业,都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对自雇就业的影响更大。就业质量方面,对于受雇失地农民而言,家庭社会资本的积极功效集中于职业发展上,家庭文化资本的正向功效主要表现在工作稳定性方面,家庭经济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四个方面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家庭禀赋 就业机会 就业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翠霞 李岩
城郊失地农民家庭资产增长迅速,其选择及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通过对400名城郊失地农民的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城郊失地农民在家庭资产选择上表现出"求稳"和"冒险"并存的特点,生产经营和银行存款仍然是失地农民的主要投资方式,但股票和彩票投资参与占比远高于城市居民;投资风险偏好越高(即越冒险),风险投资参与占比越高;金融知识越丰富,稳定投资、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占比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稳定投资和风险投资占比越高;补偿金额越高,风险投资占比越高;年龄越大越倾向稳定投资,越不愿进行风险投资和生产投资;家庭人口越多,风险投资占比越多,稳定投资占比越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建伟
研究目的:了解不同年龄段的成年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状况,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实地研究,抽样调查与统计分析法,比较法。研究结果:对七省一市的失地农民进行抽样调查,共获取613份有效调查问卷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成年失地农民在生理健康与劳动力状况、知识与技能、资历与地位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研究结论:政府应该有针对性地通过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来增加和提高不同年龄段的成年失地农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并最终实现其生计的可持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燕琼 吕维平
本文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失地农民住房安置状况的考察,从社会学、城市学、经济学等角度分析了当前各地实施的失地农民住房安置政策中存在的对农民消费权益的侵害、城市新贫民的大量产生及"城中村"等问题,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模式。
关键词:
失地农民 住房安置 政策效果 模式选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孔祥智 顾洪明 韩纪江
近70%的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主要原因是补偿不到位或者补偿数额难以满足农户的要求;调查样本所获得的平均土地征用补偿与其平均支付意愿之间相差5倍;农民在土地征用中掌握的信息越充分,转让土地的倾向越高。因此,在征地过程中,应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通过法律赋予农民转让土地的“还价权”。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受偿意愿 征地补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顺喜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中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大量农耕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骤升。文章通过对失地农民现状和权益流失的分析,挖掘了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拿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困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现状分析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