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28)
2023(16952)
2022(14353)
2021(13167)
2020(11302)
2019(25724)
2018(25324)
2017(48599)
2016(26769)
2015(29647)
2014(29451)
2013(28996)
2012(26827)
2011(24099)
2010(23935)
2009(21989)
2008(21703)
2007(19449)
2006(16804)
2005(14462)
作者
(79904)
(67208)
(66576)
(63427)
(42303)
(32606)
(30317)
(26419)
(25398)
(23872)
(22841)
(22655)
(21287)
(20930)
(20768)
(20749)
(20616)
(19671)
(19369)
(19291)
(16846)
(16442)
(16295)
(15444)
(15243)
(14935)
(14859)
(14855)
(13676)
(13550)
学科
(110709)
经济(110594)
(76357)
管理(70675)
(53853)
企业(53853)
方法(50157)
(49355)
数学(45015)
数学方法(44460)
农业(32506)
中国(28711)
(27283)
业经(26368)
地方(24751)
(23281)
(20186)
(20183)
贸易(20183)
(19620)
(16998)
财务(16954)
财务管理(16916)
技术(16755)
环境(16535)
企业财务(16100)
(15755)
银行(15687)
(15117)
金融(15113)
机构
学院(379472)
大学(375338)
(151791)
经济(148594)
管理(144381)
研究(127707)
理学(126185)
理学院(124708)
管理学(122281)
管理学院(121589)
中国(95068)
(88646)
科学(84444)
(77818)
农业(69427)
业大(68182)
(66131)
(65980)
中心(61423)
研究所(60834)
(59828)
财经(53599)
(48901)
(48513)
师范(47859)
北京(46711)
经济学(46060)
(45425)
(45218)
(44285)
基金
项目(268081)
科学(209995)
基金(195007)
研究(186216)
(173640)
国家(172169)
科学基金(146665)
社会(118850)
社会科(112469)
社会科学(112433)
(108254)
基金项目(104447)
自然(98420)
自然科(96189)
自然科学(96156)
自然科学基金(94418)
(89943)
教育(84598)
资助(78903)
编号(73839)
重点(60787)
(58132)
(58126)
成果(57719)
(55511)
科研(52612)
创新(52053)
计划(52029)
课题(50657)
国家社会(49362)
期刊
(161948)
经济(161948)
研究(99223)
(86301)
学报(70495)
中国(69426)
科学(61372)
农业(58298)
大学(52196)
(50454)
学学(50092)
管理(46797)
(33897)
金融(33897)
业经(32550)
教育(31455)
技术(30811)
(29064)
财经(25451)
问题(24271)
经济研究(24178)
(21788)
(21665)
业大(19652)
统计(18871)
资源(18479)
科技(18464)
技术经济(18011)
(17411)
农业大学(16920)
共检索到540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问题不仅关系到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利用江苏省469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力资本不足、物质资本缺乏、社会资本薄弱是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较差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就必须提高失地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加强失地农民的职业培训,给予失地农民合理、足额的征地补偿,发挥失地农民土地财产性收益的功能,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加大对失地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金晶  许恒周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是对土地上所附着的各项社会功能的合理替代,是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的显化。本文通过对江苏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状况的分析,探索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中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差异,并结合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意愿选择,构建以社会保障基金为基础,以养老、医疗、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多元化社会保障安置体系,为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市民化后的失地农民是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他们在土地被征的的同时,也经历着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转换。江苏省469户市民化后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显示,仅仅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并不能有效化解征地矛盾。失地农民对征地制度的评价主要受征地制度本身及关联制度的影响,对现行征地制度的不满既与征地制度本身不合理有关,也与关联制度不完善有关。征地制度安排越合理,被征地者对征地制度的满意度越高。在征地制度构成要件中,失地农民更关注补偿标准和安置方式。关联制度与征地制度配合得越好,被征地者对征地制度的满意度越高。在关联制度中,政府应重点做好就业指导、社会保障、政府扶持等方面的工作。要提高失地农民征地制度的满意度,不仅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金晶  张兵  
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是对土地上所附着的各项社会功能的合理替代,是对依附于土地之上的失地农民的各项权益的显化。以2003年以来16县(市、区)320户江苏省失地农民安置补偿调查数据为基础,剖析不同社会保障模式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差异,并结合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模式的意愿表达,构建以社会保障基金为基础,以养老、医疗、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多元化安置补偿模式,以期为提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董晓林  张晓艳  叶天天  
本文基于对江苏省3市4县(区)82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农民资金互助社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生产性投资支出水平越高,受正规金融的约束程度越大,周围亲友参与人数越多,农户越倾向于参与农民资金互助社;愿意支付入股股金或预期贷款需求能得到满足或预期能获得股金分红的农户,更倾向于参与农民资金互助社;对正规金融服务越满意,与农民资金互助社的距离越远,预期农民资金互助社的风险越高,农户越不倾向于参与农民资金互助社。其中,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为农户提供股金分红以及实现农民资金互助社的风险可控,是提高农户参与农民资金互助社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亚范  
利用对江苏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的调查数据,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民主参与合作社管理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社员缺乏主动参与管理的强烈意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民主治理尚缺乏有效的实施主体和牢固的社员基础;社员对合作收益的满意状况、合作社制度的认知水平、家庭经营产品的价格波动程度、经营管理人员的信任程度、理事会成员的组织角色以及合作社盈余返还分配制度、民主选举与决策制度的健全程度、是否设立个人账户等因素对社员参与管理的意愿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飞  钟涨宝  
调查发现,失地农民的职业获得状况不容乐观,近半数没有工作或没有稳定的工作,在获得稳定职业的过程中超过半数的失地农民动用了社会关系,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建筑装饰业和居民服务业等第二、第三产业,职业待遇水平较低。劳动力市场的排斥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制度性因素。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是制约失地农民职业获得的主体性因素,但它们又源于城市化进程中征地的客观事实。因此,应该从完善劳动力市场和提升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水平两个角度进行政策设计,以使失地农民群体顺利地融入城市劳动力市场。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冀县卿  钱忠好  
研究目的:研究市民化后的失地农民对征地时及市民化后征地制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为征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失地农民普遍对征地制度不满意,不愿意土地被征。市民化后失地农民的征地制度满意度主要受征地制度本身及配套制度的影响。研究结论:提高失地农民征地制度的满意度,不仅需要进行征地制度的改革,而且需要注意配套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的改革要重点做好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优化安置方式、规范征地程序等。配套制度改革的关键是使失地农民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政府应在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为失地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亚范  
本文从对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地调查资料入手,运用产权理论、企业治理理论,对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利益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并结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实施,提出了利益机制完善的方向和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金龙  王桂玲  
基于山东省的调查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本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指数两个角度剖析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结构特征,并借助OLS回归模型检验城市融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1)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的综合融入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但心理认同层面则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年龄与综合社会融入之间呈"倒U型"关系,但不同年龄组在不同维度上具有不同的融入特点;(3)人力资本存量越高,融入优势越强;(4)自营劳动者的融入水平优于其他群体;(5)党员所代表的政治身份对社会融入具有促进效应。此外,由于迁移的特殊性,失地农民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卢亚娟  张菁晶  章建伟  
农户借贷对于农村生产经营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江苏省农户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模型研究农户借贷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借贷行为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苏南、苏中地区农户倾向于通过正规渠道借贷,而苏北地区民间借贷较多。户主年龄、教育年限、收入水平与农户借贷需求显著正相关。户主年龄越大,苏南、苏中地区农户通过正规渠道借贷意愿越强,而苏北地区农户民间借贷意愿越强。高收入农户借贷行为主要受户主教育年限、收入水平影响;低收入农户借贷行为与农业收入占比、农业生产费用显著正相关,医疗费用支出与正规渠道借贷需求正相关,子女学费与民间借贷需求正相关。为此,应当采用多种方式改善农村融资环境,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南光耀  诸培新  
农地流转市场发展滞后不仅有产权制度层面的原因,更有农民个体微观心理层面的因素。基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农地流转中影响禀赋效应产生的相关因素,并利用江苏省射阳县和海安市的农户调查数据,构建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农地流转中禀赋效应的产生主要受农民土地所有权认知、农地的可替代性及农户面临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农民个体特征变量中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在农地流转中更容易产生禀赋效应,农民年龄与禀赋效应的产生概率呈正相关,而受教育程度及家庭非农收入提高则负向影响禀赋效应的产生。以上结论的政策启示为,只有充分考虑农地流转中影响禀赋效应产生的相关因素,弱化农民的损失规避心理,才能进一步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钱忠好  崔红梅  
当前农民对农作物秸秆的处理大多数采用露天焚烧或者随意丢弃的方式,并由此带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本文在对农民秸秆利用行为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江苏省南通市的实地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利用行为是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秸秆利用行为受农民个体特征、技术、风险、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费用负担、政府支持、农民文化程度对农民秸秆利用行为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要促使农民合理利用秸秆,就需要围绕有效降低费用负担、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程度等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杨鹭  钟涨宝  
基于对发达地区江阴市临港新城H小区的调查,从微观视角关注失地农民群体中个体特征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的影响,探讨失地农民群体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认知程度与其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选择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深入考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探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失地农民群体中实施存在的问题,以期对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飞  钟涨宝  
失地农民的社会交往认知变迁缓慢,未能完全内化城市社会交往规则。在交往结构方面,失地农民正在从以地缘为特征的社会交往逐步变迁到以职业为中心的社会交往。总体而言,呈现出认知变迁滞后于行为本身的变迁,为此,应从城市规划和职业系统两方面入手促进该群体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交往系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