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9)
- 2023(10320)
- 2022(8254)
- 2021(7751)
- 2020(6064)
- 2019(13678)
- 2018(13093)
- 2017(25551)
- 2016(13360)
- 2015(14914)
- 2014(14478)
- 2013(14400)
- 2012(13275)
- 2011(11932)
- 2010(12074)
- 2009(11473)
- 2008(10013)
- 2007(9019)
- 2006(8255)
- 2005(7207)
- 学科
- 济(57016)
- 经济(56886)
- 农(47155)
- 业(41216)
- 农业(31703)
- 管理(28522)
- 中国(25910)
- 融(24919)
- 金融(24915)
- 银(22661)
- 银行(22660)
- 行(22052)
- 地方(20800)
- 企(19013)
- 企业(19013)
- 业经(17780)
- 方法(15156)
- 制(14814)
- 数学(13904)
- 数学方法(13794)
- 财(12427)
- 发(11361)
- 农业经济(11224)
- 中国金融(10928)
- 体(10033)
- 村(9245)
- 农村(9224)
- 环境(9122)
- 土地(8981)
- 贸(8919)
- 机构
- 学院(181220)
- 大学(172266)
- 济(76916)
- 经济(74940)
- 管理(67339)
- 研究(61686)
- 理学(57784)
- 理学院(57104)
- 管理学(56243)
- 管理学院(55916)
- 中国(53972)
- 农(48288)
- 农业(36346)
- 科学(36230)
- 京(35388)
- 财(33121)
- 中心(32382)
- 业大(31863)
- 所(29480)
- 江(28929)
- 研究所(26501)
- 财经(25761)
- 范(25342)
- 师范(25205)
- 州(23792)
- 经(23400)
- 经济学(22851)
- 农业大学(22399)
- 省(22132)
- 院(21685)
- 基金
- 项目(123426)
- 科学(97546)
- 研究(97147)
- 基金(87088)
- 家(73683)
- 国家(72863)
- 科学基金(63329)
- 社会(63143)
- 社会科(59350)
- 社会科学(59335)
- 省(53048)
- 基金项目(47665)
- 编号(42240)
- 教育(41388)
- 划(41038)
- 自然(37095)
- 自然科(36136)
- 自然科学(36130)
- 自然科学基金(35410)
- 成果(32583)
- 资助(32488)
- 发(30315)
- 农(29167)
- 课题(28547)
- 重点(27181)
- 部(26170)
- 创(26074)
- 国家社会(25736)
- 发展(25470)
- 展(25046)
共检索到281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风 燕浩扬
失地农民是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之一,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既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从经济适应、身份认同、文化适应、行为适应四个层面描述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状况,从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社会保障四个方面揭示失地农民城市融入障碍,并提出促进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城市融入 障碍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金龙 王桂玲
基于山东省的调查数据,利用方差分析方法,本文从单一维度和综合指数两个角度剖析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结构特征,并借助OLS回归模型检验城市融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结论显示:(1)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的综合融入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但心理认同层面则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2)年龄与综合社会融入之间呈"倒U型"关系,但不同年龄组在不同维度上具有不同的融入特点;(3)人力资本存量越高,融入优势越强;(4)自营劳动者的融入水平优于其他群体;(5)党员所代表的政治身份对社会融入具有促进效应。此外,由于迁移的特殊性,失地农民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唐云锋 解晓燕
心理障碍是城镇化背景下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最大的内生阻力。文章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杭州城郊两个失地农民安置社区40位失地农民进行了深度访谈,探究其转变为市民身份后在城市生活的心理状态。结果发现,在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政治权利、经济权益、文化观念与社会资本四个主范畴的不同因素分别使失地农民产生了一系列心理障碍,如缺乏安全感、缺乏归属感、相对剥夺感和缺乏自我满足感等心理障碍。在编码过程生成的城郊失地农民的政治—心理融入、经济—心理融入、文化—心理融入和社会—心理融入四个主范畴基础上,进而生成了城郊失地农民城市融入心理障碍化解影响因素的一个核心范畴,基于此构建出其结构模型并通过交叉列联表对现实问题进行解释分析,以期为有效缓解当前城郊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的内生阻力提供决策依据,进一步充实失地农民市民化的理论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殷俊 李晓鹤
社会转型的巨变,城镇化的加速,催生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本文利用实地调查访谈的数据资料,基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理论基础,提出失地农民在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方面的特征。这些特征从根本上制约了失地农民获得公平的经济收入、社会分层、政治地位的机会,是阻碍其城市融入进程的根本原因。文章认为:失地农民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特征,和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相比,具有较大差异,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应充分考虑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特殊性,消减政策的负面影响,引导失地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取城市职业,为失地农民城市融入提供经济基础,继而形成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城市融入的良性互动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特质性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风
本文利用对济南市农民工城市性融入的调研资料,从经济适应、身份认同、文化适应、行为适应四个层面分析了农民工城市性融入状况,归纳了农民工城市性融入的四大障碍(即户籍制度障碍、观念障碍、社会资本障碍以及人力资本障碍),提出了促进农民工城市性融入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城市性融入 障碍 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琴
本文依据贵州省凤冈县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和OLS回归方法分析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状况和居住空间分异及相关因素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失地农民的总体城市融入水平偏低,行为融入快于心理融入和经济融入层面;居住空间分异对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影响显著为负,不利于失地农民融入新的城市生活。因此,促进失地农民的城市融入应从实现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出发,在失地农民的住房安置方面,应考虑到居住空间分异对于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阻碍,尽量规避集中安置的弊端,实现一定程度上的混居。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敏
一、促进政府主导下针对性的制度环境创新。针对失地农民老化劳动力社会保障及就业各方面的弱势特征,对既定的征地补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就业制度的健全与创新应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地位与推动作用,通过政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云锋 刘涛 徐小溪
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城市融入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社会转型中亟需解决的现实难题。本文从"场域—惯习"视角分析失地农民在交往场域、文化场域与参与场域中的城市融入困难,发现失地农民在城市融入过程中,由于交往场域缺失、文化场域融合困难以及参与场域行为障碍所导致的失地农民社区归属感不强,是影响其城市融入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协助失地农民通过交往场域的构建、文化场域的改进与参与场域的创新,重构社区公共场域来促进其城市融入。
关键词:
公共场域 社区归属感 失地农民 城市融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崔建良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跨入城市的大门,脱离农业生产的他们迫切地想融入城市生活。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在实践中遭遇着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以及个人素质的等多方面的障碍。为使新生代农民工高质量地融入城市生活,有效调动其建设美好城市家园的积极性,政府、企业、社区、市民和新生代农民工需要通力合作,为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障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叶继红
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日益演变为一个社会问题。顺利实现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活来源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从对南京市的调查来看,64%的失地农民实现了城市就业。他们主要通过政府部门、职业中介以及个人关系网络等渠道,从事个体经营,或在私营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事业单位就业,呈现出政府安置就业、失地农民自谋职业中的"自雇型"和"受雇型"就业的独特类型。针对这一现状,地方政府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的就业率。
关键词:
失地农民就业 政府导引 南京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顺泽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绵阳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失地农民问题以及绵阳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实践的评述,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就业 可持续生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叶继红
本文基于南京市的实地调查后认为,当前,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就业、社会交往、社会心理以及身份认同等方面;需要从主体层面、政府层面、社区层面和社会层面采取相应措施,使其突破城市适应的困境,增强其城市适应的能力。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城市适应 南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明月 胡竹枝
目前,由于缺乏一致认可的"失地农民"内涵界定,导致失地农民数量的估算较为混乱。文章提出,应从时间、身份、土地面积、土地用途或权属4个维度把握失地农民内涵,并在此4个维度下分耕地、农用地、集体土地3种口径对广东省截至2008年的失地农民数量进行了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失地农民数量被低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失地农民问题远比预计的严重,政府应及时提供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的制度供给。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内涵 数量 广东省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进忠
农民工城市融入面临诸多困境,其实质是农民工权利缺乏。实现农民工赋权是解决农民工城市融入困境、服务社会建设大局的关键之举。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为农民工赋权建构了一个动态的、立体化的实现路径。借助全方位、多维度的服务体系,以农民工能力建设为核心目标,着力实现人性解放、社会发展,从三个角度建构出一套可行的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赋权路径。
关键词:
社区为本 农民工 城市融入 赋权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