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49)
- 2023(12967)
- 2022(11369)
- 2021(10835)
- 2020(9008)
- 2019(21094)
- 2018(21342)
- 2017(41550)
- 2016(22557)
- 2015(25659)
- 2014(25855)
- 2013(25570)
- 2012(23108)
- 2011(20911)
- 2010(21278)
- 2009(19562)
- 2008(19051)
- 2007(16811)
- 2006(14969)
- 2005(13030)
- 学科
- 济(96099)
- 经济(95993)
- 业(68701)
- 管理(60713)
- 农(48284)
- 企(48136)
- 企业(48136)
- 方法(44631)
- 数学(38705)
- 数学方法(38020)
- 农业(32147)
- 业经(24525)
- 中国(22941)
- 学(20346)
- 财(19949)
- 地方(18754)
- 理论(17458)
- 制(16571)
- 贸(15385)
- 贸易(15377)
- 易(14956)
- 技术(14447)
- 和(14263)
- 环境(14114)
- 发(13734)
- 策(13649)
- 银(12591)
- 银行(12557)
- 划(12382)
- 教育(12357)
- 机构
- 学院(325653)
- 大学(322776)
- 管理(132803)
- 济(128490)
- 经济(125654)
- 理学(116354)
- 理学院(115184)
- 管理学(112855)
- 管理学院(112310)
- 研究(104549)
- 中国(78157)
- 农(68431)
- 京(68344)
- 科学(66729)
- 业大(55167)
- 财(54612)
- 农业(52504)
- 所(52416)
- 中心(48262)
- 研究所(47971)
- 江(46709)
- 财经(44349)
- 范(42811)
- 北京(42705)
- 师范(42469)
- 经(40408)
- 州(38177)
- 经济学(36820)
- 院(36754)
- 经济管理(36520)
- 基金
- 项目(224519)
- 科学(176482)
- 研究(165607)
- 基金(161940)
- 家(140451)
- 国家(139225)
- 科学基金(120094)
- 社会(102575)
- 社会科(96759)
- 社会科学(96727)
- 省(89392)
- 基金项目(86139)
- 自然(78709)
- 自然科(76859)
- 自然科学(76845)
- 教育(75799)
- 自然科学基金(75431)
- 划(73794)
- 编号(69995)
- 资助(67289)
- 成果(55776)
- 重点(49744)
- 部(49214)
- 发(48088)
- 课题(47007)
- 创(46455)
- 创新(43121)
- 科研(42534)
- 教育部(41836)
- 大学(41640)
- 期刊
- 济(142590)
- 经济(142590)
- 研究(90553)
- 农(69572)
- 中国(60800)
- 学报(51560)
- 科学(48387)
- 农业(47473)
- 管理(44629)
- 大学(39777)
- 财(38720)
- 学学(37740)
- 教育(36952)
- 技术(29518)
- 业经(28727)
- 融(26622)
- 金融(26622)
- 业(22461)
- 财经(20431)
- 经济研究(20197)
- 问题(19641)
- 经(17280)
- 版(16926)
- 技术经济(16544)
- 科技(16187)
- 图书(16117)
- 理论(15548)
- 资源(15489)
- 现代(14803)
- 业大(14718)
共检索到463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建伟 刘典文 喻洁
在国内,可持续生计的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失地农民问题,但大部分此类研究都缺乏理论模型的指导。为了使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概念模型和图示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理论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周洁 姚萍 黄贤金 陈志刚
研究目的:建立城市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评价失地农民生计状况,及时调整征地政策,助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研究方法:在阐述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内涵的基础上,从失地农民生计发展的层次性需求出发,构建了包含风险抵抗、环境保障、社会适应3方面的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物元模型对南京市的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状况进行了实证评价。研究结果:南京市失地农民生计情况总体处于维持原有生计水平阶段,离生计的可持续发展尚有一定差距。其中环境保障能力达到可持续,而风险抵抗、社会适应能力则处于维持原有生计的阶段。研究结论:主要是收入、就业、教育水平影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建伟
研究目的:了解国内学者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动态,介绍和评述解决该问题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对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相关性强的文献进行梳理,国内学者主要对7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改进获取数据的方法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设想。研究结论:国内学者界定了"可持续生计"的定义,概括了其特征,建立了分析框架,提出了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多种解决思路,但其研究方法和工具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理论上将可持续生计框架引入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中来,针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重点在于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激发失地农民自身的主动性,利用自有资源和政府帮助,达到再就业甚至创业的目的。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质量 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纪坤
失业保险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保障项目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失业者重新就业。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除少数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能从开发商或政府获得高额补偿金之外,其他欠发达地区处于适龄劳动力的失地农民一般得到的补偿较低,他们的可持续生计面临挑战,亟需失业保险的保护和促进其再就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失去土地对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影响显著;与没有失去土地的农民相比,失地农民更愿意参加失业保险。现阶段,政府应改革和完善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把失地农民纳入到失业保险的保护之中,促进他们有
关键词:
失业保险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理论上将可持续生计框架引入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中来,针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重点在于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激发失地农民自身的主动性,利用自有资源和政府帮助,达到再就业甚至创业的目的。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质量 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纪坤
失业保险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保障项目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失业者重新就业。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除少数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能从开发商或政府获得高额补偿金之外,其他欠发达地区处于适龄劳动力的失地农民一般得到的补偿较低,他们的可持续生计面临挑战,亟需失业保险的保护和促进其再就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失去土地对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影响显著;与没有失去土地的农民相比,失地农民更愿意参加失业保险。现阶段,政府应改革和完善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把失地农民纳入到失业保险的保护之中,促进他们有效就业,从而解决其可持续生计问题。
关键词:
失业保险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猛 袁斌 贾丽静 申俊利
本研究以大连市郊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根据影响模型的因素设计问卷,运用SPSS14.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经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假设,构建数据模型。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构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综合模型,为政府提供决策的理论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魏顺泽
失地农民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文通过对绵阳构建百万人口大城市过程中所面临的失地农民问题以及绵阳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实践的评述,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就业 可持续生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曼 张广科
一、农民失地后的补偿方式与收入能力变化(一)农民失地后的补偿方式。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失地,失去的不仅是土地本身,还包括一系列的权力和利益。这些权益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国梁
针对失地农民"三无"的生存现状,文章从可持续生计视角剖析了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内涵及其关键特征,揭示了失地农民补偿安置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的局限性。针对当前补偿安置模式的现实困境,剖析了开发与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才是真正实现可持续生计的现实选择,并以"三位一体"的多元主体参与,从更新生计观念、完善职业培训机制、转型社会资本和规范企业组织机制四个层面,提出了开发失地农民就业能力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可持续生计 失地农民 就业能力 开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晓霞 汪继福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而城镇化所引发的失地农民问题直接面对的就是可持续生计问题。由于社会结构在变迁过程中还存在不平衡性,失地农民就业安置、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还落后于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变迁,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可持续生计问题。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变失地农民安置观,实行多元化的补偿方式,增强失地农民的职业选择竞争力,才能真正解决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城镇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书云 徐景霞
本文基于内源式发展的视角,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困境的成因及其破解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权益缺损、再就业渠道过窄、社保体系覆盖缺失等内外部因素引致了失地农民群体的可持续生计困境,并因失地程度、户籍特征及城市融入差异呈现多样性;(2)失地农民群体的要素禀赋结构在失地前后发生了显著改变,破解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困境与提升其要素资本化能力呈现内在一致性;(3)外源式发展模式之于失地农民生计困境仅存在短期效应,破解这一群体的可持续生计困境需要依赖内源式发展模式。文章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政策改革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内源式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夏季 杨雪峰
21世纪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改造为城市用地,与此同时,我国涌现大规模的失地农民群体。该群体,一方面,由于丧失了土地而失去了可持续的生计资本;另一方面,由于不适应城市的用工需求和文化环境,而难以找到新的工作,失去了可持续的生计活动。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简要描述了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群体的就业现状和生计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的几个关键因素。根据可持续生计框架的理论核心并加以应用,结合当下我国失地农民群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和保障失地农民生计可持续性的几点建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璐 鲍海君 唐云峰
失地农民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而创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借鉴创业行为理论和创业事件理论,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建立失地农民创业的"意向—情境—行为"理论模型,挖掘失地农民创业行为产生的影响机理,并通过样本数据进行验证。研究发现:创业意向是创业行为的内驱因素,主要通过渴求知觉和可行知觉起作用;征地情境调节着创业意向与创业行为间的关系,征地区位、创业政策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显著,安置方式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不显著,补偿金额对创业意向与行为关系的调节呈边际递减趋势。因此,应培育失地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