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7)
2023(6399)
2022(5350)
2021(5040)
2020(4335)
2019(9628)
2018(9666)
2017(18566)
2016(10650)
2015(11989)
2014(11798)
2013(12053)
2012(11541)
2011(10547)
2010(10910)
2009(10253)
2008(10297)
2007(9602)
2006(9025)
2005(8254)
作者
(33356)
(28500)
(27999)
(26681)
(17841)
(13846)
(12594)
(11123)
(10884)
(10153)
(9691)
(9453)
(9245)
(9142)
(9060)
(8659)
(8536)
(8245)
(8172)
(8129)
(7455)
(7230)
(7103)
(6775)
(6606)
(6520)
(6438)
(6331)
(6026)
(5821)
学科
(44771)
(43992)
经济(43920)
(37111)
农业(29694)
管理(23556)
(16952)
企业(16952)
业经(14483)
方法(13760)
中国(12141)
(11846)
数学(11815)
数学方法(11636)
(10735)
(10068)
农业经济(9930)
地方(9740)
(9062)
农村(9054)
(8945)
(8477)
(8285)
(7785)
银行(7756)
及其(7681)
土地(7625)
发展(7562)
(7546)
(7459)
机构
学院(154535)
大学(151358)
(63283)
经济(61917)
研究(58463)
(55913)
管理(55116)
中国(46898)
理学(46778)
理学院(46279)
管理学(45367)
管理学院(45129)
农业(43085)
科学(37795)
业大(34192)
(32862)
(32028)
研究所(28743)
(28366)
中心(28285)
(27384)
农业大学(26257)
(24106)
(22162)
财经(21144)
(20677)
北京(20313)
(19829)
(19714)
师范(19500)
基金
项目(99225)
科学(76780)
基金(71021)
研究(71008)
(63953)
国家(63249)
科学基金(52235)
社会(43688)
(40780)
社会科(40737)
社会科学(40723)
基金项目(37086)
自然(34620)
自然科(33741)
自然科学(33730)
(33691)
自然科学基金(33148)
教育(31246)
(31168)
编号(29916)
资助(29008)
成果(24873)
(22858)
重点(22628)
(22091)
(20751)
课题(20700)
(20100)
计划(19557)
科研(19252)
期刊
(81717)
经济(81717)
(61391)
研究(45876)
农业(41166)
中国(39270)
学报(32135)
科学(27943)
大学(24260)
学学(23084)
(21219)
(20039)
金融(20039)
业经(19492)
(19324)
管理(17093)
教育(16439)
农村(13867)
(13867)
农业经济(13618)
技术(12337)
问题(12137)
(11540)
业大(10670)
财经(10392)
世界(10311)
经济研究(9658)
农业大学(9498)
经济问题(9211)
农村经济(9074)
共检索到252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玉娟  赵丽媛  赵琳  
当前我国失地农民所拥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相对不足,其利益表达空间狭小、利益表达通道不畅。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关涉社会和谐稳定,引导和规范失地农民在良性互动中实现利益有序有效表达,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明秀  
随着近年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拆迁、土地征收日益频繁,失地农民激增,失地农民利益屡受侵犯,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时有发生。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和表达的制度化渠道不畅,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是大量非制度化表达的直接原因。因而,完善人大、信访制度,疏通、拓展现有的制度化利益表达渠道是当前一个迫切任务。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涂富秀  
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表达存在渠道不畅通、代表主体缺失、表达效果欠缺等问题。阶层分化成为影响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新变量,对失地农民的利益分化和整合、利益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的效用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今后应明确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法律性质,建立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法治机制并强调政府在其中的法律责任,改革人民代表大会、诉讼、法律援助等基础法律制度;通过强化村委会的自治功能、建立农民协会等措施完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的社会化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芳尚  
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农民因失地而引起的利益受损问题日益严重。能不能有效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基本表现及其原因,对如何有效保障失地农民利益进行了粗浅的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远艟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国家建设、经营城市、自然灾害等原因,四川省甘孜州失地农民的数量进一步增加。部分农民失地失业,生活水平下降等问题日益严重,因征地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本文主要利用一些调查素材,分析了甘孜州失地农民面临的困难和在征地与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失地农民权益保障问题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亦平  
利益的多元化是转型时期的重要特点。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利益表达的有效性往往决定其利益实现的程度;从农民的"不愿"、"不敢"与"不善"到"愿意"、"敢于"与"善于"表达路径的转变,是农民利益表达模式的理性构建的基础与趋势,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国敏  岳缠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以征占土地搞开发建设为标志的大中城市扩展使大量的农民失去了维持生存的土地 ,虽然我国建立了相应的土地补偿机制 ,但目前这一机制还缺乏合理性和说服力 ,尽快建构并完善合理的征地补偿利益分享机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和保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法律体系等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佳湘  
失地农民是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必然现象,但如何保证失地农民顺利转化是关键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畸形扩张、农地非农化等现象的滋生,农民失地继而土地利益流失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不良症候。健全的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制度对于避免"拉美陷阱"和维系一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至关重要。美国作为失地农民利益保障制度高度健全的国家,其制度的原则设定、标准执行与程序实施均对中国相关立法的完善、政府征地行为中公权利的规范、失地农民利益补偿体系的建设提供了现实依据与价值经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立平  钟涨宝  
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问题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稳定问题和政治问题。征地制度的不合理造成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呼唤着征地方式的变革。土地入股作为征地方式的创新,可以维护失地农民利益,具有理论上的可行性与现实中的可操作性,是当前失地农民利益保护的有效方式。但目前必须注意适用条件,积极完善土地入股。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锡斌  温兴琦  龙长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谢万贞  王志凌  
本文在描述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几个具体表现的基础上,从土地产权制度、土地征用与监督制度、土地补偿制度、政府干预、失地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流失的制度原因,提出了保障失地农民利益应明晰土地产权、规范土地征用制度、完善征地补偿制度、规范和加强监督政府征地行为、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的服务机构等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祚祥  
政府主导的低成本获取城建用地的城市化,并没有为我国生产出低价位的城市产品。这是由于我国现有的农地征用制度与对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机制的缺陷,从而内生出高昂的交易费用,其根源于我国现有的农地产权制度。因此发展我国的农地产权,赋予农民土地发展权,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永慧  张丽  
当前,建设用地总量增长过快,违法违规用地、滥占耕地现象屡禁不止,而被征地农民获得的补偿金额偏低,难以维持正常的生活,由征地引发农民失地又失业的社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土地产权制度出发,通过对失地农民利益保障的现状展开分析,明确指出农地产权不明晰是导致失地农民利益受到侵害的重要原因,而改革土地征收征用制度、设立和实施农地发展权,将有助于从根本上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友国  
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征:一,表达渠道非制度化,农民利益表达制度化渠道不够通畅;二,表达平台非组织化,农民利益表达缺乏稳定的组织化平台支撑;三,表达方式非合法化,农民利益表达行为容易突破合法化底线;四,表达内容非权利化,农民利益表达内容主要集中于资源性权益,而非政治性权利;五,表达意识非主体化,农民缺乏利益表达所需的政治主体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晓霞  高志婕  
本文认为,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表达利益诉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农民利益表达不畅的首要原因是利益表达起点的滞后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提出了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新理念:"事前表达"与"事后表达"的有机融合,表达主体和表达客体的双向培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