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60)
2023(14829)
2022(12875)
2021(11844)
2020(9943)
2019(22629)
2018(22423)
2017(43303)
2016(23693)
2015(26381)
2014(26082)
2013(25994)
2012(23648)
2011(21474)
2010(21270)
2009(19453)
2008(18868)
2007(16703)
2006(14720)
2005(12459)
作者
(71223)
(59698)
(59035)
(56105)
(37377)
(28728)
(26433)
(23583)
(22623)
(20913)
(20163)
(20136)
(18660)
(18578)
(18280)
(18213)
(18002)
(17508)
(17091)
(16773)
(15150)
(14474)
(14373)
(13602)
(13453)
(13300)
(13059)
(13056)
(12085)
(11997)
学科
(95723)
经济(95622)
(70667)
管理(63036)
(48996)
企业(48996)
(48297)
方法(43214)
数学(37939)
数学方法(37582)
农业(32059)
业经(25037)
中国(23646)
(21619)
(21136)
地方(19440)
(18161)
贸易(18151)
(17669)
(17349)
技术(15538)
环境(15092)
理论(13956)
(13547)
(13505)
银行(13475)
(13312)
(13185)
(12856)
(12820)
机构
学院(339417)
大学(337666)
管理(135293)
(134761)
经济(132071)
理学(119181)
理学院(117894)
管理学(115839)
管理学院(115262)
研究(113584)
中国(83350)
(81135)
科学(75117)
(70442)
农业(63244)
业大(63217)
(58263)
(56138)
研究所(53900)
中心(52155)
(48399)
财经(46284)
北京(43273)
(43252)
师范(42733)
(42486)
农业大学(40577)
(40088)
经济学(39366)
(38826)
基金
项目(243826)
科学(190238)
基金(176845)
研究(172513)
(157093)
国家(155755)
科学基金(132352)
社会(108811)
社会科(102841)
社会科学(102813)
(96679)
基金项目(95361)
自然(88085)
自然科(86031)
自然科学(86007)
自然科学基金(84482)
(80887)
教育(77174)
资助(71365)
编号(70105)
成果(54578)
重点(54381)
(52856)
(52533)
(50766)
创新(47333)
科研(46957)
课题(46869)
计划(46000)
国家社会(44755)
期刊
(144540)
经济(144540)
研究(92047)
(80656)
学报(63805)
中国(60616)
科学(55539)
农业(54864)
大学(47458)
学学(45372)
管理(43587)
(38841)
教育(31482)
业经(29954)
(28264)
金融(28264)
(26493)
技术(26361)
经济研究(21456)
财经(21301)
问题(20542)
(18891)
业大(18748)
科技(18440)
(18155)
技术经济(16267)
图书(16045)
资源(15815)
理论(15624)
农业大学(15615)
共检索到4755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江易华  黄桀烽  
文章依据恢复力理论与可持续生计框架,利用湖北武汉市、广东揭阳市、浙江杭州市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指标体系,并运用回归分析法与方差分析法探讨了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影响失地农户家庭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因素包括资金资本、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2)家庭劳动力占比、家庭规模、社交网络质量、社交网络紧密度、家庭教育支出、政策认同度均对失地农户生计恢复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3)拥有不同生计策略的家庭之间生计恢复力具有显著差异性。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银银  马志雄  丁士军  
考察失地农户生计活动是理解他们生计转型并改进征地政策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失地农户的生计活动特征、生计活动影响因素及其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由于农业经营存在规模经济,继续发展种养经营对失地贫困农户不一定是有效率的选择;(2)人力资本提高有助于促进贫困农户从事种养以外经营活动并提高收入,也有助于提高贫困农户受雇概率并提高收入。加大贫困农户培训、鼓励剩余农地自愿流转、发展多样化生计等三方面政策建议应相互配合,协调并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银银  马志雄  丁士军  
考察失地农户生计活动是理解他们生计转型并改进征地政策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失地农户的生计活动特征、生计活动影响因素及其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由于农业经营存在规模经济,继续发展种养经营对失地贫困农户不一定是有效率的选择;(2)人力资本提高有助于促进贫困农户从事种养以外经营活动并提高收入,也有助于提高贫困农户受雇概率并提高收入。加大贫困农户培训、鼓励剩余农地自愿流转、发展多样化生计等三方面政策建议应相互配合,协调并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温腾飞  石育中  杨新军  王婷  
[目的]以地处黄土高原半干旱脆弱区的甘肃省榆中县为例,运用生计恢复力理论框架,对该地区农户应对环境变化和风险扰动的适应和恢复能力进行研究。[方法]文章采用甘肃省榆中县604份农户家庭调查数据,基于生计恢复力理论框架,从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和学习能力3个维度构建农户生计恢复力测量指标体系,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障碍度模型,分析不同乡镇农户生计恢复力建设水平的差异,识别影响农户生计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生计恢复力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官营镇>马坡乡>中连川乡。在所有村落中,生计恢复力指数最高的是夏官营镇的夏官营村,最低的是中连川乡的大湾村。(2)从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各乡镇在缓冲能力和自组织能力上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P=0.001),而在学习能力维度上,3乡镇农户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980)。(3)家庭存款、人均收入、家庭教育投入、户主教育程度、粮食自给能力和社会网络这6个因子是影响该地区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的核心因素。[结论]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恶化和生计胁迫下,保障金融资本、提高教育水平和完善社会网络结构是该地区农户生计恢复力水平建设的重要内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诗嫚  祝浩  卢新海  张超正  赵景辉  杜茎深  
揭示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机制,为科学研判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效应提供全新视角。在剖析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恢复力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湖北省荆门市、潜江市、荆州市和仙桃市的466份农户调查数据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恢复力的影响效应。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土地综合整治促进农户缓冲能力、自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和生计恢复力显著提升1.8%、2.8%、1.1%和5.7%,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恢复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基本结论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土地综合整治的提升效应不仅随着农户生计恢复力分位点的增加而减弱,还受到地貌类型差异的影响,平原地区土地综合整治对农户生计恢复力的提升作用大于丘陵山地。据此,土地综合整治应立足于“全域全要素”综合治理为土地赋能增效,发挥区域土地利用系统良性发展对农户生计恢复力的提升作用;充分虑及农户差异,通过“输血”性投入与开发式“造血”功能弱化农户生计脆弱性,增强农户风险冲击下的内生发展动力;结合资源禀赋与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永续型”综合整治,持续保障农户的生计安全与质量。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伟林  李聪  
易地扶贫搬迁的效果如何,关键取决于搬迁农户选择了什么样的生计恢复策略。基于在陕西省安康市所进行的移民搬迁和农户生计专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和多项式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户生计恢复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对农业为主型生计恢复策略的选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自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非农为主型生计恢复策略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效应,其中自然资本有着负向的影响效应;自然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搬迁农户选择多样型的生计策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自然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对搬迁农户生计恢复策略由农业为主型向非农为主型转化有显著的影响;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搬迁农户生计恢复策略由农业为主型向生计多样型转化有显著的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娟  吴海涛  丁士军  
基于滇西南山区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状况,研究发现:近十年来,随着种植结构和劳动力配置结构的改变,山区农户生计行为从"生存型"生计转变成"发展型"生计。进一步构建OLS和FGLS模型,分析山区农户生计转型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家庭规模、参加培训有助于农户调整种植业结构,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亦有助于农户调整劳动力配置结构,提高劳动力从事非农活动的比例;同时,台地面积少、健康水平高、参与合作社、现金或存款金额较大、海拔较低也有助于农户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重,而劳动力比重大、现金或存款金额少则有助于农户提高从事非农活动的劳动力比例,由此促进山区农户生计转型。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芳  
本文采用失地农户调研数据,分析了失地农户经济发展状况及面临的金融需求,并运用Probit模型对影响失地农户金融需求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失地农户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困难,金融需求较为频繁和强烈,金融需求以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并重;农户家庭中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农户所在地农村金融市场特征等共计三类9个因素对失地农户金融需求影响显著。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乐  靳乐山  
随着"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的提出,生态补偿被赋予了扶贫解困的新使命。量化研究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有利于揭示现有生态补偿政策的实际扶贫效果。基于英国国际发展部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构建测度指标测算了贵州省3个贫困县432个农户样本的生计资本,通过似不相关估计分析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参与生态补偿政策农户的总体生计资本水平低于未参与政策农户,其中参与政策农户的自然资本高于未参与政策农户,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低于未参与政策农户。不同类型的补偿方式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差异明显,现金型直接补偿侧重于增加农户用于发展的物质条件、改善农户生产生活的脆弱性背景,而公益岗位型间接补偿则有利于提升农户的内生发展能力,两者在促进农户的生计资本建设上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为此,在贫困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大生态补偿的公共财政投入,并充分发挥不同补偿项目的协同作用,让农户真正从生态保护中获益。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燕  夏咏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探讨正规金融发展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SLA),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第五期调研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SUR)和倾向得分匹配模型(PSM)综合分析正规借贷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结果表明:(1)有正规借贷农户的生计资本总值高于无正规借贷农户,且两类农户各类生计资本均值差较大,正规借贷对农户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2)正规借贷显著提高了相对富裕农户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而显著降低了相对贫困农户的物质资本;(3)正规借贷对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效应较大,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效应较小。基于以上结论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士军  杨晶  吴海涛  
文章利用江西九江和湖北襄阳两地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征地前后农户的收入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被征收后,农户的收入流动性呈现出明显的组间差异,低收入组农户收入呈现向上流动的趋势,而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农户收入向下流动趋势明显。外出务工的增加和非农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农户收入向上流动;受教育水平提高促进了高收入组农户收入的向上流动,而财产性收入比重下降对高收入组农户的收入流动有负向影响;农户面临的经济风险和医疗风险会导致所有组别农户收入向下流动;九江和襄阳两地农户收入流动性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文章建议,在征地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为失地农户提供外出务工等非农就业的机会,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失地农户的人力资本,设计防范和分散农户经济和健康风险的政策,同时应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分类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黎洁  李树茁  费尔德曼  
农户如何利用森林资源、发展林业情况是实现森林丰富地区农户生计改善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西安周至县南部4个山区乡镇20个行政村1 074个农户的问卷调查,发现当地存在着4种与林业相关的生计活动类型,即:林业专业化、林业补充型、林业依赖型和生计多样化,该4种类型的农户在家庭人口数、初中以上受教育程度的人数、非农收入、户纯收入、贫困发生率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同时,被调查农户发展生计多样化出现了收入的两极分化,林业专业化农户的收入水平和消费状况总体上要好于生计多样化型农户。采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对农户林业相关生计活动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家庭劳动力数量、女性比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永伟  陈玉萍  丁士军  
失地农户在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其自身的生产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失地农户的生计状况如何?他们在实现生计转型和可持续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学术界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建立、对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证分析、实现失地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对策等方面对近10年来国内学术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是失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受到严峻挑战,为此应积极调整其就业取向,加强其职业技能训练;二是政府应合理解决失地农户的就业、收入、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以有助于其可持续生...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马志雄  张银银  丁士军  
利用九江和襄阳两地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刻画失地农户生计策略多样化特征;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和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对失地农户生计多样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失地前后农户的生计多样化与收入水平、兼业程度和劳动力流动具有某种关联;2)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依赖于一定的生计资本,生计资本的提高有助于扩展失地农户实施生计多样化的能力;3)生计多样化虽然是失地农户发展生计的重要途径,但当生计资本超过某个临界点后农户不再将生计多样化作为其最优的选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杨晓燕  夏咏  
农村正规金融政策精准落地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户生计策略向好、向优发展的关键。基于可持续生计理论,利用CFP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Simpson指数和多项选择模型(M-Logit)分析正规借贷嵌入和农户生计策略,探讨正规借贷嵌入对农户生计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生计抉择有务农主导型、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三种,不论农户是否正规借贷,创业主导型占比均最低,务工主导型占比均最高。正规借贷农户创业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占比均高于未正规借贷农户,但务农主导型占比低于未正规借贷农户。务农主导型和务工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以小额贷款为主,而创业主导型农户正规借贷额度整体较高。正规借贷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或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且对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促进作用更明显(2.436>1.371),正规借贷额度显著促进了农户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选择,但对务工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程度并不明显。正规借贷对中部和东部地区农户选择创业主导型生计策略的影响效应较大,务工主导型次之;东北地区正规借贷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务农主导型生计策略,务工主导型次之。此外,农户生计策略还受到户主因素、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相关特征变量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提出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与产品;加大正规借贷农业投资;细化“创业贷”分类与优惠政策;依据地区差异采取有效借贷措施,促进农户生计策略优化转型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