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85)
- 2023(12076)
- 2022(10201)
- 2021(9325)
- 2020(7991)
- 2019(18331)
- 2018(17767)
- 2017(34390)
- 2016(19200)
- 2015(21349)
- 2014(21318)
- 2013(21293)
- 2012(19945)
- 2011(18136)
- 2010(18350)
- 2009(17158)
- 2008(17444)
- 2007(16131)
- 2006(14118)
- 2005(12302)
- 学科
- 济(81564)
- 经济(81472)
- 业(57536)
- 管理(48344)
- 农(47081)
- 企(36066)
- 企业(36066)
- 方法(35918)
- 数学(32186)
- 数学方法(31887)
- 农业(30960)
- 财(21354)
- 业经(21227)
- 中国(20017)
- 学(18350)
- 贸(16307)
- 贸易(16305)
- 制(16022)
- 易(15883)
- 地方(15633)
- 银(12728)
- 银行(12659)
- 收入(12215)
- 行(12023)
- 发(11941)
- 融(11715)
- 金融(11712)
- 技术(11585)
- 环境(11528)
- 策(10985)
- 机构
- 学院(287299)
- 大学(285775)
- 济(117790)
- 经济(115524)
- 管理(106426)
- 研究(99991)
- 理学(93055)
- 理学院(91951)
- 管理学(90242)
- 管理学院(89725)
- 农(78748)
- 中国(74846)
- 科学(66474)
- 农业(61806)
- 京(59301)
- 业大(55661)
- 所(53898)
- 财(50742)
- 研究所(49627)
- 中心(46494)
- 江(43676)
- 财经(41008)
- 农业大学(38988)
- 经(37399)
- 范(37133)
- 师范(36612)
- 北京(36155)
- 经济学(36150)
- 州(34016)
- 院(33911)
- 基金
- 项目(196699)
- 科学(152705)
- 基金(142701)
- 研究(136352)
- 家(128076)
- 国家(126946)
- 科学基金(106012)
- 社会(86837)
- 社会科(81915)
- 社会科学(81885)
- 省(78404)
- 基金项目(76609)
- 自然(70133)
- 自然科(68532)
- 自然科学(68501)
- 自然科学基金(67318)
- 划(65946)
- 教育(61150)
- 资助(57101)
- 编号(54729)
- 重点(44637)
- 成果(43820)
- 部(43283)
- 发(43172)
- 农(41724)
- 创(40762)
- 计划(38744)
- 科研(38545)
- 创新(38216)
- 业(37104)
- 期刊
- 济(129538)
- 经济(129538)
- 农(79248)
- 研究(76414)
- 学报(57577)
- 农业(53315)
- 中国(52473)
- 科学(49372)
- 大学(42085)
- 学学(40427)
- 财(37423)
- 管理(31650)
- 融(27360)
- 金融(27360)
- 业经(27194)
- 业(26218)
- 教育(23292)
- 技术(21214)
- 财经(19839)
- 经济研究(19321)
- 问题(18900)
- 版(18180)
- 经(16973)
- 业大(16777)
- 世界(14744)
- 农业大学(14687)
- 农村(14579)
- 村(14579)
- 技术经济(14440)
- 农业经济(14046)
共检索到412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丁士军 杨晶 吴海涛
文章利用江西九江和湖北襄阳两地农户调查数据,考察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征地前后农户的收入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地被征收后,农户的收入流动性呈现出明显的组间差异,低收入组农户收入呈现向上流动的趋势,而中等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农户收入向下流动趋势明显。外出务工的增加和非农化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低收入组和中等收入组农户收入向上流动;受教育水平提高促进了高收入组农户收入的向上流动,而财产性收入比重下降对高收入组农户的收入流动有负向影响;农户面临的经济风险和医疗风险会导致所有组别农户收入向下流动;九江和襄阳两地农户收入流动性及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文章建议,在征地过程中要重点考虑为失地农户提供外出务工等非农就业的机会,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失地农户的人力资本,设计防范和分散农户经济和健康风险的政策,同时应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分类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征地 家庭禀赋 收入流动性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申云
本文实证分析了农民收入流动水平的结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低收入阶层的农户家庭收入流动较强,高收入阶层农户家庭稳固其地位的能力逐渐增强,其家庭收入固化趋势较为明显。流动效应是导致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而结构效应中家庭经营性收入流动水平是缩小差异的最大贡献者。从家庭亲属亲密程度和近邻便利程度的视角来看,"远亲"不如"近邻"的现象在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水平上表现明显。家庭亲属性质、亲属关系层级分别对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流动性存在较强的显著影响。而近邻就业机会越高,组织程度越强,地区区位优势越好,越有利于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水平的提升。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银银 马志雄 丁士军
考察失地农户生计活动是理解他们生计转型并改进征地政策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失地农户的生计活动特征、生计活动影响因素及其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由于农业经营存在规模经济,继续发展种养经营对失地贫困农户不一定是有效率的选择;(2)人力资本提高有助于促进贫困农户从事种养以外经营活动并提高收入,也有助于提高贫困农户受雇概率并提高收入。加大贫困农户培训、鼓励剩余农地自愿流转、发展多样化生计等三方面政策建议应相互配合,协调并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银银 马志雄 丁士军
考察失地农户生计活动是理解他们生计转型并改进征地政策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分析了失地农户的生计活动特征、生计活动影响因素及其效果。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由于农业经营存在规模经济,继续发展种养经营对失地贫困农户不一定是有效率的选择;(2)人力资本提高有助于促进贫困农户从事种养以外经营活动并提高收入,也有助于提高贫困农户受雇概率并提高收入。加大贫困农户培训、鼓励剩余农地自愿流转、发展多样化生计等三方面政策建议应相互配合,协调并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斌剑 王琪瑶
文章基于1988~2007年中国住户收入项目的四次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拓展的对数收入模型,研究中国城乡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倒"U"形变化,近年来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农村;受教育程度对子代收入有较大影响;父代从事第二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父代从事第三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近年来东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中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辛翔飞 秦富 王秀清
本文依据农户收入方程,确定影响农户收入的决定因素,并结合Blinder-Oaxaca分解方法,从中西部地区间差异和高低收入组间差异两个角度,实证分析农户收入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农户家庭经营不是影响中国中西部地区农户纯收入及其差异的重要原因,工资性收入的多寡已经成为影响农户收入及其差异的重要因素;中西部地区农户收入差异的大约15%由地区禀赋造成,高于85%的比重由回归系数差异造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志国 范亚静
代际收入流动性研究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代际收入流动性强意味着子代相对于父代更具有独立性。促进代际流动有助于实现机会和收入的平等并提高社会效率。在流动性的度量中,主要使用回归系数法和转换矩阵法。代际收入流动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人力资本投资、社会关系网络、选型婚配、生理遗传等。西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考察往往忽略了这些因素背后的制度因素。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平等 流动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锋 黄丽
促进收入流动是改善收入分配的重要机制。本文在对我国经济转轨进行阶段划分的基础上,运用有序Logit模型对1989—2009年转轨时期农村家庭收入流动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人力资本在不同阶段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家庭人力资本中高中教育对农村家庭收入向上流动的正向影响日益增强,而大学教育的影响则日益减弱;以户主是否担任干部测度的社会资本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的影响在转轨前期不显著,在转轨中后期则显著为正,但影响度并不大;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比例越高越不利于家庭收入向上流动;抚养系数、户主参加医疗保险以及初始收入地位都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产生了显著影响。大力发展农村...
关键词:
收入流动 影响因素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传波 丁士军 舒振斌
利用湖北 3 2 0 0个农户调查资料 ,对影响农户收入及差异的因素包括环境、人口、资产、支出等进行了分析 ,并用相关变量对农户收入的决定做了回归分析。结论表明 ,环境因素除地势外对收入差异影响较小 ,人口因素则存在重要影响 ,资产因素和支出因素对农户收入及其差异也有重要作用。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兴绪 刘曼莉 陈贻娟
由于居住环境、社会发育程度等特殊性,西南边疆民族村的农户行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农户,影响农户收入的因素可能存在差异。基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223个村、2280户农户收入的微观数据集,使用两水平农户收入函数模型方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建议。经验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农户资本要素禀赋中,农户生产性资本、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是否接受过培训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户劳动力数量对收入的影响不具有显著性;在农户生产经营结构中,种植结构对收入具有显著影响,而农户是否兼业及非农就业对收入的影响无显著性。村庄的外部环境对农户收入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农户收入 两水平模型 影响因素 西南边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高阳 赵正 温亚利
利用对福建省三明市484户农户进行调查的数据,对农户家庭的林业收入与包括教育层级在内的诸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计算林业的教育层级收益率。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层级的林业收益率最高,为375.3%,大专以上层级的林业收益率最低,甚至存在倒退现象,为-21.6%。此外,农户的工作经验、是否参加过林业技术培训、林下经营项目、林种及林地面积同样对于林业收入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反贫困 教育层级 林业收入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书伟
基于CHNS有关农村调查数据,分别采用收入转换矩阵和收入流动指数等指标,对我国农户家庭收入流动性状况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主要受农户家庭收入位置变动和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提高的影响,即受位移效应和增长效应的影响;收入位置变动对收入流动性程度的影响仍然是主导因素,但其作用正趋于减弱,农户家庭正呈现分层固化趋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玉梅 陈志钢
本文利用贵州省3个行政村的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惠农政策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比较强,其中,低收入组农村居民有较大的机会移动到中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低收入组居民向上流动,从而减少长期贫困和促进长期平等。目前惠农政策对收入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增加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帮助低收入组居民向上流动,而间接影响比较有限,即通过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进而实现向上流动的影响比较小。尽管贫困地区低收入居民有较大的向上流动机会,但他们的收入彳艮不稳定,容易从中收入组和高收入组重新回落到低收入组。政府应...
关键词:
收入流动 惠农政策 农村居民 贫困地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琴 孙良媛
本文采用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失地妇女2005年就业情况的调查数据,首先运用赫克曼两阶段法(Heckman Twoste)修正样本选择偏差,分析了在城市化过程中失去土地的妇女在成为城市居民后就业和收入的决定因素,然后利用Multinomial Logit模型,分析了影响失地妇女选择不同就业方式的决定因素。结论表明,年龄、教育和培训以及家庭背景分别是影响失地妇女通过自主创业、在劳务市场找到工作、亲戚朋友或妇联找到工作最显著的变量之一。对此,本文提出了提高失地妇女就业率的可供参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失地妇女 就业 备择无关假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