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3)
- 2023(13633)
- 2022(11607)
- 2021(10904)
- 2020(9515)
- 2019(21931)
- 2018(21764)
- 2017(42597)
- 2016(23030)
- 2015(26042)
- 2014(25933)
- 2013(25825)
- 2012(23996)
- 2011(21577)
- 2010(21503)
- 2009(20047)
- 2008(19673)
- 2007(17672)
- 2006(15349)
- 2005(13351)
- 学科
- 济(101119)
- 经济(101013)
- 业(70830)
- 管理(63440)
- 方法(49130)
- 企(49115)
- 企业(49115)
- 农(48766)
- 数学(44295)
- 数学方法(43804)
- 农业(32177)
- 财(25550)
- 业经(23772)
- 中国(23145)
- 地方(20627)
- 学(19629)
- 制(18967)
- 贸(17930)
- 贸易(17922)
- 易(17325)
- 务(15812)
- 财务(15770)
- 财务管理(15727)
- 企业财务(14983)
- 银(14207)
- 环境(14205)
- 银行(14175)
- 技术(14086)
- 融(13611)
- 金融(13608)
- 机构
- 学院(330443)
- 大学(327545)
- 济(137247)
- 经济(134490)
- 管理(131997)
- 理学(114996)
- 理学院(113850)
- 管理学(111837)
- 管理学院(111255)
- 研究(106548)
- 中国(82811)
- 农(72095)
- 京(66789)
- 科学(66590)
- 财(61556)
- 农业(55688)
- 业大(55141)
- 所(53821)
- 中心(53056)
- 江(50785)
- 财经(49612)
- 研究所(48929)
- 经(45278)
- 范(41998)
- 师范(41581)
- 经济学(41559)
- 北京(40745)
- 州(39524)
- 经济学院(37837)
- 院(37581)
- 基金
- 项目(227516)
- 科学(180530)
- 基金(167494)
- 研究(163870)
- 家(145981)
- 国家(144764)
- 科学基金(125316)
- 社会(105134)
- 社会科(99368)
- 社会科学(99340)
- 省(90671)
- 基金项目(89625)
- 自然(82519)
- 自然科(80592)
- 自然科学(80570)
- 自然科学基金(79153)
- 教育(75009)
- 划(74931)
- 资助(68336)
- 编号(66523)
- 成果(52264)
- 部(51133)
- 重点(50966)
- 发(48903)
- 创(46939)
- 课题(44617)
- 科研(44438)
- 创新(43897)
- 教育部(43552)
- 国家社会(43459)
- 期刊
- 济(148181)
- 经济(148181)
- 研究(89065)
- 农(71461)
- 中国(61118)
- 学报(52587)
- 科学(49264)
- 农业(48281)
- 财(47252)
- 管理(42494)
- 大学(40404)
- 学学(38579)
- 融(32237)
- 金融(32237)
- 业经(30208)
- 技术(28205)
- 教育(27699)
- 业(24062)
- 财经(23962)
- 经济研究(21397)
- 问题(21231)
- 经(20350)
- 统计(17537)
- 版(17475)
- 资源(16525)
- 技术经济(16461)
- 策(15773)
- 世界(15654)
- 理论(15328)
- 农村(15323)
共检索到477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科静 丁士军
本文利用来自湖北、江西两省的619个农户调研数据,对失地农户的征地补偿费使用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失地农户如何使用征地补偿费是一种受自身能力和客观环境因素制约的理性决策,失地程度、所获征地补偿费数额、家庭收入、非农劳动力状况、社会资本、家庭特征等是影响失地农户征地补偿费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失地农户 征地补偿费 农户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剑 郑鹏 李崇光
基于2009年和2011年鄂赣两省农户的跟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和多元回归(MR)模型实证分析了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技术需求的改善效应。研究发现,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持续有效地改善农户技术需求,这种改善效应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合作经济组织对农户技术需求的组织化红利逐渐被释放。为此,构建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合作经济组织在科技服务方面的扶持与考评力度,能有效提升其对农户技术需求的供给效率。
关键词:
合作经济组织 技术需求 改善效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忠 许亮 郑建明
城市化和工业化不可避免会涉及到大量农业用地的征用,而不同的土地制度对应着不同的土地征收和补偿方式。本文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角度对征地补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证明对农户资本投入进行补偿是合理且必要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户资本投入对征地意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户前期固定资本投入越多,越不愿意土地被征收,对农户资本投入进行补偿是非常必要的。实证结果还证明了,已被征收部分土地的农户存在"后悔效应",农户的年龄、人口非农比、经济作物收入占比、农业补贴等因素也会对征收意愿产生显著影响。最后给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资本投入 土地征收补偿 征收意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帅 颜廷武
秸秆离田利用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为此,本文基于湖北、河南两省6县1 056份农户调查数据,探讨价值认知、信息素养对农户秸秆离田利用的影响。研究表明:秸秆离田利用虽有一定发展,但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价值认知、经济价值认知、生态价值认知、社会价值认知以及信息素养、信息意识、信息获取、信息运用均能显著促进农户秸秆离田利用;进一步地,价值认知各维度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生态价值认知、社会价值认知的作用发挥依赖于经济价值认知;此外,信息获取、信息运用与信息素养均发挥了显著的调节作用。据此,应将深化秸秆资源价值宣传、科技赋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设计作为后续政策的重要内容,同时激发信息技术对农业农村农民的赋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艳华 林依标 黄贤金
本文以福建省16个县1436户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问卷调查数据为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福建省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计量结果表明,影响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显著因素按贡献度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征地后用途类型、征地前农地用途、失地面积比例、对今后生活的顾虑、征地前人均承包耕地面积、征地区位、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同时,本文还从不同角度对被征地农户意愿受偿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户,对今后生活和社会保障问题考虑较少,更注重的是征地用途带来的价值差异,征地用途带来的地价越高,农户的意愿受...
关键词:
征地补偿 意愿受偿价格 差异性 福建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秀清
比较分析不同区域的农户耕地流转行为,有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促进耕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基于赣、苏、桂三省537份农户问卷调查,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分析农户的耕地转出、流入行为,结果表明:东(苏)、中(赣)、西(桂)部地区农户耕地流转行为具有较大的异质性;耕地转出的最主要原因是家里缺劳力和种地经济效益低,耕地流入的最主要原因是惟有种地才能增加收入和家里劳力有余。
关键词:
耕地流转 农户行为 耕地转出 耕地流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乐芬 金媛
本文利用江苏省镇江市7个区(市)40个村共1703户被征地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以样本地区被征地农户的受偿满意程度间接衡量中央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效应,通过建立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被征地农户受偿满意程度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颁布的征地补偿政策,在时间和内容上均出现滞后或偏离,地方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执行滞后偏离程度越大,被征地农户受偿满意程度越低,中央政府征地补偿政策效应就越低。②被征地农户家庭特征、被征地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被征地块的特征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被征地农户的受偿满意程度。对此,中央政府应该加大对地方政府执行征地补偿政策的监督,构建包括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谭晓婷 钟甫宁
本文运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评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同补偿模式的收入分配效应,借助Heckman两步法从微观层面对不同补偿模式下不同收入水平农户实际获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的数量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发生医疗支出群体收入公平的影响显著为正,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偿更倾向于患病群体,且收入低的群体获得的补偿高于收入高的群体;不同补偿模式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不同,与家庭账户相比,住院统筹或住院统筹加门诊统筹的补偿模式更有利于低收入人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海云 王庆秀
失地农民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弱势群体,其生存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通过对河北省高碑店市周围9个村庄50户失地农户的调查,发现目前在征地补偿制度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补偿金额分配不合理、补偿金额相差悬殊、失地农民出现两极分化等新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失地农民 补偿分配 监督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璐瑶 颜廷武
[目的]研究揭示社会信任、感知价值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机制和效应。[方法]文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以秸秆还田为例,利用湖北、河南2省1776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实证分析社会信任、感知价值对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并探讨不同分化水平下农户采纳意愿的差异性。[结果](1)社会信任、感知利益对农户采纳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感知风险具有显著负向影响;(2)社会信任主要通过感知利益间接作用于农户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感知风险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其中介效应分为别为0.165和0.001;(3)从多群组分析结果来看,低水平分化和高垂直分化农户的社会信任对其秸秆还田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更强烈。[结论]政府应构建农户高度信任的外部环境,提高农户多维度价值感知,针对不同分化水平的农户制定差异化宣传策略,以切实增强农户采纳秸秆还田技术的积极意愿,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双重目标。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邢美华 张俊飚 黄光体
农户环保认知是影响农村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未参与循环农业的农户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环保认知,并运用排序选择模型就影响其环保认知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未参与循环农业农户的环保认知还比较弱。其中多数农户会将生产、生活垃圾随意丢弃,仅有的环保行为也是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研究还表明,信息获取渠道是否畅通、户主性别是影响农户环保认知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否有非农收入、地理区位、人均耕地面积、农业劳动力数量以及户主年龄等因素也对农户环保认知有较明显的影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怡
本文利用河南与山东两省731份农户调查样本,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农户花生生产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非农收入比例对农户花生种植意愿与种植规模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比较经济效益、销售顺利程度、与县政府距离对农户花生种植意愿与种植规模具有正向影响。基于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文章提出了合理引导农户花生生产行为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克春 林坚
本文基于江西省的调查数据,就农村已婚妇女失地对农地流转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已婚妇女失地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以农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失地农户租入更多农地,但对农户租出农地影响较小。失地农户是否租入农地,主要取决于农户的经济状况和要素禀赋,而不是取决于已婚妇女失地。在一些人均耕地紧张的地区,已婚妇女失地虽然增加了农地需求,加剧了农地市场的供求矛盾,但在另一些人均耕地充裕的地区将有利于促进农地市场的发育,减少耕地撂荒现象,加速农地市场流转。
关键词:
已婚妇女 失地 农地流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冯茂岚 罗小锋 杜三峡 唐林
[目的]促进农户采纳化肥减量技术是保障农产品安全、治理农业污染和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旨在探究耕地质量禀赋与社会分工对农户采纳化肥减量技术的影响及其内在逻辑。[方法]基于湖北和河南两省700户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利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了耕地质量禀赋与社会分工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1)耕地质量禀赋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耕地质量禀赋每增加一个单位,化肥减量技术采纳率将提高25%,土壤越肥沃,灌溉条件越便利,通机耕路的耕地,农户越会采纳化肥减量技术。(2)耕地质量禀赋越好,则农户更愿意参与横向分工,促进其采纳化肥减量技术,中介效应为0.062,且纵向分工能明显缓解质量禀赋较差耕地对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的负向影响。(3)耕地质量禀赋对小农户采纳化肥减量技术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社会分工增强了耕地质量禀赋对小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而耕地质量禀赋对大农户化肥减量技术采纳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因此,多渠道提升农户耕地条件,全方位推进农业社会分工,对不同规模农户采取差异化的激励和引导策略,均是推广化肥减量技术的有效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