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85)
- 2023(10638)
- 2022(9426)
- 2021(8930)
- 2020(7445)
- 2019(17237)
- 2018(17487)
- 2017(34154)
- 2016(18513)
- 2015(20979)
- 2014(21029)
- 2013(21036)
- 2012(19051)
- 2011(17254)
- 2010(17245)
- 2009(15778)
- 2008(15169)
- 2007(13328)
- 2006(11920)
- 2005(10175)
- 学科
- 济(76846)
- 经济(76762)
- 业(58820)
- 管理(49135)
- 农(47052)
- 企(37828)
- 企业(37828)
- 方法(33378)
- 农业(31349)
- 数学(29076)
- 数学方法(28775)
- 业经(20884)
- 中国(18492)
- 地方(16340)
- 财(16216)
- 学(15785)
- 制(14157)
- 贸(12680)
- 贸易(12674)
- 发(12393)
- 易(12345)
- 环境(12124)
- 技术(12010)
- 理论(11494)
- 和(11185)
- 策(11118)
- 农业经济(10729)
- 银(10466)
- 银行(10433)
- 体(10202)
- 机构
- 学院(263785)
- 大学(261692)
- 管理(110649)
- 济(104900)
- 经济(102604)
- 理学(96977)
- 理学院(96027)
- 管理学(94504)
- 管理学院(94059)
- 研究(85868)
- 中国(64696)
- 农(61349)
- 京(55287)
- 科学(54644)
- 业大(47293)
- 农业(46943)
- 财(43345)
- 所(42861)
- 中心(40229)
- 研究所(39234)
- 江(37553)
- 财经(35415)
- 范(34485)
- 北京(34387)
- 师范(34226)
- 经(32408)
- 经济管理(31334)
- 州(30738)
- 院(30059)
- 农业大学(29614)
- 基金
- 项目(185753)
- 科学(145868)
- 研究(138396)
- 基金(134412)
- 家(116215)
- 国家(115174)
- 科学基金(99282)
- 社会(85961)
- 社会科(80982)
- 社会科学(80956)
- 省(73462)
- 基金项目(72864)
- 自然(64553)
- 自然科(62986)
- 自然科学(62975)
- 自然科学基金(61844)
- 教育(61316)
- 划(60442)
- 编号(59146)
- 资助(54275)
- 成果(46803)
- 部(40922)
- 重点(40386)
- 发(40174)
- 创(38387)
- 课题(38289)
- 创新(35649)
- 科研(35086)
- 人文(34587)
- 教育部(34544)
- 期刊
- 济(117750)
- 经济(117750)
- 研究(73538)
- 农(63997)
- 中国(48797)
- 农业(43714)
- 学报(42227)
- 科学(39729)
- 管理(34998)
- 大学(32571)
- 学学(30882)
- 财(29294)
- 教育(26641)
- 业经(25360)
- 融(23017)
- 金融(23017)
- 技术(22143)
- 业(19955)
- 问题(16656)
- 财经(15590)
- 经济研究(15497)
- 图书(14457)
- 农业经济(14240)
- 版(14108)
- 农村(13831)
- 村(13831)
- 理论(13712)
- 科技(13556)
- 资源(13259)
- 技术经济(13165)
共检索到375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苏永伟 陈玉萍 丁士军
失地农户在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其自身的生产生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失地农户的生计状况如何?他们在实现生计转型和可持续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学术界形成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的建立、对失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证分析、实现失地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对策等方面对近10年来国内学术界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得出如下主要结论:一是失地农户的可持续生计受到严峻挑战,为此应积极调整其就业取向,加强其职业技能训练;二是政府应合理解决失地农户的就业、收入、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以有助于其可持续生...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 失地农户 可持续生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仁伟 刘邵权 陈国阶 谢芳婷 杨晓佳 梁岚
开展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对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并对国外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概况进行了简介;然后从生计资产(资本)研究、生计脆弱性分析、生计策略研究、政策、机构和过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研究、农户生计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等5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农户生计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提出了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的主要趋向:跨学科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新技术方法的综合与动态研究,农户可持续生计与贫困问题研究,城乡转型期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重点区域的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谢颖 刘穷志
全球人口增加和消费增长导致了"全球生态透支",各国政府推行的可持续消费政策作用有限,当代大众的消费和生活方式难以为继,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学界的重视。这种不可持续消费既源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人口快速增长,也源于发达国家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研究消费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把消费作为一个特定的领域,研究不同国家的不同社会阶层的消费方式差别,关注富人和穷人的消费和生活方式耗费资源的比较;二是把生产和消费作为一个经济整体,研究不同国家内部的生产和消费之间关系,关注可持续消费对可持续生产的促进作用。目前,可持续消费理论已经涵盖经济学、社会学、生态环境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在可持续消费政策、资源不平等占有、公民消费权、绿色消费和社会—技术系统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丰富成果。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倩 刘泽慧 熊德平
提升农户可持续生计能力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这一过程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农户可持续生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检验数字金融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实现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改善农户可持续生计,主要通过提高信贷可得性、增强信息关注度、改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且对风险偏好型、高收入、高生计水平、高生计多样性及高劳动力质量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更为显著。此外,数字金融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改善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应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数字金融服务力度,促进地区间数字金融合作联动发展,差异化促进不同类型农户使用数字金融以实现可持续生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丁士军 张银银 马志雄
科学评价农户受到征地外部冲击时生计能力的变化是帮助失地农户改善生计的前提,本研究提出一套基于生计资本测量农户生计能力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评价失地前后农户生计资本变化。研究表明,采用可持续生计框架并利用因子分析及因子综合得分方法,能够解决失地农户生计资本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的难题,从水平和结构两维度较好地评价征地前后农户生计资本变化。总体上征地后农户的自然资本显著小于征地前的水平,而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则显著大于征地前的水平;征地在直接降低每个农户自然资本的同时,并不必然增加每个农户的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仍有一定比例农户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发生下降;征地对农户的社会资本影响不明显,社会资本在考察期内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金良
<正>2023年国际可持续金融新进展健全政策法律体系和组织保障一是制定国家战略或规划。2023年3月,英国政府发布了《动员绿色投资:2023年绿色金融战略》,提出了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行动“一致”(通过制定监管框架、金融工具和服务方式,使金融活动与净零经济的路径保持一致)和“投资”(通过政府和公共金融机构,动员私人资本流向实现净零目标所需的行业和技术领域)两大支柱。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庆丰 王悦天
为了深入研究可持续农业技术对甘肃省农户生计的影响,文章利用随机调查获取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倍差分方程模型从微观层面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可持续农业技术有效改善了排灌条件,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节省了劳力和时间,减轻了农民耕作负担,同时还减少了田间杂草的产生,增强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和环保的意识,但对农户的家庭总收入、养殖业收入、外出务工收入影响并不显著,对其种植和商贸经营收入呈现负影响,主要原因是农户对可持续农业技术的认识水平较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较差、可持续农业技术示范推广中的制度设计不合理,提出通过加快建设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高农业生产者主体的素质,瞄准可持续农业技术的使用对象,有选择性地在耕种面积大、有融资能力、有参与积极性的农户或生产单位推广使用,不断提升可持续农业技术在农户层面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
农业技术 农户生计 可持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建伟 刘典文 喻洁
在国内,可持续生计的理论主要用来研究失地农民问题,但大部分此类研究都缺乏理论模型的指导。为了使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分析框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概念模型和图示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理论模型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建伟
研究目的:了解国内学者对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现状和动态,介绍和评述解决该问题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对与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相关性强的文献进行梳理,国内学者主要对7个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改进获取数据的方法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设想。研究结论:国内学者界定了"可持续生计"的定义,概括了其特征,建立了分析框架,提出了评价体系和量化标准,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提供了多种解决思路,但其研究方法和工具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综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理论上将可持续生计框架引入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中来,针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重点在于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激发失地农民自身的主动性,利用自有资源和政府帮助,达到再就业甚至创业的目的。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质量 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纪坤
失业保险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保障项目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失业者重新就业。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除少数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能从开发商或政府获得高额补偿金之外,其他欠发达地区处于适龄劳动力的失地农民一般得到的补偿较低,他们的可持续生计面临挑战,亟需失业保险的保护和促进其再就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失去土地对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影响显著;与没有失去土地的农民相比,失地农民更愿意参加失业保险。现阶段,政府应改革和完善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把失地农民纳入到失业保险的保护之中,促进他们有
关键词:
失业保险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敏
本文从理论上将可持续生计框架引入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分析中来,针对我国失地农民就业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政策重点在于从可持续生计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政策的引导作用,激发失地农民自身的主动性,利用自有资源和政府帮助,达到再就业甚至创业的目的。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就业质量 可持续生计 生计资本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纪坤
失业保险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保障项目之一,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失业者重新就业。在中国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除少数发达地区的失地农民能从开发商或政府获得高额补偿金之外,其他欠发达地区处于适龄劳动力的失地农民一般得到的补偿较低,他们的可持续生计面临挑战,亟需失业保险的保护和促进其再就业。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失去土地对农民参加失业保险的意愿影响显著;与没有失去土地的农民相比,失地农民更愿意参加失业保险。现阶段,政府应改革和完善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把失地农民纳入到失业保险的保护之中,促进他们有效就业,从而解决其可持续生计问题。
关键词:
失业保险 失地农民 可持续生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猛 袁斌 贾丽静 申俊利
本研究以大连市郊区失地农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研究的理论模型。并根据影响模型的因素设计问卷,运用SPSS14.0软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经过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验证假设,构建数据模型。根据数据分析得出的影响因素构建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综合模型,为政府提供决策的理论支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徐鹏 徐明凯 杜漪
本文运用可持续生计方法,构建了一个农户可持续生计资产分析框架。以此为基础,利用因子分析法建立的农户生计资产评价模型,对西部10县(区)1000农户生计资产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其生计资产状况及生计策略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农户生计可持续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