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3)
2023(8542)
2022(7036)
2021(6095)
2020(5012)
2019(11100)
2018(10521)
2017(19387)
2016(10773)
2015(11575)
2014(11024)
2013(10838)
2012(10067)
2011(9129)
2010(8805)
2009(7920)
2008(7725)
2007(6844)
2006(6084)
2005(5256)
作者
(36852)
(30891)
(30800)
(28779)
(19465)
(15053)
(13685)
(12055)
(11775)
(10662)
(10615)
(10294)
(10159)
(9928)
(9771)
(9607)
(9573)
(9263)
(9011)
(8906)
(8108)
(7602)
(7373)
(7036)
(7021)
(6895)
(6739)
(6690)
(6392)
(6381)
学科
(41599)
经济(41546)
管理(29865)
(28174)
(21904)
企业(21904)
方法(20252)
数学(18328)
数学方法(18129)
(12849)
(11859)
中国(10685)
(10370)
(9497)
贸易(9496)
环境(9419)
(9269)
业经(9253)
农业(8280)
技术(7237)
(6746)
(6683)
地方(6653)
(6258)
财务(6251)
财务管理(6238)
(6128)
(6083)
金融(6083)
银行(6058)
机构
大学(158543)
学院(156453)
(61959)
研究(61008)
经济(60878)
管理(55606)
理学(49205)
理学院(48580)
管理学(47366)
管理学院(47135)
科学(43594)
中国(43039)
(42798)
农业(34729)
业大(34511)
(34179)
(33810)
研究所(31777)
中心(26454)
(25388)
(23417)
农业大学(23144)
(22742)
财经(21082)
北京(21044)
(20887)
(20102)
经济学(19604)
(19460)
科学院(19401)
基金
项目(118577)
科学(91396)
基金(87443)
(83091)
国家(82442)
研究(72827)
科学基金(67858)
自然(48688)
自然科(47559)
自然科学(47540)
社会(47169)
自然科学基金(46755)
(46539)
基金项目(46349)
社会科(44804)
社会科学(44789)
(40677)
资助(35743)
教育(32505)
重点(27843)
计划(26907)
(25328)
(24969)
(24879)
编号(24673)
科技(24640)
科研(24426)
创新(23429)
(22807)
专项(20624)
期刊
(59920)
经济(59920)
学报(41784)
研究(40178)
(36932)
科学(33698)
大学(29588)
中国(28981)
学学(28693)
农业(25034)
管理(19053)
(18086)
(13909)
业大(12940)
(11620)
金融(11620)
经济研究(11122)
教育(11047)
农业大学(10532)
林业(10483)
技术(10366)
财经(10225)
(10120)
业经(9768)
科技(9426)
(8803)
问题(8081)
中国农业(7520)
技术经济(7338)
统计(7222)
共检索到219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新华  厉月桥  黄拯  罗嘉东  肖智勇  颜送宝  
为明确食叶害虫对林木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山乌桕1年生苗木为试材,用人工剪叶模拟虫害的方法进行失叶处理,开展了不同失叶程度下山乌桕幼苗生理和生长形态指标的测定、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的失叶率对山乌桕苗木生长形态的影响显著,苗高随着失叶程度的增加而先增加后降低,地径和全株叶面积随着失叶程度的增加而总体降低,叶长、叶宽和单叶面积随失叶程度的增加也增加;不同程度失叶处理的山乌桕苗木与CK植株之间生物量差异显著,而各失叶处理间植株生物量差异不显著;叶绿素含量中,叶绿素a的含量要显著高于叶绿素b的含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媛媛  张凯  李霜雯  严善春  
【目的】食叶害虫危害可造成树木失叶,影响树木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虫害对杨树及落叶松幼苗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可为准确评估食叶害虫不同危害程度对杨树和落叶松碳汇能力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小黑杨及兴安落叶松幼苗,模拟虫害进行剪叶25%,50%和75%处理,以不剪叶植物作为对照。在剪叶处理后第5,10,15,20天和25天取样,分别测定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对2种幼苗的株高影响不显著(P>0.05),除落叶松失叶50%的根长显著大于对照(P<0.05)外,其他处理幼苗根长无显著变化。各处理的杨树根部鲜、干质量,全株生物量鲜、干质量均显著低于对照,茎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洪文君  莫惠芝  方素琴  刘强  吴永彬  许建新  庄雪影  
本文研究了可促进圆叶乌桕生长的共生细菌或真菌及其共生效应,为华南石灰岩地区乡土树种壮苗培育提供理论科学依据。采用盆栽试验法,以不施菌为对照组(CK),比较研究光合菌(Rubrivivax gelatinosus,RG)2个稀释浓度(RG50,RG100)和2种AM菌根菌[疣状无梗囊霉Acaulospora tuberculata(AT),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GM)]及其混合菌剂(Mix)对圆叶乌桕幼苗菌根侵染率、生长及根系性状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光合菌可显著提高圆叶乌桕幼苗生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胡衍平  刘卫东  庞文胜  张珉  刘敏婕  吴其军  黄明军  张雕  李党仁  
【目的】探讨山乌桕幼苗在水分胁迫下的响应机理,研究不同水分梯度对山乌桕幼苗生长发育以及生理生化的影响,以期为山乌桕苗期水分管控和优质树种的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0 cm高的山乌桕幼苗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供水(CK)(田间持水量的70%±5%)、干旱胁迫(SD)(田间持水量的40%±5%)、淹水胁迫(SF)(水面没过盆栽苗土面2 cm)共3个土壤水分梯度,测定其苗高、地径、叶面积、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以及脯氨酸Pro、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_3、玉米素核苷ZR等生理指标,并运用相关性、主成分以及隶属函数分析的方法对试验材料抗旱耐淹能力大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水分胁迫对山乌桕幼苗的苗高、地径、叶面积的生长存在显著影响,生长指标增长量变化从高至低依次为SF> CK> SD,根冠比从高至低依次为SF> SD> CK,地上生物量大于地下生物量。在生理方面,幼苗在胁迫21 d后,胁迫组内的POD、SOD活性的清除能力降低不足抵御活性氧带来的伤害,使MDA含量增速加快,最大变化幅度达到35.02%;在胁迫28 d时,SF组内Pro发挥的调节能力达到最强;试验前后(IAA+GA_3+ZR)总含量小于ABA含量,胁迫组内IAA/ABA、GA_3/ABA、ZR/ABA的比值均低于CK水平,而IAA/GA_3、IAA/ZR、GA_3/ZR的比值高于CK水平,内源激素各含量间的平衡以及比例分配影响自身生长;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发现山乌桕幼苗的抗涝性大于抗旱性。【结论】山乌桕幼苗通过调节自身的生长特性、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系统以及内源激素含量比例分配来减轻水分胁迫带来的伤害,维持细胞正常生长发育,表明山乌桕具有一定的抗旱和抗涝能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宇克莉  孟庆敏  邹金华  
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Cd2+胁迫对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10-6mol/L)对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没有明显影响;当Cd2+浓度达到10-5mol/L时,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降低,叶绿体膨大,类囊体排列不规则,根细胞的膜系统破坏明显;高浓度Cd2+(10-4mol/L)处理后,玉米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细胞器损伤严重甚至解体。简要讨论Cd2+毒害的作用机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延姝  张福珍  樊金娟  阮燕晔  崔震海  胡凯  张立军  
以玉米幼苗刚好完全展开的1~5叶位叶片为材料,通过检测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特性,研究玉米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化学活性。结果表明:随着叶位的上升,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与第1,2位叶比,第4,5位叶具有更高的Fv/Fm和ETo/RC,即第4,5位叶具有更强的光化学活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继强  曾秀存  李彩霞  许耀照  
采用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对2种两叶一心期的黄瓜幼苗进行处理,研究其对2种黄瓜幼苗叶绿素含量、氮代谢及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5~1.00 mmol.L-1之间,随着苯甲酸处理浓度的增加,‘密刺王黄瓜’和‘津杂2号’幼苗叶绿素和类葫萝卜素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均不断降低,电解质外渗率均不断增加。‘津杂2号’幼苗的变化趋势弱于‘密刺王黄瓜’,这表明‘津杂2号’较‘密刺王黄瓜’耐一定程度的苯甲酸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丹丹  司龙亭  李季  金正爱  牛海臣  
采用两种不同的遗传方法,分析弱光下黄瓜自交系M22、M14及其6个世代幼苗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遗传效应,以期能从基因作用方面阐明黄瓜耐弱光遗传机制。6个世代联合遗传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弱光下总叶绿素含量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B1、B2、F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1.60%,43.68%和68.13%。应用世代平均数分析方法进行遗传效应估计,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型,其中平均显性度为2.001,为超显性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控制黄瓜总叶绿素含量性状基因间为加性-显性-上位性作用,以微效多基因为主,受环境影响较大,不宜进行早代选择。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宋慧  黄芸萍  臧全宇  张凌霄  张香琴  
甜瓜两叶一心期是幼苗植株对低温弱光敏感时期。明确该时期甜瓜不同叶位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关性,可以为SPAD值无损预测甜瓜叶绿素含量、鉴定甜瓜耐低温弱光特性科学选择测量叶。以甜瓜自交系P148两叶一心期幼苗为试材,测量自下而上3片新叶(Y1、Y2和Y3) 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利用SPSS 13. 0软件OneWay-ANOVA程序和Correlation程序,分析甜瓜两叶一心期3片新叶叶绿素a、b和a+b含量的变化规律和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后使用Regression程序,选择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系数最大的叶位,建立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回归方程,以此叶位作为甜瓜两叶一心时期利用SPAD值预测叶绿素含量的测量叶。结果表明,甜瓜两叶一心期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随着叶位升高而增加,Y3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地高于Y1和Y2; 3个叶位叶绿素含量与SPAD的相关性随着叶位升高而降低,Y1的Chla+b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高,建立回归方程:y(Chla+b)=0. 032x(SPAD)-0. 141,决定系数(R~2)=0. 699; Y3的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无显著相关性。最终选择该时期第一片新叶作为利用SPAD值无损预测甜瓜叶绿素含量的测量叶,为批量筛选甜瓜耐低温弱光材料提供可操作方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廖德志  陈家法  刘球  程勇  吴际友  陈明皋  吴哲  颜家雄  
以广西、安徽、湖南3个青冈栎种源1年生幼苗为研究对象,开展其叶绿素含量、MDA含量及抗氧化酶SOD和POD活性对不同程度水涝胁迫(湿害胁迫和淹水胁迫)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青冈栎幼苗对湿害胁迫和淹水胁迫响应具有显著差异,且种源之间应对不同处理响应趋势基本一致;在湿害胁迫下3个不同种源青冈栎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而在淹水胁迫下均呈现下降趋势;3个种源青冈栎在淹水胁迫下的MDA含量均要显著高于湿害胁迫和对照组;SOD、POD活性在湿害处理和淹水处理都呈上升趋势,淹水处理下3个种源SOD活性均要显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锡辉  秦新生  梁同军  林森  
对石灰岩特有植物圆叶乌桕与同属的乌桕、山乌桕叶片及其生长地土壤化学元素进行测定,比较三者化学成分特征,分析了圆叶乌桕在广东石灰岩地区的环境适应特点。结果表明:圆叶乌桕生长地的有机质、全N及全P含量均高于乌桕、山乌桕生长地,N素和P素有效率较低,速效N仅占全N含量的6.88%,速效P仅占全P的4.77%,全K含量偏低,但圆叶乌桕生长地速效K含量(151.8 mg.kg-1)达到土壤速效K含量对应的适量K(125~155 mg.kg-1)水平等级,属适量K型土壤,交换性Ca及交换性Mg含量均高于乌桕、山乌桕生长地,微量元素含量排序为Mn>Pb>Cr>Zn>Ni>Fe>Cd>Cu,全Pb、全Zn及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雅梅  茹广欣  肖梦雨  李娟  徐静  王帅龙  朱秀红  
【目的】研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和短期干旱胁迫时间内泡桐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叶绿素含量及荧光参数的响应,分析泡桐幼苗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方法】采用盆栽控水实验,设置正常供水(NS,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5%~80%)、轻度干旱(LS,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5%~60%)、中度干旱(MS,土壤最大持水量的40%~45%)、重度干旱(SS,土壤最大持水量的20%~25%),测定泡桐幼苗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1)泡桐幼苗叶片不同部位间SPAD值的差异性表现为叶中部>叶基>叶尖,叶中部与叶尖的差异极显著(P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韡  李天来  张秀美  赵博  
以耐弱光较强的普通栽培型番茄品系W(L.esculentum Mill)为试材,采用不同弱光(325.5~448μmol.m-2.s-1)胁迫天数及恢复天数处理,测定苗期番茄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各器官的干重含量、根系活力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弱光胁迫5d以上,番茄的株高和叶面积增大,茎粗、植株干重、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降低;无论弱光胁迫天数多长,转入恢复的初期植株株高、叶面积、茎粗、植株干重等的增长率均下降,而弱光胁迫5d和10d处理经恢复时间延长这些指标均有所恢复;但弱光胁迫10d以上处理各项指标均不能恢复至对照水平。短期弱光胁迫下,苗期番茄通过代偿性生长可以恢复至对照水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金龙  王同燕  徐立华  徐相波  周柱华  邱登林  阴卫军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铅胁迫对糯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糯玉米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a+b)含量随铅胁迫浓度升高而逐渐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铅胁迫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浓度铅处理对糯玉米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高浓度铅处理对糯玉米幼苗生长则表现为抑制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韩志平  郭世荣  冯吉庆  高新昊  
为研究盐胁迫对西瓜植株伤害的生理机制,考察了西瓜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长和生理响应。采用营养液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西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色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25、50 mmol.L-1)NaCl处理促进了西瓜幼苗的生长,高浓度(75、100和150 mmol.L-1)NaCl胁迫则明显抑制了西瓜幼苗的生长;随NaCl浓度增加,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显著增大;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脯氨酸含量均表现为低浓度下增加而高浓度下降低的规律,光合色素含量在75 mmol.L-1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脯氨酸含量在50 mmol.L-1NaCl处理下达到最大值。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