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6)
- 2023(13838)
- 2022(11995)
- 2021(10961)
- 2020(9304)
- 2019(21085)
- 2018(20617)
- 2017(40185)
- 2016(22016)
- 2015(24369)
- 2014(23994)
- 2013(23847)
- 2012(21711)
- 2011(19486)
- 2010(19056)
- 2009(17310)
- 2008(16686)
- 2007(14509)
- 2006(12491)
- 2005(10526)
- 学科
- 济(87224)
- 经济(87125)
- 管理(62107)
- 业(61002)
- 企(49135)
- 企业(49135)
- 方法(45294)
- 数学(40214)
- 数学方法(39864)
- 农(23813)
- 中国(22269)
- 财(21781)
- 学(19416)
- 业经(18882)
- 贸(16848)
- 贸易(16844)
- 农业(16708)
- 地方(16598)
- 易(16320)
- 技术(14261)
- 务(14204)
- 财务(14143)
- 财务管理(14120)
- 环境(13753)
- 理论(13574)
- 制(13460)
- 企业财务(13441)
- 和(12819)
- 划(11802)
- 融(11524)
- 机构
- 大学(314408)
- 学院(311472)
- 管理(125368)
- 济(123128)
- 经济(120694)
- 理学(110873)
- 理学院(109661)
- 管理学(107747)
- 管理学院(107208)
- 研究(102192)
- 中国(72690)
- 科学(66867)
- 京(65693)
- 农(57452)
- 财(53350)
- 业大(53063)
- 所(51566)
- 研究所(47821)
- 农业(45777)
- 中心(45768)
- 财经(44783)
- 江(42842)
- 经(41056)
- 北京(40654)
- 范(39555)
- 师范(39046)
- 经济学(37533)
- 院(36989)
- 州(34729)
- 经济学院(34279)
- 基金
- 项目(226630)
- 科学(177506)
- 基金(165796)
- 研究(158524)
- 家(147205)
- 国家(146028)
- 科学基金(124893)
- 社会(100727)
- 社会科(95592)
- 社会科学(95568)
- 基金项目(89090)
- 省(88277)
- 自然(84092)
- 自然科(82171)
- 自然科学(82147)
- 自然科学基金(80713)
- 划(75048)
- 教育(72631)
- 资助(68182)
- 编号(62687)
- 重点(50721)
- 部(49539)
- 成果(48894)
- 发(47362)
- 创(47315)
- 科研(44224)
- 创新(44143)
- 计划(42758)
- 课题(42642)
- 教育部(42172)
- 期刊
- 济(122650)
- 经济(122650)
- 研究(84870)
- 学报(57882)
- 中国(53164)
- 农(50617)
- 科学(49765)
- 大学(42714)
- 管理(42513)
- 学学(40685)
- 财(38150)
- 农业(35119)
- 教育(29941)
- 技术(24390)
- 融(22337)
- 金融(22337)
- 财经(21565)
- 业经(20558)
- 经济研究(20499)
- 经(18298)
- 业(17884)
- 科技(16475)
- 问题(16427)
- 业大(15654)
- 版(15418)
- 图书(15090)
- 技术经济(14822)
- 理论(14677)
- 商业(13976)
- 资源(13660)
共检索到425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志强 蒲勇健
本文使用重庆市3000名失业人口入户调查数据,分析失业者自然特征、社会特征和政策因素对失业人员保留工资的影响。发现:失业人员保留工资主要决定于失业人员的自然特征和社会特征,受失业保障、政府提供职业培训、优惠政策等政策因素影响在OLS估计中不显著,而在GLS估计中对保留工资有显著的负影响(这种负的影响实际上将提高劳动力就业概率)。这也说明当前的就业促进政策不仅没有鼓励劳动者懒惰,而且对促进就业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失业 保留工资 就业促进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孝坤 冯钦 廖嵘
合理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破解"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统筹战略目标的关键。文章基于城乡统筹发展视角,利用重庆直辖以来的数据,将推—拉模式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结合,针对"推"和"拉"的因素分别建立模型定量分析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农村人均耕地减少和农业生产现代化的提高是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力",而城市较高的收入和现代化水平是影响重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拉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瑶 施新政 刘璐瑶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特征、地区经济发展和年份等变量,以及行业和省份或企业固定效应之后,最低工资水平的升高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工资上调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但是不能增加企业的收入,因此降低了企业的账面利润,从而提高了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此外,本文还发现在劳动力缺乏的地区,劳动力密集程度高的公司,向产品市场转嫁成本能力低的公司和国有企业中,最低工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强。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全面理性地预期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经济影响,对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调整与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劳动力保护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陆瑶 施新政 刘璐瑶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公司特征、地区经济发展和年份等变量,以及行业和省份或企业固定效应之后,最低工资水平的升高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水平和真实盈余管理水平。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最低工资上调会显著增加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但是不能增加企业的收入,因此降低了企业的账面利润,从而提高了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此外,本文还发现在劳动力缺乏的地区,劳动力密集程度高的公司,向产品市场转嫁成本能力低的公司和国有企业中,最低工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更强。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政府全面理性地预期最低工资标准调整
关键词:
最低工资 劳动力保护 盈余管理 公司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忠东 王建平
文章探讨了家庭决策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城镇失业的影响,认为劳动力回流会降低流入者的现存失业率进而拉低城镇总体失业率。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作者对城镇失业与其相关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就失业概率而言,农村流入人口远低于城镇居民;镇居民低于市居民;女性高于男性;年轻组远高于其他年龄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总体最低,但高校新近毕业生却较高。另外,区域发展模式影响其失业模式。失业水平在东北、武汉、重庆老工业基地出现了本地居民、农民工和总体均高的"三高"模式,在京、津、沪和珠三角地区出现了本地居民高、农民工低和总体居中的"高低中"模式,仅在国有、私营、和"三资"企业平衡发展的华东沿海地区出现了本地居民低、农民工低和总体低的"三低"模式。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城镇失业 区域差异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利 姜均武
笔者利用我国1985年~2008年的数据,采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G ranger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我国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分析表明,技术进步对劳动力人均受教育年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技术进步对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我国应加强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而且在技术引进过程中,注重技术引进的消化、吸收,从模仿到创新,借此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同时,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加强人力资本的积累。
关键词:
技术进步 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务伟 杨蕙馨
基于山东省3592位农村劳动力调查资料,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村劳动力信息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村劳动力信息技术水平有显著正向影响的因素按重要性大小依次为平均每天上网时间、与城市人接触的多少、受教育年限、生活中是否需要信息技术、家中是否有电脑、工作中是否需要信息技术、就业状况、每年订(买)报纸和书籍费用、健康状况、是否有技术特长、居住村地形、是否需要信息技术培训、居住村离最近城市级别和性别;对农村劳动力信息技术水平有显著负向影响的因素按重要性大小依次为年龄、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从事农业劳动的时间、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家庭耕地总面积;婚姻状况对农村劳动力信息技术水平...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信息技术水平 影响因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正 陈家泽
本文在区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Ⅰ型和Ⅱ型并且提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A型和B型这两个新概念的基础上,利用《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田野调查》课题对于成都市10个县(区、市)、34个乡镇、102个村、1020个农户抽样调查所取得数据,对于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短期内技能对劳动力转移所起的影响作用最大,长期内教育程度对劳动力转移所起的影响作用最大;而区域自我吸收——这就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都模式”的要义。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区域自我吸收 成都模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王静文
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文章将劳动力供给因素分解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的乘积,并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在理论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其影响程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小于物质资本,但远高于人力资本的影响和贡献;(2)构成劳动力供给规模的3个组成要素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同方向影响,三者的产出弹性和贡献度按照大小依次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童玉芬 王静文
劳动力供给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文章将劳动力供给因素分解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的乘积,并纳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在理论模型推导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78~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1)长期以来我国劳动力供给因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正向作用,其影响程度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明显小于物质资本,但远高于人力资本的影响和贡献;(2)构成劳动力供给规模的3个组成要素均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同方向影响,三者的产出弹性和贡献度按照大小依次为:总人口规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劳动参与率;(3)近年来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但在一定程度上被总人口规模增加的正向作用所抵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蓝红星 曹羽茂 李晓丰
劳动力迁移已成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对四川省6个县的调查数据,试图更好地解释西部农村劳动力迁移动机和约束机制。通过Probit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人口特征及成年男性构成比例对劳动力长途迁移及长期迁移产生较大影响;短途迁移与家庭人均土地面积呈负相关;家庭和村级网络在促进迁移上所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它们在降低迁移人员成本方面互为补充手段。
关键词:
劳动力迁移 迁移网络 长途迁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曾军丽 刘玉萍
本文从"关于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入手,得出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然后运用1991-2010年西部12个省际单位的面板数据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与二元经济结构、城镇化水平、劳动力素质、农村劳动力生产率正相关,与城镇登记失业率负相关。其中,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影响西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最主要的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金剑
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在中国,性别因素和工资水平对劳动力参与率水平的影响作用并不显著;经济增长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与劳动力参与率水平正相关,而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失业率的上升却是引起劳动力参与率水平不断下降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劳动力参与率 影响因素 变动趋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友根 蒋晓川
本文在时间序列数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运用西部省(市、自治区)2004年截面数据,对2003年西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比重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经济结构、人力资本状况等影响因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就户籍制度、农用土地制度等深层影响因素作了简要说明。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西部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秦华 夏宏祥
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水平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原因,当今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的现象,既能提高农民家庭的收入,又能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使得农村和城市均得到良性发展。而要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合理流动,必须提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二元经济结构 配套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