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1)
2023(12321)
2022(10442)
2021(9639)
2020(8433)
2019(19663)
2018(19264)
2017(37572)
2016(20052)
2015(22765)
2014(22829)
2013(22429)
2012(20629)
2011(18215)
2010(18036)
2009(16753)
2008(16422)
2007(14634)
2006(11976)
2005(10689)
作者
(55390)
(46404)
(46338)
(44188)
(29515)
(22321)
(21502)
(18318)
(17487)
(16419)
(15667)
(15590)
(14638)
(14444)
(14292)
(14288)
(14189)
(13839)
(13332)
(13301)
(11358)
(11230)
(11082)
(10614)
(10574)
(10455)
(10229)
(10122)
(9273)
(9138)
学科
(81303)
经济(81210)
(58059)
管理(56955)
(45754)
企业(45754)
方法(43012)
数学(38699)
数学方法(38247)
(24023)
中国(23605)
(21970)
(20003)
贸易(19999)
(19588)
业经(16468)
(15579)
(14912)
财务(14870)
财务管理(14827)
地方(14661)
(14533)
农业(14510)
(14105)
银行(14082)
企业财务(13988)
(13298)
(13179)
(13177)
金融(13174)
机构
大学(281574)
学院(280585)
(118601)
经济(116302)
管理(113234)
理学(97984)
理学院(97028)
管理学(95376)
管理学院(94864)
研究(85985)
中国(69315)
(57212)
(57042)
科学(51168)
财经(45626)
(43346)
中心(42717)
(41599)
(41352)
(41068)
业大(40325)
经济学(37822)
研究所(37527)
北京(35251)
(34721)
经济学院(34595)
师范(34358)
财经大学(34233)
农业(34160)
(32249)
基金
项目(191941)
科学(152330)
基金(141901)
研究(140063)
(122318)
国家(121349)
科学基金(105785)
社会(90644)
社会科(85999)
社会科学(85976)
基金项目(75287)
(74522)
自然(68637)
自然科(67127)
自然科学(67106)
自然科学基金(65914)
教育(65527)
(62606)
资助(58351)
编号(56609)
成果(44976)
(43771)
重点(42796)
(40373)
(40131)
教育部(38228)
国家社会(38018)
科研(37791)
创新(37694)
课题(37693)
期刊
(119512)
经济(119512)
研究(79648)
中国(50505)
(45418)
学报(40690)
管理(38869)
(37908)
科学(37443)
大学(31675)
学学(29899)
(28984)
金融(28984)
教育(25818)
农业(25501)
技术(25265)
财经(22167)
经济研究(19906)
业经(19677)
(18934)
问题(16347)
(15018)
统计(14851)
技术经济(14201)
理论(14106)
(13800)
(13634)
财会(12987)
(12969)
实践(12822)
共检索到402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赵静  
本文使用2002-2009年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和双重差分法,从基金支出范围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失业保险对就业的影响。结果发现:2006年中国实施的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试点政策,显著提高了劳动力的就业概率;年轻个体、女性、无配偶个体和低教育水平个体,其就业概率相对较低,但受政策影响更强,政策实施后就业概率提升更多。本文研究表明,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提高促进就业项目支出占比,不仅有助于发挥失业保险的就业促进功能,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米海杰  汪泽英  费平  李常印  
本文对我国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试点扩支政策、稳岗补贴政策进行了梳理,总结两项政策的实施情况与实施效果、执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总结了典型国家失业保险制度防失业、促就业的做法,提出了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论文最后提出我国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的整体思路,并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董芳  周江涛  赵俊康  
基于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与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全国时间序列数据(1993~2012年)和省级面板数据(1999~2012年),采用线性协整理论和以误差修正为基础的面板协整理论对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与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的关系分别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在全国范围内的促进就业功能是正常存在的。但是从全国各省份来看,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绝大多数省份的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对失业人员再就业不仅具有长期协整关系,而且短期内具有反向的误差修正机制。因此建议构建省级层面的失业保险基金支出与就业联动机制,明确失业保险基金各项支出尤其是"促进就业"支出的比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尚希  
本文建立一个新的理论假设 :政府存在的天然合理性在于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 (在不同历史条件下 ,其表现形式不同 ) ,并以此为逻辑起点 ,提出了两个基本观点 :一是公共风险决定公共支出 ;二是公共支出的使命是防范和化解公共风险。在此基础上 ,本文构筑了界定公共支出范围的两种基本方法———风险归宿分析法和反向假设分析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辛仁周  
一、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自1986年10月实施国务院发布的《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起,失业保险制度在我国正式建立和运作起来.《暂行规定》中规定,失业保险基金支出包括:扶持失业人员生产自救费和转业训练费、管理费、失业救济金、失业人员医药费及丧葬费等.五年多来,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总支出约占总收入的25%左右(如1990年失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7.43亿元,总支出1.87亿元,占总收入的25.17%),失业保险基金支出结构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信凯  孔哲礼  李慧  
本文利用企业出口决策模型阐明了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企业出口强度和市场范围的影响,并基于2010—2015年中国出口企业的微观数据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企业出口规模和市场范围的扩大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并且企业受影响频次比越高,负面效应越明显;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的覆盖范围越广泛,就越能倒逼企业进行有效应对,其负面效应将有所减弱;具体到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不同类型,技术法规与标准主要制约企业出口强度的扩大,而合格评定程序则主要限制企业出口市场范围;但不管哪种类型的措施,对农产品企业的负面影响程度都会高于工业品企业。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增强失业保险制度预防失业、促进就业功能"精神,经安徽省政府同意,安徽省人社厅会同安徽省财政厅制定出台《关于职业培训职业介绍补贴使用管理的补充通知》,于2014年开始实施。《补充通知》主要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扩大两项补贴资金适用对象。在确保失业人员失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基础上,两项补贴资金的支付对象由单纯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扩大到可统筹用于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转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洁  于宪荣  韩一鸣  
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相较于正式的环境规制迫使企业被动进行绿色转型,非正式的环境规制则更能够激发企业内在动力,而ESG评级在企业与市场的连接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改善企业的外部信息环境,为企业绿色发展提供激励相容的市场化治理机制。本文从非正式环境规制视角出发,基于商道融绿首次公布上市公司ESG评级的外生冲击,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从绿色创新和全要素生产率两个角度实证研究了ESG评级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实证研究表明,ESG评级通过市场激励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显著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这一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ESG评级通过缓解融资约束、缓解代理问题和增加研发投入等途径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拓展研究表明,ESG评级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重污染行业和竞争性行业中更为明显;ESG评级能够与正式环境规制互为补充;市场关注进一步增强了ESG评级的积极效应。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为探索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实践上为构建与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发展体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阳阳  淮建军  海凡  
[目的]“保险+期货”作为我国金融支农的重要创新,对农户实现增收起着关键作用。在农产品价格风险成为农户主要风险的背景下,分析“保险+期货”对农户增收的影响路径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方法]基于准自然实验的思路,将“保险+期货”试点视作外部冲击,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使用全国124个县2011年—2020年的面板数据,估计“保险+期货”试点对农户增收的影响路径和效果。[结果]发现:第一,“保险+期货”试点对农户具有显著的增收效应,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提高了2.75%。第二,“保险+期货”试点对农户的增收效应存在异质性,对贫困县农户更为明显。第三,“保险+期货”试点对农户的增收效应是逐年递增的,试点第5年增收效应达到上限。[结论]建议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优先在脱贫地区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并且积极探索建立收入保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曼  吕国营  
一、问题的提出 医疗保险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保险范围的选择:是保大病,还是保小病,抑或既保大病又保小病。这个问题在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曾引起激烈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基本医疗保险只能保小病。另一种观点认为,保险的作用在于降低或消除风险,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可以用风险溢价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保大病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领娣  李飞  王琪  
客观评价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就业效果,厘清战略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实现更充分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2017年全国268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首先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评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长江经济带就业影响的净效应;其次运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影响就业的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对于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就业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表明该结果成立;(2)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主要通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以及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三条路径,作用于长江经济带各地区就业。各级政府应继续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与完善,强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筑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共同稳定长江经济带就业大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