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0)
- 2023(9421)
- 2022(7658)
- 2021(7200)
- 2020(5944)
- 2019(13259)
- 2018(12727)
- 2017(23962)
- 2016(12521)
- 2015(14132)
- 2014(13566)
- 2013(13299)
- 2012(12020)
- 2011(11009)
- 2010(10640)
- 2009(9772)
- 2008(9346)
- 2007(7915)
- 2006(6940)
- 2005(6170)
- 学科
- 济(54790)
- 经济(54721)
- 业(33102)
- 管理(32454)
- 方法(24821)
- 企(23879)
- 企业(23879)
- 数学(22965)
- 数学方法(22871)
- 中国(19213)
- 农(16248)
- 贸(14455)
- 贸易(14449)
- 易(14170)
- 财(12639)
- 农业(10889)
- 业经(10519)
- 学(9777)
- 制(9424)
- 环境(8863)
- 银(8641)
- 银行(8608)
- 发(8512)
- 融(8381)
- 金融(8380)
- 行(8328)
- 地方(7988)
- 出(7898)
- 关系(7640)
- 技术(7360)
- 机构
- 大学(184027)
- 学院(180487)
- 济(86978)
- 经济(85895)
- 研究(69452)
- 管理(68568)
- 理学(60385)
- 理学院(59700)
- 管理学(58932)
- 管理学院(58620)
- 中国(52549)
- 科学(40947)
- 京(38451)
- 农(36018)
- 财(35808)
- 所(35028)
- 研究所(32535)
- 中心(30097)
- 财经(29796)
- 业大(29141)
- 经济学(28861)
- 农业(28620)
- 经(27675)
- 经济学院(26172)
- 院(24473)
- 北京(24416)
- 江(23264)
- 财经大学(22560)
- 范(22007)
- 科学院(21975)
- 基金
- 项目(129225)
- 科学(102896)
- 基金(99456)
- 家(90909)
- 国家(89835)
- 研究(88431)
- 科学基金(75288)
- 社会(62272)
- 社会科(59251)
- 社会科学(59238)
- 基金项目(52449)
- 自然(48356)
- 自然科(47303)
- 自然科学(47283)
- 自然科学基金(46522)
- 省(45830)
- 划(40503)
- 资助(39690)
- 教育(38753)
- 编号(31105)
- 部(30227)
- 重点(29447)
- 国家社会(28358)
- 发(27866)
- 创(27188)
- 中国(26524)
- 教育部(25811)
- 创新(25631)
- 科研(25288)
- 人文(24292)
共检索到259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达 郭镜元 宋泽
基于2004—2014年的月度频率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文章评估了失业冲击对中国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以及各类消费保险机制的相对重要性。结果显示:第一,在遭遇失业冲击的6个月内家庭收入平均下降25%,但是消费仅下降了6%,说明城镇家庭的自我保险较好地应对了失业冲击。第二,200多项消费支出项目中,饮食服务、交通通信、医疗和耐用品下降最为显著,可以解释消费降幅的94%。第三,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增长所积累的家庭财富对消费平滑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亲友或银行借贷、配偶劳动供给等影响较小。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失业对家庭消费支出的短期影响较小,但鉴于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期限最长为24个月,且家庭储蓄等资源会逐渐消耗,因此仍需高度重视并防范家庭长期失业的风险。
关键词:
失业 消费 消费保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伟
在21世纪发展的今天,医疗保险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渐实现了全面覆盖。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和实例两方面研究分析医疗保险对城镇居民日常消费的影响。然后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城镇家庭消费支出的现状深入研究,最后对其展开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臧文斌 刘国恩 徐菲 熊先军
本文利用2007年和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入户调查九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城镇家庭消费的影响。计量模型的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参保家庭的年非医疗消费支出比未参保家庭约高13.0%,医疗消费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从对各分项开支的估计结果来看,参保家庭的日常生活及其他消费的变化最大,其次为教育消费。另外,通过对不同收入家庭样本的分析,参保对低收入家庭的非医疗消费影响最大,为20.2%,中等收入家庭次之,为12.6%,而对高收入家庭基本没有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邦昌 么海亮
文章基于中国跨省区城镇家庭调查数据,本文对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与收入进行了不平等指数测度;采用适应性核密度估计与相对分布法模拟了两阶段城镇家庭消费的分布情况与变动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与收入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消费不平等程度高于收入不平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家庭消费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中高消费水平家庭比重不断增加,其中高消费家庭的比例增加更为显著,消费不平等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梅农·戈登 陈海淳 鄢志明
一、问题的确定及分析方法(注1) 本文以购买力平价为基础测算一九八九年中国收入水平中等偏上城镇家庭的实际收入和消费水平,并以加元做为衡量标准。以购买力平价测算的一九八九年中国家庭消费总额,与汇率换算的该指标之间的差距就是汇率对中国收入水平中等偏上家庭一九八九年实际消费(注2)的低估程度。为达到上述目的,首先,我们从加拿大统计年鉴中查出了许多商品和服务的加拿大零售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涛 么海亮
以消费不平等作为反映经济不平等的重要指标,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的成因。采用中国跨省区城镇家庭调查数据,基于再中心化影响函数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家庭的收入与净资产的不平等是导致其消费不平等的重要原因。此外,户主的性别、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宗教信仰以及家庭人口结构等因素也对城镇家庭消费不平等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赞 赵丽清 陈杰
老年人消费已成为决定居民消费总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重要因素。国外学者研究发现,居民退休后的消费会显著下降,被称为"退休消费困惑"。本文基于中国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的大样本微观数据,系统分析中国老年家庭的消费行为特征,尤其重点探讨中国是否存在"退休消费困惑"。研究发现,中国老年家庭的消费有较高的收入弹性,但健康水平对其消费有显著的挤压效应。并且,中国老年家庭在退休后总消费水平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2~3个百分点的提升,尤其近些年份在较发达地区,退休对消费的提振作用更明显。这对在扩大内需和应对老龄化战略中如何开拓老年人消费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老年消费 退休 退休消费困惑 消费需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志 李雪峰
利用对全国4011个城镇家庭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城镇居民的不同收入来源对文化消费的影响,以及生活压力和社会保障满意度对二者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均显著正向影响其文化消费,其中,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影响最大;生活压力负向调节了工资性收入与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但正向调节了经营性收入与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社会保障满意度正向调节了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与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但负向调节了经营性收入与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分别与生活压力和社会保障满意度对文化消费存在三重交互作用,揭示出不同收入来源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机制...
关键词:
城镇居民 文化消费 影响因素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继海 臧旭恒
在等级需求中,最低生存商品的跨期替代弹性最小,因此,绝对贫穷的消费者不能较大地改变消费以获得跨时激励的好处,其增加的收入将大部分用于增加现期消费。通过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需求函数实证分析中国城镇居民1992—2002年的基本需求支出,可看出,困难户和最低收入户家庭的收入长期低于居民的基本需求支出水平。
关键词:
需求函数 消费支出 消费需求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段先盛
研究收入分配对总消费的影响涉及微观到宏观的过渡问题。在这一点上,现有分析方法都存在缺陷。为此,本文以收入阶层为切入点,将总平均消费倾向作为衡量总消费的指标,构建收入分配对总消费影响的数学模型。理论表明,当计及了阶层收入分配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提高而递减时,高收入阶层向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转移才能带来总消费的提高。对1995~2006年中国城镇家庭的实证分析发现,阶层间的收入分配恶化阻碍了总消费的提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章元 刘茜楠
全球有27亿人口生活在地震带上,但现有经济学文献关于地震对家庭储蓄和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并不充分。本文认为,相比"未雨绸缪","活在当下"假说更适合刻画地震经历对家庭储蓄和消费习惯的长期影响,并提出如下经济机制:地震经历在长期内并不会影响家庭的收入水平,但它带来的死亡风险和心理冲击会使地震带居民更多地进行享受型消费,从而降低家庭储蓄率。基于国家统计局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本文实证发现:户主5岁以后经历的地震频率越多,其家庭储蓄率显著越低;户主经历的地震频率显著提高了家庭的享受型消费支出(如文化娱乐、养生保健、美容奢侈品支出等),但是对家庭可支配收入和非享受型消费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地震对城镇居民储蓄和消费习惯的长期影响,并为制定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有关政策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志浩 赵殷钰
本文利用2004年江苏省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分析了收入分布状况的变化后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的变化。估计结果显示,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中低收入阶层居民的收入,将会明显增加金社会在外食物消费的支出和各类食物的消费量。估计结果还表明,收入分布状况的变化会影响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因此,预测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在外食物消费时应充分考虑居民收入分布变化这一因素。
关键词:
城镇居民家庭 在外食物消费 收入分布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红伟
:1999年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在全国 30个省、区、市进行了 15万户城镇居民家庭的抽样调查。本文试图通过这次调查 ,研究居民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及特点、家庭的支付能力和内在潜力。同时 ,通过这些现象分析启动我国教育消费市场的可行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杨 符国群 姜海纳
通过分析全国31个省市496个家庭结婚消费数据,本研究呈现了2000年以后中国城镇家庭在结婚消费项目、消费行为以及消费观念方面的变化趋势和区域差异。研究发现,在消费项目和消费观念方面,一类城市更加追求具有纪念意义的消费项目类型,例如蜜月旅行;二类城市更注重酒宴消费,将其视为提升家庭人力资本和彰显社会地位的途径;三类城市则集中在传统的婚戒、床上用品购买等消费类型。在消费行为方面,各种类型的城市均呈现男方家庭承担的费用比例高于女方家庭承担的费用比例的情况,且男方家庭承担的结婚费用比例呈现持续上涨态势。其中,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青 王楠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2013年的数据,利用模糊断点回归模型检验了我国城镇不同收入家庭退休前后消费支出及消费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不论是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均不存在明显的"退休消费困境",但退休前后家庭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工作相关消费减少、教育培训消费减少、与健康相关的消费增加,即城镇家庭的消费结构总体有所调整,但并没有降低生活水平的迹象;(2)低收入家庭对工作状态的变化更加敏感,其中,衣着支出、交通通讯支出、美容支出比高收入家庭降低更为明显;(3)优越的家庭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