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879)
2023(2406)
2022(2059)
2021(1750)
2020(1489)
2019(3156)
2018(3086)
2017(6250)
2016(3292)
2015(3732)
2014(3866)
2013(3891)
2012(3682)
2011(3312)
2010(3342)
2009(2951)
2008(2839)
2007(2587)
2006(2227)
2005(2067)
作者
(9468)
(7924)
(7769)
(7565)
(4962)
(3690)
(3591)
(2978)
(2963)
(2837)
(2677)
(2609)
(2525)
(2522)
(2495)
(2451)
(2339)
(2307)
(2211)
(2157)
(1944)
(1931)
(1884)
(1839)
(1760)
(1693)
(1673)
(1667)
(1637)
(1534)
学科
(20314)
经济(20300)
(9241)
产业(7868)
地方(7261)
管理(7043)
(6838)
企业(6838)
中国(6527)
方法(6276)
业经(5973)
(5640)
数学(5326)
数学方法(5286)
结构(4951)
地方经济(4799)
农业(4025)
技术(3952)
产业结构(3672)
(2584)
(2550)
(2380)
(2325)
贸易(2323)
环境(2314)
新技术(2269)
高新(2269)
高新技术(2269)
(2194)
(2088)
机构
学院(49753)
大学(47441)
(24830)
经济(24486)
管理(19434)
研究(17867)
理学(16799)
理学院(16621)
管理学(16443)
管理学院(16348)
中国(12111)
科学(10189)
(9975)
(8782)
(8734)
经济学(8041)
研究所(7994)
(7967)
中心(7728)
经济学院(7318)
(7161)
财经(7147)
业大(6581)
(6427)
(6403)
(6393)
师范(6376)
(6197)
北京(6096)
经济管理(5694)
基金
项目(34180)
科学(27587)
研究(26469)
基金(24112)
(20381)
国家(20229)
社会(18008)
科学基金(17684)
社会科(17230)
社会科学(17229)
(14597)
基金项目(12972)
(11473)
教育(11096)
编号(10424)
自然(9915)
自然科(9669)
自然科学(9667)
自然科学基金(9514)
(9414)
资助(9191)
发展(8204)
(8079)
(7885)
重点(7847)
产业(7783)
成果(7654)
课题(7647)
国家社会(7483)
创新(7244)
期刊
(28838)
经济(28838)
研究(14445)
中国(10700)
管理(8089)
(6952)
科学(6368)
(5904)
业经(5717)
学报(5472)
技术(5128)
农业(4883)
经济研究(4703)
教育(4660)
大学(4400)
问题(4235)
学学(4231)
财经(3638)
(3462)
技术经济(3161)
(3079)
金融(3079)
商业(3050)
经济问题(2908)
科技(2811)
现代(2719)
(2712)
经济管理(2641)
(2622)
统计(2551)
共检索到74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纯志  
失业、就业与第三产业刘纯志一、劳动就业: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由于受社会、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就业已成为困扰湖北与全国经济的一大难题.1.相对劳动人口过剩,失业已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现实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相类似,在我国失业情况大体...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南平  蒋玲  
长期以来,中国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现实情况表明,这种思路及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悖论。坚持马克思失业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顺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潮流,提升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调整各产业的资本结构,使各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处于一个适当的程度,才是解决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蒋南平  蒋玲  
长期以来,中国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一样,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然而现实情况表明,这种思路及做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存在悖论。坚持马克思失业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顺应社会科技发展的潮流,提升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的能力,调整各产业的资本结构,使各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处于一个适当的程度,才是解决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董友松  
“产业”一词是从国外引进的。本意是指与农业相区别的一个部门,即工业。工业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第二次大分工,即工业与农业分离而产生。在英文中“产业”与“工业”是一个词,即industyr。但是,目前,在西方国家对这个词的本‘意进行了发展,使其包括的内容更广泛了。根据联合国出版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关于产业(或产业部门)的说明有五个方面,即①一切常住的公营和私人的基层单位及类似的单位,它们为按正常地意在能补偿其成本的一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郑德如  
一、三次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的分类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至今许多国家对三次产业的口径和划分标准,以及对第三产业内部的分类都不相同。主要分歧是:(1)采掘业是属于第一产业还是第二产业;(2)建筑业、交通业、通讯业及煤气、电力、自来水等公用事业是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的口径、范围划分上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他们所根据的划分标准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是否同时进行为标准。如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划分为第三产业部门,不同时进行的,划分为第一或第二产业部门。(2)以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远近为标准。即距离消费者远的划为第一产业部门,次远的划为第二产业部门,近的划为第三产业部门。(3)以产品是否有形为标准。即产品有形的划为第一或第二产业部门,产品无形的划为第三产业部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魏作磊  
通过国际比较,本文对我国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特点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对劳动力保持了较强的吸收能力并且其吸收劳动力的潜力很大,但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的速度缓慢;今后我国的劳动力将主要转向第三产业,而传统的商贸餐饮业和新兴的服务行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明霞  陈锦华  熊一鹏  
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建立了行业总产出乘数、直接就业系数、综合就业系数、向后关联系数、向前关联系数和成本利税率等评价第三产业就业潜力的相关指标,相关实证结果表明批发贸易和餐饮以及交通运输邮电业是影响就业增加的关键行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芹  李焕荣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解决就业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已有的研究方法稍显单一,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文章以佛山市为例,通过分析佛山市第三产业和就业人数的相关数据,先通过图形观察数据之间隐含的关系,然后建立相适应曲线估计模型,对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人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模块对回归残差函数进行逼近,并对预测值进行残差补偿,从而减少单一曲线估计模型的误差波动性,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姚波  吴诣民  王丛  
本文揭示了陕西第三产业的现状、构成以及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其发展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分产业和分行业计算就业吸纳弹性指数,并以此建立了未来5到10年陕西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数的预测模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赵建国  
本文分析了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可能性和有效性 ;通过对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之间关联程度的分析 ,提出解决中国失业问题有赖于第二、第三产业的联动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跃秋  
解决民众就业问题是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要面对的重大问题,我国既是一个拥有1 3亿人口、工业化尚未完成的发展中大国,又处在体制转型时期,就业矛盾显得更加的突出,提高就业率显得十分的重要和更加的迫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宏峰  
充分就业是国民富裕的重要路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发展速度慢,就业比重比较低。通过支持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可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为此政府应出台具体的政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春煜  喻桂华  
第三产业不同行业间就业弹性存在很大差异。在对 1 991年之后第三产业各个行业的要素贡献加以分析的基础上 ,我们发现 ,有些行业偏重于资本密集型技术 ,表现出某些第二产业的特点。在此基础上 ,我们具体分析了第三产业中比重最大的四个行业的不同情况 ,认为在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问题上 ,要对不同行业区别对待 ,促进行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吸收就业。另外 ,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加强培训 ,提高就业者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职业素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汪焕心  
为了更好地促进职工技协第三产业的发展,现就技协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作用、独特优势等方面作一些论述,以便供同行们一起研究和探讨。一、职工技协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作用。职工技协在第三产业中的地位是重要的。它是联结经济建设的桥梁和纽带,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职工技协在全国有64000多个基层组织,活跃在生产第一线,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开展各种技术协作活动,这种活动融生产和技术为一体,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