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99)
2023(8341)
2022(6850)
2021(6413)
2020(5522)
2019(12925)
2018(12505)
2017(23038)
2016(12364)
2015(13506)
2014(13248)
2013(13081)
2012(11800)
2011(10492)
2010(10867)
2009(10613)
2008(10851)
2007(9474)
2006(8819)
2005(8648)
作者
(32779)
(27741)
(27361)
(26110)
(17879)
(13084)
(12492)
(10512)
(10409)
(10076)
(9333)
(9262)
(9255)
(8881)
(8698)
(8285)
(8064)
(7936)
(7932)
(7723)
(6956)
(6831)
(6737)
(6541)
(6257)
(6231)
(6190)
(6040)
(5422)
(5413)
学科
(70900)
(67910)
企业(67910)
(58384)
经济(58302)
管理(53144)
业经(25197)
(23443)
方法(21612)
(20660)
(17805)
财务(17790)
财务管理(17772)
企业财务(16829)
(16018)
农业(15207)
技术(14957)
中国(14601)
数学(14082)
数学方法(13947)
(13581)
(13303)
企业经济(12195)
(12089)
理论(12078)
体制(11911)
(11698)
经营(11117)
技术管理(10031)
(9070)
机构
学院(172631)
大学(167678)
(79697)
经济(78486)
管理(71794)
理学(60269)
理学院(59729)
管理学(59129)
管理学院(58769)
研究(57778)
中国(49057)
(40710)
(35969)
财经(30166)
科学(30098)
(28807)
(28662)
(28370)
(27371)
中心(26002)
研究所(25004)
北京(23190)
经济学(23121)
(21980)
财经大学(21874)
农业(21755)
业大(21674)
商学(21499)
商学院(21319)
经济学院(20640)
基金
项目(102978)
科学(83478)
研究(80640)
基金(75685)
(63924)
国家(63239)
科学基金(56565)
社会(53162)
社会科(50399)
社会科学(50387)
(40930)
基金项目(39566)
教育(36379)
自然(34392)
自然科(33660)
自然科学(33652)
自然科学基金(33133)
(32609)
编号(32315)
资助(29739)
(29134)
成果(25910)
(25435)
(23285)
重点(22998)
(22905)
(22859)
创新(22712)
国家社会(22226)
课题(22179)
期刊
(99792)
经济(99792)
研究(59945)
中国(41459)
(37413)
管理(34416)
(27566)
科学(21475)
教育(20066)
(19459)
金融(19459)
学报(19404)
技术(18565)
农业(18517)
业经(18072)
大学(16447)
财经(16236)
经济研究(15900)
学学(15142)
(14246)
(12997)
问题(12273)
技术经济(11630)
(11251)
世界(10967)
财会(10742)
会计(10094)
国际(10069)
现代(9706)
经济管理(9404)
共检索到2915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筱梦  
失业──一个带给“国有企业改革年”的难题筱梦199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年,随着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全国至少将有180万富余职工面临失业的危险,他们将告别原岗位,寻找新的出路。加之目前已有500多万失业大军,这180万人的就业问题,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宫淑玖  
国有企业改革应重点解决的几个难题宫淑玖(一)机制问题———核心是要建立权责明确的硬约束机制,增强企业的内在动力和活力当前,国有企业效率不高,从基本的方面看,是运行机制不合理。因此,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必须紧紧抓住明确产权责任这个核心内容,方能有...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沈吉  钟宁桦  
本文尝试解释中小国企亏损严重但长期存在的事实。作为委托人,政府保留中小国企以作为社会福利的主要提供者。政府面临支付补贴或是提供激励的权衡,当由亏损导致的补贴金额不是很高时,政府选择"漠视"国企的低效以避免支付相对昂贵的奖金。借鉴"拟参数"的思想,文章描述了激励机制内生性的变迁;而比较静态显示了内部激励与外部市场在克服信息不对称上的替代关系。之后,文章借助演化博弈的动态性质刻画了不同博弈均衡间调整的过程,数值模拟显示,在改革的过程中,政府激励的水平与经理努力的程度可能会反向变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卷;  
在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职工下岗潮和失业率攀升的现象,但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必然导致职工下岗潮。20世纪末我国出现的下岗潮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当时情况相比,目前国有企业职工总数、冗余职工、需要下岗分流的职工人数都已大量减少,我国产业结构已经明显优化,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显著提高,第二、三产业就业岗位的弹性系数较大,拉动就业的能力更强,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再就业的能力也显著提升。同时,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增人口不断减少,刘易斯拐点和民工荒的出现,表明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该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不会导致职工下岗潮和失业率攀升。最后,该文提出了应分步骤、分时段、分区域渐进性的推进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兼顾就业市场供需平衡,着重推动创新创业以增加就业岗位,维护就业市场稳定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高卷  
在20世纪90年代末伴随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职工下岗潮和失业率攀升的现象,但并不意味着国有企业改革必然导致职工下岗潮。20世纪末我国出现的下岗潮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与当时情况相比,目前国有企业职工总数、冗余职工、需要下岗分流的职工人数都已大量减少,我国产业结构已经明显优化,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显著提高,第二、三产业就业岗位的弹性系数较大,拉动就业的能力更强,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再就业的能力也显著提升。同时,城镇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新增人口不断减少,刘易斯拐点和民工荒的出现,表明就业市场供需关系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该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洪功翔  
经过30年的改革和制度创新,国有企业不但走出了困境,而且成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较强盈利能力和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很难有最优的所有制结构和股权结构。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框架内通过制度建设来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利英  
自1978年始,中国实施了一系列以提高企业效率为目的的改革措施。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国企业改革的成效进行评价,其中用经验分析的方法研究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对企业效率和绩效的影响,成为对中国经济改革效果进行评价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领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文献。对这些文献进行梳理和回顾,无疑将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迄今为止的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也将对以后改革方向和改革重点的确定具有指导性意义。 在这些研究中有三个指标被广泛用以衡量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效果。一是全要素生产率,这是一个在文献中使用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伟  
本文认为,从目前的国有企业来看,垄断企业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变化,由政府变为企业;企业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许多国有企业开始实行股份制,有的还有外国资本介入;企业具有分配自主权,利润不再上缴国家,可以自主分配;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国家计划对之已无太大约束力。国有企业拥有获得社会优势资源的垄断权,享有国家投资和股票上市的优先权,能获得大量银行贷款,进而获取超额垄断利润。与原来不同,现在有些国有企业已经变异为特殊利益集团,而不是代表国家利益。因此,必须推进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垄断行业体制改革,而不是把垄断行业做大做强。当然,对垄断行业进行改革,还存在很多困难,但只要有中央的共识、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林木西  
辽宁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最先进入计划经济,最晚退出计划经济”。辽宁经济“得之于大,也失之于大”,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最为集中的省份之一,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国企亏损问题在全国最为严重,也最具典型性。但不能就脱困论脱困,必须坚持脱困与发展相结合,立足发展抓脱困。辽宁的问题在改革中凸现,也只有加快改革才能解决。辽宁国企的脱困目标虽已基本实现,但这只是阶段性、恢复性的,深化改革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莫固华  袁九才  黄琳  曾志云  
文章认为, 国企改革, 就宏观而言, 现代企业制度是方向; 就中观而言, 以明晰产权为特征的国企三级管理模式是手段; 就微观而言, 重点是转换经营机制。经营机制转换的关键在于选好用好经营者。因而, 经营者问题, 一直是国企改革的瓶颈问题。本文在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行为模型进行经济学推导与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问题, 要通过完善与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有关的激励机制和与外部环境有关的监督、约束、竞争机制等途径来解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曙光  
文章认为 ,在中国国企改革的攻坚阶段 ,应当从分析其存在的历史背景和审视其改革的现状出发 ,重新思考国企改革的出路问题。中国国企产生及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理论依据和社会职能等均不同于发达国家 ,因而导致了它的分布过宽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过大 ,并带来了低效率等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后 ,国企改革主要局限于权利与利益的调整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其内在活力 ,但也由于“内部人控制”现象的出现和政府各个部门对企业利益的侵蚀 ,也导致了严重的国有资产的流失。因此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要发展和完善其赖以建立的理论依据 ,二要重新界定其社会职能 ,三是完善和重建其产权关系及其管理形式。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耀川  李天舒  王仕刚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亟待解决的难题与对策孙耀川,李天舒,王仕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营利性经济组织,其竞争能力以及经营绩效如何,是判别它是否具有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标准。目前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着低效率、低效益的巨大压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既有优势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森  孙红霞  
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与国有企业改革在改革的起因、内容及最初结果等方面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但国有企业改革最终进行得比较彻底,而财政分权改革却走了"回头路",这体现为中央财政集中度的提高。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对这一现象的成因给出理论解释并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恒寿  
本文在深入剖析了国有企业改革所追求的"政企分开"目标及其理论基础"两权分离"的失误后,指出:造成国有企业长期低效率的本源性因素并不在于政企不分,也不在于产权模糊,而在于公有产权约束链条的中断和国有经济的规模过大。为此,作者提出,国有资本应当退出竞争性领域,以缩小国有经济规模,提高国有经济的运行效率。但国有资本"退出"的速度必须同非国有资本的"进入"速度保持一致,同社会补偿功能的形成保持一致,以免引起社会震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