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
2023(54)
2022(47)
2021(26)
2020(21)
2019(35)
2018(44)
2017(53)
2016(28)
2015(37)
2014(19)
2013(32)
2012(38)
2011(52)
2010(45)
2009(45)
2008(49)
2007(43)
2006(35)
2005(25)
作者
(112)
(104)
(80)
(74)
(51)
(50)
(43)
(42)
(41)
(39)
(38)
(35)
(33)
(31)
(28)
(28)
(23)
(23)
(23)
(23)
(23)
(22)
(21)
(21)
(20)
(20)
(19)
(18)
(18)
(18)
学科
(339)
(209)
经济(209)
农业(200)
(150)
业经(140)
农业经济(126)
农村(126)
(126)
方针(125)
中国(115)
及其(111)
(111)
政策(109)
(109)
(109)
阐述(109)
方针政策(108)
(106)
发展(104)
(104)
建设(96)
(79)
企业(79)
地方(79)
工作(78)
经济建设(71)
(63)
(62)
乡镇(62)
机构
学院(570)
大学(557)
(286)
经济(280)
(228)
管理(219)
研究(217)
理学(182)
理学院(180)
管理学(180)
管理学院(178)
中国(167)
农业(143)
(141)
业大(122)
中心(116)
科学(104)
(100)
农业大学(95)
(95)
(89)
财经(89)
(87)
(86)
社会(86)
经济学(85)
研究中心(83)
(83)
师范(82)
(82)
基金
项目(405)
研究(349)
科学(339)
基金(305)
社会(274)
社会科(253)
社会科学(253)
(247)
国家(245)
科学基金(221)
(173)
(165)
(160)
基金项目(146)
编号(138)
教育(135)
成果(128)
国家社会(127)
农村(124)
(115)
(112)
(92)
(92)
资助(92)
(89)
创新(88)
发展(88)
建设(88)
(87)
人文(85)
期刊
(396)
经济(396)
(298)
农业(194)
研究(173)
中国(168)
学报(124)
大学(118)
学学(117)
科学(113)
业经(106)
(104)
农业经济(91)
农村(84)
(84)
社会(83)
(80)
社会科(76)
社会科学(76)
教育(73)
农村经济(62)
业大(59)
农业大学(57)
管理(54)
(51)
财经(50)
问题(50)
(47)
金融(47)
经济研究(46)
共检索到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飞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让农民群众安居乐业,让乡村更加文明,让生活更加美好,共同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的正确引领,离不开党的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基层党建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发挥党的带头人、领头羊作用,真抓实干,紧密联系农民群众,充分夯实党建基础,以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迈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方世友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前谋划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乡村振兴的大幕正式拉开。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做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谈不上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志青  吴学瑜  李宁  曹子剑  
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为契机,天津市于2007年下半年开展了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截至2009年底,登记发证率达到90%。在2010年和2011年,继续加大遗留权属纠纷调处力度,在2011年底,实现了全市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覆盖率达到96.7%。特别是蓟县、静海县分别达到99.8%、99.1%,基本实现了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应登尽登、应发尽发,为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全面提升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更为农村土地管理奠定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山  
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只有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产业振兴才有深厚的底蕴,乡村治理的物质基础才能夯实,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得以实现。中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是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经营。2016年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注: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以下简称“三权”)分置并行,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得桂  韩雪  
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需要尊重治理规律并顺势而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领导作用和回应功能要适当突破属地管理的既有做法,根据事物内在规律和治理条件的变化进行党建引领下的属性治理,以更好地推动组织资源及发展要素科学聚集并形成治理合力。行政推动和内源发展共同驱动下的“支部联建、产业联盟、资源联享”的实践探索致力于以基层党建功能化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它超越了行政区划并有效克服属地管理的局限性,是以党建力量重组治理要素,优化组织设置以及增强发展效能的一种集成型治理方式。从属性治理的视野来审视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治理创新和实现路径,今后要更加注重优化治理单元、回应治理需求、再造发展条件、改革创新机制,以此持续推动基层党建组织模式迭代升级,为乡村建设提供新的组织资源,持续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曾福生  蔡保忠  
乡村振兴战略是应对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首先,本文从要素流动效应、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乘数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产业兴旺的"先行资本",从生态宜居的重点和落脚点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生态宜居的"必要条件",从劳动替代效应、成本节约效应、包容性增长效应以及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等方面分析了农村基础设施是生活富裕的"重要保障"。其次,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方式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划分为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和农村社会基础设施两大类别,全面概述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最后,从立法规划、资金保障、建设管护、配套制度四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科学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黄承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明确要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发扬延安精神和红旗渠精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不懈奋斗。”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全面阐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充分汲取党领导脱贫攻坚的历史经验,深刻把握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科学指引,系统阐明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对于做好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荩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刻领会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始终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本研究首先阐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其次分析当前时期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最后提出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虞林清  
黑龙江省面对农业税免征后乡镇财政收入萎缩、财政支出压力增大等诸多困难,按照全面提升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要求,深化改革,规范乡镇理财行为,创新管理机制,提高了乡镇财政保运转、促发展的能力。(一)创新管理方式,增强约束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宗明  吴艳霞  
湖北省石首市高陵镇财政所以镇、村两级财政性资金为主要管理内容,以党务政务公开网站和相关软件平台为基础,依托制度建设、程序规范、优质服务等手段,狠抓基础数据资料库完善以及财政制度与硬件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推动预算管理创新,科学聚财精细用财1.细化预算收入。始终把组织收入摆在财政工作的首要位置。建立重点纳税企业台账,并对其实行建账监管,掌握基础税源,做到应收尽收。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对政府非税收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孙洁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开始普遍建立乡镇财政。二十多年来,乡镇财政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也经历了曲折和困难。近年来,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乡镇理财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乡镇财政职能发生了明显转变,乡镇财政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本期专题回顾总结了财政部门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政策措施及取得的成效,介绍了部分地区推动乡镇财政建设的实践经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文娟  王凌升  
农村公共产品作为农民赖以生存、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其供给状况直接关系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从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必须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到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豆书龙   刘欢颜   胡卫卫   常亮  
党建引领是推进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事业的核心机制。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效互动具有一体两面的鲜明特征,它既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举措,也是促推党建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二者是党和人民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相互增能、相互证成的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党建与乡村振兴有效互动的内在机理表征为党建与乡村振兴的一致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必然性和乡村振兴促进党建的锻造性。通过对山东省招远市的典型案例分析发现,党建与乡村振兴互动实践取得卓越成效,但仍存在共识凝聚难、主体协同难、平台搭建难和策略实施难等问题,据此应以建构主体认同凝聚价值共识,以推动协同治理实现效能提升,以搭建互动平台奠定物质基础,以确保精准施策提供有力保障,最终实现党建与乡村振兴的互动互促和深度融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长江  
一、积极应对和努力克服三大不利影响,辽宁农业农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发展2009年,全省农业系统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和努力克服世界金融危机、特大伏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禹  霍建军  刘杨  焦利娟  
“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农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电网工程、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千兆光网工程、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探索农村集中供热模式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应着力提升建设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逐步实现乡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相匹配提供有力支撑。由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补齐短板、强化薄弱环节的路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