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25)
- 2023(5366)
- 2022(4413)
- 2021(4202)
- 2020(3627)
- 2019(8161)
- 2018(7938)
- 2017(15021)
- 2016(8634)
- 2015(9361)
- 2014(9382)
- 2013(9482)
- 2012(8690)
- 2011(7521)
- 2010(7650)
- 2009(6900)
- 2008(7422)
- 2007(6922)
- 2006(6054)
- 2005(5618)
- 学科
- 管理(34724)
- 业(29758)
- 企(27456)
- 企业(27456)
- 济(25375)
- 经济(25337)
- 财(14854)
- 方法(13378)
- 务(11765)
- 财务(11743)
- 财务管理(11715)
- 企业财务(11309)
- 数学(10871)
- 数学方法(10755)
- 学(8460)
- 制(8228)
- 银(7570)
- 银行(7547)
- 行(6901)
- 中国(6841)
- 业经(6046)
- 融(5994)
- 金融(5994)
- 划(5735)
- 策(5560)
- 农(5468)
- 理论(5399)
- 人事(4832)
- 人事管理(4832)
- 经营(4768)
- 机构
- 大学(116072)
- 学院(115121)
- 管理(43940)
- 济(41456)
- 研究(40337)
- 经济(40331)
- 理学(35646)
- 中国(35382)
- 理学院(35082)
- 管理学(34470)
- 管理学院(34190)
- 科学(27612)
- 京(25879)
- 财(25772)
- 农(23149)
- 所(22545)
- 研究所(20436)
- 中心(19586)
- 财经(18899)
- 江(18803)
- 业大(18488)
- 农业(18480)
- 经(17216)
- 北京(16225)
- 州(15225)
- 省(15208)
- 院(14541)
- 财经大学(14328)
- 范(13634)
- 师范(13384)
- 基金
- 项目(74952)
- 科学(58431)
- 基金(55820)
- 家(50950)
- 国家(50541)
- 研究(49128)
- 科学基金(42653)
- 自然(30985)
- 自然科(30223)
- 自然科学(30217)
- 自然科学基金(29700)
- 社会(29459)
- 基金项目(29438)
- 省(28254)
- 社会科(27975)
- 社会科学(27964)
- 划(25105)
- 资助(23383)
- 教育(22520)
- 编号(18144)
- 重点(17541)
- 部(16302)
- 计划(15755)
- 科研(15319)
- 创(15245)
- 成果(14957)
- 性(14701)
- 发(14506)
- 创新(14435)
- 大学(13487)
共检索到184160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欣
金融危机后,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变化趋势相近,但在结构变化及其对流动性的影响方面存在明显差别。本文在对比中美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的基础上,基于贷款创造存款理论,探讨货币政策操作方式与效果的差异及其原因。在判断货币政策变动趋势时,不能仅观察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更要关注其结构变化,并综合考虑准备金的供求关系,尤其是超额准备金、法定准备金率等对银行信贷扩张能力约束的变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洪才
目前,国际国内金融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应该积极调整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从而消除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和拓展货币政策主动性空间期以来,我国银行体系中存在着严重的资产负债结构扭曲和错配现象,成为亟待妥善处置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就中央银行而言,主要表现为资产的外币化和负债的本币化,存在严重的货币错配。在过去人民币渐进升值的背景下,以外币计价的外汇储备资产实际已经发生了巨额亏损。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这些风险隐患,有必要采取一系列创新措施,对央行资产负债结构进行重新构造,从而为我国金融体系长期稳定和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磊
中央银行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中枢,是货币创造的源泉,肩负着调节全社会货币数量和价格的责任。中央银行的一切活动都会被忠实地记录在其资产负债表中。因此读懂央行资产负债表的信息是了解全部经济现实的前提。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比较各国央行都会按照一定的频率公布其资产负债表,中国人民银行每月公布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峰
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处在重构过程之中,作为其中重要组成工具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其未来的变化值得关注。为了更加清楚地解读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文章在央行资产负债表趋势与结构特征基础上,详尽阐释了央行资产负债表特征背后体现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效果,以及制约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一些问题。文章认为,资产负债表结构调整决定着货币政策目标的效果,其关键在于汇率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的权衡。
关键词:
资产负债表 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西果 黄元昊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集中反映了其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情况。近年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和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空前复杂,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性也愈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这对人民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新的课题。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司(以下简称内审司)从央行资产负债表基础的要素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程一江
自2008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围绕改变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和结构开展了一系列非常规货币政策,这些措施使得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急剧膨胀,但对缓解金融危机冲击、推动经济复苏起到了积极作用。十多年来,主动开展资产负债表管理业务已成为央行一项重要的货币政策措施。理论上说,央行开展资产负债表管理业务,不仅要基于对经济金融形势的研判,同时也要掌握其主要交易对手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剑飞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状况是公众评价货币政策效果和形成政策预期的重要渠道。资产负债表的真实性和健康性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也逐渐成为央行内审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开展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的意义,着眼于基层央行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层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性的三项标准,明确了基层央行资产负债表健康性审计的主要内容、审计方法,初步构建了资产负债表审计框架。
关键词:
基层央行 资产负债表 健康 审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克里斯蒂安·诺耶 司马亚玺 杨富勇
央行应该尽最大努力避免任何不良分配或其政策效应的分散,当形势需要央行决策以实现其目标的时候,产生副作用的可能性不应该使决策者左右为难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普遍扩张在所有主要经济体中,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规模及占G D P的比重已经显著增加。在欧元区,这一变化暂时相反,但随着最近决定并实施资产购买计划,主要是公共部门资产购买计划(PSPP),欧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将重新扩张。自2007年以来,全球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总规模已经翻了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继香
中国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综合反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等各项业务活动,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备受关注,对其真实性开展审计意义重大。本文从基层央行实际业务操作出发,就基层央行资产负债表真实性审计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沈沛龙 樊欢
政府资产是政府债务顺利偿还的基础,当政府资产低于其负债时,政府债务将面临一定风险,因此基于政府资产负债的视角,本文结合中国实际首先编制了一个简化的政府"可流动性资产"负债表,然后,分析了1998—2008年我国政府仅考虑直接债务时的政府债务风险,并且对2009—2010年的政府债务风险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2003—2006年因外汇储备急剧增长使我国政府债务风险总体较小且比较稳定,但因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在此期间前后的两次金融危机中都比较大,金融危机对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响显著。研究还表明,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短期降低政府债务风险具有明显效果,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谈正达 顾巧明 胡海鸥
宏观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我国最为关注的经济问题之一。本文从整个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出发,采用2002-2010年的月度数据,定量分析了广义货币M2增长的主要来源及其与M2变动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前外汇占款是广义货币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金融危机后外汇占款为国内信贷扩张提供了支持,而国内信贷扩张最终导致广义货币的迅速增长,所以从长期来看外汇储备过多是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外汇资产 国内信贷 广义货币供给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磊
在金融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中央银行通常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手段,在此框架之下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有效运用对于危机救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日本银行与美联储在此问题上的比较分析,发现建立在各自资产负债表变化特征基础之上的规模与结构的差异性,乃是源自"数量宽松"与"信用宽松"货币政策本质的不同。日美央行在金融危机管理中也因此各具特色,表现为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以及资产购买种类的差别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两国金融体系结构的区别。而它们的共同点则是运用零利率政策有效引导市场预期,以配合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应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金清 张剑宇 聂雨晴 孙大钊
经济主体流动性不足是近年来危及我国金融安全突发事件的重要表现。鉴此,本文提出基于部门(1)流动性资产负债表的金融安全评估框架,借鉴Merton-KMV模型构建了金融安全指标,并对我国金融安全的历史情况进行了评估。为检验金融安全指标的有效性,本文还考察了金融安全、系统性风险和经济增速的实证关系。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流动性净资产为负且流动性缺口不断增大,存在较高的债务风险;非国有企业的金融安全状况呈现周期为3~4年的波动,2019年末处于周期顶部;金融机构在2011年流动性监管政策出台后,金融安全指标企稳并保持高位;居民的流动性资产在2008年和2015年两次"股灾"中大幅缩水,金融安全指标跌入谷底;由于政府隐性负债的快速增长,自2014年以来其成为影响政府金融安全的最大因素。(2)系统性风险对各部门金融安全指标的长期响应为负,同时,经济增速对金融机构部门金融安全指标的响应也为负。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石丹林 李秀萍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业务从总量上可以反映商业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本文从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对近期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异动进行对应分析,发现国内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总量是充裕的,部分商业银行产生流动性困难是其自身的问题。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银行体系流动性宽松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商业银行必须时刻关注国内流动性指标的变化,防止在激烈的银行竞争中产生流动性风险。
关键词:
中央银行 资产负债表 流动性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克保
由于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目前我国金融体系中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影响了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从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表角度来看,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中外汇储备过快增加造成的。解决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外贸政策以及金融市场政策等方面应该协调配合,以实现我国经济的平稳运行。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