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85)
2023(2246)
2022(1747)
2021(1788)
2020(1498)
2019(3484)
2018(3217)
2017(5731)
2016(2991)
2015(3202)
2014(3086)
2013(3118)
2012(2993)
2011(2580)
2010(2444)
2009(2224)
2008(2467)
2007(2181)
2006(1866)
2005(1699)
作者
(7795)
(6600)
(6398)
(6374)
(4163)
(3006)
(2990)
(2659)
(2385)
(2384)
(2270)
(2240)
(2133)
(2090)
(2025)
(1999)
(1989)
(1927)
(1820)
(1757)
(1690)
(1614)
(1535)
(1513)
(1488)
(1448)
(1438)
(1421)
(1311)
(1261)
学科
(15358)
经济(15332)
管理(11940)
(8610)
(6863)
企业(6863)
地产(5254)
(5254)
房地(5254)
房地产(5254)
(4326)
方法(4318)
数学(3885)
数学方法(3832)
中国(3443)
城市(3429)
经济管理(3297)
城市经济(3289)
(3147)
财务(3139)
财务管理(3134)
(3101)
企业财务(3028)
(2911)
农业(2238)
(2093)
银行(2093)
业经(2060)
(1913)
(1874)
机构
大学(39829)
学院(38534)
(17214)
经济(16897)
管理(15625)
研究(13470)
理学(13200)
理学院(13077)
管理学(12896)
管理学院(12830)
中国(12020)
(10520)
财经(8193)
(8007)
(7659)
中心(7190)
科学(6723)
财经大学(6375)
(6271)
经济学(5879)
(5836)
研究所(5454)
经济学院(5357)
(5305)
北京(5053)
(4982)
业大(4739)
商学(4701)
商学院(4636)
(4433)
基金
项目(25768)
科学(21114)
基金(20391)
研究(18696)
(17988)
国家(17860)
科学基金(15788)
社会(12851)
社会科(12312)
社会科学(12310)
基金项目(10515)
自然(10246)
自然科(10066)
自然科学(10066)
自然科学基金(9937)
教育(8608)
(8596)
资助(8334)
(7866)
编号(6780)
(6299)
国家社会(5958)
重点(5825)
教育部(5592)
成果(5520)
(5485)
(5329)
人文(5265)
科研(5125)
创新(5081)
期刊
(18151)
经济(18151)
研究(13407)
(9675)
中国(8875)
学报(6168)
(5995)
金融(5995)
管理(5490)
大学(5066)
科学(4889)
学学(4746)
(4722)
财经(4517)
教育(3954)
(3884)
会计(3706)
经济研究(3038)
农业(2964)
理论(2916)
财会(2675)
实践(2655)
(2655)
技术(2532)
(2300)
价格(2235)
问题(2086)
(1988)
(1903)
业经(1891)
共检索到64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晓博  
4月17日傍晚6点半左右,央行突然宣布降准!其具体内容是: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在宣布这个大消息的同时,央行还搭配了一个"答记者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尹中立  
2015年初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明显的分化走势,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价升量增,而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去库存的压力有增无减。房地产走势的分化为我国十几年来第一次出现。过去一年多来,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价量齐升,尤以深圳和上海最突出。上海的交易量创世界历史纪录,而深圳的房价年度涨幅创中国最快纪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程  王仁曾  
利用2005年至2013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房价上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房价上涨显著抑制了该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进一步地,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房价上涨通过导致产业间资源错配和挤占企业研发投入,进而不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之后还考虑了房价上涨对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异质性效应,发现房价上涨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负面影响主要存在于东部和中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所在城市房价上涨对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的负面影响更为严重。最后为保证结论的稳健性,还进行了多方面的回归检验,结论仍然有效。研究结论对房价调控政策或深化房地产业市场化改革政策的制定,尤其是对推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深刻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盛  
目前涉及人力资本与房价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宏观领域,主要集中于城市人力资本的聚集及提升推动城市房价以及房价对人力资本的反作用,较少有研究关注微观层面,讨论房价上涨对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影响。对相关文献进行研究后,梳理并提出多种房价影响人力资本投资的路径,以多种模型处理2010—2014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的数据,从相对强度、绝对强度和人均投资强度三个维度对房价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决策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与房价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房价负向影响人力资本投资,房价增速则对其有正向影响,综合结果为负。同时,研发投资在两者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殿学  
自2005年3月开始,政府为了打击炒房,平抑房屋价格出台了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其中心目的是将房价控制在百姓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但事与愿违,全国各地房价在一片"降"声中直线上升。岁末年初,各地房价在严厉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下"降"声一片,"拐"声四起,从影响房价持续上升的因素分析、论证看我国房价仍有走高之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亚楠  
文章应用CFPS2010、2012、2014年的调查数据,以房价收入比指数作为"房价压力"的代理变量,探讨了房价压力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机制。在我国房价收入比畸高的社会环境下,消费者同时受到"释放压力型"消费需求的驱使和可支配收入减少的预算约束,为了缓解生活压力,获得心理慰藉,增加了对相对廉价且非必需的文化消费品的需求,即口红效应成为房价压力影响文化消费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控制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其他生活压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消费氛围等因素,在城镇中仅拥有一套及以下住房资产的家庭中,高"房价压力"显著提升了居民文化消费需求。在影响机制研究中,首先,通过验证房价压力对总消费的抑制作用剥离了财富效应的影响,其次,通过验证房价压力对大额消费品和小额消费品影响的异质性,证实了房价压力对文化消费影响口红效应的存在性。进一步将研究样本按照消费文化类型、收入阶层和受教育阶层分组后发现:开放的消费文化下高"房价压力"对居民文化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强,中等收入阶层在高"房价压力"下进行"释放压力型"文化消费的需求最强烈。高学历层次居民在面对"房价压力"时更倾向选择文化消费作为释放压力的渠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剑  陈继明  李安娜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新兴市场国家频繁经历国际资本流入的激增和突然中断,资本流动易变性增加使得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被放大,造成一国经济不稳定。本文利用1990~2012年35个新兴市场国家总资本流动的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表明,资本流入激增对突然中断有直接影响,直接投资流入比较稳定,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激增都会引起突然中断的发生。银行信贷过分扩张和资产价格泡沫扩大,进一步增加国内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导致突然中断发生概率的上升。这一发现对各国资本流动管理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元杰  何婧  
缩小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面板数据,研究房价表现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发现京津冀地区房价以上涨趋势为主,且房价上涨扩大收入差距程度,但是房价上涨结合有房群体和就业人群数量的增加,可改善收入差距状态,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建议政府多措并举,通过增加就业人群,合理增加有房群体数量,发挥房价上涨的正向作用机制,推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通过改善收入差距状态,助力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嘉毅  
基于中国经济转型特征,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综合采用混合回归(POLS)、固定效应(FE)、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检验了房价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房价上涨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地区经济发展会削弱房价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经济转型特征变量在房价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调节作用有差异,房价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表现为房价上涨会引发城乡收入上涨速度失衡,从而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平  
日本经济赶超的"逆转",为我们完整认识日本赶超经济提供了难得机会。日本经济赶超的"逆转",源于制度创新的滞后;而制度创新的滞后,则是为实现赶超发展而形成的政府体制趋于僵化、市场体系趋于封闭以及社会体系趋于排他的结果。在这样一种环境条件下,日本的改革只有概念,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重大改革;只有问题,而缺乏解决问题的前行勇气。因此,日本的所谓改革,充其量只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对策",而"没有实质性内容"。由于缺乏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难以实现重大突破,经济增长也就失去了动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靖  陈斌开  
结合中国宏观住房价格和城镇住户调查(UHS)2002—2009年微观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住房价格上涨对消费不平等的影响,探讨房价上涨的社会福利后果。研究发现,房价上涨主要抑制了低消费家庭的消费,是中国消费不平等扩大的重要推动力。其作用机制是"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房价上涨对无房户消费的抑制作用最大,对拥有1套房家庭的消费也有显著负面影响,只有拥有多套房且人均面积很大的家庭才能享受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华东  周亚虹  
许多人认为收入差距是我国近年房价迅猛上涨的幕后推手之一。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同质性住房市场模型考察收入差距对房价的影响。收入差距通过"消费效应"和"投机效应"两方面对房价产生影响。前者直接减少了住房需求从而降低房价,是一种"直接效应";后者使得高收入者具有相应的投机能力,增加了住房需求从而抬高房价,是一种"间接效应"。收入差距对房价影响的"总效应"取决于这两种效应大小比较。建立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99—2011年数据基础上的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并未推动房价上涨,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实证分析是可靠的。此外,我们还进一步解释了为什么公众会觉得买不起住房,从而产生收入差距扩大推高了房价...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浩  张杰  
各地区"抢人"是否导致地区房价上涨的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通过对传统的静态面板模型进行改进并结合有效工具变量,研究地区"抢人"引发的高级劳动力要素集聚对地区房价的影响和机理。主要发现:高级劳动力要素集聚程度超过"阈值"后,其对地区房价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东部、中部地区高级劳动力要素集聚对地区房价的"阈值"约为0.46,西部地区的"阈值"约为0.10;高级劳动力要素集聚与产业集聚构建"良性互促体"的集聚形态,有利于稳定地区房价。政府应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合理流动,确保地区房价在合理区间浮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群英  
国内棉价自2003年9月以来一路飚升,直接对棉纺织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严重影响,为及时掌握了解棉花价格上涨对棉纺织企业的影响程度,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近期对山东、河北等九个产棉和纺织大省(市)的近200家棉纺织企业进行了快速调查。结果显示:棉价暴涨不仅对2003年纺织行业生产经营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制约了2004年纺织行业的生产经营和出口。同时也暴露出棉花市场秩序混乱的突出问题,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