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02)
- 2023(4185)
- 2022(3218)
- 2021(3008)
- 2020(2365)
- 2019(5122)
- 2018(4621)
- 2017(8902)
- 2016(4828)
- 2015(4967)
- 2014(4974)
- 2013(4845)
- 2012(4571)
- 2011(4062)
- 2010(4094)
- 2009(3507)
- 2008(3655)
- 2007(3140)
- 2006(2563)
- 2005(2402)
- 学科
- 济(17264)
- 经济(17237)
- 业(14049)
- 管理(13826)
- 企(10949)
- 企业(10949)
- 方法(8320)
- 数学(7274)
- 数学方法(7182)
- 财(6104)
- 中国(5410)
- 学(5136)
- 农(5055)
- 制(4242)
- 务(4228)
- 财务(4223)
- 财务管理(4215)
- 企业财务(4097)
- 银(4036)
- 银行(4030)
- 业经(3852)
- 融(3848)
- 金融(3848)
- 行(3814)
- 农业(3663)
- 技术(3173)
- 环境(3085)
- 划(2920)
- 理论(2913)
- 体(2748)
- 机构
- 大学(68391)
- 学院(67094)
- 济(27307)
- 经济(26719)
- 研究(24673)
- 管理(24182)
- 理学(21271)
- 理学院(20978)
- 管理学(20574)
- 管理学院(20426)
- 中国(18908)
- 科学(15489)
- 财(14053)
- 京(13964)
- 农(13243)
- 所(12771)
- 中心(11631)
- 研究所(11575)
- 财经(11356)
- 业大(10836)
- 农业(10560)
- 经(10509)
- 江(9604)
- 经济学(9180)
- 院(9014)
- 范(8804)
- 财经大学(8788)
- 师范(8675)
- 北京(8476)
- 经济学院(8313)
- 基金
- 项目(49099)
- 科学(39251)
- 基金(37499)
- 家(34115)
- 国家(33840)
- 研究(33514)
- 科学基金(28683)
- 社会(22737)
- 社会科(21631)
- 社会科学(21626)
- 基金项目(19304)
- 自然(18807)
- 自然科(18434)
- 自然科学(18428)
- 自然科学基金(18137)
- 省(17979)
- 划(15951)
- 教育(15388)
- 资助(14911)
- 编号(11891)
- 重点(11454)
- 部(11186)
- 性(10573)
- 国家社会(10399)
- 创(10262)
- 发(10153)
- 成果(9790)
- 科研(9691)
- 创新(9638)
- 教育部(9556)
共检索到97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沈明高
理解各国央行在干预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对于分析次贷危机的走向是很有帮助的。由于各国央行的出身不同,它们在平衡通胀与增长方面的做法迥异,所产生的效果有很大的差距。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骏民 段彦飞
当代的全球流动性膨胀根源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安排,黄金非货币化为美国向世界提供大量美元敞开了大门,美国通过持续的经常项目逆差对外提供美元流动性。全球流动性膨胀可分为三个层次,美国增加一美元的对外债务,将导致世界扩张大致两到三倍的流动性。中国作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国,全球流动性的输入直接导致了人民币面临国际贬值、国内升值的双重压力。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东 王有鑫
全球流动性的规模、结构、流向和币种构成等变化将对全球经济金融发展格局和金融稳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对全球流动性概念进行厘清和界定的基础上,分别从理论机制和经验分析的角度探讨不同维度全球流动性对通胀和金融资产价格的差异化影响,分析主要国际货币在全球生产和金融循环体系中的跨境流动对全球金融稳定的影响。结果发现,央行流动性是全球流动性的核心,跨境流动性主要影响他国债务和金融市场稳定,私人资产和跨境流动性的顺周期性变化将放大央行流动性对经济金融体系的影响。欧美等国际货币发行国可以将货币超发成本转嫁给其他国家,经济呈现“高全球流动性、低通胀和高金融资产价格”特点;工业出口国和大宗商品出口国货币跨境使用较少,金融资产价格除受本地流动性影响外,还受跨境流动性影响,波动较大。实体经济货币活性下降、资金分流金融市场、私人非金融部门加杠杆空间下降、新兴经济体出口价格低廉等因素共同作用,弱化了发达经济体央行流动性对通胀的影响。当前全球流动性面临拐点,我国面临的输入性金融风险加大。对此,应搭建系统、全面的流动性统计监测框架,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和政策储备,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家明
近年来,轻资产企业的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轻资产结构更广泛的应用,其最为关键的当属流动性管理。本文选取恒瑞医药为分析对象,将企业的流动性管理分为经营流动性管理和财务流动性管理两个方面,从财务分析视角对其流动性管理进行分析,并探索其财务逻辑,从而得出相关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轻资产结构 流动性管理 财务逻辑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子豪 谭燕芝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基于微观收入数据通过收入转移矩阵建立收入流动性指标,运用有序Probit模型与倾向匹配得分模型(PSM),实证检验了社会保险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与全面性在收入流动性中发挥着正向激励收入阶层"向上流动"的作用;第二,社会保险的五大分类保险在收入流动性上均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三,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社会保险对收入流动性的提升均具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对农村居民收入流动性的提升效果更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俊 黄潇
本文利用"中国营养健康调查"(1989-2006)数据,从不同角度测度了中国收入流动性,分析了其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按不同收入阶层对收入流动性进行分解,最后考察了个体的教育特征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和农村的收入流动性都先上升后下降,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背景下,收入流动性降低加固了现有收入分层,形成"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收入流动性并未改善社会福利;低收入阶层对总体收入流动性贡献最大,但大都在中低收入阶层内部变动;同时,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个体收入不易向下流动,城市个体尤为显著。因此,在制定收入分配、教育政策时对低收入群体进行扶持,将有利于促进合理的收入流动进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收入分配差距 社会福利 教育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臧微 卢志义
不同类型的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影响截然不同。本文基于1989—2011年CHNS微观数据,运用基尼系数跨期分解法考察中国居民家庭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贫富阶层收入地位固化,不同阶层在获得经济地位提升的机会上存在差异;收入流动性对收入差距的作用分为两类:一是低收入阶层向上流动引发的收入差距,二是"富人愈富"导致的收入差距。因此,从制度和体制上推进"提低、控高"已刻不容缓。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许研 王有贵
虽然收入流动性在收入分配研究领域正在逐渐升温,但收入流动性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这一关键问题的研究不足。文章推导了Gini系数在绝对收入流动性矩阵中对应的表达式,分析了收入流动性矩阵对不平等程度的作用途径。并利用1998年-2002年的收入面板数据验证了该理论分析。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向收入高低两端流动的力量增长较快并在势头上超过了同样增长的向中等收入水平流动的力量,整体的收入不平等程度恶化了。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朝明 胡棋智
本文以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为中心展开综述,介绍了收入流动性与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基本概念,对收入流动性测度的重要的工具——转换矩阵做了详细说明。重点介绍了两种代表性的测度路线——收入流动性测度的公理方法和福利方法,并进一步评介了公理方法中的相对收入流动性与绝对收入流动性的测度方式,以及福利方法中的King指标和Chakravarty-Dutta-Weymark指标。此外还简介了收入流动性排序的不同做法,并简要介绍了其他非主流的测度方式。最后做了简单的评论与展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邓海清
2018年4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且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此次央行定向降准,尽管在2017年"紧货币"的惯性思维下,市场依然会认为2018年是"严监管+紧货币",这不免使得此次新型降准远超市场"预期之外"。但事实上,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央行最重要
关键词:
增量资金 基建投资 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课题组
随着经济金融转型,特别是国际收支由非均衡逐步趋向基本均衡,中国开始由流动性过剩转向流动性不足,与此相对应,央行的主要任务也应由流动性回收向流动性供给转变。本文分析了流动性供给及流动性供给机制等概念,研究了现有流动性供给机制的不足,重点研究了现有货币政策工具在流动性供给方面的局限性。在对国外代表性央行流动性供给经验进行考察和总结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提出了构建和改进中国央行流动性供给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流动性 流动性供给 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权衡
本文从居民收入流动角度研究收入不平等。本文指出,收入流动是指某个特定的收入组人员的收入在经过了一个时间序列变化后,其所拥有的收入份额或者所在的收入组别(以五等份分组来计)所发生的位置变化;收入流动性不仅可以从实质上改善收入不平等的状况,而且也可以减少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由于收入分配不平等所产生的社会心理压力以及社会矛盾。本文对收入流动性理论内涵、测度标准以及实证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初步提出了收入流动性理论与实证分析框架。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理论与实证 分析框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闯 王亚华 刘璐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农民提供精神文化活动、居家养老、妇女儿童家庭支持等公共服务显得日益重要。学术界对社工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实践价值和作用进行了经验总结,但是,对社工如何通过发挥专业特长提升村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微观机制的分析有待进一步深入。本文以集体行动为视角,结合交易成本和社会资本理论,对北京市赵庄子村的个案研究发现: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驻村服务中,社工可以发挥专业特长,与村干部和村民共同供给公共服务,通过关系融合降低村庄集体行动的交易成本,通过技能补位提高村庄集体行动的社会效益,通过理念更新增强村庄集体行动的价值认同,最终提升村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本文研究结论为形成中国特色的社工参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供了启示,即:通过“党社结合”发展,社工注入专业性服务资源,激活村庄集体行动,改善村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动农村社会建设和乡村振兴进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谷晓然 刘维娜
本文从收入流动性的视角,基于1989—2011年的CHNS数据,采用马尔可夫转换矩阵和新构造的长期贫困均衡指数,探讨了中国居民获取收入的机会平等性,并重点考察了贫困阶层的收入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居民相对收入流动性呈"U"型,而非"倒U"型特征;绝对收入流动性呈"倒U"型;收入流动性对城乡福利改善程度逐渐减弱。收入流动加剧收入分配格局僵化,城市与农村的脱贫率随时间发展呈不断下降趋势,但返贫率却不断上升。长期来讲,收入流动有助于长期贫困均衡。
关键词:
机会公平 收入流动 相对贫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斌剑 王琪瑶
文章基于1988~2007年中国住户收入项目的四次微观调查数据,采用拓展的对数收入模型,研究中国城乡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倒"U"形变化,近年来城镇的代际收入弹性虽有下降,但仍高于农村;受教育程度对子代收入有较大影响;父代从事第二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父代从事第三产业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近年来东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大,中部地区的代际收入弹性最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