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95)
2023(7195)
2022(6041)
2021(6093)
2020(5204)
2019(12273)
2018(12169)
2017(23166)
2016(12291)
2015(14235)
2014(13868)
2013(13497)
2012(12321)
2011(11252)
2010(11332)
2009(10466)
2008(10193)
2007(8699)
2006(7591)
2005(6844)
作者
(33800)
(28400)
(28386)
(27015)
(18191)
(13467)
(12717)
(11223)
(10833)
(9943)
(9762)
(9555)
(9200)
(9040)
(8848)
(8810)
(8511)
(8120)
(8088)
(7860)
(7094)
(6944)
(6849)
(6470)
(6407)
(6354)
(6197)
(6008)
(5713)
(5597)
学科
(55794)
经济(55736)
管理(33775)
(31085)
方法(29541)
数学(27257)
数学方法(26762)
(25292)
企业(25292)
中国(16811)
(12890)
(12721)
贸易(12707)
(12511)
(10488)
业经(10008)
(9744)
(9067)
银行(9064)
(9002)
(8747)
理论(8417)
农业(8212)
(8090)
金融(8090)
环境(7646)
技术(7580)
(7181)
(7176)
(7071)
机构
大学(177051)
学院(174896)
(81489)
经济(80278)
管理(70282)
理学(61709)
理学院(61061)
研究(61020)
管理学(59760)
管理学院(59466)
中国(49326)
(37648)
科学(34907)
(33578)
(29889)
财经(27698)
中心(27531)
研究所(27459)
经济学(26300)
(26292)
(25624)
北京(24263)
业大(24115)
经济学院(23633)
(22809)
(21547)
(21118)
财经大学(20950)
师范(20913)
农业(20649)
基金
项目(119824)
科学(96921)
基金(91879)
研究(85733)
(80795)
国家(80265)
科学基金(69678)
社会(57348)
社会科(54562)
社会科学(54549)
基金项目(47500)
自然(45577)
自然科(44730)
自然科学(44722)
自然科学基金(43975)
(43001)
教育(40742)
资助(39441)
(37556)
编号(32536)
(28437)
重点(27088)
成果(25665)
(25349)
国家社会(25114)
(24965)
教育部(24961)
中国(24367)
创新(23742)
人文(23372)
期刊
(81340)
经济(81340)
研究(52017)
中国(34160)
管理(26973)
科学(25814)
学报(24941)
(23950)
(23326)
大学(19831)
学学(18708)
教育(17496)
(16603)
金融(16603)
农业(16358)
技术(16131)
经济研究(15252)
财经(14246)
(12373)
业经(11420)
统计(11001)
(10789)
问题(10706)
世界(10366)
(10220)
(9858)
国际(9773)
技术经济(9719)
决策(8695)
资源(7600)
共检索到2538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帆  
本文使用中国1980~1998年数据计算IS—LM模型,发现向下倾斜的非常规的LM曲线。为探讨IS—LM模型背后的行为基础,本文对投资和政府支出重新定义,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的包括收入恒等式、消费、投资、净出口和货币市场均衡函数的宏观经济模型。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黎  任若恩  
传统的IS-LM模型由于存在许多缺陷一直以来都备受批评。理性预期革命之后出现的基于跨期动态最优化的IS-LM模型却能够很好地克服传统的缺陷,逐渐受到当代宏观经济学家的青睐。本文尝试在最优化IS-LM基本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对定期存款的配置行为,加入政府和国外部门,将模型拓展为四部门三资产模型,然后利用中国数据采用理性预期的方法对参数进行估计,并解释了方程系数的含义。最后对于模型如何实现动态化用以描述经济的演化作了一些探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建军  
本文通过IS-LM模型的四个参数对中国M_2/GDP过高这一现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M_2/GDP过高并非是简单的货币现象,而是体制缺陷的外在表现。收入分配体制不合理、投资体制不健全与金融体系不完善导致了货币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传导机制发生断裂,进而带来M_2/GDP逐年攀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曾宪久  
本文通过对中国 1 985— 1 998年有关统计数据的整理 ,描述了IS—LM模型 ,发现IS、LM两条曲线均落入经典理论模型所描述的正常区间内。作者认为 ,从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角度考察 ,两条曲线的走势尚存在着缺陷。为此 ,本文探寻了深藏其后的制度性根源 ,并提出修正模型的总体思路和疏通货币政策传递渠道的对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斌  
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采用状态空间方法估计了基于优化的IS -LM -PC模型 ,特别是估计了货币政策规则 ,并以此进行了随机模拟。实证研究表明 ,基于优化的IS -LM -PC模型是经济分析及政策模拟的一个有力工具。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林海  郑振龙  
本文对中国两种高度相关的利率的动态行为进行了考察和分析。第一种利率是政府利率,由中央银行决定和颁布,可以用一个单纯的可变波动率跳跃过程进行描述。我们给出了跳跃强度的估计,并且通过不同的检验证明它是稳定可靠的。跳跃幅度能够满足确保利率有合理范围的条件,并且体现出一定的经济周期内涵。第二种利率根据政府债券的交易价格利用样本估计法计算的市场利率。我们对市场利率的Vasicek模型和CIR模型进行了实证比较。检验结果表明简单的Vasicek模型表现最好。本文还对由于单位根问题引起的估计偏误问题进行了分析,一般方法和GPH方法都无法拒绝单位根假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祥林  李一凡  
文章基于区制转移模型对单因素CKLS短期利率模型进行扩展,并运用该扩展模型对我国短期拆借利率展开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短期利率的波动除具水平效应外,还存在显著的区制转移特征。通过平滑概率动态分析发现,我国短期利率的区制转移行为与我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及货币政策密切相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湛匀  何颖  
本文意在通过对IS-LM-BP模型的分析以及与我国现实经济背景的 结合比较,来对IS-LM-BP模型进行修正。把直接投资引入模型框架中,使这一模型 更符合我国的现实经济状况,并对我国现行宏观调控政策组合作出其现实性、可行性 的评估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龙波  高婧  
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深化,实体经济中出现了融资工具多元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大大减弱了CC-LM模型在我国货币政策调控中的指导性作用。因此,文章在社会融资规模理论的支撑下对CC-LM模型进行了优化改进,并构建起了更加符合我国目前经济形势的CF-LM模型。CF-LM模型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用融资市场取代了CC-LM模型中的信贷市场,并且它还同时考虑了融资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杜龙波  高婧  
随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迅速发展,经济中出现了一种"表内信贷表外化"的趋势,这一趋势导致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针对这一经济问题,本文在理论分析和数学建模的基础上构建起了更加符合我国国情的CB-LM模型。CB-LM模型的优点在于它用整体信贷的概念取代了CC-LM模型中表内信贷的概念,并且它还同时考虑了信贷市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另外,通过经济学分析,我们发现CB-LM模型下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比CC-LM模型下的影响更加强烈。CB-LM模型的构建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理论的发展。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吕兆友  
文章采用高斯估计方法,使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短期利率数据,对单因子连续时间利率期限结构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实证结果显示我国银行间国债市场的短期利率具有均值恢复特性。和其它模型相比,BS模型在数据拟合方面表现较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薛宏立  
在充分有效的金融市场条件下 ,利率、汇率与国际资本流动三者间的互动关系形成一种自平衡机制 ,而利率平价模型就是该种机制的抽象体现。对于经济和金融都处在转型期的我国来说 ,这种自平衡机制尚未生成 ,三者之间是一种不协调的关系。但是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 ,自平衡机制将会逐步在我国确立。本文在分析利率平价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的基础上 ,引入制度摩擦系数 ,导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利率平价模型 ,并且用该公式的演化过程来对自平衡机制的逐步建立过程给以表述。同时在分析我国制度环境的基础上 ,对利率、汇率、国际资本流动三者之间不协调的关系作出理论分析 ,对人民币汇率的升 (贬 )值压力予以预测。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雁云  
区域利率的决定是区域金融市场乃至区域金融的核心问题,目前国内相关研究对之尚未破题,还主要停留在对区域金融现象的描述和单纯的政策建议上。文中结合中国的区域利率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中国的区域利率决定模型,指出由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区域利率情况基本符合国外成熟市场的条件,所以东部的区域利率模型基本与国外成熟市场的模型一致,而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利率模型应作适当的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