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9)
2023(8480)
2022(7068)
2021(6738)
2020(5299)
2019(12172)
2018(11854)
2017(23110)
2016(12009)
2015(13137)
2014(12599)
2013(11884)
2012(10377)
2011(8906)
2010(8356)
2009(7071)
2008(6205)
2007(4916)
2006(3645)
2005(2696)
作者
(28660)
(24284)
(23985)
(22812)
(15159)
(11400)
(10885)
(9457)
(9273)
(8245)
(8122)
(7985)
(7523)
(7245)
(7192)
(7106)
(7086)
(7018)
(6850)
(6793)
(5685)
(5612)
(5532)
(5530)
(5502)
(5396)
(5105)
(5044)
(4763)
(4749)
学科
(46477)
经济(46439)
管理(33974)
(32362)
(26891)
企业(26891)
方法(25502)
数学(23362)
数学方法(23019)
(12823)
(12170)
中国(11147)
业经(10622)
农业(8758)
(8262)
财务(8228)
财务管理(8208)
(8079)
贸易(8073)
地方(7988)
(7895)
企业财务(7824)
技术(7622)
(7214)
环境(7167)
理论(6928)
(6571)
(6390)
(6340)
(6283)
机构
学院(152102)
大学(149956)
管理(64954)
(63469)
经济(62430)
理学(57979)
理学院(57473)
管理学(56512)
管理学院(56217)
研究(42215)
中国(31803)
(28473)
(27611)
科学(24495)
财经(23494)
中心(22098)
(21723)
业大(21650)
经济学(20248)
(19773)
(19669)
(18719)
经济学院(18574)
师范(18535)
财经大学(18034)
(17550)
经济管理(17486)
商学(17275)
商学院(17113)
北京(16423)
基金
项目(117223)
科学(95098)
研究(88017)
基金(87556)
(75200)
国家(74591)
科学基金(66583)
社会(58122)
社会科(55280)
社会科学(55268)
基金项目(46923)
(45784)
自然(42490)
自然科(41570)
自然科学(41562)
教育(41466)
自然科学基金(40799)
(38364)
编号(35658)
资助(34025)
(26495)
成果(26305)
重点(26144)
(25837)
(25336)
国家社会(24847)
创新(24056)
教育部(23672)
人文(23380)
课题(23278)
期刊
(58016)
经济(58016)
研究(37343)
管理(22655)
中国(22341)
(21651)
学报(19720)
科学(19329)
(17168)
大学(16526)
学学(15789)
技术(15354)
教育(15229)
农业(12120)
(11551)
金融(11551)
财经(11030)
业经(10908)
经济研究(9533)
(9455)
问题(7972)
理论(7336)
技术经济(7186)
财会(7061)
科技(6833)
(6799)
实践(6780)
(6780)
统计(6761)
商业(6588)
共检索到195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隋建利  刘碧莹  刘金全  
基于包含信息摩擦与信念冲击的理论分析和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基本面冲击提高预期宏观经济指标偏差,信念冲击降低预期宏观经济指标偏差,并且基本面冲击主要作用于实际宏观经济指标,而信念冲击主要作用于预期宏观经济指标。进一步地,利用大数据文本识别技术识别央行以书面形式与口头形式沟通的内容,从而辨识央行沟通的有效作用路径。分析结果表明,央行沟通能够通过调节微观主体信念,间接作用于预期偏差。其中,书面形式沟通与有关经济基本面的叙事适用于调节产出信念,口头形式沟通与有关货币政策倾向的叙事适用于调节通货膨胀信念;书面形式沟通对预期偏差的作用效果优于口头形式,有关经济基本面的叙事相较于货币政策倾向叙事更加有效。因此,央行沟通需充分发挥调节微观主体信念与纠正预期偏差的作用,尤其是以书面形式的沟通以及有关经济基本面内容的叙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佚名  
割草的男孩出价5美元,请他的朋友打电话给一位老太太。电话拨通后,男孩的朋友问道:"您需不需要割草工?"老太太回答说:"不需要了,我已经有割草工了。"男孩的朋友又说:"我会帮您拔掉花丛中的杂草。"老太太回答:"我的割草工已经做了。"
关键词: 花丛中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付英俊  
近些年来,主流经济学家将信息与福利的关系引入经济学研究当中,引起了学者们极大的关注。本文基于M-S扩展模型的分析,考察了中央银行沟通信息的公开度、精确度与社会福利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央行沟通设计的基本规则。研究结果表明:在沟通内容上,当中央银行信息的精确度较高时,提高信息的公开度会促进社会福利,央行应该"直言不讳"地与经济主体进行沟通。当中央银行信息的精确度较低,且经济主体的从众动机较强时,降低信息公共度能减小社会福利损失,此时央行应该选择"沉默不语"的沟通策略。当央行信息的精确度较低,经济主体的从众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施杨  李南  
文章将团队有效沟通置于扁平化的社会空间,通过对团队互动成员因素、平台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的界定,指出复杂环境下团队有效沟通的行为难题。在此基础上围绕团队沟通绩效的提升,给出一些建设性观点以丰富组织运作的相关理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琳  赵登攀  刘宏雅  邓亚玲  
本文基于市场主体异质性,通过构建央行政策沟通模型对保守风格、稳健风格和开放风格三种不同风格的央行在"承诺式沟通"和"预测式沟通"两种方式下的央行最优市场信号关注度进行求解,并探讨该关注度下市场信号价值及央行政策沟通有效性。研究表明:(1)若市场参与者中"依赖型"群体比例增加,央行最优市场信号关注度会显著降低。(2)若采用"承诺式沟通",开放风格央行的政策沟通有效性最高;若采用"预测式沟通",稳健风格央行的政策沟通有效性最高。(3)无论"承诺式沟通"还是"预测式沟通",开放风格央行最优市场信号关注度对应的的市场信号价值最高。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马希良  
家校沟通十分重要,关乎学校教育的得失成败,要想使之创新,更上一层楼,学校应拓宽视野,将学生家长类型予以科学分类,充分认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客观存在的文化冲突,营造家校沟通的氛围,提升家校沟通的水平,探索一条家校沟通的新路径。一、家长类型反映家校文化的冲突学校教育坚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立德树人的总目标,培养建设者与接班人,它体现的是一种国家意志。学校开展课堂教学、课外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谷宇  王轶群  翟羽娜  
本文构建了包含了人民币汇率预期、汇率沟通和实际干预变量的实证模型,运用EGARCH模型考察了我国央行汇率沟通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汇率沟通对人民币汇率的水平变动产生了合意的影响,并且增加了汇率的波动性。并且,央行沟通效应在2010年汇改重启后更强,在统计上更显著。进一步,本文通过在模型中分别引入人民币错位程度、汇率波动性与汇率沟通的交乘项,检验了汇率沟通的作用渠道,结果表明央行汇率沟通是基于协调渠道而不是信号渠道来发挥效力的。这意味着央行在汇率沟通时可进行政策立场的重述,而不一定释放新的政策信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荔  庄建军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很多人看来,普通教育是升学教育,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二者长久以来泾渭分明,如何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如何构建"普职沟通"体系建设有效路径?是职教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子义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心里想的是100%,说出来的只有80%,别人听到的是60%,听懂的只有40%,结果执行了20%。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说:"未来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与外部组织间的有效沟通"。而成功的沟通来自于六方面因素:有效沟通源于目的明确案例:某地酒店,一个业务员做了大量的市场开发工作,终于有机会做东与当地一家较有实力的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左小德   梁云   邹天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东川  陈伟翔  
随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企业组织跨越地域界限,甚至跨出国门来拓宽自己的生存空间,合资企业与合作经营的浪潮已势不可挡。合资与合作的深层含义就是相异的文化在碰撞中寻求融合和协同。跨文化管理所涉及的课题甚多,本文只集中讨论跨文化的沟通。为此,本文访问调查了一些香港和澳门在中国内地的管理决策人员和投资者及中国内地驻香港或澳门中资企业的管理决策人员。希望首先借用同文同种,但由于历史原因形成不同文化背景的(广东)省港澳地区的跨文化沟通经验来论述跨文化的有效沟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唐博  张凌枫  
本文选取2006年至2020年的季度数据,从债券市场角度对我国央行沟通的市场效应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央行沟通对国债收益率曲线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且沟通政策的有效性随着央行对预期管理重视程度的上升而增强;央行不同政策意图的沟通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同时,央行"言行一致"有助于改善货币政策的效力,而"言行不一致"会通过弱化央行实际操作的政策效果来降低货币政策有效性。为实现更为精准的预期管理,建议央行与市场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完善沟通方式,注重保持"言行一致",以更好实现预期管理的目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胡资骏  
结合公众预期形成机理,将公众关注度作为一个变量,引入央行预期管理理论之中,发现公众通胀预期偏差是央行信息沟通的二次函数,表现为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这表明"央行信息沟通并非越透明越好"。进一步分析表明,一旦央行信息沟通不能完全被公众吸收,央行预期引导效应会大幅衰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豫媚  周璇  
沟通已成为发达国家央行引导市场预期的主要方式,那么央行究竟是否应该进行沟通,央行沟通是否能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为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在适应性学习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央行公共信息和公众私人信息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央行沟通影响公众学习和预期的传导机制。这不仅弥补了已有文献中对公众预期形成机制刻画的不足,而且从适应性学习角度为解释央行沟通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供了一条新机制。研究发现,由于信息噪声和学习偏差的存在,公众预期会偏离理性预期。此时,央行通过提供准确度较高的公共信息不仅能够降低公众可获得信息的噪声,而且能够促进公众的学习过程,降低公众预期偏差。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央行沟通能够加快适应性学习向理性预期均衡收敛的速度,降低福利损失,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央行沟通存在边界。当央行的公共信息不如私人信息准确时,央行沟通反而会增加福利损失。因此,对于目前仍不够重视沟通的中国央行而言,应在提高信息准确度的基础上重视并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从而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明裕  胡日东  
随着金融市场和金融衍生品的不断发展,企业金融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有文献大多研究企业金融化带来的经济后果,少有文献研究企业金融化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基于企业"金融-实物"资产投资决策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证考察央行沟通对企业金融化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央行宽松倾向的言辞沟通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金融化水平;其传导机制在于央行宽松倾向的言辞沟通能够抑制企业风险规避行为,进而影响企业金融化水平。进一步,从政策非对称性以及企业异质性两个角度,研究发现央行沟通在"言行一致"和"紧缩区制"时期的作用效果更明显,而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对央行沟通行为的变动更敏感。因此,央行可以通过打好预期管理和其他宏观政策的"组合拳",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