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1)
2023(608)
2022(554)
2021(506)
2020(396)
2019(1030)
2018(992)
2017(2146)
2016(1297)
2015(1402)
2014(1404)
2013(1514)
2012(1475)
2011(1456)
2010(1326)
2009(1159)
2008(1178)
2007(933)
2006(794)
2005(759)
作者
(3210)
(2749)
(2656)
(2626)
(1786)
(1273)
(1245)
(1052)
(966)
(956)
(934)
(917)
(909)
(887)
(872)
(869)
(853)
(849)
(787)
(777)
(723)
(681)
(676)
(652)
(633)
(626)
(615)
(591)
(557)
(546)
学科
(5987)
经济(5985)
方法(4129)
数学(4032)
数学方法(4025)
管理(2374)
(2052)
(1957)
贸易(1950)
(1931)
(1748)
(1676)
企业(1676)
(1449)
金融(1449)
(1447)
银行(1447)
理论(1403)
(1361)
期货(1082)
(1020)
中国(1017)
(948)
货币(946)
(861)
市场(784)
业经(776)
(698)
财务(698)
财务管理(698)
机构
大学(17487)
学院(16585)
(8914)
经济(8753)
中国(6949)
研究(6047)
管理(5539)
(4729)
理学(4608)
理学院(4566)
(4547)
金融(4509)
管理学(4487)
管理学院(4465)
(4043)
银行(3977)
财经(3831)
人民(3799)
(3644)
(3568)
国人(3522)
中国人(3517)
中心(3507)
中国人民(3503)
经济学(3445)
(3411)
经济学院(3171)
(3150)
财经大学(3033)
人民银行(2890)
基金
项目(9759)
科学(7691)
基金(7654)
研究(6780)
(6608)
国家(6576)
科学基金(5638)
社会(4517)
社会科(4365)
社会科学(4365)
资助(4106)
基金项目(3732)
自然(3705)
自然科(3641)
自然科学(3641)
自然科学基金(3588)
教育(3434)
(2952)
(2910)
(2560)
教育部(2378)
编号(2339)
重点(2219)
大学(2135)
成果(2097)
人文(2053)
中国(2020)
(2000)
国家社会(1998)
社科(1992)
期刊
(7907)
经济(7907)
(6825)
金融(6825)
研究(6653)
(3570)
中国(2648)
财经(2275)
管理(2171)
学报(2127)
(1952)
科学(1761)
经济研究(1709)
大学(1701)
学学(1602)
国际(1547)
理论(1522)
(1442)
实践(1354)
(1354)
技术(1316)
(1228)
教育(1195)
统计(1079)
上海(989)
问题(960)
世界(931)
(826)
决策(814)
价格(767)
共检索到278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少林  林建浩  
通过信息沟通进行预期管理是当代央行重要的政策实践,而能否获得公众信任则是央行沟通实现政策目标的重要条件。本文在Morris和Shin(2002)的博弈模型基础上,引入公众对于央行公布信息的信任程度,从理论上论证了公众信任对于央行沟通发挥引导预期作用的重要影响。进一步,本文建立了具有时变参数的VAR模型(TVP-SV-VAR),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央行沟通信息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准确性,这不断提高了公众对央行的信任,并使得央行沟通能够有效地引导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央行沟通是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管理的成功实践。提高央行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靖泽  沈根祥  
通过合理政策有效引导通货膨胀预期对当前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EGARCH模型捕捉央行沟通对通胀预期及其波动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央行沟通传递的货币政策信息被市场有效捕捉和解读,实现了通胀预期管理目的,增加沟通频率能有效降低通胀预期波动;但央行的"言行偏离"加剧了短期通胀预期波动,降低了央行沟通和货币政策操作的实际效果;通胀预期存在分布厚尾性和右偏斜,市场出现极端预期的概率较大,且更倾向于预期通胀上升,通胀预期波动的群聚特性表明其具有阶段性自我强化特征。研究结论为央行沟通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支撑,揭示出的通胀预期分布特征对提高央行预期管理措施的针对性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孙艳梅  郭红玉  江新新  
本文从媒体的金融市场角色入手,研究了现代信息环境下,央行沟通的效果及媒体传导渠道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央行沟通行为能有效降低通货膨胀,沟通次数、负向沟通次数以及对于央行操作行为的提前沟通有助于抑制市场通货膨胀预期和名义通货膨胀水平;而纸质媒体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纸媒的降价报道对市场短期通胀预期有更强影响,而涨价报道对月度名义通胀率有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关于通胀的报道弱化了央行沟通行为对通货膨胀的管理效果,搜索引擎及媒体预期对央行沟通效果的作用并不显著。研究结果证实了公众"理性疏忽"的存在和媒体渠道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峰  
近年来,中央银行沟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把中央银行沟通因素引入修正的卢卡斯总供给函数,发现加大中央银行沟通力度有利于引导通货膨胀预期,稳定通货膨胀。采用2003-2009年月度数据,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方法对中央银行沟通及实际干预在稳定通货膨胀中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正的中央银行沟通冲击能有效降低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名义通货膨胀率,且时滞短;(2)正的实际干预(包括银行贷款利率、央票利率及货币供应量)冲击,在短期内不但不能降低通货膨胀预期及名义通货膨胀率,反而会加剧通货膨胀,出现"价格之谜"现象。此外,本文对大多数情况下我国中央银行沟通模棱两可的合理性进行了解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昊  王少平  
本文在蕴含微观经济基础的结构菲利普斯曲线框架内研究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结构和性质。基于最大熵自举的模型估计和推断显示:微观企业平均每三个季度调整一次价格;我国季度数据不支持通货膨胀粘性假设;在微观企业的定价过程中,理性预期所起的作用要强于适应性预期;但由于通货膨胀非粘性,真实经济中通胀持续性反而具有主导作用。经验研究结论表明,货币当局在通货膨胀预期管理中应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持续性和透明度。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本·伯南克  钟晓玲  
今天,我将就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三者之间的关系谈谈我的看法,并简单介绍联储是如何预测通货膨胀的,包括我们如何将通货膨胀预期运用到通货膨胀的预测过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理论与政策跟踪"课题组  曾红颖  邱琼  张香君  
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本文整理了2007年重要产品(包括粮食化肥、重要工业原料、日用消费品及房屋)的全年价格走势,对下半年进行了重点关注。同时,整理了权威机构及专家的主要观点。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建  
对1995年通货膨胀短期趋势的预期王建(国家计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我认为,1994年通货膨胀是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条件发生的,主要是因为粮食及其它农产品价格调整力度过大造成的。那么,1995年通货膨胀的短期趋势又如何呢?首先需要分析总量格局。1994年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我国1993年居民生活费用价格上升14.7%,零售物价上升13.0%。(今年1—2月份零售价格又上升20%,)这些数字表明,通货膨胀又一次来到神州大地。目前,通货膨胀问题成了领导关注和群众议论的热点之一。人们主要议论,通货膨胀缘何又起来,1994年的趋向如何?对策如何?对这些问题,本文也参加议论一番。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擎  
江世银教授的新作《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研究》于2014年2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试图借鉴发达国家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评价理论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一套适合中国特色的通货膨胀预期管理评价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科学的预警机制,设计了高效率的调控模式。这对于提升政府进行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科学性、减少调控政策失误、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效率和保持国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祝宝良  
2009年10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提出"管理通货膨胀预期"。那么,通货膨胀预期(下称"通胀预期")在本轮通货膨胀中起了多大作用,如何管理?通货膨胀和通胀预期的关系通胀预期是公众对未来通货膨胀变动方向和幅度的事前估计和预测。通胀预期有适应性、理性和不完全理性预期之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强  胡静  
文章综合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混合性预期以及以因子模型为代表的有限理性预期模型,利用1990~2011年的年度和月度数据,对比检验了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结果表明,长期来看,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是有效的,即公众充分利用了宏观经济变量来预期通货膨胀,但公众在长期中低估了通货膨胀,即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存在系统性错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立军  
文章在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分析框架下,通过对外推方法、计量方法以及调查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的通货膨胀预期的比较分析发现,三者对于解释通货膨胀变化都具有显著性,但以调查统计方法得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在解释通货膨胀变化方面具有更大的精确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成思  
从美国通胀动态模型的结构性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在对中国通胀动态机制建模分析、给予政策建议的研究中,应当考虑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结构、财政货币政策的变化,尽量避免简单地套用既有的黏性价格或者黏性通胀理论模型。这样,在对我国通胀动态走势进行统计、计量分析研究过程中才可能更科学、合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秀梅  
随着能源价格走高,如何应对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成为央行宏观决策需要研究的重大问题。本文揭示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的渠道及效应,并基于统计优化的2001年第二季度到2009年第三季度样本数据,就能源价格对通货膨胀预期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通货膨胀预期与能源价格两者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但通货膨胀预期与能源价格互相强化、不断上升的螺旋过程并不存在。本文最后就如何在高油价时代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