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4)
- 2023(5241)
- 2022(4447)
- 2021(3884)
- 2020(3292)
- 2019(7342)
- 2018(7205)
- 2017(14384)
- 2016(7821)
- 2015(8712)
- 2014(8777)
- 2013(8644)
- 2012(8031)
- 2011(7231)
- 2010(7370)
- 2009(7098)
- 2008(7282)
- 2007(6705)
- 2006(6041)
- 2005(5738)
- 学科
- 济(31512)
- 经济(31443)
- 管理(31435)
- 业(27395)
- 企(24594)
- 企业(24594)
- 财(14040)
- 方法(13181)
- 制(12710)
- 数学(11450)
- 数学方法(11314)
- 务(8900)
- 财务(8882)
- 财务管理(8861)
- 中国(8622)
- 体(8611)
- 企业财务(8506)
- 业经(7741)
- 农(7658)
- 体制(7532)
- 银(7327)
- 银行(7320)
- 融(7205)
- 金融(7203)
- 行(6934)
- 划(6129)
- 环境(5461)
- 度(5431)
- 制度(5428)
- 理论(5038)
- 机构
- 大学(116933)
- 学院(115066)
- 济(52585)
- 经济(51542)
- 管理(44604)
- 理学(37944)
- 理学院(37601)
- 研究(37372)
- 管理学(37128)
- 管理学院(36905)
- 中国(30538)
- 财(29413)
- 京(23623)
- 财经(22435)
- 经(20300)
- 科学(18862)
- 所(17818)
- 江(17734)
- 经济学(17659)
- 中心(17343)
- 财经大学(16770)
- 经济学院(15858)
- 研究所(15604)
- 北京(14802)
- 农(14084)
- 州(13397)
- 院(13354)
- 业大(13308)
- 范(12998)
- 商学(12913)
- 基金
- 项目(72938)
- 科学(59273)
- 基金(55561)
- 研究(55558)
- 家(46921)
- 国家(46574)
- 科学基金(41107)
- 社会(38452)
- 社会科(36494)
- 社会科学(36489)
- 基金项目(28593)
- 省(27055)
- 教育(26099)
- 自然(24764)
- 自然科(24161)
- 自然科学(24157)
- 自然科学基金(23774)
- 资助(22932)
- 划(22704)
- 编号(21291)
- 制(20715)
- 成果(18669)
- 部(17684)
- 国家社会(16611)
- 重点(16501)
- 教育部(16024)
- 创(15459)
- 人文(15357)
- 性(15319)
- 课题(15243)
共检索到1792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傅强 孙章杰
本文通过拓展的Ronald Shone动态开放宏观经济模型,建立了央行最优目标函数,并利用动态规划和贝尔曼方程推导出人民币均衡汇率表达式,在一定的资本管制系数下估算了1994年1季度~2011年1季度人民币均衡汇率区间。结果发现:1994以来央行的相机抉择政策,就人民币均衡汇率来看是行之有效的,没有造成人民币均衡汇率失衡;央行政策选择影响了人民币均衡汇率边界;中国资本项目开放的步伐是适宜的,超前的资本开放或僵硬的资本管制,都会造成人民币均衡汇率的较大失衡;资本项目进一步调整已具备较适宜的宏观经济环境。
关键词:
央行最优目标 资本管制 均衡汇率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杰 冯芸
伴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逐渐深化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基于不变系数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的均衡汇率研究已然无法反映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鉴于传统回归均值系数的不足,通过分别建立半参数变系数形式的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半参数变系数部分线性形式的误差修正模型,依次深入分析了各基本经济因素的时变影响和人民币汇率自我调节能力的动态变化。并进一步通过平滑转移自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央行干预与人民币汇率失调的关系,并创新地采用非齐次隐马尔可夫自回归模型深入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失调的动态演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不存在较大程度的失调,变系数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各经济变量因素的动态影响;人民币汇率的自我调节修正能力表现出周期性振荡起伏的趋势,审慎择时的汇率机制改革能够有效地强化人民币汇率的自我调节能力;在绝大部分时间央行干预推动了人民币汇率均衡,促进人民币汇率逐步回归经济基本面;人民币汇率失调存在显著的不对称性,人民币汇率均衡态的自维持概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魏巍贤 张军令
本文利用改进后的GTAP模型(全球贸易分析模型),分析了在不同资本管制程度下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改进后的多国货币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汇率波动下资本跨区域流动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贬值短期内带来中国净出口增加,但长期会引起其国内资本外流,造成国内投资、消费水平和实际GDP下降;人民币贬值对中国GDP的负面影响大于其升值对GDP的正面影响;随着资本管制的放松,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效应将会放大。根据本文研究结论,为防范未来人民币大幅度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需建立包括适当资本管制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在内的新金融政策框架,同时还应加强稳定国内实体经济增长的政策供给。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齐行黎
本文认为汇率制度应在保证名义和实际汇率的均衡状态并以此来促进经济内外均衡的过程中起到基础作用。从这个原则出发 ,本文论证的我国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本文认为 ,人民币汇率应更加弹性以适应转轨过程中的经济冲击 ,同时也要设置汇率浮动的区间以避免汇率超调和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另外 ,为了配合汇率制的改革 ,本文也论及了外汇管理体制的自由化和财政货币政策实施的原则。
关键词:
汇率制度 外汇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左小蕾
坚持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但不能被投机行为所摆布,也符合规避汇率风险、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发展的初衷近期国际资本呈现较大规模流入态势,人民币升值明显,货币政策开始启动回收流动性的工具。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开始为观察起点,2013年第一季度至今应该是我国第三次面对资本流入与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宏平 汪贵浦
政府管制政策的最终取向是管制机构、受管制厂商、社会公众和中介服务机构几方追求各自利益目标的博弈均衡的结果。本文用一个三维模型描述了这一均衡过程。
关键词:
政府管制 利益集团 复杂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富良
在利益集团理论和寻租理论的框架下,管制机构的结构、管制者对管制权的争夺以及管制权所受到的法律约束,在供给层面上影响着管制制度。被管制者之间进入市场瓜分租金的博弈,在需求层面上影响着管制制度。管制者和被管制者之间的互动,合谋、收买,公共权力的寻租,则直接影响着管制制度的均衡。
关键词:
政府管制 利益集团 管制均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华
央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备受争议。一方面,央行干预可能有助于打击外汇市场中非理性的噪音交易,从而降低汇率的失衡程度。但是,另一方面,央行干预却存在着汇率操纵之嫌,即人为地低估本国汇率,以获取本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自2005年汇改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推动了人民币汇率更加均衡?抑或相反?对此,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背景,研究交易者异质性假定下央行干预对汇率失调的影响,发现央行干预对汇率失调存在U型效应。进而,本文构建相应的实证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在汇改后的大部分时期里,央行干预有效促进了人民币汇率均衡。
关键词:
央行干预 人民币均衡汇率 阀值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陆磊
本文从当前金融稳定理论发展和中国金融稳定操作现实出发,构建了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居民部门的非均衡博弈模型,试图寻找最优金融稳定规则。本文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在当前的金融稳定政策框架下,中央银行的货币与稳定政策组合存在多重均衡的可能;第二,基于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对于流动性的信息的不对称,金融机构具有隐藏信息和游说央行的负面激励;第三,中央银行出于对未来支付体系稳定的考虑,在与金融机构的博弈中处于被动地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均因此而丧失独立性;第四,居民不具备真正的博弈参与权,而只是博弈结果的承担者,其结果是承担真实或隐性的通货膨胀税;第五,根据以上博弈分析,建立最优金融稳定政策必须在微观机制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龙超 张文
本文对汇率升值有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观点提出质疑。本文指出以双顺差为特征的国际收支失衡是经济结构失衡的表现,外部失衡状况难以通过汇率调整得到纠正。汇率升值短期内可能会使外汇流入增加,此外,如果在人民币汇率长期保持升值态势的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可能会陷入流动性陷阱。因此,应合理把握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频率和幅度,为国内金融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创造缓冲时间。
关键词:
汇率 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 流动性陷阱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边恕 张铭志
文章基于2018~2050年中央调剂模拟方案实施效应的实证检验,提出将省际养老保险基金结余均衡作为中央调剂制度的最优政策目标。研究发现:(1)调剂比例与省际养老保险结余差距之间的关系呈"U"形变动趋势,且省际结余差距最小时对应的最优调剂比例为4.54%。(2)现行调剂方案实现了全国更大范围内的基金余缺调剂,有效地缓解了多数省份的收支负担,2020年省际基金结余方差比调剂前降低了63.01%。预测期内部分省份在受益省和贡献省两种角色之间发生转变。(3)最优调剂方案赋予存量资金更多的流动性,调剂力度显著提高,有利于更大程度促进地区间基金负担均衡,2020年省际基金结余方差相比于调剂前降幅为77.17%。鉴于过高的调剂比例会导致不公平的逆向调节,文章建议将调剂比例提高至4.5%以达到最优调剂效果。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中央调剂制度 调剂比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程实
次贷风波后的美元贬值问题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美元贬值的态势和特点及其对中国金融生态的影响,并借助对美元中长期均衡汇率的估算来判断美元汇率变化的长期趋势。本文认为美元贬值不会引发系统性的美元危机,美元贬值见底的根本条件是次贷风波滞后影响充分显现后美元均衡汇率的企稳及其长期恶化可能性的消除,美元贬值见底的时机很可能是2008年下半年。
关键词:
美国经济 次贷风波 汇率 经济周期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鹏
以风险资本介入共享经济的规制路径为视角,将风投介入限度、共享经济发展、市场规制内容纳入研究框架。通过风险资本介入共享经济周期表现作为分析内容,以及国家政策规制措施介入的静态考察和动态参与,审慎评估国家政策规范管制的限度、共享经济的新经济模式推动、风险投资审慎性三个维度的动态平衡关系。从而提出协同性创新视野下特许经营价值和资本估值平衡的实现;柔性规则治理推动网约车治理体系正确引导;通过穿透和对抗确立风险资本审慎监管制度。
关键词:
共享经济 风险投资 市场规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吴迪
随着中国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体系的深入改革以及国家发挥市场主导作用的不断强化,汇率市场化回归终将成为必然。中国一直以来的强制性汇率制度供给常常引发制度供给过剩或制度供给不足,供给主导型的制度供给同时呈现出鲜明的稳定性与收益最大化的优势和在不同时期出现制度供给不足与过剩的局限性。只有兼顾汇率制度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力求汇率制度的供求均衡,才能使汇率市场化得以实现。
关键词:
制度供求 均衡 汇率市场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宏平
管制错位使原本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失去平衡。校正管制错位使管制结构重归均衡的过程是各个利益主体有关利益重新分配的博弈过程,各利益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将使这一过程复杂化,并引发较大社会成本。及时调整管制政策以适应新的市场结构,缩短管制结构再均衡的时间,将减少因管制错位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
关键词:
市场结构 管制结构 政府管制 利益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