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3)
2023(19106)
2022(16172)
2021(15378)
2020(12652)
2019(29255)
2018(28548)
2017(55418)
2016(29545)
2015(33214)
2014(32884)
2013(32331)
2012(29758)
2011(26756)
2010(26564)
2009(24637)
2008(23365)
2007(20254)
2006(17730)
2005(15814)
作者
(81524)
(68090)
(67135)
(64269)
(43382)
(32405)
(30724)
(26457)
(25971)
(24199)
(22941)
(22915)
(21464)
(21219)
(21179)
(20970)
(20163)
(19693)
(19576)
(19424)
(16769)
(16481)
(16272)
(15522)
(15215)
(15146)
(14891)
(14578)
(13578)
(13275)
学科
(118857)
经济(118727)
管理(85483)
(82385)
(67967)
企业(67967)
方法(55248)
数学(48957)
数学方法(48356)
中国(37821)
(32989)
(32307)
(30289)
金融(30287)
(29287)
银行(29254)
(28136)
业经(26346)
(25307)
(24970)
贸易(24944)
(24339)
地方(23410)
(22134)
农业(21345)
(21083)
财务(21005)
财务管理(20962)
企业财务(19949)
理论(19210)
机构
大学(412112)
学院(410661)
(177188)
经济(173677)
管理(164971)
理学(142734)
理学院(141276)
管理学(138951)
研究(138907)
管理学院(138220)
中国(113468)
(86587)
(82235)
科学(80187)
(67436)
财经(66128)
中心(65618)
研究所(61263)
(60757)
(60460)
(57808)
业大(56385)
经济学(55181)
北京(55150)
(52009)
师范(51582)
(50488)
经济学院(49911)
财经大学(49600)
(47374)
基金
项目(279447)
科学(222023)
研究(207069)
基金(206356)
(178363)
国家(176922)
科学基金(153628)
社会(133156)
社会科(126464)
社会科学(126433)
基金项目(108267)
(105330)
自然(98655)
自然科(96455)
自然科学(96434)
教育(94965)
自然科学基金(94725)
(89166)
资助(86045)
编号(83636)
成果(67369)
(63358)
重点(61874)
(59243)
(58144)
课题(56823)
国家社会(55660)
教育部(55253)
创新(54291)
人文(53701)
期刊
(186591)
经济(186591)
研究(126708)
中国(76588)
(62239)
管理(60396)
学报(58766)
科学(56060)
(54542)
(53502)
金融(53502)
大学(46113)
学学(43465)
教育(41581)
农业(37349)
技术(35119)
财经(32897)
经济研究(31523)
业经(29168)
(28255)
问题(23999)
(21638)
理论(20734)
技术经济(19613)
国际(19491)
(19442)
图书(18852)
世界(18601)
实践(18575)
(18575)
共检索到611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阳   綦岚鑫  
从文本中提取情绪信息并研究其金融市场效应在现有研究中广受关注。本文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构建了一个专门适用于《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的领域情感词典,并依据新词典对央行文本情绪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其金融市场效应。研究发现:这一词典可以更好地捕捉各期报告中的情感词,而且,将否定词和程度副词考虑在内对央行文本情绪的测度更为精准;央行文本情绪对金融市场的收益率及其波动具有显著效应,相对而言,股票、债券市场的效应强于外汇市场;由于股票、债券及外汇市场内部各子市场间均值溢出及波动溢出效应的存在,央行文本情绪对金融市场的效应会得到弱化或放大。因此,央行可以通过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使用更多情感色彩鲜明的词语或发布英文版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等方式来扩大其文本情绪的金融市场效应,但也应防范由市场间的溢出效应所带来的金融市场波动风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战明华  李欢  
本文利用SVAR模型脉冲偏导分离技术,从利率市场化和影子银行两个维度测算了金融市场化进程对货币政策不同传导渠道相对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揭示了中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一些重要特征:第一,以信贷渠道为代表的数量化渠道效应要强于以利率和汇率渠道为代表的价格渠道,并且该结果没有因金融市场化的推进而改变。第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主要强化了利率渠道的作用,但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他渠道尤其是信贷渠道的作用。第三,影子银行的发展,强化了资产价格渠道的效应,而相对弱化了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效应。研究为在金融与实体经济市场仍存在一定程度摩擦的条件下,央行采用价格与数量货币政策调控方式有机结合的必要性与有效性,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研究还表明,要充分发挥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货币政策价格传导机制的作用,既需要加强对各种形式金融创新的监管,还需要实体经济体系进一步市场化改革相配合。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德勇  刘笑彤  赵袁军  
本文根据金融市场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不同反应机制,探究了基于货币供给量和基准利率来调控市场均衡的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本文结合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实证发现,互联网金融提高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从而增加了非计划货币的供应量和数量型政策工具对中介目标的偏离程度。同时,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加强了银行存贷款规模及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的敏感度,提高了价格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效率,最终促使政策工具选择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进行转变,促进了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德勇  刘笑彤  赵袁军  
本文根据金融市场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不同反应机制,探究了基于货币供给量和基准利率来调控市场均衡的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问题。本文结合Johansen检验和VEC模型实证发现,互联网金融提高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从而增加了非计划货币的供应量和数量型政策工具对中介目标的偏离程度。同时,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加强了银行存贷款规模及利率对同业拆借利率的敏感度,提高了价格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效率,最终促使政策工具选择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进行转变,促进了利率走廊机制的构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宪  杨子荣  
作为金融超级大国,美国的货币政策对他国货币政策的冲击是全球性的。然而,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它在国际贸易中占比的提升,中国不应仅是美国货币政策的被动接受者,它的货币政策也可能对美国产生一定的冲击。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是否对美国的货币政策及其关键中介目标也产生了外溢效应以及溢出程度,构成本文研究的核心。基于此,本文运用事件分析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对美国作为中介指标的利率和汇率是否存在溢出效应和溢出程度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对其传导机理给予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美国的利率和汇率均存在溢出效应,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溢出效应更强,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溢出效应相对较弱。另外,美国对华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兵  
货币政策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之一,其作用发挥关键在于传导。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人们将越来越多地参与金融市场并对货币政策冲击作出反应。文章分析了数字金融视角下的货币政策传导的渠道效应差异,并选取2011—2021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和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影响;进一步在稳健性检验中使用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检验数字金融发展对企业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畅通了货币政策利率渠道的传导效果,有助于企业资本成本的降低;同时弱化了货币政策银行信贷的传导效果,减少了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滢  孙宇豪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央行资产负债表政策研究受到广泛关注,中、美两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对比研究具有代表意义。首先比较了中、美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发现金融危机后两国央行资产负债表在规模和结构上的特征与差异。然后运用2008年1月至2019年2月中美两国货币政策的相关月度数据,利用TVP-VAR模型对美联储"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对中国货币政策外溢性传导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产负债表等"数量型"工具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性要强于联邦基金利率的"价格型"工具,且随着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收缩,外溢效应进一步加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冠  黄合建  
货币政策可能通过区域中有结构性差异的金融体系对政策冲击的不同反应,产生出不对称的区域分配性政策效应。因此有必要对中国货币政策基于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区域分配性效应进行实证考察,以便提出在操作目标和执行机制层面配合总量性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政策建议。本文基于区域金融结构差异的视角,从金融机构、金融资产结构和金融渗透程度差异的实证分析着手,分析了金融结构差异导致中国货币政策区域分配效应的机制和效应,由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徐鹏  徐文舸  
借助2001年第一季度至2014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构建起一个货币政策取向衡量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动态调整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区分货币政策目标重要性的模型能较好地刻画中国货币政策取向与产出缺口、通货膨胀缺口之间的动态调整关系;中国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向和力度会随着宏观经济走势而进行改变,即当通货膨胀缺口为正且较大时,物价稳定便成为政策优先关注的目标,而当产出缺口较小或为负缺口时,经济增长就成为货币政策优先关注的目标。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范小云   李皓若  
基于前沿的短语句法复杂度识别方法,本文对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文本信息进行了分析,并使用2005年第三季度至2021年第四季度的数据探究央行货币政策报告的文本复杂度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较低的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度有利于股票市场和中长期国债市场维持稳定,但是会导致债券市场的整体价格波动幅度上升。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度对外汇市场的影响较小。对央行货币政策报告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文本复杂度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主要通过前瞻性指引部分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贞竹  李力  余昌华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利率互换市场的高频交易数据识别了货币政策的外生冲击,分别从宏观和微观层面探讨了不同类型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活动的传导效率,并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信号渠道”。研究结果发现:(1)在宏观层面上,准备金率和银行间市场回购利率(R007)都可以通过银行信贷渠道影响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但准备金率的影响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在微观层面上,信用利差的上升会放大准备金率和R007对企业融资的影响,且对于R007的放大作用更强。(2)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中存在“信号渠道”。央行发布的货币政策包含了对未来经济的展望,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公众预期。(3)对于不同产权性质、资产负债结构、成立时间的微观企业,我国货币政策和信号效应的传导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杨子荣  
作为世界货币大国,美国的货币政策会对全球股票市场产生冲击。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的货币政策是否也会对美国股票市场产生溢出影响?本研究运用事件分析法,试图挖掘超短期内美国股票市场针对中国货币政策调整做出的反应状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的实施对美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和波动性均存在显著的溢出影响,溢出程度有明显增强趋势,且数量型货币政策较价格型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更为强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薛立国   林辉   张润驰   马永远  
近年来,我国央行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公众沟通,旨在提升政策传导效率,进而提高政策有效性。那么,如何从学理层面理解把握央行政策取向?本文通过构建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AR)并基于符号约束识别策略,从政策反应系数、政策波动率、政策松紧度、政策目标等方面揭示不同政策规则(价格型和数量型)的政策参数所蕴含的央行政策取向,结果表明:我国央行在宏观调控时短期偏向数量型规则,长期倚重价格型规则,且对“促增长”的偏好优于“稳通胀”;数量型规则的波动率大于价格型规则,且二者的波动率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结构;货币政策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较为宽松,经济新常态提出以后趋于稳健,新冠疫情时期适度宽松;经济新常态提出以前,数量型规则的通胀目标和产出缺口目标与实际目标值较为一致,经济新常态提出以来,价格型规则的通胀目标和产出缺口目标与实际目标值耦合较好。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结论有助于不同经济主体通过考察政策参数的动态演化趋势透析央行政策取向,进而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戴金平  金永军  陈柳钦  
本文从基于要素密集度不同的两部门例子出发,说明了由于行业自身的异质性,每个行业对同一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各异。接着利用E-G两步法、ADL模型和基于VAR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1995年后中国六个行业对货币政策冲击的反应。结果显示第一、二产业、房地产业对利率政策冲击反应明显,第三产业、餐饮业和批发贸易零售业反应较小。在此基础上简单分析了造成行业反应不同的原因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宋长青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日益显著,但货币政策城乡效应却没有得到足够重视。通过估计货币供给方程将货币政策分解为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运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货币政策城乡效应异质性规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城镇地区人均收入对正向货币政策冲击反应强烈,但农村地区人均收入对负向货币政策冲击反应强烈;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会加剧中国城乡经济差异;城乡经济不均衡发展和制度安排不合理之间的"错位"现象是中国货币政策城乡效应差异的根本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