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81)
- 2023(8660)
- 2022(6600)
- 2021(5471)
- 2020(4246)
- 2019(8997)
- 2018(8891)
- 2017(16694)
- 2016(8522)
- 2015(9351)
- 2014(9006)
- 2013(8821)
- 2012(8108)
- 2011(7772)
- 2010(7813)
- 2009(7602)
- 2008(6854)
- 2007(6017)
- 2006(5603)
- 2005(5198)
- 学科
- 济(63217)
- 经济(63190)
- 管理(23134)
- 方法(17700)
- 业(17564)
- 数学(15984)
- 数学方法(15893)
- 地方(15630)
- 企(14322)
- 企业(14322)
- 业经(13903)
- 中国(12368)
- 地方经济(11828)
- 产业(9909)
- 农(9779)
- 学(9201)
- 信息(9039)
- 总论(8966)
- 信息产业(8484)
- 贸(8450)
- 贸易(8439)
- 融(8183)
- 金融(8182)
- 易(8133)
- 银(7615)
- 银行(7610)
- 财(7531)
- 行(7389)
- 制(7169)
- 环境(7154)
- 机构
- 学院(129432)
- 大学(126979)
- 济(66528)
- 经济(65362)
- 研究(46117)
- 管理(45716)
- 理学(38651)
- 理学院(38261)
- 管理学(37677)
- 管理学院(37435)
- 中国(37031)
- 财(28092)
- 京(24748)
- 科学(24298)
- 经济学(22978)
- 财经(22502)
- 所(22331)
- 中心(21281)
- 经济学院(20433)
- 经(20338)
- 研究所(19920)
- 江(18842)
- 财经大学(16588)
- 院(16262)
- 范(16034)
- 师范(15887)
- 州(15590)
- 北京(15539)
- 农(15014)
- 业大(14175)
- 基金
- 项目(80897)
- 科学(64068)
- 研究(61732)
- 基金(58936)
- 家(50002)
- 国家(49639)
- 科学基金(42977)
- 社会(42611)
- 社会科(40641)
- 社会科学(40633)
- 省(31405)
- 基金项目(29523)
- 教育(27209)
- 划(25275)
- 编号(24958)
- 自然(24084)
- 资助(24036)
- 自然科(23526)
- 自然科学(23521)
- 自然科学基金(23077)
- 成果(19950)
- 发(19196)
- 国家社会(18686)
- 重点(18257)
- 部(17170)
- 课题(17035)
- 创(16841)
- 发展(16298)
- 济(16135)
- 展(16068)
共检索到204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彦迪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金融业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大批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的兴起,更是对金融支付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各类私人数字货币不断被一些民间团体接纳及2019年Libra白皮书的发布,各国央行纷纷加大对数字货币底层技术及发行制度的研究和投入,在对数字货币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区块链技术 主权货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如果央行发行网络数字货币,意味着央行将成为网上货币发行和清算中心,从而彻底改变目前央行基本上没有进入互联网线上金融领域的被动局面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了数字货币研讨会,来自人民银行、花旗银行和德勤公司的数字货币研究专家分别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电子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会议认为,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恒 周延
本文基于考虑央行数字货币(CBDC)对家庭、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经济行为影响的局部分析与包含五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分析,研究CBDC对货币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影响。总体而言,家庭部门兑换CBDC方式、派生存款机制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共同影响货币结构,CBDC替代存款比例变动通过融资利率变化影响经济增长。CBDC替代存款的经济影响总体可控,中央银行具有货币政策调节融资利率职能。数字人民币以不计息形式发行最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数字人民币发行初期,需要定期对数字人民币兑换与发行情况进行货币流动性监测,并基于货币流动性监测结果制定与实施结构型和总量型货币政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鹏飞
本文通过构建新货币主义理论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系统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在经典的新货币主义基准模型上引入类现金(cash-like)的央行数字货币和私人货币,并重点刻画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金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本文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将增加公共货币的收益率,使得消费者持有更多的公共货币。虽然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会挤出私人货币,但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会增加。流动性资产的增加将放松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并提高交易效率。与此同时,流动性约束的放松将促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商品的生产也会增加。鉴于本文模型,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将对支付系统和宏观经济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应积极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落地进程。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吕江林 郭珺莹 张斓弘
通过建立表征央行数字货币影响经济主要机制的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程度指数,并合理引入利率走廊机制,构建DSGE模型进行动态模拟分析,研究央行数字货币的若干重要宏观经济与金融效应,结果表明: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不会给宏观经济带来较大波动,但会对央行数字货币等若干重要金融变量产生较明显影响并且会使货币乘数不确定性增加;央行数字货币的利率可作为一种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其与常备借贷便利可形成利率走廊机制,更有效地调节经济;在利率走廊机制下,受到负向生产技术冲击后,商业银行存款有持续下降的趋势。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谨慎调节利率走廊宽度,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多以SLF和MLF等能直接提高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工具应对生产技术等负向冲击;同时,商业银行应随活期存款向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程度的提高,积极采取措施吸收存款以提高竞争力。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明元鹏 陈伟光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私人数字货币横空出世,对既有的国家货币发行机制提出挑战,央行数字货币由此应运而生。私人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之间存在彼此竞争、相互补充的复杂关系。竞争层面,央行数字货币可对冲私人数字货币带来的风险挑战,并防范私人数字货币的过度衍生。私人数字货币在国际结算、跨境支付领域蚕食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易体系,甚至会形成数字货币区,与央行数字货币分庭抗礼。互补层面,央行数字货币可兼容私人数字货币的技术,私人数字货币可借鉴央行数字货币技术特性实现社会共识机制。央行数字货币通过为私人数字货币提供信用“背书”、稳定加密币的币值、完善稳定币的功能,使得私人数字货币之间有效互通。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结合形成数字版货币提款权,补充私人数字货币的支付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永林
央行设计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旨在探索全新的支付体系架构,创设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风险防控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从央行的角度而言,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机制,有可能为现有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为未来数字化经济与金融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众
基于目前二元体系下的实物现金投放和回笼模式,央行数字货币使用环境建设要重点考虑数字货币的提存、使用数字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等场景的搭建近年来,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广泛应用,推动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作为主权货币的发行者,中央银行密切跟踪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运用新技术及时启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发应用,有利于推动现金业务电子化发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正>报告总结了BIS创新中心(1)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经验,并从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及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项目进行了研发经验总结,以为各央行研发央行数字货币提供有益指引。一、BIS创新中心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央行货币具备安全性、结算最终性(finality)、流动性和完整性(integrity)等独特优势。伴随着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央行数字货币将持续扮演重要角色。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树新
当前,各国央行正在加紧法定数字货币研究,但是,一方面担忧技术本身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担忧其对现有货币体系产生的冲击,在推出时间上非常谨慎。本文基于审慎稳健理念,从央行数字货币补充、替代流通中现金假设出发,对其供需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两户两库一钱包"发行模式。并从货币供给层次、货币乘数的变化,探究其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影响,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海波 聂舒
自2009年比特币问世以来,数字货币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对是否需要发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各界一致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不仅关系到支付系统的安全运转,而且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本文试图从技术的角度研究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数字货币 电子货币 支付体系 货币发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永林
央行设计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旨在探索全新的支付体系架构,创设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风险防控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从央行的角度而言,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机制,有可能为现有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为未来数字化经济与金融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一
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货币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快,目前看来,数字货币主要包括了下面三类:第一,以比特币、以太坊等为代表的存在于公有链上的加密币。这一类型的加密币根据特定算法产生,通过分布式数据库进行交易确认和记账,引领了新兴技术驱动的数字货币发展第一阶
关键词:
央行数字货币 微观视角 最小变动单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忠 汤莹玮 林雪
中心化、弹性化和虚拟化是货币演进的趋势,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应综合采取各种成功的技术,而不仅仅是区块链技术中心化、弹性化和虚拟化发行是货币演进的趋势货币的发展历史表明,随着市场的整合,各种分散的货币逐步趋于中心化。早期的货币通常是实物形式,如种子、米、布、盐、贝壳等,都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内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后来货币材质逐渐集中在金银上。随着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增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宋科 孙翼 朱斯迪
当前,随着央行数字货币兴起和发展,其对货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的影响引发关注。货币国际化受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军事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长期滞后于经济金融全球化的“慢变量”。目前来看,货币数字化并不必然带来货币国际化,数字化不等于货币国际化。然而,在数字化时代,货币国际化一定需要货币数字化。央行数字货币有望给货币国际化带来至少以下三方面的边际改进:一是央行数字货币能够改进现行跨境支付方式,通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及规避制裁等方式推动跨境支付体系变革;二是央行数字货币的智能合约技术不仅能够拓展跨境支付场景,而且能通过预设触发条件缓解跨境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风险,提升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接受度;三是央行数字货币在便利性与匿名性方面相对更具优势,这有助于实现数字化时代隐私保护和支付效率之间的平衡,提高公众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接受程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