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7)
2023(8648)
2022(6458)
2021(5423)
2020(3856)
2019(8698)
2018(8472)
2017(16183)
2016(8694)
2015(9680)
2014(9719)
2013(9733)
2012(9664)
2011(9086)
2010(9131)
2009(8287)
2008(8191)
2007(7293)
2006(6701)
2005(6512)
作者
(26323)
(21838)
(21623)
(20575)
(13968)
(10369)
(9813)
(8455)
(8408)
(7827)
(7461)
(7265)
(7064)
(7056)
(6858)
(6757)
(6435)
(6415)
(6392)
(6082)
(5716)
(5342)
(5198)
(5095)
(5030)
(4937)
(4879)
(4865)
(4373)
(4304)
学科
(50313)
经济(50276)
(22771)
管理(22014)
中国(16910)
地方(16702)
(16342)
企业(16342)
业经(15688)
(13310)
方法(13308)
数学(11693)
数学方法(11643)
产业(10634)
(10523)
金融(10523)
(10257)
银行(10249)
(10065)
(9620)
地方经济(9555)
农业(9461)
(9160)
贸易(9143)
信息(9141)
总论(8877)
(8811)
信息产业(8728)
(8381)
(7801)
机构
学院(129885)
大学(127654)
(59381)
经济(58184)
研究(50702)
管理(45883)
中国(42065)
理学(37727)
理学院(37252)
管理学(36795)
管理学院(36532)
(28112)
(28013)
科学(27938)
(25632)
中心(23771)
研究所(22723)
财经(21246)
(20664)
(20347)
(19319)
经济学(19085)
(18743)
北京(18646)
师范(18561)
(18179)
(17591)
经济学院(17216)
财经大学(15789)
业大(15623)
基金
项目(80194)
科学(63541)
研究(62499)
基金(56787)
(48497)
国家(48040)
社会(41243)
科学基金(41235)
社会科(39351)
社会科学(39345)
(31763)
基金项目(28649)
教育(27124)
(26181)
编号(25442)
(24066)
资助(23192)
自然(22915)
自然科(22360)
自然科学(22356)
自然科学基金(21958)
成果(21412)
发展(20057)
(19684)
课题(18452)
重点(18200)
国家社会(17723)
(17289)
(16936)
创新(15871)
期刊
(73478)
经济(73478)
研究(46233)
中国(31802)
(23028)
金融(23028)
(20647)
(19746)
管理(18552)
学报(16843)
教育(16081)
科学(16025)
农业(14346)
大学(13286)
业经(13016)
经济研究(12588)
学学(12205)
技术(11571)
财经(10858)
(9402)
问题(9243)
图书(8119)
国际(7939)
世界(7923)
(7920)
(7464)
商业(6965)
(6587)
论坛(6587)
技术经济(6432)
共检索到220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益言  
<正>报告总结了BIS创新中心(1)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经验,并从必要性、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及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项目进行了研发经验总结,以为各央行研发央行数字货币提供有益指引。一、BIS创新中心的央行数字货币项目央行货币具备安全性、结算最终性(finality)、流动性和完整性(integrity)等独特优势。伴随着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央行数字货币将持续扮演重要角色。
关键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有容  
通信技术的进步、加密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的兴起,推动全球央行开展数字货币研发。全球尚未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定义达成共识,但从国际组织及各国发布的数字货币白皮书来看,由中央银行发行(政府担保)、数字形态是央行数字货币的基本特征。央行数字货币分为零售型与批发型,全球主要央行对零售型的关注度已经远远超过批发型。在认识到央行数字货币将带来金融稳定、货币政策、金融普惠及支付效率与安全等方面的好处后,近期,美、日等主要经济体对央行数字货币态度转向积极,主要西方经济体之间加强了针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合作;瑞典等国家已经开展了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工作;巴哈马、东加勒比海则已正式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基于各国的研发、试点经验,全球对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的核心原则与主要特征等部分问题已形成一定共识,但就央行数字货币具体路径选择,如功能定位、制度设计、技术选择等,则因各国国内金融市场情况与实际需求而异。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如果央行发行网络数字货币,意味着央行将成为网上货币发行和清算中心,从而彻底改变目前央行基本上没有进入互联网线上金融领域的被动局面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了数字货币研讨会,来自人民银行、花旗银行和德勤公司的数字货币研究专家分别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电子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会议认为,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宏杰  
在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和私营数字货币发展影响下,学者们加大了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关注与讨论。首先,通过在理论和实践上比较分析央行数字货币与现有各类数字货币的信用基础和职能发挥情况,发现央行数字货币主权信用特征强,主要优化了交换媒介的职能,容易同时满足市场对货币价值稳定性、便利性、应用广泛性等需求,在自由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其次,基于现有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潜在影响进行系统性阐述,发现央行数字货币在货币政策、金融稳定、支付体系、商业银行和非法经济活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积极影响,而一些风险挑战也需关注。再次,因央行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设计及技术选择,基于市场需求分析对其技术选择问题进行了讨论,发现分布式账本技术存在不足,预计货币当局倾向于选择技术中性路线进行研发。最后,研究了央行数字货币未来提供与转移问题,并对研发央行数字货币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沟通交流、中性选择技术、公私充分合作、注重国际协调等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永林  
央行设计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旨在探索全新的支付体系架构,创设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风险防控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从央行的角度而言,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机制,有可能为现有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为未来数字化经济与金融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众  
基于目前二元体系下的实物现金投放和回笼模式,央行数字货币使用环境建设要重点考虑数字货币的提存、使用数字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等场景的搭建近年来,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广泛应用,推动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作为主权货币的发行者,中央银行密切跟踪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运用新技术及时启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发应用,有利于推动现金业务电子化发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树新  
当前,各国央行正在加紧法定数字货币研究,但是,一方面担忧技术本身的风险隐患,另一方面担忧其对现有货币体系产生的冲击,在推出时间上非常谨慎。本文基于审慎稳健理念,从央行数字货币补充、替代流通中现金假设出发,对其供需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两户两库一钱包"发行模式。并从货币供给层次、货币乘数的变化,探究其对现有货币体系的影响,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海波  聂舒  
自2009年比特币问世以来,数字货币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也引发了世界各国中央银行对是否需要发行数字货币的研究。各界一致认为央行数字货币不仅关系到支付系统的安全运转,而且关系到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本文试图从技术的角度研究央行数字货币本质,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分析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永林  
央行设计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旨在探索全新的支付体系架构,创设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风险防控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从央行的角度而言,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机制,有可能为现有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为未来数字化经济与金融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数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一  
数字货币与央行数字货币伴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日益成熟,数字货币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快,目前看来,数字货币主要包括了下面三类:第一,以比特币、以太坊等为代表的存在于公有链上的加密币。这一类型的加密币根据特定算法产生,通过分布式数据库进行交易确认和记账,引领了新兴技术驱动的数字货币发展第一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忠  汤莹玮  林雪  
中心化、弹性化和虚拟化是货币演进的趋势,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应综合采取各种成功的技术,而不仅仅是区块链技术中心化、弹性化和虚拟化发行是货币演进的趋势货币的发展历史表明,随着市场的整合,各种分散的货币逐步趋于中心化。早期的货币通常是实物形式,如种子、米、布、盐、贝壳等,都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内扮演过货币的角色,后来货币材质逐渐集中在金银上。随着金融在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不断增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媛  
与传统货币跨境支付类似,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也需要有与之配套支付系统来连接支付各方、传递支付信息、完成支付流程。在变革现有支付系统抑或构建全新支付系统的诸多方案之中,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实验呈现出多主体协同参与、从概念验证迈向系统雏形、强调系统兼容和系统治理的总体趋势。与此同时,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构建将面临参与主体有限、系统互操作性不足、各国监管制度差异和系统治理机制匮乏所带来的挑战。为此,各国应在凝聚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及跨境支付系统构建共识的基础上,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及其跨境支付系统国际标准建设,以创设央行数字货币国际软法、技术搁置争议等方式协调各国法律和监管制度差异,完善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在系统运营、风险应对和系统监管等方面的制度构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若愚  李舞岩  张珩  
本文构建了涵盖发行路径和权责义务配置的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模式框架,创新性地引入了三种权责义务配置方式,明确了央行数字货币发行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权责分配问题。同时,本文从六个维度对发行路径展开评估比较,而后对各权责义务配置下的潜在歧视、经济效应问题进行考察,在综合研判后给出评估建议,以期寻找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较优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混合型CBDC”发行路径较其他路径而言,在促进竞争、简化央行相关业务职责、降低账户管理复杂性方面优势明显,对第三方的依赖性处于适度范围内,是一个良好的发行路径选择;公众拥有自主决定权能够最大限度确保其自由使用央行数字货币的权利,有效降低潜在歧视发生的可能,同时规避货币供求不平衡所引致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在公众拥有自主决定权的前提下实施“混合型CBDC”发行路径,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的较优模式。最后,本文结合研究结论,针对尚处于试点阶段的数字人民币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陆琪  
央行数字货币特征及全球发展态势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及随后的应对措施加剧了部分公众对中心化货币和金融体系的质疑。在技术进步的催化下,当年11月,中本聪发布《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论文,历史上第一个加密货币就此诞生。与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最大的特点是去中心化,即没有集中发行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博  赵真真  
技术变迁正推动着新一轮的货币替代,引发居民支付工具的不断变革,央行数字货币就是顺应技术进步和时代变迁的产物,为居民消费支付提供了一种更高效快捷的工具,深刻影响着居民的消费生活。在此背景下,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在具有现金、存款以及CBDC三种支付工具的消费环境中构建包含支付选择效用的居民消费效用模型,来研究央行数字货币以及货币支付属性对居民消费效用的影响,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货币支付属性与居民消费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愿意持有的支付工具与该支付工具自身的正向属性成正比,与其他支付工具正向支付属性呈反比;各支付方式支付属性的正向变动均会增强消费者支付选择效用;发行类现金的央行数字货币更有助于提高消费者支付选择效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