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38)
2023(11014)
2022(8423)
2021(7307)
2020(5625)
2019(12209)
2018(11889)
2017(21907)
2016(12123)
2015(13138)
2014(12840)
2013(12435)
2012(11284)
2011(10193)
2010(9871)
2009(9136)
2008(8725)
2007(7654)
2006(6593)
2005(5813)
作者
(37396)
(31409)
(30970)
(29243)
(19635)
(14948)
(14163)
(12367)
(11919)
(10786)
(10688)
(10333)
(9944)
(9731)
(9660)
(9522)
(9449)
(9214)
(9102)
(8984)
(7842)
(7570)
(7520)
(7204)
(7152)
(6848)
(6761)
(6757)
(6276)
(6194)
学科
(47523)
经济(47468)
管理(33695)
(30602)
(24329)
企业(24329)
方法(18920)
数学(16854)
数学方法(16740)
业经(14285)
(13108)
(12937)
中国(12808)
(12248)
贸易(12242)
(11999)
(11340)
产业(10291)
(10143)
(10033)
银行(9985)
(9555)
(9381)
金融(9374)
信息(9297)
(8970)
总论(8881)
信息产业(8817)
农业(8656)
理论(7321)
机构
大学(171327)
学院(170824)
(69611)
经济(68225)
管理(62529)
研究(61248)
理学(54345)
理学院(53722)
管理学(52787)
管理学院(52492)
中国(47488)
科学(38757)
(36955)
(35452)
(31575)
(31566)
业大(30189)
农业(29588)
研究所(29185)
中心(28676)
财经(25399)
(24833)
(23312)
(22379)
经济学(21977)
北京(21664)
(21055)
师范(20653)
经济学院(20165)
(19827)
基金
项目(122938)
科学(95441)
基金(89493)
研究(84500)
(81659)
国家(80983)
科学基金(67762)
社会(55202)
社会科(52510)
社会科学(52497)
(47796)
基金项目(46798)
自然(43946)
自然科(42994)
自然科学(42974)
自然科学基金(42246)
(40937)
教育(37841)
资助(35230)
编号(32681)
重点(27841)
(26192)
(25960)
(25860)
成果(25703)
创新(24556)
国家社会(24266)
计划(24179)
科研(23989)
课题(22779)
期刊
(70946)
经济(70946)
研究(47153)
学报(35810)
中国(33421)
(32762)
科学(28731)
大学(25900)
学学(24782)
(23606)
农业(21639)
管理(21433)
(20534)
金融(20534)
教育(16017)
经济研究(13361)
技术(12386)
财经(12324)
业经(12230)
(11463)
(10611)
业大(10035)
(9857)
(9523)
国际(9465)
问题(9429)
科技(8754)
农业大学(8689)
商业(8385)
图书(7994)
共检索到249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钟红   于梦扬  
数字经济时代下,跨境需求场景日趋丰富,这对跨境支付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各国探索央行数字货币(CBDC)跨境支付体系建设。CBDC跨境支付克服了传统代理银行支付模式下的低效、不透明等缺点,使得支付系统更切合多元支付需求。在全球支付体系中,CBDC跨境支付体系一定程度上实现支付系统“去中心化”,从而规避发达国家的长臂管辖。此外,CBDC跨境支付改变国际货币竞争格局,让新兴经济体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全球金融秩序建设中。当前,诸多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着力研发跨境CBDC支付体系,以谋求数字经济时代下国际贸易的主动权;中国掌握着先发优势,应当在保持技术独立的前提下,加强国际合作,推动CBDC跨境支付体系建设,让更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受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青  钱昕舟  
针对传统跨境支付在费用、时效、透明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央行数字货币有望推动跨境支付体系实现能级跃升。基于对现行试验项目的比较分析,本文提出构建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新型跨境支付体系,需重点把握底层技术、交互模式、风险管理这三大要素。本文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能够解决传统跨境支付体系的一些痛点,但不会完全取代传统跨境支付体系,其重构将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包括SWIFT或将被取代、代理行角色将发生转变、传统支付清算系统或成为新型跨境支付体系的支柱之一。为促进新型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和能级提升,本文提出具备条件的区域应率先开展试点、新型与传统体系应加强互联互通、代理行应加快角色转换、跨境支付规则需进一步完善等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宛洁茹  吴优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与实践如火如荼,但主要集中在国家内部的零售层面,鲜有涉及不同国家间的跨境支付探讨。为更好理解CBDC的跨境支付,本文首先分析其主要动机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与结算风险等动机,以及取代本币、削弱金融稳定性等风险;其次,总结全球CBDC跨境支付项目的实践进程。当前,大多数项目集中于批发型CBDC,且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加强兼容性、CBDC系统相互连接,以及整合成单一系统;最后,深入探讨CBDC跨境支付的前景。藉此给CBDC跨境支付研究带来一定借鉴,也为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引。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博  赵真真  
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与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倒推着支付体系的更新换代,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化支付工具应运而生。基于流行的货币支付属性构建货币效用模型研究支付工具的新旧交替,探索央行数字货币如何通过替代现有支付工具开启支付系统新格局,并通过数值模拟预测央行数字货币取代现有支付工具的过程。研究表明: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有支付工具的程度由货币转化成本和支付属性决定,计息央行数字货币的替代力强于无息央行数字货币,现金支付被取代的程度更深,存款支付被取代的规模更大。央行数字货币成为未来主流的支付工具是大势所趋,央行对于数字货币的设计应允许其支付属性随时代发展而灵活变换;且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应从对市场冲击力最小的无息央行数字货币开始,并随着技术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增加新的功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鹭   李佳林  
全球跨境贸易的快速增长对跨境支付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形态特征,从“互操作性”的视角分析了央行数字货币对传统跨境支付的效率改进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零售支付领域和参与批发型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应用拓展经验。本文认为,未来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具备基础优势和环境支撑,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和跨境支付体系的双重制约。因而,中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则和监管体系,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发展,优化数字人民币设计框架,并积极参与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国际合作,为数字人民币进一步拓展跨境使用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张昆  
当前,跨境支付存在速度慢、费用高、不透明、武器化等问题。通过比较比特币等无锚加密数字货币、以Libra为代表的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发现:无锚加密数字货币给跨境支付的优化带来了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启发;稳定币虽然具有改善跨境支付的某些优势,但其本身币价并不稳定,不具备货币稳定币值的一般特征;只有CBDC才能更好地维护现代货币的信用本质,是改善跨境支付潜在的最优选择。当前,CBDC改善跨境支付的技术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多重验证,但还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法律监管壁垒,影响CBDC跨境流通;技术不协调,导致CBDC缺乏互操作性;CBDC跨境流通,挑战金融主权;推广存在障碍,影响大规模使用。跨境支付的改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各国和地区在研发CBDC改善跨境支付时应注重制度弥合: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治理协调;建立行业标准,实现互操作性;直面货币竞争,反对货币霸权;坚持双层运营,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俏莹  孙方江  
科技进步、经济活动发展不断演变推动货币形态的演变,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央行数字货币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并被视为改善跨境支付效率的重要机遇。央行数字货币将来是否真正用于跨境领域,将会是主权货币竞争、公共与私人货币竞争、地缘政治等综合因素权衡的结果。基于此,本文研究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潜在路径,探讨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对国际货币竞争的影响,并系统梳理当前全球主要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研究与实践探索,研判各主要国际货币的初步态度,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政策建议,包括统筹“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数字货币领域话语权;统筹“创新引领”和“风险可控”,通过优化技术设计扬长避短;统筹“央行主导”和“私营部门参与”,促进形成各方推动合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乐  王淑敏  
数字货币缘起于密码学在货币金融领域的发展,经历了加密货币、稳定币到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历程,其实质是主权国家与私人发行者围绕数字货币"铸币权"展开的博弈。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赋予了加密货币去中心化的信用机制与技术特点;稳定币通过与储备资产"锚定",解决了加密货币币值波动的问题;由中央银行发行、国家信用背书的法定数字货币兼具法定货币的币值稳定性,以及由加密技术和区块链等赋能的创新优势,有望弥补传统跨境支付体系在现代化和便利性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实现跨境支付体系的重构。鉴于此,在地缘格局与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的背景下,中国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央行数字货币的研发,推动数字人民币试点,参与和引领跨境支付体系重构进程,构建与之相适应的跨国监管机制。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媛  
与传统货币跨境支付类似,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也需要有与之配套支付系统来连接支付各方、传递支付信息、完成支付流程。在变革现有支付系统抑或构建全新支付系统的诸多方案之中,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实验呈现出多主体协同参与、从概念验证迈向系统雏形、强调系统兼容和系统治理的总体趋势。与此同时,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构建将面临参与主体有限、系统互操作性不足、各国监管制度差异和系统治理机制匮乏所带来的挑战。为此,各国应在凝聚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及跨境支付系统构建共识的基础上,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及其跨境支付系统国际标准建设,以创设央行数字货币国际软法、技术搁置争议等方式协调各国法律和监管制度差异,完善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在系统运营、风险应对和系统监管等方面的制度构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孝松  石微巍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电子商务和汇款交易等新业态新模式的迅猛发展,依赖于SWIFT系统的代理行跨境支付系统存在效率低下、费用高昂及透明度低下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需求。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支付费用成为许多国家央行发布数字货币(CBDC)的重要动机。跨境支付涉及至少两个国家或地区,支付系统需要将双边或多边CBDC进行有效连接。本文首先对多国央行数字货币(m-CBDC)的种类和运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世界各国现有的m-CBDC跨境安排进行阐述,从而剖析在m-CBDC跨境支付对代理行模式的跨境支付系统进行替代过程中对美元本位产生的冲击,并对中国未来与其他国家在m-CBDC领域进行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东民  宋爽  
数字货币因其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点,被迅速运用到银行、证券、跨境支付等各个金融领域。但是上述特点也为数字货币的监管带来困难,于是法定数字货币被多国央行提上日程。法定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领域具有极大潜力,其点对点的传输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当前跨境支付耗时长、费用高的问题。而且基于法定数字货币建设跨境支付网络,将推动当前从完全由发达国家掌控的高度中心化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转变为更多发展中国家都能平等、自由参与的适度中心化的体系。当前全球跨境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当前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以SWIFT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海波  
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动了跨境支付业务的高速增长。但是,传统的跨境支付存在诸多缺陷,亟需技术突破。基于区域经济联合体在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事实,利用区块链的去中介化分布式数据库、P2P传输、智能合约、加盖时间戳的数据版权和共识算法等核心技术建立区块链式法定数字货币体系,在区域经济联合体内部,通过达成一致性共识的区块链式法定数字货币的自由流通来解决跨境支付问题。研究过程表明,实物价值评估系统实现法定数字货币控制权,实物价值评估对象包括企业资产规模、交易数据以及国家经济实力水平数据,这必须依靠经济实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完成;联盟链运行机制依靠投票系统完成,用于解决区域经济联合体在实际交易中产生的群体决策内容。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潘拥军  
当前,各国央行与重要国际金融组织纷纷探索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有些央行已率先将这种新型货币形式试点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中国、巴哈马、瑞典、乌拉圭等国和东加勒比国家组织。还有些尚未决定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也积极试验,以备不时之需。近日,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七个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发布联合报告,阐述了它们对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特征的看法,迫切表达自身对涉及相关标准和理念的立场与态度。诚然,货币是一个国家(或货币联盟)的官方支付手段,法定货币是货币的一个关键属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国平  
数字货币作为数字时代货币数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虽启于民间,或兴于国定。尤其是近年来,社会无现金支付加速形成,全球范围内的法定(央行)数字货币竞相推进。据国际清算银行2019年的调查显示,在全球66家央行中,80%的央行正在研究数字货币,较2018年增长10%。其中,专注于批发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开发的占15%,专注于零售型CBDC开发的占32%。另外,被调查的中央银行近半数则在同时着手批发型和零售型CBDC的开发和研究。数字货币丰富和发展了现行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强化金融与科技有机融合,促进金融在更广范围和限度内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数字货币发展也有望打破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现有格局,推动国际货币跨境交易的通信和支付更加安全、高效和公平、公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乌尔里希·宾德尔  王瑞  张皑梅  
为央行数字货币设计合理的双层利率体系,可以更好地控制央行数字货币数量,从而有助于解决与央行数字货币相关的银行脱媒问题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被视为继中央银行隔夜存款、纸币之后第三种形式的基础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可分为批发型央行数字货币和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前者仅向银行等特定法人提供,而后者可供公众使用。如无特殊说明,本文研究主要针对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