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31)
2023(9554)
2022(7171)
2021(6127)
2020(4450)
2019(10062)
2018(9887)
2017(18421)
2016(9932)
2015(11074)
2014(11110)
2013(11155)
2012(10852)
2011(10075)
2010(10276)
2009(9341)
2008(9412)
2007(8606)
2006(7858)
2005(7577)
作者
(30518)
(25222)
(25220)
(23785)
(16130)
(11934)
(11622)
(9877)
(9713)
(9170)
(8660)
(8534)
(8144)
(8071)
(7871)
(7853)
(7449)
(7408)
(7363)
(7192)
(6560)
(6103)
(6081)
(5890)
(5837)
(5781)
(5683)
(5560)
(5100)
(5026)
学科
(53139)
经济(53106)
管理(25333)
(24982)
(18511)
企业(18511)
中国(17724)
地方(16991)
业经(16460)
方法(14760)
(13870)
数学(12706)
数学方法(12509)
(11543)
银行(11534)
(11229)
产业(10923)
(10909)
金融(10908)
(10509)
贸易(10493)
(10135)
(9789)
农业(9738)
(9651)
地方经济(9613)
信息(9608)
总论(9194)
(9102)
信息产业(9035)
机构
学院(147694)
大学(144556)
(63002)
经济(61518)
研究(55687)
管理(51823)
中国(46889)
理学(42430)
理学院(41870)
管理学(41116)
管理学院(40818)
(32449)
科学(32214)
(29706)
(28489)
中心(26733)
研究所(25322)
(23917)
(23219)
财经(22278)
北京(21516)
(21337)
师范(21120)
(20629)
(20147)
(20081)
经济学(19695)
业大(18467)
农业(17776)
经济学院(17695)
基金
项目(90003)
科学(70189)
研究(69575)
基金(62218)
(53452)
国家(52945)
科学基金(45103)
社会(43936)
社会科(41868)
社会科学(41861)
(36303)
基金项目(31116)
教育(30792)
(29859)
编号(29264)
资助(25906)
(25859)
自然(25815)
自然科(25206)
自然科学(25202)
自然科学基金(24711)
成果(24575)
发展(21220)
课题(21098)
(20839)
重点(20322)
(18765)
(18663)
国家社会(18572)
项目编号(17710)
期刊
(79930)
经济(79930)
研究(50193)
中国(37066)
(24738)
金融(24738)
(23034)
(21703)
管理(21358)
学报(20021)
教育(19932)
科学(18778)
农业(15882)
大学(15441)
技术(14662)
学学(14182)
业经(14052)
经济研究(13491)
财经(10864)
图书(9890)
问题(9779)
(9397)
(8971)
国际(8960)
(8239)
世界(7847)
商业(7769)
技术经济(7628)
(7367)
论坛(7367)
共检索到250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宋鹭   李佳林  
全球跨境贸易的快速增长对跨境支付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形态特征,从“互操作性”的视角分析了央行数字货币对传统跨境支付的效率改进机制。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零售支付领域和参与批发型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的应用拓展经验。本文认为,未来数字人民币在跨境支付领域具备基础优势和环境支撑,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面临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和跨境支付体系的双重制约。因而,中国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则和监管体系,促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发展,优化数字人民币设计框架,并积极参与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国际合作,为数字人民币进一步拓展跨境使用创造良好条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宛洁茹  吴优  
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研发与实践如火如荼,但主要集中在国家内部的零售层面,鲜有涉及不同国家间的跨境支付探讨。为更好理解CBDC的跨境支付,本文首先分析其主要动机和可能存在的风险,包括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与结算风险等动机,以及取代本币、削弱金融稳定性等风险;其次,总结全球CBDC跨境支付项目的实践进程。当前,大多数项目集中于批发型CBDC,且主要存在三种模式:加强兼容性、CBDC系统相互连接,以及整合成单一系统;最后,深入探讨CBDC跨境支付的前景。藉此给CBDC跨境支付研究带来一定借鉴,也为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钟红   于梦扬  
数字经济时代下,跨境需求场景日趋丰富,这对跨境支付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各国探索央行数字货币(CBDC)跨境支付体系建设。CBDC跨境支付克服了传统代理银行支付模式下的低效、不透明等缺点,使得支付系统更切合多元支付需求。在全球支付体系中,CBDC跨境支付体系一定程度上实现支付系统“去中心化”,从而规避发达国家的长臂管辖。此外,CBDC跨境支付改变国际货币竞争格局,让新兴经济体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全球金融秩序建设中。当前,诸多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着力研发跨境CBDC支付体系,以谋求数字经济时代下国际贸易的主动权;中国掌握着先发优势,应当在保持技术独立的前提下,加强国际合作,推动CBDC跨境支付体系建设,让更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受益。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巧玲   张昆  
当前,跨境支付存在速度慢、费用高、不透明、武器化等问题。通过比较比特币等无锚加密数字货币、以Libra为代表的稳定币和央行数字货币(CBDC)发现:无锚加密数字货币给跨境支付的优化带来了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启发;稳定币虽然具有改善跨境支付的某些优势,但其本身币价并不稳定,不具备货币稳定币值的一般特征;只有CBDC才能更好地维护现代货币的信用本质,是改善跨境支付潜在的最优选择。当前,CBDC改善跨境支付的技术可行性已经得到了多重验证,但还面临诸多现实挑战:法律监管壁垒,影响CBDC跨境流通;技术不协调,导致CBDC缺乏互操作性;CBDC跨境流通,挑战金融主权;推广存在障碍,影响大规模使用。跨境支付的改善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制度问题,各国和地区在研发CBDC改善跨境支付时应注重制度弥合: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治理协调;建立行业标准,实现互操作性;直面货币竞争,反对货币霸权;坚持双层运营,维护金融安全。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青  钱昕舟  
针对传统跨境支付在费用、时效、透明度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央行数字货币有望推动跨境支付体系实现能级跃升。基于对现行试验项目的比较分析,本文提出构建基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新型跨境支付体系,需重点把握底层技术、交互模式、风险管理这三大要素。本文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中的应用,能够解决传统跨境支付体系的一些痛点,但不会完全取代传统跨境支付体系,其重构将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包括SWIFT或将被取代、代理行角色将发生转变、传统支付清算系统或成为新型跨境支付体系的支柱之一。为促进新型跨境支付体系建设和能级提升,本文提出具备条件的区域应率先开展试点、新型与传统体系应加强互联互通、代理行应加快角色转换、跨境支付规则需进一步完善等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媛  
与传统货币跨境支付类似,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也需要有与之配套支付系统来连接支付各方、传递支付信息、完成支付流程。在变革现有支付系统抑或构建全新支付系统的诸多方案之中,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实验呈现出多主体协同参与、从概念验证迈向系统雏形、强调系统兼容和系统治理的总体趋势。与此同时,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构建将面临参与主体有限、系统互操作性不足、各国监管制度差异和系统治理机制匮乏所带来的挑战。为此,各国应在凝聚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及跨境支付系统构建共识的基础上,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及其跨境支付系统国际标准建设,以创设央行数字货币国际软法、技术搁置争议等方式协调各国法律和监管制度差异,完善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在系统运营、风险应对和系统监管等方面的制度构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俏莹  孙方江  
科技进步、经济活动发展不断演变推动货币形态的演变,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央行数字货币逐步登上历史舞台,并被视为改善跨境支付效率的重要机遇。央行数字货币将来是否真正用于跨境领域,将会是主权货币竞争、公共与私人货币竞争、地缘政治等综合因素权衡的结果。基于此,本文研究央行数字货币跨境应用的基本概念和潜在路径,探讨央行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对国际货币竞争的影响,并系统梳理当前全球主要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研究与实践探索,研判各主要国际货币的初步态度,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政策建议,包括统筹“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提升我国在数字货币领域话语权;统筹“创新引领”和“风险可控”,通过优化技术设计扬长避短;统筹“央行主导”和“私营部门参与”,促进形成各方推动合力。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孝松  石微巍  
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电子商务和汇款交易等新业态新模式的迅猛发展,依赖于SWIFT系统的代理行跨境支付系统存在效率低下、费用高昂及透明度低下等问题,已经不能满足全球化的需求。提高跨境支付效率、降低支付费用成为许多国家央行发布数字货币(CBDC)的重要动机。跨境支付涉及至少两个国家或地区,支付系统需要将双边或多边CBDC进行有效连接。本文首先对多国央行数字货币(m-CBDC)的种类和运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进而对世界各国现有的m-CBDC跨境安排进行阐述,从而剖析在m-CBDC跨境支付对代理行模式的跨境支付系统进行替代过程中对美元本位产生的冲击,并对中国未来与其他国家在m-CBDC领域进行合作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薛新红   邹银燕   王忠诚  
在全球化进程和金融科技创新的双重推动下,为满足新时代跨境支付需求,世界各国正积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下称CBDC)的潜在应用。以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下称mBridge)为主要代表的国际合作项目,勾勒出一个崭新的全球金融交流合作平台。但目前各国CBDC的国际合作仍处于探索阶段,存在合作成本、CBDC的普适性与互操作性、顶层制度建设等多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针对这些问题,从mBridge的发展之路出发,结合mBridge的架构优化及内在特点,深入探讨mBridge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多重壁垒,找到跨越壁垒的拓展路径。同时,对数字人民币在mBridge框架内的应用、运行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实际经验和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挖掘其中的潜在机会和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有益视角,以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本文的研究为mBridge的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推动数字人民币在CBDC跨境支付领域取得更大突破,并带动世界各国CBDC的未来发展,实现更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应贵  余珂  刘浩博  
随着国际经济活动增多,跨境支付迅速增长,效率却依然低下,其原因在于代理银行模式一直是跨境支付的主要业务模式,造成了客户的消费痛点。跨境支付市场在效率、透明和创新方面完全落后于国内支付业务。由于市场规模较小,且被大银行垄断,大多数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对改进跨境支付效率的意愿不强,对于升级基础设施的投资也不热衷。国际跨境支付市场因不同技术标准、操作流程、支付规范和监管条例而呈现条块分割,成为支付服务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分布式记账技术和数字货币正改变国际支付体系,跨境支付处于金融科技的重要应用场景。包括新加坡在内的几家中央银行联手数十家银行和高科技公司成功完成了基于分布式记账技术的跨境支付的概念验证和场景测试,肯定了区块链在跨境支付业务的应用价值。随着央行数字货币试点增多,人民币跨境支付不久很快会进入新时代,国际化进程会迈出坚实的一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荣海  李亚波  
当前全球众多国家在大力研究、概念验证、试点和发行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推出的业务以零售业务为主,推进的进程大多处于研究阶段。全球CBDC竞争现状存在以下特点:全球CBDC体系中没有明显国际影响力的CBDC,整个市场竞争程度较大,市场信息完全性、流动性较强;各国CBDC发展受限于众多因素,双边、多边合作没有大规模出现。根据全球CBDC竞争现状,文章认为数字人民币发展具备科技、计价、结算“、货币锚”、储备资产,以及稳定金融市场和降低金融风险占优条件。当前数字人民币发展的策略选择是:发展数字人民币零售业务;积累超大规模的数字人民币零售业务使用场景经验;依托“中国制造”推广数字人民币批发业务使用;发挥数字人民币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优势,让数字人民币成为全球央行数字货币体系中的“锚货币”。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劲屹  
现有跨境支付主要采用代理行模式,存在成本高、耗时长和透明度低等弱点。随着法定数字货币的兴起,基于分布式账本的技术运用于跨境支付,各参与方可直接点对点交易,将会给该领域带来革命性变化。当前,不少国家就法定数字货币跨境支付展开联合实验,在技术框架上各具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我国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的实现途径,提出加强国际协调合作、创造条件参与国际原油结算、先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提高平台抗风险能力、各央行实施共同治理等一系列框架设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潘拥军  
当前,各国央行与重要国际金融组织纷纷探索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有些央行已率先将这种新型货币形式试点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中国、巴哈马、瑞典、乌拉圭等国和东加勒比国家组织。还有些尚未决定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也积极试验,以备不时之需。近日,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七个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发布联合报告,阐述了它们对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特征的看法,迫切表达自身对涉及相关标准和理念的立场与态度。诚然,货币是一个国家(或货币联盟)的官方支付手段,法定货币是货币的一个关键属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国平  
数字货币作为数字时代货币数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虽启于民间,或兴于国定。尤其是近年来,社会无现金支付加速形成,全球范围内的法定(央行)数字货币竞相推进。据国际清算银行2019年的调查显示,在全球66家央行中,80%的央行正在研究数字货币,较2018年增长10%。其中,专注于批发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开发的占15%,专注于零售型CBDC开发的占32%。另外,被调查的中央银行近半数则在同时着手批发型和零售型CBDC的开发和研究。数字货币丰富和发展了现行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强化金融与科技有机融合,促进金融在更广范围和限度内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数字货币发展也有望打破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现有格局,推动国际货币跨境交易的通信和支付更加安全、高效和公平、公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东民  宋爽  
数字货币因其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点,被迅速运用到银行、证券、跨境支付等各个金融领域。但是上述特点也为数字货币的监管带来困难,于是法定数字货币被多国央行提上日程。法定数字货币在跨境支付领域具有极大潜力,其点对点的传输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当前跨境支付耗时长、费用高的问题。而且基于法定数字货币建设跨境支付网络,将推动当前从完全由发达国家掌控的高度中心化的全球跨境支付体系,转变为更多发展中国家都能平等、自由参与的适度中心化的体系。当前全球跨境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当前全球跨境支付体系以SWIFT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