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52)
2023(12935)
2022(10688)
2021(10147)
2020(8216)
2019(19017)
2018(18160)
2017(35741)
2016(18839)
2015(20967)
2014(20477)
2013(20286)
2012(18983)
2011(17033)
2010(17192)
2009(16124)
2008(15386)
2007(13599)
2006(12365)
2005(11532)
作者
(49494)
(41369)
(40899)
(39328)
(26553)
(19776)
(18611)
(16044)
(15707)
(14812)
(14008)
(13814)
(13146)
(13142)
(13085)
(12934)
(12187)
(12099)
(11994)
(11431)
(10341)
(9893)
(9773)
(9485)
(9372)
(9364)
(9047)
(8820)
(8210)
(8003)
学科
(80208)
经济(80127)
管理(54706)
(53341)
(43049)
企业(43049)
方法(33383)
数学(30762)
数学方法(30532)
中国(30110)
(29153)
金融(29151)
(27339)
银行(27338)
(26432)
(24675)
(23089)
(20776)
(18845)
贸易(18821)
(18408)
业经(16958)
地方(16801)
(15886)
财务(15860)
财务管理(15835)
企业财务(15189)
农业(14602)
(13386)
(12325)
机构
学院(258334)
大学(258148)
(124592)
经济(122324)
管理(99655)
研究(91082)
理学(84467)
理学院(83595)
管理学(82612)
管理学院(82105)
中国(81920)
(61082)
(54167)
财经(47773)
科学(47067)
中心(44564)
(43879)
(43676)
经济学(40968)
研究所(38942)
(37868)
经济学院(37081)
财经大学(35807)
(35726)
北京(35166)
(32845)
(31473)
(31345)
师范(31154)
金融(30909)
基金
项目(163893)
科学(131909)
研究(125302)
基金(123516)
(105571)
国家(104720)
科学基金(91250)
社会(83775)
社会科(79886)
社会科学(79872)
基金项目(63864)
(59468)
教育(56155)
自然(55913)
自然科(54652)
自然科学(54637)
自然科学基金(53726)
资助(51662)
(50672)
编号(49594)
成果(40488)
(38695)
重点(36344)
国家社会(36105)
(36054)
(34513)
教育部(34325)
课题(33873)
人文(33224)
(33069)
期刊
(134966)
经济(134966)
研究(87681)
中国(52345)
(48084)
金融(48084)
(47870)
管理(37463)
(31986)
科学(31828)
学报(30049)
财经(24909)
大学(24403)
经济研究(23482)
学学(22865)
教育(22156)
(21468)
农业(20921)
技术(19738)
业经(19584)
问题(17886)
(17721)
国际(16557)
理论(15574)
世界(14802)
实践(13737)
(13737)
技术经济(12623)
(11921)
现代(11836)
共检索到412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琳  刘宏雅  沈沛龙  
本文研究中国央行不同形式、不同主体、不同意图、不同时间政策沟通的稳定金融资产价格效应以及央行"言行一致"对政策效果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央行沟通能够显著影响股票价格且能够降低资产价格波动。(2)从形式看,书面沟通较口头沟通对市场影响更大;从主体上看,行长沟通效果好于他人沟通;从政策意图上看,紧缩意图的政策效应大于宽松政策。(3)随预期管理重要性的提升,沟通效果得以更好发挥。(4)央行"言行一致"能够更好地稳定资产价格,"言行相悖"则会造成预期混乱,降低政策效果。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澜飚  郭子睿  王博  
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沟通有助于发挥宏观审慎政策前瞻性和预防性的功能,抑制系统性风险的积累。本文利用2009年4月—2016年12月的数据,运用事件分析法研究了我国的宏观审慎监管沟通对股票市场收益率的影响以及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乐观的宏观审慎监管沟通会对股票市场收益率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悲观的宏观审慎监管沟通的警示作用并不显著,只有房地产行业指数表现出显著的负面反应,中性的宏观审慎监管沟通影响具有异质性。中国人民银行和原银监会作为我国宏观审慎监管的机构,其沟通效果具有各自的特点,但都是通过协调渠道而非信号渠道发挥作用。为增强宏观审慎监管沟通的有效性,我国宏观审慎当局应该明晰沟通的内容,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并做到"言行一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强  胡荣尚  
本文运用经典的宏观经济模型,发现中央银行沟通可以降低股票价格的波动,有利于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本文利用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SVAR模型研究中央银行沟通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以此判断中央银行沟通能否有利于金融资产价格的稳定。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相对书面沟通,口头沟通对股票市场产生的影响效应更大一些。实际干预变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有限。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沟通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作用,本文建议从提高中央银行沟通信息的准确性、提高货币政策决策的透明度和提高公众的金融素养等方面加强中央银行沟通行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肖争艳  黄源  王兆瑞  
本文利用2008—2016年的股票市场和央行沟通数据,采用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央行沟通对股票市场稳定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央行书面沟通方面,货币政策委员会会议纪要不能显著降低股市波动,并且其影响不会因为措辞变得更加明确而得到改善。相比之下,《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金融稳定报告》则有利于稳定股市波动。在央行口头沟通方面,央行关于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的沟通均能很好地降低股市波动。总体来看,口头沟通稳定股票市场波动的效果比书面沟通更好。随着货币政策口头沟通措辞的明确化和沟通灵活性与针对性的加强,口头沟通对股票市场稳定发挥的作用也会变得更加有效。对此,央行在未来需要完善沟通方式,更加重视口头沟通机制。在货币政策的口头沟通中,央行应注重措辞的明确化和沟通的及时性。在货币政策的书面沟通中,央行应注重提高信息质量,披露更多关于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及调整原因等实质性内容。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琦  何启志  
央行信息披露下的市场预期是金融资产价格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措辞提取法合成我国央行信息披露指数,根据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央行信息披露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论表明:短期内,央行信息披露可以降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与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相比,央行信息披露对金融资产价格的贡献率大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小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因此,央行应该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精准性和完善央行信息披露制度,注重培育社会公众的金融素养,降低金融资产价格波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正辉  粟亚亚  廖高可  刘果  
基于传统纸质媒体与新媒体获取全面的媒体信息数据,运用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计算沪深300指成份股的特质波动率,并将媒体信息的关注度、媒体情感、媒体关注度与媒体情感的交互作用纳入统一的计量分析模型中,综合探究媒体信息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发现:媒体关注度和媒体情感对金融资产价格波动都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媒体关注度和媒体情感相互作用对金融资产价格产生影响;媒体信息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在不同趋势下,其作用方向和程度均具有显著差异。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力  王博  郝大鹏  
本文基于2005年7月至2017年2月的日度数据,检验中国央行汇率沟通对于股票市场波动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央行汇率沟通会对本国股票市场产生明显的溢出效应,并显著增加股票市场的波动率,B股市场波动率反应程度显著强于A股市场。(2)书面沟通的效果强于口头沟通,口头沟通中行长沟通效果强于非行长沟通;汇率贬值的沟通效果显著强于汇率升值沟通。(3)汇率沟通对于股票市场波动率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非线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云峰  崔静雯  白湘阳  
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沟通已成为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采用2005—201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利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金融稳定沟通在金融市场中的效应。研究发现:金融稳定沟通在短期内能够创造信息,引导股市收益朝中央银行合意的方向变化,随着时间推移,该影响会逐步减弱;但无论何种期限内,沟通都不能降低股市噪音,反而会加大市场波动。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沟通如何影响股票市场。结论表明:在短期内沟通能通过信号渠道引导公众预期,而沟通的协调渠道在任何时期内都不能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提高我国金融稳定沟通在金融市场中的效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王岗  
回顾美国基金业及股票市场的历史,我们发现,美国的投资基金并不是自始就发挥了稳定市场的作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国培  潘再见  
本文以2006年10月~2012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的沟通实践为样本,采用EGARCH模型检验我国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中央银行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有一定影响,且影响的方向符合中央银行预期,但效果不够明显,特别是对长期利率的影响微弱;(2)口头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比书面沟通更明显;(3)央行行长沟通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大于他人沟通。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可作为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使用,以丰富政策工具的组合菜单;在沟通策略上,应注重口头沟通与行长沟通,提高沟通效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凯  
随着股票市场出现国际化潮流,资产定价再不能像以往那样只关注于国内因素,而必须要从新的国际化的角度全面考察,这也直接影响到证券组合中对股票的跨国选择。同时,存在其他一些因素限制着资产定价模型发挥作用,比如恋家倾向。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方面要开放股票市场,另一方面,也必须学习借鉴发达国家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豫媚  董芳园  郭俊杰  苗珊  
中国的央行沟通不仅用于引导货币政策预期和宏观经济预期,还发挥着稳定汇率的作用。然而,相比于央行沟通影响利率和股价的研究,针对汇率的研究仍然较少。本文使用EGARCH模型研究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语义相似度对汇率波动的影响,试图检验央行沟通在稳定汇率方面的成效。本文实证研究表明,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的提高会加剧汇率波动。这是因为,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越高,央行释放的新信息就越少,从而会阻碍预期引导、加剧市场分歧,最终引起市场波动。分主题的文本语义相似度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了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对汇率稳定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即当期或上一期语义相似度越高,语义相似度的提高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会越大。异质性分析表明,央行沟通语义相似度对汇率的影响在汇率升贬值以及近期是否实施过货币政策操作的情况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异质性。最后,本文对如何完善和实践央行沟通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邹文理  王曦  谢小平  
本文使用事件研究法分析我国中央银行沟通行为对股票价格走势的影响。研究发现,影响确实存在且影响方向和力度与央行沟通方式以及股票市场背景有关。具体而言:(1)书面沟通影响显著,口头沟通则无明显作用;(2)宽松性政策信息沟通产生了正向影响,紧缩性信息沟通影响为负;(3)沟通事件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一种短期作用,并伴随着即时效应、预知效应和滞后效应;(4)在熊市或牛市的不同市场背景下,央行沟通对股价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结果表明,央行的沟通手段对金融市场有重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卫国  徐小飞  
文章选取2000年一季度到2008年二季度共34个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金融资产选择与股票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手持现金比例、储蓄存款比例与股票市场深度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这说明三者存在长期稳定关系。现金持有比例与股票市场深度之间有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储蓄存款比例与股票市场深度只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前者是后者Granger原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博  刘翀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央行沟通逐渐成为货币政策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我国2006年10月至2015年12月的数据,运用EGARCH模型考察央行沟通的金融市场效应。结果表明,央行沟通的短期金融市场效应合意且显著,长期金融市场效应虽然合意,但并不显著;相比于利率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汇率市场对央行沟通的反应程度最小。无论在哪个市场,央行沟通的效应都远小于货币政策决定的市场效应,央行沟通对市场的维稳性也无法冲抵货币政策决定引起的市场波动。在央行沟通中,宽松性沟通的市场效应大于紧缩性沟通,行长沟通的市场效应大于外部委员沟通。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市场对央行沟通的反应更强烈,央行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