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39)
- 2023(4190)
- 2022(2559)
- 2021(1794)
- 2020(1114)
- 2019(2289)
- 2018(2113)
- 2017(3934)
- 2016(2103)
- 2015(2338)
- 2014(2286)
- 2013(2402)
- 2012(2358)
- 2011(2263)
- 2010(2111)
- 2009(2002)
- 2008(1918)
- 2007(1577)
- 2006(1447)
- 2005(1433)
- 学科
- 济(15935)
- 经济(15933)
- 业经(8437)
- 产业(7683)
- 信息(7659)
- 总论(7509)
- 信息产业(7500)
- 管理(6121)
- 业(5141)
- 方法(5023)
- 数学(4625)
- 数学方法(4606)
- 企(4512)
- 企业(4512)
- 贸(3842)
- 贸易(3836)
- 易(3775)
- 银(3741)
- 银行(3741)
- 中国(3717)
- 行(3624)
- 融(3578)
- 金融(3578)
- 农(2395)
- 财(2110)
- 制(2082)
- 货(2063)
- 图书(2005)
- 书馆(1976)
- 图书馆(1976)
- 机构
- 大学(36318)
- 学院(35001)
- 济(18037)
- 经济(17698)
- 中国(13490)
- 管理(13361)
- 研究(13184)
- 理学(11130)
- 理学院(11025)
- 管理学(10906)
- 管理学院(10839)
- 财(8787)
- 京(7376)
- 中心(7109)
- 融(7041)
- 财经(6993)
- 金融(6970)
- 经(6480)
- 银(6479)
- 经济学(6462)
- 银行(6324)
- 所(5982)
- 经济学院(5949)
- 科学(5913)
- 行(5797)
- 人民(5703)
- 财经大学(5430)
- 研究所(5279)
- 国人(5252)
- 中国人(5239)
共检索到589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穆杰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DCEP在替代M0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安全、可控的原则,在可控匿名设计的前提下坚持"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双层投放模式。DCEP的功能研发、顶层设计、标准制定、联调测试等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同时DCEP的服务范围、应用场景、支付功能等相关试点验证工作已经展开。目前DCEP面对来自虚拟货币"比特币"及ICO、法律及金融监管、数字货币流通环节的改造、区块链底层技术不成熟以及libra超主权货币等多方面的挑战,可以考虑从数字货币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数字货币技术的革新、数字货币基础及应用研究的深化、数字货币有限中心化构想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潘拥军
当前,各国央行与重要国际金融组织纷纷探索法定数字货币发展。有些央行已率先将这种新型货币形式试点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中国、巴哈马、瑞典、乌拉圭等国和东加勒比国家组织。还有些尚未决定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也积极试验,以备不时之需。近日,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七个发达经济体的中央银行发布联合报告,阐述了它们对央行数字货币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特征的看法,迫切表达自身对涉及相关标准和理念的立场与态度。诚然,货币是一个国家(或货币联盟)的官方支付手段,法定货币是货币的一个关键属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源源 李政磊 夏旭
数字经济在全球迎来全面发展,主要经济体纷纷加快布局法定数字货币研发与试点。本文在厘清法定数字货币的发展演变与特征基础上,从存款业务、贷款业务、营收能力、营运成本等多维度深入探究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对银行体系的可能影响。研究发现,央行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对商业银行存在“双刃剑”效应,但整体而言“利”大于“弊”:(1)通过对公众现金需求和第三方平台资金吸纳产生替代效应以改善商业银行揽储环境;(2)通过推动央行征信体系改善和大数据风控成熟应用以促进商业银行审贷效率、放贷精准度及意愿提升;(3)通过提升货币创造能力和缓解金融摩擦程度而降低商业银行息差收入;(4)通过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运营以降低商业银行营运成本。鉴于此,商业银行一方面应推动金融创新以充分把握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带来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须谋划业务转型以积极应对法定数字货币推行引致的负面挑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炳
比特币为代表的私人加密数字货币以密码学原理与通信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了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具有交易效率高、数据难以篡改等优势。但其去中心化架构难以与传统货币发行支付系统匹配,推广成本巨大。并且,去中心化的发行机制导致中央银行无法把控货币供应节奏,可能导致价格水平大幅波动、货币政策执行困难等问题。综合来看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有助于解决私人加密数字货币存在的诸多问题。针对现有研究中所提出三类不同开放程度的法定数字货币发行方案。由中央银行和部分金融机构建立法定数字货币发行联盟,共同建立数字货币发行网络,由商业银行向居民、企业提供数字货币与传统货币兑换的发行模式。此外,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关乎整个货币发行、支付系统的运行,必须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试点逐步推进。
关键词:
区块链 法定数字货币 货币属性 发行模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正鑫 赵岳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美欧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监管当局在数字货币发展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有的甚至着手设计本国的法定数字货币相对于电子化支付主要基于传统的电子支付工具,货币数字化是基于最新信息技术的一种虚拟货币。目前货币数字化多由非金融机构发行,且在虚拟世界中流通,国际上对此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和称呼。欧洲银行业管理局(EBA)称此种货币为"虚拟货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前 汤莹玮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可信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推出,中央银行发行的传统纸质货币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数字货币可能成为未来货币发行、支付模式的发展方向。本文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货币概念、理念发展,总结了理想的数字货币需要具备的特征;在技术层面,在对区块链技术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货币系统应兼收并蓄包括区块链在内的各种成熟技术;在实践层面,在总结若干需要重点考虑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区块链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姚前 汤莹玮
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移动支付、可信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推出,中央银行发行的传统纸质货币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数字货币可能成为未来货币发行、支付模式的发展方向。本文在理论层面,梳理了数字货币概念、理念发展,总结了理想的数字货币需要具备的特征;在技术层面,在对区块链技术进行辩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数字货币系统应兼收并蓄包括区块链在内的各种成熟技术;在实践层面,在总结若干需要重点考虑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法定数字货币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区块链 央行法定数字货币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洁萌
Facebook的数字货币Libra白皮书一经公布,即引发了全世界的强烈关注。本文在对Libra与其他货币形态进行全面系统性比较的基础上,借助雷达图量化分析了不同货币形态的优劣势,指出Libra具有低交易成本、低偷窃成本、高延伸服务等优势;同时分析了Libra的落地面临监管合规、隐私保障、避免挤兑、效率与安全兼顾和确保协会独立性与稳定性等五大挑战;论证我国发行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不仅能克服Libra的五大挑战,还具有五大优势:坚实的信用背书,庞大的用户基础,牢固的用户习惯,领先的理论框架,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我国应未雨绸缪,尽快发行CBDC,以抢占先机。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赵雪情
疫情以来,全球货币支付体系加速数字化变革,作为一种最安全的数字资产,央行数字货币(CBDC)发行具有众多优势,将为全球货币金融体系注入新活力,可能成为支付交易与未来发展的新基石;但同时也会带来潜在风险,并引发复杂的政策问题。中央银行需要适应新技术潮流与经济社会变化,开发新的公共产品,确保下一代货币服务于公共利益。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双双 黄志刚 王姗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是现代货币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但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涉及的内容和体系十分庞杂。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概念、内涵以及其对经济金融的影响进行梳理,探讨央行数字货币对优化支付体系、丰富货币政策的贡献,以及给金融稳定带来的挑战。研究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产生与发展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兴起,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将高于传统法定货币带来的经济效益。央行数字货币的出现是改善支付问题的重要突破,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对零售、批发和跨境支付具有优化作用,其能够重塑支付体系,实现代币化交易和安全的信息共享,未来有可能成为主要的支付工具之一。由于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较大,且相关研究尚处于探索之中,因此很难得出明确或定量的稳健性结论。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将影响到金融结构和经济的各个方面,本研究对于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理论与实践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胡思慧 柳青
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现代货币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私人数字货币、私人支付工具的发展抢先一步回应,替代传统货币部分功能。私人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目前主要是新型数字加密技术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借鉴,但应考虑分布式记账技术的交易性能以及不同共识算法产生的资源成本。不同的法定数字货币实现模式主要对两个问题产生不同影响:一是商业银行地位,二是信用创造机制。有别于其他国家,中国的私人数字支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洋
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及其底层技术——区块链技术以及分布式记账方法引起了世人的关注。2016年2月春节刚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先生接受《财新周刊》专访,谈及人民银行部署了重要力量研究探讨区块链应用技术以及数字货币涉及的其他相关技术。《中国金融》杂志在今年第17期刊发了探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专题。这是国内目前最为集中地讨论央行数字货币的文章。这些文章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已经从技术层面和理论层面深入探讨人民币数字货币的发行问题了。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在未来发行数字货币,从什么意义来理解这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田慧芳
近年来,移动支付、可信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让我们见证一种新型货币——数字货币的诞生。像纸币的演变一样,电子支付方式的革新使经济运行更加高效便捷,并带来全新的经济互动。理论界对于加密货币的研究已有多年,但主要是针对私营部门的加密数字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刚 许余洁
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将加强金融科技研发和应用列入工作重点,并提出继续稳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研发。央行法定数字货币试点可能很快推出,近期有报道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将参与其中,并有望首先在深圳、苏州等地落地。这些消息引起了普通公众、金融界和学术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强烈兴趣。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法定数字货币》,是原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巡视员陈宝山先生和国际电
关键词:
法定数字货币 《法定数字货币》 稳步推进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宋爽 刘东民
自从比特币诞生以来,数字货币及其底层的分布式账本技术迅速在全球推广应用。传统上,货币的发行和流通采用二叉树结构,中央银行为最高节点,中间为商业银行,底层为社会公众和企业。而在分布式账本下,所有节点具有同等权限,彼此之间可直接交易。于是,数字货币的推崇者以去中心化、免信任中介、不可篡
关键词:
数字货币 应用场景 职能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