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05)
2023(14006)
2022(11516)
2021(10522)
2020(8780)
2019(20065)
2018(19477)
2017(37987)
2016(20503)
2015(22946)
2014(22800)
2013(23026)
2012(21446)
2011(18913)
2010(19494)
2009(18241)
2008(18883)
2007(17272)
2006(15569)
2005(14652)
作者
(57783)
(47813)
(47799)
(45078)
(31096)
(22751)
(21699)
(18519)
(18300)
(17489)
(16491)
(16177)
(15683)
(15193)
(15131)
(14612)
(14291)
(13947)
(13836)
(13741)
(12135)
(11870)
(11777)
(11028)
(10850)
(10828)
(10703)
(10662)
(9566)
(9375)
学科
(100803)
经济(100703)
(94508)
(86531)
企业(86531)
管理(84013)
方法(41893)
(35898)
数学(32889)
数学方法(32764)
业经(32112)
(28893)
(27009)
财务(26975)
财务管理(26917)
中国(26421)
企业财务(25712)
地方(23147)
(21892)
农业(21023)
技术(19038)
(17254)
(17046)
银行(17032)
(16703)
(16507)
(16314)
贸易(16293)
(16089)
(15866)
机构
学院(297166)
大学(290775)
(131746)
经济(129194)
管理(123077)
理学(103038)
理学院(102051)
管理学(101098)
管理学院(100487)
研究(94170)
中国(80625)
(67948)
(61563)
财经(51543)
科学(51282)
(48444)
(46699)
(46461)
中心(44805)
(44319)
研究所(40697)
经济学(40088)
北京(39258)
(38592)
财经大学(37905)
业大(36967)
经济学院(36219)
商学(35541)
商学院(35222)
(34550)
基金
项目(181513)
科学(145854)
研究(138616)
基金(132958)
(112190)
国家(111097)
科学基金(98679)
社会(91102)
社会科(86686)
社会科学(86661)
(72122)
基金项目(69693)
教育(63059)
自然(60913)
自然科(59508)
自然科学(59498)
自然科学基金(58555)
(58208)
编号(55671)
资助(54877)
成果(44727)
(43432)
(41164)
(40816)
重点(40244)
(39094)
课题(38643)
国家社会(37676)
创新(37320)
教育部(36299)
期刊
(158730)
经济(158730)
研究(93584)
中国(63953)
(60031)
管理(54099)
(41173)
(37346)
金融(37346)
科学(36545)
学报(34778)
技术(28771)
大学(28425)
教育(28143)
农业(27813)
业经(27579)
财经(27123)
学学(26849)
经济研究(24612)
(23380)
问题(20123)
(18386)
技术经济(17940)
财会(17439)
会计(16965)
商业(15904)
(15880)
现代(15463)
世界(15265)
经济管理(14616)
共检索到475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振   周秀娟   郭晔  
本文以2013年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设立这一事件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的债务结构渠道。研究发现,(1)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通过降低企业银行间市场发债成本,显著促进债券被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企业的债券融资,起到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的作用。(2)从债券市场和银行体系流动性来看,当债券市场担保品比例较高或者银行体系流动性较宽裕时,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对企业债券融资的作用效果会减弱。(3)从企业的内外部融资条件来看,当企业内部融资约束较大时,企业难发行债券;当区域金融发展水平较高时,企业信贷约束小,债券融资需求小,两者都减弱了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的作用。(4)从债务结构来看,债券被纳入央行合格担保品范围后,企业的银行借款下降,债券融资增多,债务结构得到优化。本文的研究对央行担保品管理框架更好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债务结构、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孙洁  殷方圆  宁金辉  
客户作为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经营绩效和经营风险均具有重要影响,而经营绩效和经营风险又是评级机构对发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指标。以2007~2017年发行公司债、企业债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客户资源视角,考察客户集中度对企业信用评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客户集中度与企业信用评级水平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正相关关系受企业信息质量、行业竞争程度以及评级机构异质性的影响,且企业经营绩效是客户集中度影响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路径之一。此研究结论揭示了大客户信息在信用评级中发挥的重要补充作用,也为企业提高自身信用评级水平提供了新的努力方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雪松  唐英伦  方胜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以《物权法》出台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是否降低了企业的债务成本。实证结果显示,《物权法》出台后,与固定资产占比较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占比较低企业的债务成本显著降低。进一步,与《物权法》出台通过扩大可抵押资产范围、加强债权人保护等渠道降低企业债务成本的经济直觉一致,三重差分检验结果表明,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表现出丰富差异性:其一,与法律制度环境较好地区相比,《物权法》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差地区相对更大;其二,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相比,《物权法》对企业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在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相对更大;其三,与融资约束较弱企业相比,对于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而言,《物权法》对债务成本的降低作用相对更强。这些基于中国经济实践的经验证据识别并揭示出了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促使企业债务成本下降的作用机理,从而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宇峰  张娜  
以2009~2012年连续四年披露研发投入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政治联系、债务融资对企业研发投入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研发投入面临债务融资约束,债务融资比例(银行借款)与研发投入强度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长期借款对研发投入强度的债务制约作用比短期借款更大,政治联系对企业的研发投入产生了"挤占"效应,抑制了R&D投资,虽然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长期债务资源,但并未能如预期产生显著的"资源效应",扭转企业债务融资困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雪松  方胜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以《物权法》出台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如何影响企业负债融资。实证结果表明,《物权法》出台之后,与固定资产占比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较低企业的流动性负债和总负债都增长得更快。进一步研究发现:(1)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流动性负债的提升效应主要由商业信用增加驱动,企业短期借款没有显著变化;(2)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长期负债产生了显著的滞后增长效应,其作用机理在于,法律改革通过推动商业信用这一非正规金融工具快速发展来撬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的长期放贷。本文基于中国新兴转轨经济实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钱雪松  方胜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以《物权法》出台为标志的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如何影响企业负债融资。实证结果表明,《物权法》出台之后,与固定资产占比高的企业相比,固定资产所占比例较低企业的流动性负债和总负债都增长得更快。进一步研究发现:(1)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流动性负债的提升效应主要由商业信用增加驱动,企业短期借款没有显著变化;(2)担保物权制度改革对企业长期负债产生了显著的滞后增长效应,其作用机理在于,法律改革通过推动商业信用这一非正规金融工具快速发展来撬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的长期放贷。本文基于中国新兴转轨经济实践的经验研究,识别出法律影响金融的因果关系,并厘清了担保物权制度改革产生的经济效应及作用机理,为"法与金融"领域提供了新证据,对进一步完善法律以有效促进金融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宋淑琴  高玲  
本文以2003-2012年间发生过债务重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债务结构对债务重组规模的影响,以及不同产权性质下债务结构对债务重组影响的差异。研究发现:短期负债与债务重组规模显著正相关,长期负债与债务重组规模显著负相关;金融性负债与债务重组规模显著正相关,负债与债务重组规模显著负相关;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产权性质能够显著降低短期负债对债务重组的促进作用,能够降低长期负债对债务重组的抑制作用;国有产权能够显著促进金融性负债对债务重组的促进作用,能够显著降低经营性负债对债务重组的抑制作用,这符合我国"预算软约束"的制度背景。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卢凌  
本文将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企业分为主板企业和中小板企业两类,实证研究2008~2016年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这两类企业资本结构和债务期限结构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参与了主板上市企业的公司治理,影响了企业的资本结构;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主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呈现显著的先递增、后递减的非线性关系,与主板企业的长期负债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机构投资者在中小板企业公司治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大,机构持股比例与中小板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债务期限不存在相关关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建雄  谈咏梅  
突破传统企业债务具有同质性的假设,从异质性的角度出发,将债务分为期限和来源两个不同维度,探寻了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内在关联,并得出如下结论:企业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债务期限异质性对企业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债务来源异质性对企业自由现金流与过度投资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玲  李玥婷  吴璇  
使用2010-2013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责任报告与债务资本成本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降低债务资本成本,并且具有"首次披露"效应;社会责任报告对债务资本成本的负向影响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与非环境敏感行业中表现得更为显著;社会责任报告的质量越高,越有助于企业降低债务资本成本。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兆国  曾牧  刘永丽  
从我国的市场与制度背景出发,对政治关系、债务融资与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我国上市公司2005~2009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有政治关系的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更多的银行借款;从总投资看,有政治关系的企业的银行借款更容易导致投资过度;从各类别投资看,有政治关系的企业的银行借款更容易导致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过度,而对固定资产和研发投资的非效率投资则未产生实质性影响;不同类别投资之间存在挤占问题,即有政治关系的企业对不同类别投资的偏好顺序是无形资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投资。这些研究结论丰富了企业投融资以及政企关系和银企关系方面的研究,同时也为进一步完善社会资源的市场交易机制、建立健全债务约束机制、规范企业投资行为提供了理论与经验依据。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姝  谢晓嫣  
本文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性运用的角度,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社会责任与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对2008-2010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企业中政治关联的确广泛存在,政治关联能给企业带来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的融资便利,地方性政治关联与长期贷款的正向显著性比中央性政治关联更强;社会责任履行度越高越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贷款,并且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政治联系。本研究为我国转轨经济时期民营企业寻求替代性机制来解决融资约束问题提供了实证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文芳  
文章以1999~2006年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企业微观层面出发,实证检验了债务约束和负债来源对公司R&D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负债融资与公司R&D投资强度显著负相关;不同负债融资来源对公司R&D投资强度影响不同,相对于银行借款而言,商业信用更难以为高风险的R&D投资提供资金来源;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的类型不同,负债融资对其R&D投资强度的影响也不同,与国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相比,私有产权控股的上市公司中,负债对R&D投资的约束力更强。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洪峰  戴文涛  
内部控制披露为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了新信息源,但企业政治关联对内部控制质量的债务契约有用性产生了挤出效应。以2009年~2011年度A股民营企业为样本的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民营企业越容易获得有利的债务契约,包括更多的新增贷款、更低的贷款利率和更长的贷款期限;民营企业的政治关联会弱化内部控制质量的债务契约的有用性,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和位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表现尤为明显。但民营企业政治关联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大力推进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化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樊勇  王蔚  
本文采用2002—2011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实证研究市场化进程对样本企业债务税盾的跨期效应及特征。研究发现:第一,在不考虑市场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的债务税盾效应显著存在;第二,企业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越高,债务税盾效果越显著;第三,市场化进程有助于抑制由于"预算软约束"带来的企业债务风险;第四,中国上市公司债务税盾存在行业效应,表现为除房地产、原材料等行业外,对绝大多数行业效果明显。由此本文建议:政府应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以有利于企业降低财务风险,发挥债务税盾效用;运用行业优惠为主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特定行业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