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3)
2023(15774)
2022(13479)
2021(12770)
2020(10605)
2019(24181)
2018(23810)
2017(46703)
2016(24863)
2015(27676)
2014(27042)
2013(26497)
2012(24383)
2011(21868)
2010(22221)
2009(20724)
2008(19386)
2007(17200)
2006(15296)
2005(13438)
作者
(68072)
(56463)
(55813)
(53333)
(36057)
(26898)
(25492)
(21880)
(21435)
(20361)
(19241)
(18913)
(17924)
(17755)
(17520)
(17385)
(16727)
(16444)
(16238)
(16168)
(13964)
(13723)
(13575)
(12949)
(12719)
(12574)
(12537)
(12488)
(11340)
(11144)
学科
(92589)
经济(92491)
管理(76161)
(74667)
(63484)
企业(63484)
方法(41121)
数学(35373)
数学方法(34941)
中国(31053)
(28641)
金融(28640)
(27609)
银行(27573)
(27119)
(26516)
(26083)
业经(22785)
(21353)
地方(20959)
技术(20483)
(18315)
(18214)
贸易(18195)
(17714)
农业(17713)
(17470)
财务(17403)
财务管理(17377)
理论(17185)
机构
学院(338101)
大学(337406)
(139001)
管理(138739)
经济(135904)
理学(119680)
理学院(118465)
管理学(116699)
管理学院(116078)
研究(110033)
中国(91329)
(70703)
(66222)
科学(64844)
中心(53252)
(53248)
财经(52431)
(50251)
(50249)
研究所(48178)
(47729)
业大(46986)
北京(44813)
(43257)
师范(42925)
经济学(41855)
(41282)
(40186)
财经大学(39135)
农业(38806)
基金
项目(229655)
科学(182319)
研究(172950)
基金(166957)
(143168)
国家(141913)
科学基金(123843)
社会(109587)
社会科(104037)
社会科学(104014)
(90166)
基金项目(88444)
自然(79167)
教育(79158)
自然科(77382)
自然科学(77368)
自然科学基金(75994)
(74784)
编号(71080)
资助(68335)
成果(57737)
(51623)
(50815)
重点(50651)
(49166)
课题(48717)
创新(47465)
国家社会(44637)
项目编号(44484)
教育部(44344)
期刊
(150453)
经济(150453)
研究(104836)
中国(66737)
管理(51770)
(49812)
金融(49812)
(49284)
学报(46981)
(45609)
科学(44893)
教育(39579)
大学(36595)
学学(34321)
农业(30501)
技术(29367)
财经(25208)
业经(25028)
经济研究(24130)
(21471)
问题(18688)
理论(18240)
科技(17230)
图书(17023)
技术经济(16815)
实践(16808)
(16808)
现代(15756)
(15667)
商业(15003)
共检索到507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伟  李语彤  刘敏  杨国超  
货币政策如何更有效地改善企业融资一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难题。经济新常态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货币政策担保品框架,通过将央行信用与企业信用相挂钩的方式支持企业融资。文章以公司信用类债券被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的信贷融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将公司信用类债券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这一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显著扩大了企业的信贷融资规模,尤其是长期借款融资规模,并降低了企业的信贷融资成本。在货币政策担保品框架下,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借贷便利操作规模和利率的方式有效影响银行信贷投放,从而起到改善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文章从企业信贷融资视角为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于更好地实施基于担保品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国进  丁赛杰  赵向琴  蒋晓宇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政策陆续出台且支持力度不断强化,政策效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将绿色金融政策和绿色转型纳入可持续投资(ESG)资产定价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风险资产均衡收益和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其次基于绿色债券纳入央行合格担保品这一准自然实验,分别从企业融资成本和绿色创新两个角度实证检验绿色转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1)央行担保品类绿色金融政策通过降低绿色债券的信用利差为绿色企业提供融资激励,同时通过提高棕色债券的信用利差给棕色企业的绿色转型带来倒逼促进作用。(2)这一影响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内作用更为显著,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弱化。(3)央行担保品类绿色金融政策通过融资途径显著提升了棕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倒逼棕色企业绿色转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田静婷  
运用法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从产权的视角出发,剖析了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结构,并对现行法律制度中关于农村担保融资范围的规定进行了归纳。通过对湖北、浙江、四川三省有关试点地区农村信贷担保的抵、质押问题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农村担保融资制度的创新策略:优化农地产权权能,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放宽现行法律中关于农村抵押担保物的范围,同时加快土地产权市场的建立、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创新动力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安娜  陆巍峰  王强  柴雷鹰  杨曦  李青  
目前由于我国整个金融生态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不够完善,金融机构与借款人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商业银行为了保障贷款资金安全,普遍要求借款企业提供抵质押担保或第三方担保,使担保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设计贷款契约最重要的非利率因素。因此,研究探讨信贷担保方式创新,具有现实和长远的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光  田天  
所谓"保理"是指在赊销贸易背景下,保理商为卖方提供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及信用风险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保理一词源于欧洲的"Factoring"业务,也被称之为保付代理。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华夏  马树才  秦琳贵  
海洋经济中小企业具有"海洋经济"与"中小企业"的双重身份特点,融资困境既包括中小企业融资所涉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又包括海洋经济中小企业所特有的缺乏有效抵押物、海洋经济高风险、资金需求周期性强等问题。本文提出加强海洋经济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建设,鼓励发展海洋经济中小企业互助担保的信贷融资担保策略,解决融资难,更解决融资贵的问题。要兼顾市场选择机制,使海洋经济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配置达到最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彭凤祥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聊城市企业融资担保模式的案例研究,分析当前中小企业融资中普遍运用的保证、抵押和质押方式存在的风险隐患,深入剖析中小企业融资特点,探讨了行业担保模式、桥隧模式和"信贷+保险"模式等中小企业的新型融资担保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昊  肖雄  
本文将2018年绿色信贷资产纳入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验证政策实施对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担保品扩容对重污染企业的非发明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对金融欠发达地区、融资约束低和社会责任强的国有重污染企业的创新效应更明显。基于以上结果,本文认为央行应综合运用担保品框架,加强其结构调整功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曾纪芬  
随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缺抵押、少担保、风险高仍是困扰金融资本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约因素,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尤为突出。本文在对现有广西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政策以及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等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梳理当前全区农业信贷融资担保在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提出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路径及对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永明  仝云丽  
中小企业因经营规模小、管理不完善、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等原因使银企之间出现信息不对称,导致商业银行在贷款时出于风险的考虑不愿意向中小企业放款。网络联保贷款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降低银行贷款风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但在内外部约束不够强烈的条件下,网络联保运行机制会出现失效,企业倾向于选择策略性违约而给银行带来损失。为进一步降低风险,将担保制度引入到网络联保融资模式中,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策略性违约的概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薇  张伟斌  
目前,中国工商注册的中小企业在1000万家以上,几乎占到全部注册企业的99%。中小企业的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到全国总数的60%、57%、40%;中小流通企业约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在我国1500亿美元的出口总额中,约60%来自中小企业,特别是自90年代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本文从研究我国土地流转法律和实践出发,以湖北为例,对农村金融市场基于土地的用益物权包括耕地、水面和林地的承包经营权抵质押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制约抵质押创新的因素所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征信  [作者] 朱瑞博  华斌  
传统的信用担保难以满足科技型中小企业巨大的融资需求。杭州市通过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对科技企业及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等进行资源整合,初步构建了一个集政策、产品、中介、信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了基于联合信用担保的运行机制和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科技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玉红  
信贷融资模式虽然能暂时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但是信用风险还是无法较好地识别与分散。本文从保险管控风险的功能出发,充分考虑信息不对称所引发信用风险的可保性,在政策指导下重新构建保险金融信贷融资新模式,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同时在识别、监控与弥补风险的基础上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新蓉  刘银双  
本文以MLF担保品扩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和三重差分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对担保品政策结构效应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宽松的担保品政策有助于提高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促进其信贷期限结构延长。该结构效应在高金融发展水平地区、低融资成本以及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小微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通过弱化银行信贷传导机制和减少银行信贷需求,降低了担保品政策对小微企业融资的调控效果,此“替代效应”在强监管套利与弱银行竞争条件下尤为明显。本文结论能为完善货币政策担保品框架与充分发挥金融科技贷款优势,以建立长效的小微企业服务机制提供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