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83)
- 2023(10538)
- 2022(8627)
- 2021(7864)
- 2020(6713)
- 2019(14944)
- 2018(14604)
- 2017(29128)
- 2016(15707)
- 2015(17050)
- 2014(16986)
- 2013(16883)
- 2012(15522)
- 2011(13498)
- 2010(13956)
- 2009(13269)
- 2008(13660)
- 2007(12475)
- 2006(11188)
- 2005(10413)
- 学科
- 业(82693)
- 企(76969)
- 企业(76969)
- 济(70536)
- 经济(70457)
- 管理(65938)
- 方法(30579)
- 财(27670)
- 业经(26845)
- 农(24389)
- 数学(22781)
- 数学方法(22549)
- 务(21638)
- 财务(21621)
- 财务管理(21604)
- 企业财务(20581)
- 农业(17748)
- 策(17563)
- 技术(17059)
- 制(16176)
- 中国(15318)
- 划(13825)
- 理论(12954)
- 和(12658)
- 贸(12290)
- 贸易(12279)
- 企业经济(12204)
- 体(12035)
- 易(11973)
- 经营(11855)
- 机构
- 学院(229618)
- 大学(221741)
- 济(102325)
- 经济(100460)
- 管理(95946)
- 理学(81989)
- 理学院(81297)
- 管理学(80363)
- 管理学院(79925)
- 研究(70744)
- 中国(58557)
- 财(51245)
- 京(44807)
- 财经(39712)
- 科学(39124)
- 农(37536)
- 江(36359)
- 经(36062)
- 所(35181)
- 中心(33025)
- 研究所(31112)
- 业大(30713)
- 经济学(30188)
- 农业(29330)
- 财经大学(29143)
- 州(28376)
- 商学(28301)
- 商学院(28047)
- 北京(27948)
- 经济学院(27255)
- 基金
- 项目(143381)
- 科学(116010)
- 研究(107373)
- 基金(106786)
- 家(90928)
- 国家(90034)
- 科学基金(80165)
- 社会(70487)
- 社会科(67035)
- 社会科学(67021)
- 省(56574)
- 基金项目(55604)
- 自然(51717)
- 自然科(50624)
- 自然科学(50611)
- 自然科学基金(49816)
- 教育(48494)
- 划(45902)
- 资助(44120)
- 编号(42579)
- 业(34853)
- 成果(33676)
- 创(33126)
- 部(32479)
- 重点(31336)
- 发(30570)
- 创新(29990)
- 性(29721)
- 制(29159)
- 课题(29055)
- 期刊
- 济(119521)
- 经济(119521)
- 研究(68497)
- 财(44224)
- 中国(42307)
- 管理(41787)
- 农(35822)
- 科学(28931)
- 学报(27782)
- 融(26837)
- 金融(26837)
- 农业(24665)
- 大学(22306)
- 技术(21652)
- 学学(21609)
- 业经(21534)
- 财经(20505)
- 经济研究(18797)
- 教育(18115)
- 经(17674)
- 业(15382)
- 问题(15046)
- 技术经济(14302)
- 贸(13329)
- 财会(13172)
- 现代(12569)
- 世界(11996)
- 国际(11836)
- 商业(11607)
- 经济管理(10969)
共检索到350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徐亚平 刘玉蕊
本文选取2007—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投资水平、投资效率与投资结构三个维度出发,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央行担保品政策对企业投资韧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央行担保品政策对企业投资具有显著优化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央行担保品政策通过流动性约束机制优化了企业投资水平、投资效率与投资结构,通过公司治理水平机制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通过缩减虚实投资的相对收益机制引导企业投资实体经济。异质性分析表明,央行担保品政策有利于缓解企业环境不确定性,且对国有企业投资的边际贡献更为突出。进一步分析表明,央行担保品政策能够从恢复程度与恢复速度两个层面提升企业投资韧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国进 丁赛杰 赵向琴 蒋晓宇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政策陆续出台且支持力度不断强化,政策效果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首先将绿色金融政策和绿色转型纳入可持续投资(ESG)资产定价模型,分析绿色金融政策对风险资产均衡收益和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其次基于绿色债券纳入央行合格担保品这一准自然实验,分别从企业融资成本和绿色创新两个角度实证检验绿色转型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1)央行担保品类绿色金融政策通过降低绿色债券的信用利差为绿色企业提供融资激励,同时通过提高棕色债券的信用利差给棕色企业的绿色转型带来倒逼促进作用。(2)这一影响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内作用更为显著,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弱化。(3)央行担保品类绿色金融政策通过融资途径显著提升了棕色企业的绿色创新,倒逼棕色企业绿色转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遂昆 董晨曦
基于将绿色债券纳入央行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这一准自然实验,探究央行担保品绿色金融政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如下:绿色金融政策实施后,中性企业也会倾向于绿色转型以获取更低成本的金融资源;央行担保品绿色金融政策将AA级以上绿色信用债券纳为合规担保资产,会释放对绿色创新的激励信号并引导相关企业绿色转型。机制检验发现,央行担保品绿色金融政策降低了相关债券资产的发行利差,使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并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进一步研究发现,央行担保品绿色金融政策激励了低风险承担水平的企业绿色创新,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邓伟 李语彤 刘敏 杨国超
货币政策如何更有效地改善企业融资一直是中国经济面临的难题。经济新常态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货币政策担保品框架,通过将央行信用与企业信用相挂钩的方式支持企业融资。文章以公司信用类债券被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作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的信贷融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将公司信用类债券纳入合格担保品范围这一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显著扩大了企业的信贷融资规模,尤其是长期借款融资规模,并降低了企业的信贷融资成本。在货币政策担保品框架下,央行可以通过调整借贷便利操作规模和利率的方式有效影响银行信贷投放,从而起到改善企业信贷融资的作用。文章从企业信贷融资视角为央行担保品政策创新的有效性提供了实证证据,对于更好地实施基于担保品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伟 杨红霞 刘冲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因此,在我国构建基于担保品的货币政策框架背景下,科学地评价我国央行担保品政策的有效性对于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银行间市场的AAA级公司信用类债券被首次纳入货币政策担保品范围这一制度背景,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从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微观视角对央行担保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央行担保品政策可以显著改善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且这一结论在多种稳健性检验下都成立。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将公司信用类债券纳入央行担保品范围不仅会通过债券市场和银行信贷市场对企业融资产生促进作用,该效应还会进一步传导至产品市场,并对企业商品采购、产品销售、投资规模以及盈利水平产生积极影响,这表明央行担保品政策可以通过金融市场有效服务于实体经济。本文对于构建和完善基于担保品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增强货币政策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提高货币政策的资金配置效率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江源 马松 李佳驹 吴亚璘
大力发展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安徽模式是我国破题银担合作的有效创新,具有重要的复制推广价值。四川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借鉴创新,做大做强做优政策性担保机构,完善省级担保分险体系建设,才能切实发挥担保对企业的支持作用,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江源 马松 李佳驹 吴亚璘
大力发展政策性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对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安徽模式是我国破题银担合作的有效创新,具有重要的复制推广价值。四川应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借鉴创新,做大做强做优政策性担保机构,完善省级担保分险体系建设,才能切实发挥担保对企业的支持作用,更好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国良
中小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但由于融资方式单一,直接融资滞后,“贷款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分析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发展现状入手,试图论证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主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运用财政政策性手段倾向性地配置金融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间接融资支持,是改善其信用促进其良性发展,有效防范银行金融风险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政策性 信用担保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军 黄远启
由于被担保企业的脆弱性、信用担保对信贷市场的高度依附性以及强势银行对担保机构的挤压效应,信用担保机构的可持续性一直备受争议。而政策性担保机构依托政府背景,有效克服了被担保企业的道德风险,同时由于其拥有政府支持的"软实力",使得在提供担保之前的遴选和在企业担保契约履行监督上更具效率。
关键词:
融资担保 风险控制 可持续性发展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桂良
本文介绍了香港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机制的基本情况,从政府介入程度、服务对象、资金补充、风险补偿、风险分担、内部管理、监管体系等角度,分析了香港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机制的运作模式,并提出我国内地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经济环境调整政府介入程度、明确信用担保的重点服务对象、建立担保资金补充和风险补偿机制、完善风险分担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建立高效的监管体系,是香港中小企业政策性信用担保机制取得积极成效的重要保障,其经验值得内地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挂牌成立于2016年6月,是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的管理运营机构。上海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初始规模为人民币五十亿元,目前增资到一百亿元。担保基金始终坚持"政策性主导、专业化运作、基金式管理"原则和"政策性、公益性、非盈利性"的功能定位,聚焦民营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坚持开拓创新、主动作为、精准施策,为符合
关键词:
政策性融资 担保基金 中小微企业 上海市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季朗磊 张婧屹
近年来,基于担保品的结构性货币政策频频亮相,已成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背景下,文章对传统金融加速器模型进行拓展,构建了包含央行担保品框架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着重探讨了提高信贷资产抵押率所产生的银行贷款违约风险外移效应对宏观经济波动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提高信贷资产抵押率可以通过违约风险外移效应而降低借款企业的融资成本,但也会提高借款企业的违约风险,降低社会福利;第二,经济面临负面冲击时,提高信贷资产抵押率所产生的违约风险外移效应可以抑制金融加速器效应,从而稳定宏观经济;第三,信贷资产抵押率与总量型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关系取决于政策工具,提高信贷资产抵押率在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有助于增强货币政策有效性,但在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对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较小;第四,担保品扩容之后,扩张性借贷便利操作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显著增大,并使通胀率显著下降。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基于担保品框架的借贷便利工具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昊 肖雄
本文将2018年绿色信贷资产纳入中期借贷便利担保品视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验证政策实施对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重污染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担保品扩容对重污染企业的非发明创新有明显促进作用,且对金融欠发达地区、融资约束低和社会责任强的国有重污染企业的创新效应更明显。基于以上结果,本文认为央行应综合运用担保品框架,加强其结构调整功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平军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已发展成一个受国内外关注的新兴行业.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能力、扩大就业、培植税源、稳定社会、增强信贷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贾康 刘微 孟艳 孙洁 金荣学
在财政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应明确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责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体系,促进财政支持路径的集中化与系统化;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实现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业务的可持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与透明度,促进财政支持制度的规范化;明确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性目标,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明确小企业为信用担保机构侧重支持的对象;继续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以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为龙头,构建地域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管体系的完善等。
关键词:
财政 中小企业 信用担保 风险共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