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90)
- 2023(9966)
- 2022(8064)
- 2021(7073)
- 2020(5636)
- 2019(12620)
- 2018(12136)
- 2017(23088)
- 2016(11992)
- 2015(13427)
- 2014(13110)
- 2013(13174)
- 2012(12592)
- 2011(11481)
- 2010(12040)
- 2009(11269)
- 2008(10209)
- 2007(9067)
- 2006(8396)
- 2005(8083)
- 学科
- 济(52747)
- 经济(52699)
- 业(34647)
- 管理(30033)
- 融(25971)
- 金融(25971)
- 中国(25554)
- 银(24156)
- 银行(24144)
- 企(24043)
- 企业(24043)
- 行(23581)
- 地方(20814)
- 农(16394)
- 业经(14611)
- 制(14084)
- 方法(13289)
- 财(12752)
- 农业(11798)
- 数学(11315)
- 数学方法(11222)
- 中国金融(11120)
- 贸(10489)
- 贸易(10468)
- 发(10449)
- 地方经济(10351)
- 易(10089)
- 学(9951)
- 环境(8386)
- 产业(8349)
- 机构
- 学院(166900)
- 大学(163645)
- 济(70911)
- 经济(69069)
- 研究(63594)
- 管理(59501)
- 中国(56296)
- 理学(48919)
- 理学院(48299)
- 管理学(47584)
- 管理学院(47266)
- 科学(37472)
- 京(36144)
- 财(34352)
- 所(32508)
- 中心(31591)
- 研究所(29143)
- 农(28489)
- 江(27588)
- 财经(25888)
- 范(23884)
- 北京(23710)
- 师范(23634)
- 州(23388)
- 经(23368)
- 院(23188)
- 银(22055)
- 经济学(21933)
- 业大(21923)
- 农业(21719)
- 基金
- 项目(106684)
- 科学(83851)
- 研究(81503)
- 基金(74932)
- 家(65093)
- 国家(64470)
- 科学基金(54652)
- 社会(51962)
- 社会科(49376)
- 社会科学(49366)
- 省(43289)
- 基金项目(39146)
- 划(35792)
- 教育(35023)
- 编号(34201)
- 自然(32488)
- 自然科(31696)
- 自然科学(31693)
- 自然科学基金(31105)
- 发(30406)
- 资助(29701)
- 成果(28388)
- 重点(24822)
- 发展(24757)
- 展(24319)
- 课题(24140)
- 创(22867)
- 部(22110)
- 国家社会(21601)
- 创新(21394)
共检索到284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罗玉冰
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2月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为我国央行征信服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多年来,在金融机构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银行积极推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负责任放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改善营商环境、提高社会信用意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对开放步伐加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林磊明
长期以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始终是全球性难题。金融科技为破解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使在海量用户中低成本准确获客成为可能,使便捷服务客户、有效进行风控成为现实,使金融得以普惠化发展。并且,随着普惠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丰富,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扶持中小微企业和弱势群体、提升社会福祉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娟
我国征信服务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征信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缺乏良好的外部环境、征信专业化人才严重不足等。今后,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征信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征信业的监管,加快培养征信业的专门人才,努力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征信机构等,以促进我国征信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征信服务业 征信产品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一帆
主持人的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指出,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供需有效衔接的重要保障,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坚实基础,是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征信是信用风险管理服务的基础,征信平台的健康有序发展在加快信息互联互通、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降低交易成本、优化农村信用环境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关键词:
征信服务 探索实践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嵩青 沈霞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四化"建设为新疆征信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征信业立足服务地方,也在推动新疆"四化"建设中实现快速发展。探讨如何发挥征信服务在经济发展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支持"四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促进新疆经济建设。
关键词:
信用 征信服务 “四化”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明 陈诗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是我国经济的重心和活力所在。当前,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定位与新目标,需要绿色金融全面、深度的赋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问题一是长江经济带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需求不匹配。经济发达的长江下游地区生态治理的金融资源供给充足,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较多。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治理资金供给不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辉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列为“五篇大文章”之首,从战略高度明确了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科技金融和新质生产力“双向奔赴”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门话题。为了解相关情况,笔者对国家创新型城市——湖南省衡阳市开展了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专项调查。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薛宏立
中国式现代化与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目标,要求金融定位转向既要“共性”更要“个性”,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通过实践金融生物多样性原则、风险分层丰富财富管理供给、信用分层打通货币传导渠道、推进绿色金融建设ESG投资体系等重塑助力全要素生产率目标提升的金融方案,更加扎实地推进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陈志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数字技术赋能普惠金融,推动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普惠金融 数字技术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丁志勇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点任务和主攻方向。金融机构应深入贯彻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立足实际、突出重点、向“新”而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机遇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新质生产力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包括新劳动者、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型基础设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苟明宇
我国金融业存在运行成本高、普惠性不足、可获得性差、客户体验不佳、风险防控薄弱等问题,人工智能(AI)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技术手段。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人工智能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新引擎,可以支持金融机构在复杂而动态的市场环境中更好地发展,但也会产生新的风险。如何有效控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风险,赋能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系统 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伟中
紧贴首都经济发展实际,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制机制,为首都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金融动力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和复杂严峻的风险挑战,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以下简称"营管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六稳""六保"决策部署,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紧贴首都经济发展实际,把支持抗击疫情、复工复产和恢复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两创新、两聚焦"推动金融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取得显著成效,完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制机制,为首都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金融动力。截至2021年6月末,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正昌
农村金融机构作为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应发挥自身服务三农、社区及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作用,通过金融科技赋能并驱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为县域及农村地区广大群众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普惠制泛金融服务。应明确定位,牢牢把握政策和市场导向,寻找场景和切入点,通过金融科技手段渠道普惠金融新场景同IT融合,以"互联网+"模式构建具有特色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形成融合服务业态和模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费禹铭
个人资产业务由于其风险小,风险资本权重低,正成为银行界竞相争逐的主流业务。在发 达国家的银行业务中,个人资产业务占贷款总额的份额通常都在50%以上,个人资产业务的收 益占其利润总额的比例在30%-70%之间,利润来源已经由以公司业务为主转向公司业务和个 人业务并重。但在我国(除了香港地区)银行业,个人资产业务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虽然也已 起步,可发展却举步维艰。目前我国银行开办的个人银行业务主要是在住房按揭、汽车贷款、 助学贷款等消费信贷及以银行卡、信用卡为重点的个人金融业务领域。但到2003年末,全国使 用银行卡消费金额总和只有3380亿元,仅占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2%。
[期刊] 征信
[作者]
仲伟霞
小微企业征信信息供给不足制约了小微企业征信服务发展,通过分析征信信息供给不足的制度短板,提出必须由政府主导进行制度变革,引入征信信息强制申报制度来解决这一难题,应明确强制申报制度关涉的权利主体与义务、小微企业强制申报的范围并专设小微企业征信信息数据库。
关键词:
征信信息 信息供给变革 信息强制申报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