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07)
2023(12466)
2022(10691)
2021(9926)
2020(8727)
2019(20499)
2018(20551)
2017(40281)
2016(21837)
2015(24659)
2014(24583)
2013(24189)
2012(22234)
2011(19973)
2010(19928)
2009(18423)
2008(18119)
2007(16062)
2006(13486)
2005(11874)
作者
(61709)
(51596)
(51439)
(49261)
(32752)
(24893)
(23743)
(20358)
(19478)
(18417)
(17548)
(17322)
(16267)
(16247)
(16226)
(16080)
(15705)
(15449)
(15068)
(14835)
(12865)
(12749)
(12749)
(11808)
(11723)
(11599)
(11499)
(11453)
(10423)
(10218)
学科
(92272)
经济(92195)
管理(61588)
(59374)
(49855)
企业(49855)
方法(48979)
数学(44296)
数学方法(43592)
(23373)
(22410)
中国(21395)
业经(18098)
地方(17280)
(17177)
(16650)
贸易(16638)
(16185)
(16138)
(15369)
财务(15308)
财务管理(15272)
理论(15247)
农业(14596)
企业财务(14473)
(13489)
银行(13460)
(13097)
(13009)
金融(13006)
机构
学院(308003)
大学(307374)
(126844)
经济(124272)
管理(122143)
理学(106589)
理学院(105473)
管理学(103228)
管理学院(102670)
研究(96798)
中国(74863)
(63171)
科学(60160)
(56467)
(49851)
(48310)
中心(47098)
业大(46726)
财经(46223)
(44645)
研究所(44240)
(42039)
经济学(39806)
农业(39565)
北京(38933)
(38358)
师范(37906)
经济学院(36239)
(35633)
(34727)
基金
项目(212230)
科学(167526)
基金(155289)
研究(151222)
(135308)
国家(134263)
科学基金(116340)
社会(95806)
社会科(91064)
社会科学(91037)
(83899)
基金项目(81866)
自然(77249)
自然科(75543)
自然科学(75526)
自然科学基金(74170)
教育(72165)
(70559)
资助(65982)
编号(61003)
成果(48346)
重点(48060)
(47337)
(44872)
(44481)
课题(41963)
创新(41607)
科研(41593)
教育部(40856)
大学(40034)
期刊
(127009)
经济(127009)
研究(82279)
中国(54096)
学报(47720)
(44737)
科学(43661)
(43400)
管理(43250)
大学(36374)
学学(34387)
教育(30061)
技术(29715)
农业(29401)
(28613)
金融(28613)
财经(22568)
经济研究(21616)
业经(20920)
(19337)
统计(18726)
问题(17174)
(16990)
(16387)
技术经济(16035)
决策(15515)
(14483)
商业(14432)
理论(14282)
(13441)
共检索到432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丽  黄英伟  
央行在外汇市场的长期干预可能会导致汇率的失衡。本文在BEER均衡汇率模型基础上加入央行干预因素,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决定,采用考虑结构变化的协整检验对1994年以来人民币均衡汇率和汇率失调进行了测算,并分析了央行干预对人民币汇率失调带来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央行干预行为会引起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贬值,但这种影响在2000年第一季度和2005年第四季度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且2000年以来央行干预使得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均衡汇率出现了低估,但低估程度并不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艳丽  李辰阳  
中央银行长期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会持续影响汇率的变化,从而可能导致汇率的失调。央行干预对汇率的影响不仅会通过直接改变外汇资产的供求结构以及给市场释放出的信号效应起作用,还会通过影响决定长期均衡汇率的基本经济变量对汇率产生间接作用。文章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运用2005年8月至2015年11月的月度数据,借助平滑转换模型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实际汇率的失衡程度,并分析了央行干预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人民币汇率失衡。实证结果表明,央行在外汇市场的干预行为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但央行干预对人民币汇率的总体影响程度并不大,且间接效应影响大于直接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诗文  
对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衡程度的测算与研究是分析是否应该调整人民币汇率水平和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重要基础。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选取劳动生产率差异、贸易条件、贸易开放度、资本流动管制、政府支出、实际利差作为基本经济因素,测算1997年第一季度至2018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衡程度,并通过样本外预测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发现汇率失衡是常态,共经历了3次低估和3次高估。本文建立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发现汇率失衡可以得到经济系统的自动修复;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发现劳动生产率差异、贸易条件的波动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较强。本文深入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失衡的过程及经济背景,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杜朝运  邓嫦琼  
在金融开放条件下,一国货币市场与国际货币市场将融为一体。研究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对于合理引导宏观经济运行、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本文从长期均衡的角度分析我国利率与汇率的作用机制,通过建立BEER模型实证考察利率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的影响作用,探讨利率与汇率机制有效性在我国的现实表现,进而寻求有效的措施以推动我国利率市场与汇率市场的良好互动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项后军  潘锡泉  
本文应用LM结构突变检验以及Gregory-Hansen等变结构协整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问题进行了重新研究。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人民币汇率发生了两次结构突变,第一次发生在2005年7月,第二次发生在2006年12月。LM检验显示,发生了结构突变的汇率数据生成过程仍为单位根过程,意味着某些经济冲击确实对数据生成过程(DGP)产生了实质影响。进一步对比研究发现,在未考虑结构突变情况下,样本期内购买力平价不成立;但在考虑结构突变情况下,两种变结构协整方法都支持购买力平价成立。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甄晗蕾  
自2005年7月我国汇率改革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014年2月到3月中旬,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跌创下5年内最大跌幅2.6%,引发国际上各方舆论。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合理地评估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总结均衡汇率理论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采用1994—2014年的月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建立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总失调程度,结果表明不存在大幅高估或低估。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琛  
均衡汇率是进行汇率管理的关键概念。行为均衡汇率模型(BEER)从统计学意义上确定均衡汇率与基本经济因素之间的协整关系,可作为管理汇率和确认汇率失调的基础。本文运用BEER模型,采用1984年1季度-2005年4季度的季度数据对人民币均衡汇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1)贸易条件、劳动生率和净对外资产对均衡汇率具有正向作用,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均衡汇率具有负向作用;(2)人民币实际汇率出现过几次失调的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自我修正功能不强;(3)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汇率升值阻止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低估的扩大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苏振东  逯宇铎  
为分析中国贸易余额、外商直接投资(FDI)和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三者之间潜在的动态互动关系,本文首先对3个变量的月度时序数据(1997M1—2007M7)进行包含多个内生结构突变点的最小拉格朗日乘数(LM)单整检验,发现三者均是包含两次内生结构突变的分段趋势平稳过程。基于这一数据生成特点,在对3个变量进行退势处理的基础上,本文又构建了具有长期约束的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三者之间的长短期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论对中国在今后通过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魏荣桓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是我国新时期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行为均衡汇率理论,运用协整方法研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均衡水平、失衡程度和长期影响因素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在1994—2016年期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失衡情况呈现阶段性变化,具体可以划分成"低估(1994年第一季度—2000年第二季度)—高估(2000年第三季度—2003年第三季度)—低估与高估双向变动(2004年第一季度—2014年第二季度)—高估(2014年第三季度至今)"四个阶段。综合来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云峰  李仲飞  
近年来,汇率沟通已成为货币当局一个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评估了汇率沟通在人民币汇率变动中的效力,并就其效力与实际干预的效力进行了比较。经验结果表明:汇率沟通时滞短,能使汇率朝着货币当局合意的方向变化,且汇率沟通冲击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解释力较强;然而实际干预时滞较长,其效力明显弱于汇率沟通,对汇率变动的解释力弱。这两种政策工具的差别表明,汇率沟通在汇率市场是个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润华  胡海鸥  
文章采用VAR模型和协整分析的方法,实证分析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同比升值率(NERR)与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CPI)关系,结果表明:NERR变动与CPI变动之间是显著的格兰杰(Granger)相互因果关系,NERR变动对CPI变动的正向影响主要在当月,第一月至第三月快速消失,第七月具有短期的负向影响;CPI变动对NERR变动的正向影响在每个月份。而且,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的长期均衡协整关系:CPI每上升1%,NERR就会上升1.539%。本文分析出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并在健全央行票据发行、完善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海军  
研究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地确定均衡汇率影响因素以及准确地测定均衡汇率水平。通过将行为均衡汇率理论(BEER)模型进行改进,构建了一个半对数形式的协整方程,对1995年~2010年间的季度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贸易条件改善、对外净资产占GDP比重上升会促使人民币均衡汇率升值;国内利率上升、对外开放程度提高会促使人民币均衡汇率贬值。最后运用H-P滤波技术测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水平以及实际汇率失调幅度,并进一步分析了汇率失调的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碧琴  
文章采用非线性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多元协整方程和多元误差修正滞后分布模型,实证研究中国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汇率的协整关系,研究发现:中国服务贸易企业采用人民币结算最主要的经济动机是规避汇率风险,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中国服务贸易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一个有效机制,并通过贸易效应为外汇市场提供资金池;中国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和人民币汇率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长期内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将带动中国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增加;短期内中国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和人民币汇率之间实现动态调整,为长期均衡状态提供修正机制。人民币汇率短期保持相对稳定,中长期保持适度贬值,有助于中国服务贸易人民币结算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