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
- 2023(150)
- 2022(112)
- 2021(106)
- 2020(90)
- 2019(194)
- 2018(226)
- 2017(482)
- 2016(258)
- 2015(232)
- 2014(214)
- 2013(209)
- 2012(194)
- 2011(145)
- 2010(151)
- 2009(138)
- 2008(134)
- 2007(131)
- 2006(118)
- 2005(109)
- 学科
- 济(726)
- 经济(725)
- 业(461)
- 管理(459)
- 企(311)
- 企业(311)
- 农(308)
- 制(276)
- 方法(258)
- 中国(244)
- 数学(242)
- 数学方法(242)
- 银(232)
- 银行(232)
- 策(221)
- 行(219)
- 贸(214)
- 贸易(214)
- 易(212)
- 制度(204)
- 度(204)
- 业经(203)
- 财(200)
- 政策(178)
- 及其(176)
- 农业(161)
- 地方(157)
- 融(150)
- 金融(150)
- 产业(142)
- 机构
- 学院(2637)
- 大学(2499)
- 济(1249)
- 经济(1223)
- 研究(1008)
- 中国(975)
- 管理(923)
- 理学(783)
- 理学院(768)
- 管理学(765)
- 管理学院(753)
- 财(607)
- 中心(598)
- 科学(560)
- 京(532)
- 银(513)
- 所(512)
- 银行(502)
- 江(491)
- 人民(482)
- 行(478)
- 研究所(461)
- 财经(455)
- 中国人(422)
- 农(422)
- 国人(422)
- 中国人民(412)
- 经(411)
- 经济学(396)
- 州(382)
共检索到45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子勋
在资金"旱情"持续不见缓解的背景下,央行仍坚持持续收紧流动性的态度,显示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可能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此前保证资金面稳中偏松以支持经济增长,转向适度回收银行间市场流动性,以实现控制社会融资规模过快增长等目标。事实上,从2013年5月下旬至今,央行主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翔
本文针对当前货币政策在宏观面遭遇的诸多问题 ,通过对人民银行新乡市中心支行在微观面执行货币政策的制约因素、手段和绩效分析 ,论证了人民银行基层分支机构在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 ,从地区着手履行宏观职能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文章认为 ,考虑到基层央行的信息、地位和职能优势和各地区差别 ,在具有直接性质的特定货币政策工具 (如再贴现、再贷款和窗口指导 )上应实行一定程度的权力下放。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微观梗阻 中央银行分支机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蓉
论央行货币政策与我国货币资本及外汇市场的协调发展徐蓉1994年初,我国对人民币双重汇率进行了并轨,从而首次将长期以来一直隔裂我国汇率制度与央行货币政策的大门打开了。随着这扇尘封已久的大门的逐渐开启,严格的外汇管制逐步被放松,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周莉萍 陈思 薛白
当前,为提高零售支付系统的运营效率、应对数字经济和货币金融体系自身发展局限带来的挑战,国内央行在研发五年后公布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初步设计方案。央行数字货币未来的发行和使用仍将经历一段漫长的探索过程,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也必将与传统法定货币长期共存,其对金融体系和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将是逐渐加深的过程。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震 史代敏
央行数字货币正在登上大国竞争的角逐场,为了适应未来数字经济发展,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势必对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央行数字货币的多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探讨了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改善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发行不计付利息的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一方面提升了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约束能力,强化了货币政策的银行贷款渠道对实体经济的调控能力;另一方面推动了商业银行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使得金融中介机构与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从而降低贷款的融资溢价。基于政策效率、社会福利和经济波动三个角度的定量研究发现:在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背景下,采用反通货膨胀政策的牺牲率相对其他制度安排更低;发行央行数字货币会起到增进社会福利的积极作用;中央银行需要适度提高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从而避免银行贷款过度扩张引发的经济波动。本文的研究成果为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谢吉晨
近几年来,理论界兴起了研究电子货币的热潮,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本文试图从电子货币对我国中央银行及央行货币政策的影响两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电子货币研究状况作一简要的梳理和评述,以期推动我国电子货币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关键词:
电子货币 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 述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乃武 董进
加入WTO后 ,我国货币政策面临的问题 ,一方面是国内金融机制还很不健全 ,另一方面是国际金融风险更容易波及我国 ,这对中央银行的监管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实现货币政策的效果 ,相关各方面进行的改革及采取的措施 ,应力求在成本最小化下的前提下 ,发挥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开放经济 金融风险 中介目标 弹性汇率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小宇
央行的货币政策实施受货币政策环境制约,特别是实施价格型货币政策时,在不同的利率环境下央行可能选择不同的利率调控模式。为此,通过构建门限回归模型对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利率区制的相依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利率区制内中央银行的政策偏好和利率调控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在高利率区制,中央银行存在针对产出缺口调整名义利率的政策偏好;在低利率区制,中央银行则不存在这种政策偏好,低利率环境下货币政策效应弱化甚至失效是导致此区制中央银行不针对产出缺口调整利率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门限模型 利率区制 货币政策 调控模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薛立国 林辉 张润驰 马永远
近年来,我国央行通过多种方式加强与公众沟通,旨在提升政策传导效率,进而提高政策有效性。那么,如何从学理层面理解把握央行政策取向?本文通过构建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AR)并基于符号约束识别策略,从政策反应系数、政策波动率、政策松紧度、政策目标等方面揭示不同政策规则(价格型和数量型)的政策参数所蕴含的央行政策取向,结果表明:我国央行在宏观调控时短期偏向数量型规则,长期倚重价格型规则,且对“促增长”的偏好优于“稳通胀”;数量型规则的波动率大于价格型规则,且二者的波动率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倒U型”结构;货币政策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较为宽松,经济新常态提出以后趋于稳健,新冠疫情时期适度宽松;经济新常态提出以前,数量型规则的通胀目标和产出缺口目标与实际目标值较为一致,经济新常态提出以来,价格型规则的通胀目标和产出缺口目标与实际目标值耦合较好。脉冲响应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本文的结论有助于不同经济主体通过考察政策参数的动态演化趋势透析央行政策取向,进而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规则 央行政策取向 符号约束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杜永善 高洁
近年来,在比特币和Libra的冲击下,多国中央银行开始研发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作为一种新的货币形式,必然对一个国家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框架产生重要影响,也直接关系着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及对经济的贡献。本文通过对数字货币概念的界定与相关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央行数字货币的内涵,从货币政策的工具体系、目标体系及传导机制三个层面,探讨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对我国货币政策框架的影响。本文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尽管会对货币政策框架产生一些不利影响,但总体有助于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提升,并提出了要不断完善货币政策工具箱,积极发挥利率机制的作用、切实注重价格型调控、持续优化货币政策目标体系、努力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联动效应等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邝雄 郑春梅
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否能够对价格预期进行引导,是关系货币政策能否通过引导预期提高政策有效性的关键问题。以货币政策引导价格预期的可控性为研究对象,选取央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政策公示和政策实行两种政策操作情况,利用φ相关系数和过度反应检验方法,分别检验了央行的政策公示和实行引导公众日度、月度和季度价格预期的可控性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存贷款利率政策,政策的公示和实行对公众日度和月度价格预期的引导效果均不显著;但公众对央行的政策公示存在过度反应现象,且反应程度大于政策实行;政策公示对季度价格预期的引导效果较明显,引导预期可能需要几个月的作用时滞。央行的货币政策对价...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预期引导 φ相关系数 过度反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赵婷
自欧洲中央银行1998年6月1日成立以来,各界对其货币政策框架及其实施情况予以了密切关注。本文以欧央行货币政策目标为切入点,研究其"双支柱(two-pillars)"的货币政策策略及其联合决策、分散执行的操作框架,并介绍了欧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特点及各工具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中的作用,重点分析了欧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及其在实践中如何不断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提高操作框架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关键词:
欧央行 货币政策 操作框架 公开市场操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香稳
央行货币政策由于受社会信用状况、商业银行经营策略及管理机制、地方政府对金融业的管理、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素质等影响,在基层传导受阻。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 信用 商业银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