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2)
- 2023(12996)
- 2022(11316)
- 2021(10574)
- 2020(8975)
- 2019(20544)
- 2018(20262)
- 2017(39692)
- 2016(21524)
- 2015(23901)
- 2014(23556)
- 2013(23282)
- 2012(21223)
- 2011(18995)
- 2010(18593)
- 2009(17055)
- 2008(16549)
- 2007(14286)
- 2006(12433)
- 2005(10853)
- 学科
- 济(79483)
- 经济(79396)
- 管理(59317)
- 业(57232)
- 企(47521)
- 企业(47521)
- 方法(40010)
- 数学(35065)
- 数学方法(34731)
- 银(21537)
- 银行(21389)
- 农(20888)
- 财(20883)
- 制(20319)
- 中国(20085)
- 行(19972)
- 学(18135)
- 业经(18015)
- 贸(15870)
- 贸易(15856)
- 融(15550)
- 金融(15549)
- 地方(15410)
- 易(15293)
- 农业(14258)
- 务(13638)
- 财务(13580)
- 财务管理(13562)
- 技术(13323)
- 环境(13159)
- 机构
- 大学(298584)
- 学院(295717)
- 管理(120394)
- 济(115190)
- 经济(112700)
- 理学(105160)
- 理学院(104028)
- 管理学(102246)
- 管理学院(101754)
- 研究(97187)
- 中国(79014)
- 科学(63146)
- 京(63100)
- 农(57048)
- 财(51848)
- 业大(50106)
- 所(48992)
- 中心(46186)
- 农业(45466)
- 研究所(45390)
- 财经(42643)
- 江(41971)
- 北京(39343)
- 经(38960)
- 范(36673)
- 师范(36197)
- 州(35057)
- 院(34837)
- 经济学(34346)
- 财经大学(32186)
- 基金
- 项目(212215)
- 科学(165344)
- 基金(154552)
- 研究(148614)
- 家(136874)
- 国家(135778)
- 科学基金(115920)
- 社会(93296)
- 社会科(88512)
- 社会科学(88484)
- 基金项目(83649)
- 省(83059)
- 自然(78449)
- 自然科(76618)
- 自然科学(76596)
- 自然科学基金(75242)
- 划(70425)
- 教育(67234)
- 资助(63315)
- 编号(59512)
- 重点(47166)
- 成果(46143)
- 部(45911)
- 创(44572)
- 发(44340)
- 创新(41577)
- 科研(41428)
- 计划(40336)
- 课题(39979)
- 大学(38950)
共检索到4221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姜旭
通过包含异质性特征的一致估计随机边界分析方法对2014-2019年109家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进行了测算,并考察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MLF通过数量和价格,均能对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产生显著积极影响,但对于不同类型银行则存在异质性效果,且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存在不足,定向调控的能力有待提升。研究认为:未来应在增强MLF与其他流动性调控工具使用的协调性、扩大MLF使用频率和规模、提升MLF与宏观审慎监管良性互动的基础上,加强MLF的价格基准与预期引导功能,并通过逐步置换部分总量型或政策导向性较强的工具,进一步发挥MLF的市场化定向调控效果,使MLF与央行利率走廊建设形成有机结合。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伟 宋敏 陈雄兵
本文基于我国借贷便利工具相关制度设计,从商业银行的视角研究央行的借贷便利对贷款期限结构的影响,便于直观地揭示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对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借贷便利工具的创设显著增加了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央行的借贷便利操作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合格担保品渠道发挥作用,总体而言显著促进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尤其是向实体经济部门的贷款投放,但对贷款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短期贷款方面,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投放反而减少,从而缩短了总体的贷款期限。央行应关注借贷便利期限及其潜在影响,合理搭配不同借贷便利工具的操作期限,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我国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完善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关键词:
借贷便利 合格担保品 贷款期限结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邓伟 姜娜 宋敏
本文基于手工搜集的96家商业银行数据,研究了借贷便利创新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发现,借贷便利工具可以显著提升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这一工具的政策效应在规模较小、同业融资依赖度较高的商业银行更为显著,且中期借贷便利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促进作用更强。进一步研究表明,央行的借贷便利工具不仅可以通过合格担保品渠道直接为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还可以通过同业融资渠道间接向其他银行输送流动性,增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发挥改善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的实施、央行流动性管理以及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申韬 黄艳香
本文基于2014—2021年中国203家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考察借贷便利创新工具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发现:借贷便利创新操作会显著增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显示,这一政策效应在区域性商业银行、规模较小的商业银行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中介效应模型检验表明,借贷便利创新工具通过抑制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的渠道增加信用风险。调节效应模型检验结果说明,资本监管力度和银行家乐观度的提高均会减弱借贷便利创新工具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加剧效应。该研究结论对于中央银行适时适量地进行借贷便利操作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防控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于金泽 邢怀振
本文从常备借贷便利和利率走廊的发展状况和运行机制入手,通过2013~2018年间的SLF操作量、同业拆借利率、商行流动性比例等指标进行OLS回归分析,研究利率走廊模式对市场利率的调控效果以及市场利率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途径,进而得出常备借贷便利、利率走廊的实施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的结论,并提出关于利率调控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相关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璞 许译文 刘天珏
本文基于上市城商行流动性关键指标、市场货币利率与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及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运作的相关数据,对借贷便利类货币政策工具与中小银行的流行性管理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研究表明:(1)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及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的运作对中小银行流动性水平具有相对稳健且显著的积极影响;(2)中央银行通过常备借贷便利工具SLF及中期借贷便利工具MLF,使得市场利率波动变得更加平稳,有效提升了中小银行抵抗临时性、突发性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增厚了中小银行的“安全垫”;(3)流动性风险的根本问题还是由内生性因素导致的,除了有效利用央行的创新型货币工具,中小银行还应结合自身特点,丰富流动性管理的“工具箱”。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借贷便利类工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董华平
实证分析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对银行贷款利率影响的变化,检验LPR改革对提高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成效。结果显示,在LPR改革后,中期借贷便利利率能够显著影响银行贷款利率,其中中小银行贷款利率受到的影响更大,表明LPR改革能够降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效率。机制分析表明,LPR报价基准的替换、LPR被纳入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与宏观审慎评估考核(MPA)是LPR改革提高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主要机制。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存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低是现阶段影响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效率,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应该是下一阶段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货币当局与监管部门应该妥善处理好利率市场化改革与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香 季华
随着国有银行的深化改革、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金融模式的转变,在金融格局重塑中,国家积极发展城市银行、小额信贷机构等金融机构,城商行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以浙江泰隆商业银行"金刚钻"借贷模式为切入点,研究城商行借贷模式的特点以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分析"金刚钻"借贷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由于推行"金刚钻"借贷模式,其资产质量、发展能力等方面优于同行业其他银行。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香 季华
随着国有银行的深化改革、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以及金融模式的转变,在金融格局重塑中,国家积极发展城市银行、小额信贷机构等金融机构,城商行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以浙江泰隆商业银行"金刚钻"借贷模式为切入点,研究城商行借贷模式的特点以及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并分析"金刚钻"借贷模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由于推行"金刚钻"借贷模式,其资产质量、发展能力等方面优于同行业其他银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郑志来
本文从平台数量规模、注册资金、注册区域、贷款成交量、贷款综合收益以及问题平台等方面分析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现状,并总结了目前P2P网络借贷平台主要包括了纯中介线上电商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O2O模式以及债权转让交易模式等三种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P2P网络借贷平台对商业银行在负债业务、中间业务和资产业务等三大业务以及商业银行模式上产生深远影响。最后对P2P网络借贷平台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加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行业自律、明确监管主体、纳入监测体系、资金第三方托管、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信息披露制度、资金保险制度等七个方面监管措施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蓝美静
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是贷款业务,流程再造应抓住贷款业务,辅以科技作为助力,但不能脱离风险管理。论文对比了商业银行、宜人贷和Lending Club三者的成本和收益,发现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在发挥自身信贷管理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借贷进行业务流程再造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蓝美静
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是贷款业务,流程再造应抓住贷款业务,辅以科技作为助力,但不能脱离风险管理。论文对比了商业银行、宜人贷和Lending Club三者的成本和收益,发现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在发挥自身信贷管理优势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借贷进行业务流程再造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赫国胜 李超
P2B是由P2P衍生出来的网络借贷模式,是针对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平台。与个人相比,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征集渠道多样、风险缓释手段丰富,有利于进行信用风险的防控。而商业银行开展P2B借贷业务既符合其稳健的风险管理风格,又有利于发挥企业风险审核的专业优势,是商业银行涉足网络借贷业务的良好平台。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庞金波 霍青
网络借贷平台与银行在贷款信息方面的合作可以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效率,并降低贷款成本,同时网贷平台也为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构建了新的融资模式。基于此,本文提出银行可将贷款信息外包给网络借贷平台,平台根据多属性贷款信息交易中存在的模糊信息,运用模糊集理论构建贷款信息交易匹配度计算方法,建立以银行、借款人和平台三方收益匹配度最大为目标的交易匹配模型,运用运筹学中的匈牙利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当银行与网络借贷平台合作后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信息匹配度要高于银行用传统线下方式对中小企业贷款时的匹配度,论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吕君临
文章通过分析美国最大的两家网络借贷公司(LendingCLub和On deCk)与美国商业银行(花旗银行、摩根大通)的合作,从贷款业务与审核方式、投资、风险控制等方面,对美国银行业如何应用大数据进行分析,在比较中国与美国借贷市场的不同特点基础上,对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网络借贷 银行大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