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43)
- 2023(14223)
- 2022(12121)
- 2021(11221)
- 2020(9784)
- 2019(22392)
- 2018(22117)
- 2017(42692)
- 2016(23239)
- 2015(26181)
- 2014(26083)
- 2013(25630)
- 2012(23737)
- 2011(21366)
- 2010(20846)
- 2009(19403)
- 2008(19408)
- 2007(17183)
- 2006(14660)
- 2005(12978)
- 学科
- 济(91893)
- 经济(91786)
- 管理(66895)
- 业(63817)
- 企(53235)
- 企业(53235)
- 方法(49240)
- 数学(43948)
- 数学方法(43405)
- 财(26029)
- 农(23110)
- 银(22640)
- 银行(22492)
- 制(21823)
- 中国(21491)
- 行(21063)
- 学(20498)
- 业经(19507)
- 贸(18845)
- 贸易(18833)
- 易(18355)
- 务(17757)
- 财务(17705)
- 财务管理(17666)
- 融(17038)
- 金融(17034)
- 企业财务(16820)
- 农业(15348)
- 地方(15147)
- 理论(14735)
- 机构
- 大学(336681)
- 学院(332755)
- 济(133584)
- 经济(130965)
- 管理(130877)
- 理学(113731)
- 理学院(112485)
- 管理学(110324)
- 管理学院(109717)
- 研究(108375)
- 中国(88048)
- 科学(69574)
- 京(69438)
- 农(64507)
- 财(61757)
- 所(55412)
- 业大(54959)
- 中心(53368)
- 农业(51846)
- 研究所(51083)
- 财经(50664)
- 江(48845)
- 经(46098)
- 北京(42327)
- 经济学(41795)
- 范(40962)
- 师范(40364)
- 州(39468)
- 经济学院(38209)
- 财经大学(38087)
- 基金
- 项目(231857)
- 科学(181771)
- 基金(171365)
- 研究(158930)
- 家(152456)
- 国家(151281)
- 科学基金(129243)
- 社会(101488)
- 社会科(96385)
- 社会科学(96355)
- 基金项目(91396)
- 省(89895)
- 自然(87977)
- 自然科(86045)
- 自然科学(86012)
- 自然科学基金(84541)
- 划(77001)
- 教育(73806)
- 资助(70769)
- 编号(62348)
- 重点(52494)
- 部(51306)
- 成果(49582)
- 创(48141)
- 发(47759)
- 科研(46289)
- 计划(45266)
- 创新(45154)
- 教育部(43636)
- 大学(43147)
共检索到474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曼君 周平
基于Svensson(2003)的理论建立了描述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对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及其偏差影响的理论模型,并参照Heinemann、Ullrich(2005)的研究框架,构建中国2001年1季度~2008年3季度的中央银行信息披露指数,对中央银行信息披露影响我国公众的通货膨胀预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虽然我国央行的信息披露对公众通货膨胀预期及通货膨胀预期偏差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滞后与波动,但央行信息披露工具能够比较有效地引导公众预期。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闫先东 高文博
本文从中国人民银行各期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筛选出有关物价判断的措辞,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央行信息披露指数。随后利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信息披露行为等变量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物价变动、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以外,央行信息披露行为同样可以对通胀预期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价格型以及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以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达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披露 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预期管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闫先东 高文博
本文从中国人民银行各期货币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筛选出有关物价判断的措辞,并通过方差分析方法构建了我国央行信息披露指数。随后利用SVAR模型实证检验了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央行信息披露行为等变量对公众通胀预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物价变动、产出缺口、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以外,央行信息披露行为同样可以对通胀预期产生显著的影响,并且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价格型以及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可以通过加强与市场的沟通,达到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
信息披露 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预期管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潘红雨
《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关于提高透明度的规定,都要求人民银行必须履行必要的财务信息披露义务,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立法机关和审计部门的审核监督。本文分析了人民银行财务信息披露的要求、内容、特点、以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完善人民银行财务信息披露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会计管理 财务信息 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维今 付冉冉
关于卖方行业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偏差现象,本文首次提出:分析师的预测偏差同时受到部分理性和有限理性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通过深交所主板市场数据证实了该假说。首先,公司治理水平(部分理性因素)对分析师预测偏差有显著影响;其次,在控制公司治理水平因素后,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仍然受到投资者情绪的显著正向影响;再次,对于公司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分析师盈利预测偏差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小;反之亦然。最后,笔者利用行为金融理论解释了情绪对分析师偏差影响的机理。
关键词:
分析师 公司治理 投资者情绪 预测偏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利平
本文在一个前向(forwardlooking)模型中讨论了中央银行最优政策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求出了相机抉择下的无承诺解和无时间视角(timelessperspective)下的承诺解。本文发现,由于经济结构的前向性,无承诺解与无时间视角解(连续承诺解)相比,既存在通货膨胀偏差,也存在稳定性偏差,其中稳定性偏差源于对冲击的响应,而通货膨胀偏差源于对产出的追求。本文发现,不仅两者的平均通货膨胀率可以不同,而且平均产出也可以不同;通货膨胀偏差表现为相机抉择解中源于对高产出追求的损失函数值要高于无时间视角解中的值。另外本文给出了一个不同于无时间视角解的次优的固定规则解,在这个解下可以有与无时间视角解...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志鹏 梁佳萍 李舒婷
企业年报披露的非财务信息有效与否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但同行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对分析师预测盈余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一。文章采用A股上市公司管理层讨论与分析(MD&A)的文本信息,研究整个行业信息披露质量、同行MD&A语调对分析师预测偏差大小的影响。研究发现,同行MD&A语调和信息披露质量均对分析师预测偏差有显著反向影响,且这种反向影响在信息披露质量低的企业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上市公司披露的非财务信息。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杨肃昌 万湘媛
本文从环境报告的可信度、广泛度、客观度、重视度、表现度、便捷度六个方面衡量了银行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环境信息披露指数与银行盈利能力、规模、财务杠杆、实际控股人属性之间的关联度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上市银行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总体上看近几年有较大提升,但各银行环境信息披露指数的差异很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的数量和可信度上;银行资产规模与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际控股人属性也会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提高,其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也会相应提升。
关键词:
银行业 环境信息 信息披露 社会责任报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卞志村 张义
近年来,管理通胀预期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采用2001年至2011年的季度数据,利用SVAR模型分析了央行信息披露与实际干预在引导居民通胀预期中的作用和效果。本文研究发现,央行信息披露比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在引导居民预期方面时滞更短,但利率工具对通胀预期的影响程度从长期来看大于信息披露。因此,本文认为央行在管理通胀预期时,应综合运用信息披露和实际干预工具,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的精确性,树立央行良好声誉,使通胀预期在短期和长期内都能得到良好锚定。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志伟
为规范公开发行证券并上市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8年8月25日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26号——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特别规定》(下称《26号规定》),对上市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规则作出最新调整。这次调整是在2003年3月19日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18号——商业银行信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任玉兰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已融入国际经济金融大循环之中,金融业要逐步对外开放,国际、国内金融资本市场的互相渗透及联动效应,迫使国内银行改善资本结构,改变管理体制,并要求我国的会计标准和信息披露规则与国际惯例接轨,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蓝文永 刘键
银行有效合理的披露相关信息能够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文章从上市银行信息披露及时性、完整性等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入手,通过对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得出相关启示,希望对完善我国上市银行信息披露、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上市银行 披露及时性 信息披露 完整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蓝虹 穆争社
当商业银行按照利润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信息披露数量小于政府按照市场效率最大化原则确定的信息披露数量时,商业银行就产生了违规披露信息的动机,违规披露信息数量是两者的差额,是其违规披露信息的可能最大数量。但政府不会容许其存在,会通过提高执法严厉程度减少它,减少的最优数量决定于强制商业银行减少违规披露信息导致的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这表明,剩余的违规信息披露数量是政府所容许的,是商业银行的最优违规信息披露数量。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强制性信息披露 违规信息披露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靖 韩凯 姚苏芮
表外业务的复杂性、隐蔽性和破坏性等特征给监管层带来极大的挑战,出于风险和有效监督的考虑,需加强在利益相关者、商业银行和监管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本文通过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披露研究,找出我国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并给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和信息披露框架,为我国商业银行不断创新的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领域提供借鉴,为我国的相关监管部门在法规的制定上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表外业务 会计信息披露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启松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问题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大问题。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显示,在完备的信息条件下,完全竞争的金融市场将实现高效率均衡,社会福利也会实现最大化。反之,社会总体福利水平将下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息披露 社会福利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