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1)
2023(8365)
2022(6910)
2021(6506)
2020(5255)
2019(12051)
2018(11659)
2017(23376)
2016(12085)
2015(13373)
2014(13396)
2013(12782)
2012(11902)
2011(10697)
2010(10959)
2009(10422)
2008(10511)
2007(9322)
2006(8551)
2005(8028)
作者
(31820)
(26360)
(25977)
(25108)
(17129)
(12413)
(12023)
(10204)
(10020)
(9736)
(8973)
(8801)
(8454)
(8405)
(8338)
(8234)
(7859)
(7677)
(7611)
(7341)
(6611)
(6483)
(6118)
(6107)
(6008)
(5987)
(5847)
(5819)
(5210)
(5149)
学科
(45207)
经济(45154)
管理(35975)
(33777)
(28612)
企业(28612)
(20749)
银行(20604)
(19244)
(18707)
方法(17247)
中国(14154)
数学(14026)
(14023)
金融(14023)
(13842)
数学方法(13824)
(12981)
(11328)
制度(11327)
业经(11278)
(10470)
贸易(10458)
业务(10242)
(10190)
(9981)
地方(9521)
(9058)
理论(9007)
银行制(8894)
机构
学院(164979)
大学(164533)
(73995)
经济(72380)
管理(66004)
理学(55582)
理学院(55079)
管理学(54436)
管理学院(54116)
研究(54019)
中国(52830)
(39392)
(33616)
财经(30144)
中心(27743)
(27722)
科学(27698)
(27456)
银行(26645)
(26246)
(25188)
(24805)
经济学(23701)
财经大学(22706)
(22515)
研究所(22180)
(21409)
经济学院(21221)
北京(21181)
(20570)
基金
项目(102586)
科学(82916)
研究(81072)
基金(76155)
(63781)
国家(63227)
科学基金(55864)
社会(53369)
社会科(50717)
社会科学(50711)
基金项目(38835)
(38645)
教育(37196)
自然(33594)
编号(33271)
自然科(32846)
自然科学(32840)
(32790)
自然科学基金(32268)
资助(31054)
成果(28254)
(24075)
课题(22947)
重点(22936)
(22458)
国家社会(22159)
(22092)
(21774)
(21674)
教育部(21637)
期刊
(84088)
经济(84088)
研究(59210)
(39304)
金融(39304)
中国(34343)
(29786)
管理(25059)
(21002)
教育(18719)
科学(18521)
学报(17917)
财经(15484)
大学(14939)
学学(13903)
经济研究(13630)
(13238)
业经(13230)
技术(12841)
农业(12120)
问题(10418)
(9857)
理论(9713)
国际(9667)
实践(8799)
(8799)
现代(8202)
农村(7736)
(7736)
(7598)
共检索到2700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军新  
针对2003年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后,信贷政策在央行与银监部门间存在的分工和协作问题,笔者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关于规则层级理论,将信贷政策规则系统及其管理权限分为宏观的信贷政策管理和微观的信贷政策管理两个层次,在此基础上,以房地产信贷政策为例,分析央行与银监部门间在信贷政策上的分工和协作关系的演变阶段和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而提出以落实央行"三定"方案为核心的一系列政策改进意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顾海峰  
文章从最优贷款利率与非市场出清视角分析了信贷配给的内生逻辑,建立了信贷效用熵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信贷效用熵理论揭示了银保协作改进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的机理,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银保协作下商业银行信贷效率改进的科学路径。文章认为,信息不对称促使商业银行实施信贷配给,使得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市场化出清程度较低,大量信贷资金被低效占用,导致信贷效率缺失。对此,建立银保协作机制,可以有效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促使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市场化出清意愿及能力上升,从而降低信贷配给幅度,提升信贷效率。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强  佘桂荣  曾涛  
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挂牌成立,机构分设在我国跨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一步,央行和银监会协调这一突出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本文针对银监会成立二年多来与央行间协调缺位的种种表现,提出建立央行与银监会多层面协调机制的总体构想,试图为双方的协调建设寻求出一些可行性方案。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田天  
2006年秋,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创始人及行长尤努斯在中国刮起了乡村银行旋风,很多人一夜之间认识了小额信贷。然而,在山西临县湍水头镇龙水头这个偏远贫穷的小山村里,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立的“龙水头村民互助基金”已经具有了尤努斯的乡村银行的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梁静雅  王修华  杨刚  
2003年银监会成立以后,推进农村金融改革的部分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两者形成了明确的分工:中央银行担负着除农村信用社以外的整个农村金融改革方案的设计,银监会负责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同时负责农村信用社改革。因此,本轮农村金融改革实际上由中央银行和银监会两个部门推动。虽然最终目标一致,但两者遵循的理念和原则不同:央行倡导"普惠金融"理念,主张通过整合民间资本推动商业性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青  李学军  
近年来,国内领先同业十分重视运用信贷政策,管控信贷经营,合理配置信贷资源,优化信贷结构,提高信贷决策的科学性和经营效益。近期,农业银行在股份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下发了《行业信贷政策管理暂行办法》及房地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喆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近两年来,银行业金融机构陆续成立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专业部门或机构,大幅提升了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思想重视程度、系统推动强度、政策优惠幅度、服务创新力度,并在务实创新方面结出了可喜成果。但是,在政策执行的"最后一公里",依然存在着"雷声大雨点小"、政策传导不畅、部门衔接不力、市场反应冷淡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厉  
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银行危机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使中央银行有必要作为最后贷款人在危机中提供流动性支持。从中央银行制度的历史变迁来看,银行监管是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不对称信息的情况下,为维护自身资产的安全而延伸出来的一项重要职能。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在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职能之间,存在着“内部角色冲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是银监会分设的重要初衷,但分设后却又无法回避“内部角色冲突外部化”的难题。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和内部角色冲突外部化的角度出发,指出完善央行与银监会的监管合作机制是我国现阶段改进最后贷款人制度的重要方面。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顾海峰  
文章基于银保信贷系统视角,分析了银保协作与银行信用风险分散的内生逻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银保协作下担保投资实现银行信用风险分散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担保投资引发银保信贷系统经营模式由单一债权模式向债权与股权共存模式的转变,促使银保信贷系统收益模式呈现杠杆化、股权化、混业化、匹配化的功能特征。此外,在担保投资机制下,金融机构异质性决定着风险资产收益密度的均匀分布性,随着风险资产规模的增大,银保信贷系统高风险放贷及股权运作的博弈动机将减弱,引发风险资产边际收益减少,贷款边界曲线呈现下凸特征及上移态势,从而改进了银保信贷系统代偿效率,进而实现银行信用风险分散功能。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银保协作下银保信贷系统担保投资机制,该机制主要包括跨市场风险资产配置机制、杠杆率与转股率组合优化机制、组合收益与风险对冲匹配机制、企业认股权甄别及回购机制、贷款债权保值信用增进机制。该研究成果将为中国金融体系构建科学高效的担保投资机制,实现中国银行业信用风险分散目标,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峰  
在分析风险自留的内生逻辑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风险自留实现银行信用风险补偿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银保信贷系统通过对贷款企业个体风险与事先设定的平均代偿风险的匹配性甄别,实现对银行信用风险的分级补偿功能。针对银行超预期信用风险,先行实施银行风险拨备机制对银行平均代偿风险进行补偿,然后实施超额风险自留机制对超过平均代偿风险的银行超额风险部分再次进行补偿,超额风险自留补偿基金将由银行与担保机构依据各自的风险均衡配置阈值占比共同筹集,以此来实现银行信用风险分级补偿目标。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了银保信贷系统风险自留机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顾海峰  
文章基于银保信贷系统视角,分析了银保协作与银行信用风险分散的内生逻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银保协作下担保投资实现银行信用风险分散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担保投资引发银保信贷系统经营模式由单一债权模式向债权与股权共存模式的转变,促使银保信贷系统收益模式呈现杠杆化、股权化、混业化、匹配化的功能特征。此外,在担保投资机制下,金融机构异质性决定着风险资产收益密度的均匀分布性,随着风险资产规模的增大,银保信贷系统高风险放贷及股权运作的博弈动机将减弱,引发风险资产边际收益减少,贷款边界曲线呈现下凸特征及上移态势,从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毕德富  平晓冬  周涛  
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置是经济科学发展的关键。本文在研究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对淄博市、东营市和莱芜市三地市的实证分析,考量了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的实施效果和制约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因素,并对如何加强产业政策与信贷政策协调、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钱小安  
本文从分析金融开放条件下金融中介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变化入手 ,探求金融开放对金融运行机制的影响 ,论证金融开放会削弱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提出要适应金融开放的要求 ,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目标、手段、功能等进行重新定位 ,实行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分工 ,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制度 ,健全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协调机制 ,以保证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