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66)
- 2023(7147)
- 2022(5890)
- 2021(5390)
- 2020(4824)
- 2019(10817)
- 2018(10411)
- 2017(20696)
- 2016(11037)
- 2015(11999)
- 2014(12024)
- 2013(12061)
- 2012(10709)
- 2011(8987)
- 2010(9270)
- 2009(9067)
- 2008(10063)
- 2007(9263)
- 2006(8251)
- 2005(7805)
- 学科
- 企(82927)
- 企业(82927)
- 业(76294)
- 管理(65207)
- 济(50269)
- 经济(50189)
- 财(31170)
- 务(27900)
- 财务(27877)
- 财务管理(27853)
- 方法(27707)
- 企业财务(26756)
- 数学(20219)
- 数学方法(20050)
- 业经(19414)
- 制(15534)
- 技术(13358)
- 企业经济(12473)
- 体(12295)
- 划(12076)
- 经营(11779)
- 体制(11541)
- 策(11219)
- 和(10485)
- 技术管理(10446)
- 理论(10425)
- 决策(9793)
- 计划(9253)
- 银(8835)
- 银行(8830)
- 机构
- 学院(164920)
- 大学(162480)
- 管理(76738)
- 济(72113)
- 经济(70911)
- 理学(65881)
- 理学院(65443)
- 管理学(64884)
- 管理学院(64584)
- 财(42217)
- 研究(40971)
- 中国(38613)
- 财经(33281)
- 京(32064)
- 经(30208)
- 财经大学(25036)
- 商学(24850)
- 江(24735)
- 商学院(24673)
- 经济学(21144)
- 北京(19982)
- 中心(19820)
- 科学(19679)
- 州(19563)
- 经济学院(19099)
- 所(19000)
- 经济管理(18989)
- 业大(17869)
- 公司(17851)
- 工商(17775)
- 基金
- 项目(98788)
- 科学(81831)
- 基金(78058)
- 研究(71098)
- 家(65741)
- 国家(65143)
- 科学基金(60685)
- 社会(48725)
- 社会科(46505)
- 社会科学(46490)
- 基金项目(41497)
- 自然(41442)
- 自然科(40735)
- 自然科学(40727)
- 自然科学基金(40140)
- 省(36685)
- 教育(32974)
- 资助(32692)
- 划(30089)
- 编号(27217)
- 部(23316)
- 业(23174)
- 创(22477)
- 人文(21451)
- 教育部(21421)
- 成果(21102)
- 制(21049)
- 创新(20763)
- 重点(20686)
- 国家社会(20213)
共检索到2476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兴全 赵锐 杨征
基于国务院国资委披露的人事任免公告,手工整理2009—2019年央企集团高管职务任免数据库,以央企集团控股上市公司(简称“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央企集团高管变更对控股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央企集团高管变更通过抑制过度投资行为显著提升控股公司投资效率,并且这种提升作用在高管职务变更类型为晋升和降职的央企集团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央企集团高管变更主要通过发挥威慑效应弱化代理动机和激励效应强化内部监督进而优化控股公司的投资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控股公司行业竞争程度较高、高管权力较大以及央企集团持股比例较低的情况下,央企集团高管变更的威慑与激励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丁肇启 萧鸣政
国有企业行业和经营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单一的、以盈利为核心的业绩考核方式不能起到提升其经营能力和竞争力的作用。目前国有企业实施的年度业绩与任期业绩相结合的业绩考评模式,意在激励企业更加重视运营水平和经营效率的提升,而非仅关注短期盈利。然而,这一业绩考评模式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尚不明确。本文基于2005-2016年央企控股公司的相关数据,研究了年度业绩、任期业绩与高管晋升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显示,只有企业利润对高管的晋升概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在控制内生性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关系仍是显著的。其他年度业绩指标与任期业绩指标对高管晋升概率并无显著影响。国有企业利润的重要性以及任期业绩与高管之间对应的模糊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实证研究还表明,国企高管晋升中存在"相机抉择"的机制,国家整体经济状况不同,利润在国企高管晋升中的权重也有变化,这也印证了利润在业绩考核中的核心地位,回答了为什么利润在国企高管晋升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近期已付诸实施的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或许能改变这种局面。
关键词:
年度业绩 任期业绩 晋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郑艳洁
一、引言国企改革发展中面临很多问题,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多年来,我国对国有企业早先的绩效考核管理相对来说比较松散,利润增长的背后,缺乏系统而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对企业绩效考核容易停留在业绩增幅等表面的数据上。我国央企规模巨大,在央企考核引进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之前,对央企管理人员的经营绩效考核主要采用年度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显然不能准确地表现出其在任期内的经营及决策能力和绩效成果。所以,依据央企生产经营特点采取科学设计、综合经营盈利与风险控制的考核指标才是确定央企高管绩效薪酬的最佳方式。央企要抓住全球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有利时机,需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推进结构调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朱志
央企金融控股平台公司上市是落实央企改革、实现混合所有制、向资本经营转型的重要抓手。本文分析了央企金融控股平台公司上市的必要性,剖析了上市的三种路径和步骤,并指出央企金融控股平台公司上市需要关注的四个关键点。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金融资产占绝对主体、对子公司进行分业管理的纯粹控股型平台公司。金控平台公司可以实现综合经营、交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凯 秦丽娜 刘烨
现代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主要涉及委托人和代理人。自然人控股公司中,企业的所有者同时也是经营者,委托人同时也是代理人,因此具有高管持股比例高、两职兼任度高等特点。本文对自然人控股公司中的高管特征与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总经理持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董事长持股、董事长和总经理的学历水平与托宾Q值显著正相关;两职兼任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负相关;监事长持股与托宾Q值显著负相关。可见董事长持股的“一股独大”并没有对其业绩产生消极影响。建议自然人控股公司选好经理人、降低两职兼任度、增加总经理的持股比例,进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绩效。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韩晓宇
近年来,在金融不断深化、不断创新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以下简称"金控公司")的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除银行、保险和证券等金融集团的综合化经营外,大量非金融企业也纷纷涉足金融业,成立了数量众多的金融控股公司。在宽松的监管环境下,部分非金融企业主导的金控公司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积累的风险日益突出,亟需加强监管。201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严格规范金融综合经营和产融结合。2018
关键词:
控股公司 金控公司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宇洵 彭建霞 万可人
利用2007年我国国有控股公司数据,以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为因变量,以高管现金薪酬、高管持股比例和在职消费为主要考察对象,并选取公司规模和股权制衡结构作为控制变量,检验在不同激励方式下高管薪酬与中小股东利益的相关性,结论表明:国有控股公司高管薪酬主要集中于现金薪酬和在职消费,对中小股东利益侵害较大,而高管持股则可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樵生
应依托大型企业集团推进国家控股公司试点陈樵生国家控股公司的试点,正随着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而成为经济界关心的热点。国家控股公司从何而来?理论界和有关部门认为有三个来源:组建国家投资公司、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改造、有条件的国家大型企业集团。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费方域
论国有控股公司费方域OnState—ownedHoldingCompany¥(FeiFangyu)Theappearenceofstate—ownedholdingcompanyinChinaisonthesuccessofstateen-terpr...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沈鸿生
试论控股公司沈鸿生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随着1994一年一系列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较大进展,在新的一年里,国有企业改革将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国务院已确定100户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三家总公司进行控股公司试点。为了顺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刚 刘丽丽
文章以2013—2017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高管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否质押)与上市公司高管减持显著负相关,且质押比例越高,高管减持幅度越小;连续质押时,高管减持幅度显著提升。说明大股东股权质押融资对内部高管是利好的私有信息,但连续质押是负面信息,导致高管减持增加。研究发现不仅有助于从内部人交易视角评估股权质押的经济后果,为高管减持的影响因素提供了新证据,而且有助于丰富大股东经济行为及内部人交易的相关研究,为中国证券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控股股东 股权质押 连续质押 高管减持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杨席 陈岱松
实践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企业经营者选择机制,具有职业经理人特征的、适应市场经济运作需要的优秀企业经理人就难以足量产生。中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经理人选择机制的合理取向应该是: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屠巧平
本文将控制权收益分解为隐性收益和显性收益。结果表明,显性收益占控制权收益的9%左右,隐性收益仍是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首要激励因素。研究还显示,隐性收益和控制权收益与企业规模和经营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与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呈显著的正相关;而显性收益与企业规模和经营绩效呈显著的正相关,与第一大股东控股比例呈显著的负相关;隐性收益还与公司资产负债率呈显著的负相关。最后,提出将自我隐形激励转变成市场显性激励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控制权收益 隐性收益 显性收益 高管激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邵军 刘志远
本文以我国集团控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公司治理对企业集团内部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国有集团控股公司的内部资本配置效率较低,民营集团控股公司的内部资本配置效率较高;国有集团控股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内部资本配置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国有集团控股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资本配置效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结构与内部资本配置效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内部资本 企业集团 代理冲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