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06)
- 2023(6366)
- 2022(5189)
- 2021(5004)
- 2020(4043)
- 2019(9495)
- 2018(9074)
- 2017(16418)
- 2016(8816)
- 2015(10288)
- 2014(10041)
- 2013(10340)
- 2012(9868)
- 2011(9429)
- 2010(9293)
- 2009(8718)
- 2008(8742)
- 2007(7405)
- 2006(6679)
- 2005(5985)
- 学科
- 济(47238)
- 经济(47187)
- 业(22060)
- 管理(21999)
- 方法(20852)
- 数学(18890)
- 数学方法(18771)
- 企(16170)
- 企业(16170)
- 中国(15686)
- 农(15499)
- 贸(11138)
- 贸易(11132)
- 易(10905)
- 农业(10515)
- 业经(10341)
- 财(9686)
- 学(8912)
- 发(7847)
- 制(7803)
- 地方(7434)
- 银(6924)
- 关系(6909)
- 银行(6906)
- 融(6877)
- 金融(6876)
- 行(6762)
- 发展(6561)
- 展(6548)
- 环境(6345)
- 机构
- 大学(144031)
- 学院(139449)
- 济(67331)
- 经济(66392)
- 研究(56175)
- 管理(50000)
- 理学(43537)
- 中国(42969)
- 理学院(42925)
- 管理学(42208)
- 管理学院(41965)
- 科学(32408)
- 京(31189)
- 财(28755)
- 所(28707)
- 研究所(26489)
- 农(23839)
- 财经(23555)
- 中心(23124)
- 经济学(23084)
- 经(21817)
- 经济学院(20828)
- 北京(20258)
- 范(19699)
- 院(19677)
- 师范(19557)
- 业大(18860)
- 江(18636)
- 农业(18597)
- 财经大学(17743)
- 基金
- 项目(93090)
- 科学(74928)
- 基金(72132)
- 研究(66985)
- 家(64060)
- 国家(63595)
- 科学基金(53314)
- 社会(46681)
- 社会科(44266)
- 社会科学(44257)
- 基金项目(37264)
- 自然(32782)
- 自然科(32095)
- 自然科学(32081)
- 自然科学基金(31586)
- 省(31280)
- 教育(30091)
- 资助(29827)
- 划(28313)
- 编号(23900)
- 部(22927)
- 中国(21494)
- 重点(21488)
- 国家社会(21123)
- 成果(20528)
- 发(20381)
- 教育部(19806)
- 创(18892)
- 人文(18239)
- 科研(17797)
共检索到209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安琪
本文从家务分配的公平性、权力模式的平等性和自我感受的趋同性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城乡夫妻伙伴关系的现状、差异及其社会历史原因。国际比较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夫妻的伙伴关系与世界公认的两性平等的国家瑞典相比毫不逊色。而中国城市女性的家庭地位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环境的优越,即国家对女职工婚后连续就业和男女同工同酬的制度保证,以及包括“五四”运动在内的多次在全国范围对男尊女卑、夫主妻从传统文化的持续抨击。本文还指出了城市家庭角色“阴盛阳衰”表象深层潜在的社会导因和负面效应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海洋 贾海涛
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层面采取多种举措发展印日关系,印日关系被大幅度提升至"特殊的战略和全球伙伴关系"。印日关系强化的背后有多重驱动力,既有双方在战略、经济上的相互借重,也有双方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既有双方内在价值观层面的相近,也有外在因素的推动。尽管印日同盟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但印日关系的强化对中国的安全环境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在东西两线将面临巨大的战略压力,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利益拓展将受到挑战,在南海和东海的权益也将受到威胁。面对印日关系强化所导致的复杂周边安全环境,中国应理性看待亚太地区国际关系的波动,现实地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采取外交、经济、军事以及文化等多种手段来加以应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海洋 贾海涛
莫迪政府上台以来,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层面采取多种举措发展印日关系,印日关系被大幅度提升至"特殊的战略和全球伙伴关系"。印日关系强化的背后有多重驱动力,既有双方在战略、经济上的相互借重,也有双方战略目标的一致性;既有双方内在价值观层面的相近,也有外在因素的推动。尽管印日同盟在短期内难以形成,但印日关系的强化对中国的安全环境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国在东西两线将面临巨大的战略压力,在印度洋地区的战略利益拓展将受到挑战,在南海和东海的权益也将受到威胁。面对印日关系强化所导致的复杂周边安全环境,中国应理性看待亚太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培清 张珩
由于文化背景和企业发展的特殊性,日本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一般都局限于有限的几个供应商,企业与供应商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这一点被认为是日本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也因此引发了对企业间战略伙伴关系的关注。现实中,客户——供应商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松散的、临时的关系,而有些却是长期的、密切的关系。关系的密切程度取决于企业的特点和相应的管理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光亚
国际服务外包在全球的广泛展开给国内外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场惠及全球的商业革命尤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有效地吸引并承接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也是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外关于国际服务外包合作伙伴关系的研究,着重分析了战术型、战略型和创新型外包伙伴关系的成因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又提到信任与文化差异对于合作伙伴关系的影响。文章最后,结合相关理论,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拙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宝文 章宁
供应链伙伴关系是新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一种新型关系,本文首先对伙伴关系进行了概念界定,然后分析了供应链伙伴关系中的各种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
供应链 伙伴关系 风险管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文吉
中韩合作伙伴关系是在睦邻友好关系基础上,适应国际关系转型潮流而建立起来的。这不仅对双方,而且对于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和东北亚新秩序的建立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中韩应遵循若干原则,使两国关系健康发展。
关键词:
中韩 合作伙伴 原则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颖政 李芍毅 胡森昶 吴泽昆 唐文哲 王忠静
在国家推动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背景下,宁夏地区积极参与“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的建设。“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管理是决定“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成败的关键,但是现有研究仅浅析了供水工程管理在城乡供水工程中的应用,缺乏供水工程管理、伙伴关系与项目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该文以宁夏地区供水系统为例提出基于伙伴关系的供水工程管理模型,并通过调研问卷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该研究结果揭示了“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管理、伙伴关系与项目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验证了利益相关方的伙伴关系有助于加强工程前期论证与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和运维管理,进而实现供水系统运行和项目绩效。该研究结果可为“互联网+城乡供水”工程管理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程绍海
1991年12月31日起,美国总统布什访问亚太四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韩国、日本。据国内外专家分析,布什此行主要目的是1991年1月7日至9日在日本的访问。布什此次访日,经两次延期终告成行,又是自1983年1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访日以来,时隔8年零2个月美国总统再次作为国宾访日。因此布什访日,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确立日美全球伙伴关系——《东京宣言》及《行动计划》布什在访日期间,包括工作午餐在内,同日本首相宫泽进行了3次会谈。会谈内容包括:(1)确立日美全球伙伴关系;(2)确认日美安保体制的重要性;(3)在亚太等世界地区问题上的合作关系;(4)经济、贸易关系;(5)科学技术交流等。其中,美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史青春 王平心
文章将伙伴关系成功运行的关键影响因素归为学习机制因素和组织认同因素,然后应用组织认同理论研究了伙伴联盟中的组织认同问题,把组织认同从单个组织层面拓展到伙伴联盟层面,最后以互动性和伙伴联盟认同为维度建立了伙伴关系评估的概念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钱锋
伙伴关系管理旨在对分销网络作全方位的管理。本文对基于 Internet 的伙伴关系管理的组织框架和功能结构作了全面的论述,重点剖析了伙伴关系管理中的运作功能和管理功能,论述了其中用到的技术及其作用,并通过实例强调了开展伙伴关系管理在企业管理上的重要性。
关键词:
伙伴关系 伙伴关系管理 数据仓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苗翠芬 冯祯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建设。文章使用2000~2021年中国与196个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实证评估了外交伙伴关系对中国FTA签订、条款承诺异质性的影响,并以“是否缔结FTA”的样本均值作为“正确分类比率”的临界值,对中国FTA对象国的地理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发现,外交伙伴关系层级越高,中国与伙伴国签订FTA的概率越高,条款承诺深度和覆盖度也越大。模型预测结果显示,中国FTA对象国涵盖了亚洲、大洋洲、北美、南美、欧洲以及非洲地区的诸多经济体或区域性组织。该研究为中国开展FTA谈判和可行性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全毅 沈铭辉
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历程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经济关系的筹建过程看,RCEP是由东盟规划和推动的。2011年2月东盟第18次经济部长会议,首次提出组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概念和草案;在同年8月举行的"10+6"经济部长会议上,中日两国共同提出了《关于加快实现EAFTA和CEPEA构想的倡议》,建议将之前的"10+3"或"10+6"的伙伴国问题用"10+"的形式予以搁置,以打破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胶着状态,加快地区FTA的谈判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