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95)
2023(2668)
2022(2257)
2021(2092)
2020(1810)
2019(4397)
2018(4247)
2017(8081)
2016(4662)
2015(4804)
2014(4887)
2013(4867)
2012(4447)
2011(3921)
2010(4027)
2009(3630)
2008(3551)
2007(3184)
2006(2772)
2005(2431)
作者
(14696)
(12270)
(12136)
(11538)
(7383)
(6046)
(5535)
(4903)
(4637)
(4315)
(4232)
(4151)
(3884)
(3869)
(3824)
(3811)
(3748)
(3663)
(3494)
(3401)
(3267)
(3105)
(3040)
(2835)
(2704)
(2678)
(2641)
(2640)
(2614)
(2522)
学科
(19742)
经济(19737)
管理(11857)
(11544)
(9991)
企业(9991)
方法(9882)
数学(9136)
数学方法(8935)
(5667)
(5083)
结构(4840)
(4748)
地方(4644)
中国(4393)
产业(4005)
(3992)
业经(3813)
(3403)
财务(3380)
财务管理(3372)
(3313)
(3225)
企业财务(3206)
农业(3017)
环境(3001)
产业结构(2911)
生态(2899)
体制(2755)
地方经济(2507)
机构
学院(65306)
大学(64846)
(24624)
管理(24568)
经济(24071)
研究(23484)
理学(21321)
理学院(21054)
管理学(20572)
管理学院(20477)
科学(17348)
中国(16610)
(14417)
(14216)
业大(12792)
(12730)
研究所(11923)
农业(11318)
(10482)
中心(10178)
(9569)
北京(8986)
(8940)
财经(8489)
(8336)
师范(8207)
(8096)
技术(7685)
(7664)
(7576)
基金
项目(48114)
科学(36801)
基金(33643)
研究(30980)
(30751)
国家(30535)
科学基金(25457)
(20265)
社会(18762)
社会科(17897)
社会科学(17886)
自然(17880)
基金项目(17730)
自然科(17418)
自然科学(17409)
自然科学基金(17074)
(16873)
资助(14662)
教育(14120)
编号(11565)
重点(11449)
计划(10633)
(10546)
科技(10329)
(9837)
科研(9407)
(9337)
创新(8912)
课题(8826)
成果(8677)
期刊
(25390)
经济(25390)
研究(16429)
学报(14261)
(12263)
科学(12000)
中国(11048)
大学(10442)
学学(10122)
农业(8406)
管理(8367)
(8160)
技术(6689)
(5100)
教育(4879)
统计(4468)
资源(4377)
林业(4332)
业经(4211)
经济研究(4203)
(4170)
科技(4121)
业大(4115)
技术经济(4038)
财经(3930)
决策(3914)
(3729)
(3605)
金融(3605)
(3434)
共检索到903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贾志清  郭保贵  李昌哲  
以太行山石质砂岩区山地植被为研究对象,在对典型植被类型综合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评价山地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10项指标,并通过不同植被类型的水源涵养效能指标测定和径流小区泥沙对比分析,认为人工—天然复合植被类型的水土保持效果最好,乔木林最适郁闭度为0 6~0 7。阐述了突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功能的植被优化结构建设是太行山石质山地植被恢复的根本途径和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清  刘创民  张理宏  杨立文  
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对北京九龙山主要4种森林植被类型涵养水源效能进行了综合评判.结果表明:油松林涵养水源效能最好;其次为阴坡灌木林和侧柏林;阳坡灌木林最次.根据这种结果,分析了该4种类型的经营、保护、利用措施.讨论了该类型在应用过程中的一些特点.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华  王棣  李任敏  
在封山区以山地植被为研究对象,以荒草坡为对照,分别从(1)地上部分截持降雨的作用;(2)土壤物理性状及储水能力;(3)土壤的渗透性;(4)土壤中水分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动态;(5)不同植被下土壤抗蚀性;(6)不同植被对径流及侵蚀的影响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石灰岩封山区植被在涵养水源、改善土壤结构、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明显效益.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华  李永生  王棣  
封山育林能使生态环境得以自然恢复,投资少见效快,在林业建设中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该文根据样线技术以及样方外业调查的结果,分析了晋东南石灰岩山区封禁区植被及生物量的自然恢复情况,以重要值的大小来衡量分析各个坡向植物群落中起主要作用的树种,探索石灰岩山地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结果表明:经过10年的封禁,区域植被总的覆被率达0.75,生物量达4084.71~10767.76kg/hm~2,使封禁区由一个简单生态系统恢复成为一个较为复杂的生态系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昌哲  贾志清  
研究了太行山石质山区主要植被类型特征,生境及其相互关系,尤其是对封育年限长,植物群落比较复杂的砂岩区采取了PAA和ISODATA技术研究该区植被特征及生境相互关系.分析了太行山石质山区在封育过程中植被演替进程.在此基础上划分了6种加速太行山植被恢复类型及其主要对策.这6种类型为清杂抚育类型,清杂补育类型,封山育草育灌类型,封山成林类型,封造成林类型及封,育、造结合成林类型.运用PCA聚类分析、Fisher判别法及典范相关分析法作为一个多元统计分析序列,研究了砂岩低山区的森林土壤肥力类型划分和经营利用方向.提出了"模拟天然母树天然落种在地表存在形式"的封山播种技术,天然更新苗移植法及利用微域小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华  李任敏  霍履远  
对平顺县天然更新的种源、种子繁殖特性、油松封山育林区天然更新状况的调查和定位试验研究表明,在太行山石灰岩区开展油松封山育林,恢复和扩大油松资源是可行的.在有油松母树的地段内进行封山育林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恢复植被措施.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华  王棣  
太行山石灰岩山区,长期高强度的森林采伐和毁林开荒,使原始森林退化为次生疏林、灌丛草坡,从而减弱或丧失了水保功能,严重地制约着该区经济发展和山地资源开发.本文试图为该区治理水土流失、重建植被和开发山地资源提供理论基础.系统地分析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依据生态控制系统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建议该区引入开发机制,选择山地经济林作为重点,利用经济杠杆,吸引社会资金,改善贫困面貌,增强山区水保与抗灾能力,可望实现重建植被和资源开发利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清  李昌哲  刘创民  
太行山石质砂岩区——北京九龙山,其原生森林植被早已破坏殆尽,经近30年来的封山育林,形成了以灌丛和灌草丛为主的次生植被类型.这在太行山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在对这些次生植被类型全面调查分析基础上,首先运用主坐标分析(PAA)和Fuzzy-ISODATA法,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和排序,并将各群丛的空间分布概括到排序的两个坐标轴上;其次通过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从数量上描述植被分布与生境因子的相关性;最后论述了该区天然次生植被的演替规律和不同类型的主要特征及其经营利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志清  李昌哲  刘创民  张理宏  
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出了10个环境指标是构成森林土壤肥力的主要因子;系统聚类分析划分出来的4个肥力类型所表明的土壤肥力差异,对合理利用、恢复土壤资源及营林有实际生产意义;并经Fisher判别方法检验了聚类分析的分类结果是正确的.典范相关及简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了坡向、海拔、土层厚及A层厚在宏观上综合地反映了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棣  李勇  刘劲  张云龙  龚怀勋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forest of double terraced field with slope interval was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ncluding the measures of increasing soil moisture, fertilization and fruit yiel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moisture of double terraced field with slope interval(main terrace) in growing se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杨立文  石清峰  
采用实地测定和人工模拟蒸渗器(Lysimeter)相结合的方法,对太行山主要植被枯枝落叶层的水文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森林涵养水源过程中,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调蓄2~5mm的降雨,更重要的是可使土壤增加下渗21.3%~50.3%,减少地表蒸发222.0%,减少地表径流含沙量11.5kg/m3。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启慎  
根据构建的综合治理效益指标体系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的相对权重和各指标绝对评价数量等级标准,按综合效益评价等级界限,对辉县宋庄试验区7年综合治理取得的各项定量数据进行评价和分析。评价结论是小流域治理前四大效益皆为V(差),治理后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上升到Ⅲ(良),社会效益、系统功能上升到Ⅱ(较好),治理前综合评价等级为V,治理后为Ⅱ。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吉定  张金香  郝铁山  
通过对太行山低山片麻岩区乔灌草主要植被类型的植物组成、生物量、枯落物量及其持水力的调查和测定,统计和描述了本区9个植物群丛的植物组成特性,测定了12个植物群丛的生物量、枯落物量及持水量.其生物量大小为油松林>刺槐林>荆条灌草>酸枣灌草>草本群落.灌草丛中,根系生物量>枝、叶生物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鹏  宋献方  侯士彬  
植被对土壤水动态的影响研究对认识水循环机理和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崇陵实验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负压计对太行山区的3种典型植被荒草、刺槐和侧柏覆被下的土壤水势进行观测。通过土壤水势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土壤水势在年内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土壤水势在3~6月缓慢下降,7~8月波动上升,9~10月下降,且3种植被在丰水年的土壤水势差异大于枯水年。从土壤水势剖面可以看出,荒草地土壤水蒸散发消耗集中在0~50 cm土层,刺槐林地在0~90 cm都有较大水分消耗,侧柏林地在整个土壤剖面上具有较小的水分消耗。通过降水后土壤水势的变化可以看出,刺槐林地土壤对降水入渗的反应时间最快,侧柏林地土壤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史敏华  王棣  谢英杰  
在对灌木树种的生物量、产草量、热值、粗蛋白、粗脂肪、氮、磷、钾等参数测定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石灰岩区6种主要灌木的"三料"价值进行综合评判.结果表明,6种灌木的"三料"价值由大到小依次为:杭子梢、狼牙刺、虎榛子、黄刺梅、山皂角、连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