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75)
- 2023(12278)
- 2022(10788)
- 2021(9918)
- 2020(8180)
- 2019(18924)
- 2018(18670)
- 2017(36282)
- 2016(19402)
- 2015(21865)
- 2014(22037)
- 2013(21915)
- 2012(20005)
- 2011(18132)
- 2010(18079)
- 2009(16675)
- 2008(15956)
- 2007(14041)
- 2006(12339)
- 2005(10133)
- 学科
- 济(82298)
- 经济(82205)
- 业(55559)
- 管理(53824)
- 企(42552)
- 企业(42552)
- 方法(41082)
- 数学(35737)
- 数学方法(35401)
- 农(31887)
- 农业(21289)
- 业经(20079)
- 中国(20036)
- 财(19930)
- 地方(17455)
- 学(16168)
- 制(13860)
- 理论(13312)
- 贸(13203)
- 贸易(13197)
- 易(12748)
- 务(12126)
- 环境(12088)
- 财务(12065)
- 财务管理(12040)
- 技术(11753)
- 和(11617)
- 企业财务(11478)
- 融(10865)
- 金融(10864)
- 机构
- 学院(282250)
- 大学(281527)
- 管理(115947)
- 济(109231)
- 经济(106723)
- 理学(101671)
- 理学院(100588)
- 管理学(98933)
- 管理学院(98415)
- 研究(88313)
- 中国(64658)
- 京(58737)
- 科学(55139)
- 财(49043)
- 农(46908)
- 业大(43064)
- 所(42306)
- 中心(40964)
- 财经(40413)
- 江(39718)
- 研究所(38718)
- 范(38492)
- 师范(38133)
- 经(36870)
- 北京(36847)
- 农业(35508)
- 州(32743)
- 经济学(32464)
- 院(32062)
- 师范大学(30843)
- 基金
- 项目(198909)
- 科学(156607)
- 研究(146557)
- 基金(144868)
- 家(124844)
- 国家(123771)
- 科学基金(107574)
- 社会(93000)
- 社会科(87997)
- 社会科学(87976)
- 基金项目(78148)
- 省(77981)
- 自然(69610)
- 自然科(67963)
- 自然科学(67950)
- 教育(66783)
- 自然科学基金(66740)
- 划(64534)
- 编号(59963)
- 资助(59839)
- 成果(47756)
- 部(43763)
- 重点(43359)
- 发(42132)
- 创(40700)
- 课题(40493)
- 国家社会(37993)
- 科研(37906)
- 教育部(37850)
- 创新(37786)
- 期刊
- 济(119002)
- 经济(119002)
- 研究(78331)
- 中国(47355)
- 农(47024)
- 学报(43714)
- 科学(40882)
- 管理(39298)
- 财(34464)
- 大学(33999)
- 学学(32187)
- 农业(31917)
- 教育(28621)
- 技术(23845)
- 融(22834)
- 金融(22834)
- 业经(22644)
- 财经(18904)
- 经济研究(17405)
- 问题(15965)
- 经(15896)
- 图书(14506)
- 理论(14009)
- 版(13877)
- 科技(13691)
- 业(13171)
- 实践(13014)
- 践(13014)
- 技术经济(12987)
- 商业(12417)
共检索到392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邢慧斌 段洪波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河北省太行山区的旅游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朱家营村为例,立足当地资源特色以及旅游市场需要,对太行山区乡村旅游设计的原则、方法、以及特色旅游项目等进行分析,对河北太行山区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太行山区 旅游扶贫 新农村建设 河北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斌 张建华 李晓东
"太行八陉"自战国时期便是连接太行山东西晋冀豫三省的通衢要道,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职能需求,从而造就了诸多因古道而生的山地商贾驿站式乡村聚落,作为一种特殊的传统村落类型,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学术研究以及保护利用价值。山西省平顺县花园村可考历史逾500年,村落传统格局保存完整。仅有十四家住户的村落内曾建有寺庙四座,现存古碑14通,明代石桥一座,三股泉水伴生的石槽水利系统历经数百年,贯穿整个村落,整体形态凝练了我国乡村聚落营建的传统智慧。以花园村为例,对此特殊聚落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斌 张建华 李晓东
"太行八陉"自战国时期便是连接太行山东西晋冀豫三省的通衢要道,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职能需求,从而造就了诸多因古道而生的山地商贾驿站式乡村聚落,作为一种特殊的传统村落类型,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学术研究以及保护利用价值。山西省平顺县花园村可考历史逾500年,村落传统格局保存完整。仅有十四家住户的村落内曾建有寺庙四座,现存古碑14通,明代石桥一座,三股泉水伴生的石槽水利系统历经数百年,贯穿整个村落,整体形态凝练了我国乡村聚落营建的传统智慧。以花园村为例,对此特殊聚落类型进行了深入研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士泂 赵旭东
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祈雨作为一项重要的仪典广泛实践于国家与民间社会之中。在革命的话语体系以及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祈雨被贴上“迷信”的标签之后便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此,早已失去既往意识形态支撑的祈雨仪式即便被组织起来,其目的也绝不是祈雨,而是夹杂着其他的利益诉求与考量。基于太行山区桃园村复原的祈雨仪式的田野调查,发现活动的组织者为了顺利将这项中断了五十多年的仪式重新启动,构建出一套新的话语体系进行策略试探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可以说,仪式的复原既是社会记忆的再现与重构,更是乡村政治的仪式表达。
关键词:
祈雨 仪式 仪式记忆 乡村政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士泂 赵旭东
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祈雨作为一项重要的仪典广泛实践于国家与民间社会之中。在革命的话语体系以及追求现代化的进程中,祈雨被贴上“迷信”的标签之后便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因此,早已失去既往意识形态支撑的祈雨仪式即便被组织起来,其目的也绝不是祈雨,而是夹杂着其他的利益诉求与考量。基于太行山区桃园村复原的祈雨仪式的田野调查,发现活动的组织者为了顺利将这项中断了五十多年的仪式重新启动,构建出一套新的话语体系进行策略试探以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可以说,仪式的复原既是社会记忆的再现与重构,更是乡村政治的仪式表达。
关键词:
祈雨 仪式 仪式记忆 乡村政治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蔡碧凡 俞益武 张建国 夏盛民
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七里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对相关资料的整理等方法,对乡村旅游的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具有促进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多方面功能,但乡村旅游面临旅游产业带动力度有限,旅游旺季环境不堪重负,旅游地的"城市化",乡村性的渐失,同质恶性竞争等负面影响导致的问题。面对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乡村旅游热,建议应辩证分析乡村旅游的功能,尤其是要警惕其负面功能。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功能 七里乡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孙雨芹 张睿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如何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跨越成为实践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文章选取广西龙脊进行典型案例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和系统动力学研究法,探索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跨越过程模式、识别关键驱动因素、构建乡村旅游产业跨越动力机制并仿真分析。研究发现:(1)领军企业、竞合关系、政策支持是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跨越的能量源,驱动乡村旅游产业历经累积、整合并实现跨越的过程;(2)在跨越过程中,市场、创新能力和环境三个子系统通过正负反馈回路的交互作用促进系统有效运转;(3)政策环境对环境子系统贡献最大且有利于缩短跨越年限;领军企业与竞合关系是产业创新能力子系统的主要驱动力;领军企业对创新能力的边际贡献持续增加,竞合关系对创新能力的促进由强变弱且提高系统进入壁垒、抑制市场子系统中企业吸引力。研究结论为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跨越提供启迪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锦宏 金彦平
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广泛分布有喀斯特地貌,这是致贫的重要原因。从喀斯特资源的特点与优势出发,积极探索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对于繁荣喀斯特山区的乡村经济,增强造血功能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贵州为例,通过构建喀斯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型,从形式和内容上对喀斯特山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进行了系统研究。
关键词:
喀斯特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开发模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任满田 张福计 吴玉柏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分布广、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据调查,山西有天然油松林22.6万ha,其中林龄在45年生左右,每公顷蓄积在45m~3以下的低产残次林13.3万ha,集中分布在太行山区。为了充分地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在改造前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我们进行了油松残次林采脂试验研究。一、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选在太行山森林经营局铁桥林场的大西沟作业区,位于东径113°25′,北纬37°32′,海拨1400-1500m,坡度25-35°,油松林平均林龄43年,平均树高8.7m,平均胸径17.4cm;优势树种油松,植被绣线菊、沙棘、胡枝子等;土壤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国良 靳爱荣 杜纪壮 尼群周 秦立者
研究了河北太行山中南部苹果园昆虫群落的组成、发展演替、群落的空间、时间格局;揭示了苹果生长季节昆虫群落结构的变动规律,确定了不同时期、不同部位的害虫优势种;明确了苹果园昆虫多样性、均匀度和优势度参数变化较大,在太行山区苹果园生态系统中,仅靠天敌的作用,不能起到控制害虫危害目的,需以人工干预。
关键词:
苹果园 昆虫群落 动态变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实证研究"课题组 刘玉琼
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是以乡村为载体、资源为依托、以人为本,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型的乡村发展路径。其路径内涵丰富,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内江市作为欠发达地区,应从农村实际出发,搞好统筹规划;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乡村旅游与乡村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 巍 楼凌雁
本文以浙江省水口乡开发乡村旅游为例,详细分析了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评价的各个环节,以及资源评价对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开发 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评价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景峰
为防控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对其进行风险评价至关重要。首先,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家意见,构建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二元比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然后,结合二元语义理论,提出了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的二元语义模型与方法;最后,以福建省泉州市乡村旅游地为例,对其旅游客体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A_1、A_2、A_3的旅游客体安全风险等级均为"较低",旅游资源安全风险中的管理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共有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与乡村旅游地旅游客体安全风险实际状况基本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罗景峰
为防控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对其进行风险评价至关重要。首先,根据相关文献及专家意见,构建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利用二元比较法确定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然后,结合二元语义理论,提出了乡村旅游客体安全风险评价的二元语义模型与方法;最后,以福建省泉州市乡村旅游地为例,对其旅游客体安全风险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旅游地A_1、A_2、A_3的旅游客体安全风险等级均为"较低",旅游资源安全风险中的管理因素是影响其风险等级的共有因素,是其风险管理的重点,与乡村旅游地旅游客体安全风险实际状况基本吻合。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陶玉霞
文章从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角度阐释现代乡村旅游的原根性诉求,探讨乡村旅游诉求的历史基础和社会背景,从文献出发构建了乡村旅游需求分析框架。实证研究发现乡村旅游需求呈非正态分布特征,大多数乡村游客对学界强调的"乡村性"事项并不关心,主要是异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促成乡村游客调整了自己的需求和目标。研究认为,乡村旅游的本质是乡土-人性结构的回归与重建,但多种媒体"伪乡村"的旅游形象建构导致了乡村旅游原根性诉求的异化与"伪乡村旅游"意识形态的形成;以经济价值为评价标准的产业发展导向是乡村旅游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源,乡村旅游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