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07)
2023(10503)
2022(9466)
2021(8948)
2020(7483)
2019(17306)
2018(17372)
2017(33274)
2016(18285)
2015(20621)
2014(20467)
2013(20340)
2012(18623)
2011(16694)
2010(16470)
2009(14861)
2008(14111)
2007(12038)
2006(10437)
2005(8850)
作者
(54354)
(45264)
(45085)
(42705)
(28727)
(21890)
(20274)
(17976)
(17198)
(15958)
(15644)
(15179)
(14272)
(14271)
(13950)
(13841)
(13765)
(13480)
(12872)
(12810)
(11390)
(10994)
(10991)
(10130)
(10106)
(9998)
(9934)
(9896)
(9016)
(9001)
学科
(70412)
经济(70339)
管理(48869)
(46735)
(38532)
企业(38532)
方法(34112)
数学(29778)
数学方法(29419)
(19057)
(18761)
中国(17033)
地方(16539)
(16374)
业经(15019)
农业(12785)
(12039)
贸易(12034)
(11775)
环境(11655)
(11625)
理论(11499)
(10906)
技术(10846)
(10402)
财务(10345)
财务管理(10331)
企业财务(9801)
(9713)
教育(9341)
机构
大学(256872)
学院(254942)
管理(101939)
(94639)
经济(92469)
理学(89301)
理学院(88221)
研究(88052)
管理学(86524)
管理学院(86091)
中国(63078)
科学(59838)
(55636)
(45613)
(45338)
业大(42595)
研究所(42464)
(41647)
中心(39282)
农业(35880)
(35386)
北京(35093)
(34818)
师范(34476)
财经(34162)
(32521)
(31162)
(29302)
师范大学(28190)
经济学(27171)
基金
项目(187069)
科学(145901)
基金(135570)
研究(131841)
(120846)
国家(119933)
科学基金(101420)
社会(79983)
社会科(75638)
社会科学(75617)
基金项目(73558)
(72391)
自然(69659)
自然科(67967)
自然科学(67953)
自然科学基金(66684)
(62765)
教育(59609)
资助(55628)
编号(53520)
重点(42677)
成果(42365)
(40335)
(39836)
(38378)
科研(36659)
课题(36598)
计划(36056)
创新(35830)
大学(33974)
期刊
(98504)
经济(98504)
研究(71545)
学报(46621)
中国(43599)
科学(42517)
(40341)
管理(35219)
大学(33797)
学学(32008)
(28982)
农业(28462)
教育(26783)
技术(20347)
(17576)
金融(17576)
业经(16088)
财经(15347)
经济研究(15294)
(14918)
资源(14268)
图书(14142)
科技(13874)
(12904)
问题(12847)
理论(12586)
林业(12530)
业大(12284)
(12108)
实践(11804)
共检索到355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薇  蔺文静  吴庆华  王贵玲  
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植被生长状态有重要影响,但土壤水分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包气带不断增厚,使土壤水分的储存、运移和转化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土壤水的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利用连续多年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分析了太行山前包气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受丰水年枯水年影响存在年际差异,根据不同季节土壤水分的动态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土壤水分消耗期土壤水分累积期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在垂向上,土壤含水量从上层向下逐渐增大,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喜英  张橹  刘昌明  
本文分别用BrooksandCorey ,vanGenuchten和Broadbridge White模型拟合了太行山山前平原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SWC) ,并用Mualem和Burdine模型计算了土壤非饱和导水率(K)和扩散率 (D)。最能较好计算实验地点D和K的方法是用vanGenuchten模型拟和SWC(约束条件m =1- 2 /n) ,用Burdine方法计算K和D。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石莹  王数  张晓娜  王秀丽  张凤荣  
通过对北京小西山山前代表性洪积扇的观察研究,探索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微形态特征的影响。通过对土壤薄片的观察,分析土壤微形态特征;用ENVI及MATLAB软件处理图片,并对孔隙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林地(WL1)剖面表层土壤微结构为海绵状结构,而园地(WL2)和菜地(WL3)的表层土壤多呈整块状结构或孔道结构;2)各采样点土壤矿物成分相近,但骨骼颗粒形态特征有较大差异。3)WL1剖面土壤孔隙度较高,以面状孔隙为主,WL2和WL3剖面土壤孔隙度过低,以中小孔隙居多。研究认为:1)林地的土壤微结构较园地和菜地的好,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利用和管理,园地和菜地使土壤微结构变差,土壤孔隙度下降。2)...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择福  
通过对九龙山不同立地实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有效水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持水性由好到差依次为:阴坡灌木、阴坡裸地、油松、阳坡灌木、阳坡裸地和侧柏;坡向和植被类型对土壤持水性影响极大;同一立地条件下,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持水性的主要因子;土壤饱和蓄水量变化范围在1 605.86~2 353.66t/hm~2之间,土壤水分只有7,8两月处于易效水阶段,其它时间均属难效水范围,即使雨季的土壤水分也难达到田间持水量;土层蓄水体积小,水分补偿能力差,土壤水分亏缺率在32%~75%之间,构成了该区脆弱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泉  张清华  毕树峰  
以太行山北部山西五台山中山地区幼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阳坡、阴坡和半阳坡三种代表性立地上,从土壤水势、水容量等持水特性和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角度,并结合树木抗旱性和生长,研究了该地区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及其与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有效水范围为-0.3--20bar,正常生长水在-0.3--3bar,轻胁迫水-3--10bar,中胁迫水为-10--20bar;土壤持水特性和有效水范围以阳坡最小,半阳坡最大;土壤自然含水率和有效水含量随降水而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阴坡全年土壤含水率高,有效水充足,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快,半阳坡和阳坡土壤含水率低,有效水较少,林木易于受旱,需选择抗旱树种...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铁山  孙吉定  张金香  
1992~1994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两岔试区,对太行山花岗片麻岩低山丘陵区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定位研究,表明: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全年土壤水分,以雨季较好,秋季次之,5,6月份最低.为解决该地区土壤水分亏缺与绿化的矛盾,提高造林成活率,提出雨季或秋季营造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疏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的造林举措.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邓羽松  丁树文  蔡崇法  吕国安  夏栋  朱芸  
[目的]研究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颗粒组成、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持水情况、有机质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索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物理性质空间分异规律,不仅有利于农业用地规划,也为崩岗洪积扇农田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对山区农林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运用野外调查结合室内分析的方法,以通城县杨垄小流域崩岗洪积扇农田为研究对象,选定水田和旱地两种洪积扇土地利用方式,分别采集洪积扇农田扇顶、扇中、扇缘以及对照4个区域测定其土壤物理性质,运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对各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探究,研究崩岗对洪积扇农田的影响规律。[结果]崩岗侵蚀导致洪积扇农田土壤严重沙化,土壤结构性恶化。洪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甲霞  张万军  曹建生  
采用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法,通过对太行山低山区主要植被黄背草、荆条及其混合植被下的土壤水分及以上3种植被水分利用状况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土壤贮水量的季节变化随着降雨量及季节变化而变化,植被生长期降雨量多的年份,土壤贮水量大,降雨量小的年份,土壤贮水量小;3种植被不同坡度下水分利用效率,平坡大于斜坡,丰水年,混合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枯水年,黄背草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杰  郭景唐  于占成  
该文研究了太岳山油松人工林不同郁闭度林分以及荒地生长季节内的土壤水分动态。结果表明:整个生长季节内,荒地与林地贮水量差异并不显著,但森林郁闭度越大,贮水量越小.土壤含水量主要受降雨、蒸腾和蒸发的影响,干旱季节,林地蒸腾占主导地位,土壤剖面出现20~40cm的根系分布层偏下层土壤含水率最低,且郁闭度越大,该最低值越小;随着雨季的到来,各层土壤含水率的最大值依次出现,且郁闭度越大,该最大值越大,也出现的越迟;雨季过后,蒸发转变为主要因素,林地土壤含水率大于荒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越稳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洪生  刘金铜  刘慧涛  徐友信  李志祥  高树红  于淑会  
通过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水分空间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与土壤容重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095;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变化呈中等变异性,40~60 cm土壤水分变异性达0.989;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含水量差异显著(P>0.05),植物篱不种植农作物(T3)土壤含水量最高(21.25),其次为草地(T4)(20.62),而受人类活动严重干扰下的植物篱+农作物(T1)、农作物(T2)土壤含水量最低;T2田间持水量随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其余利用类型土地田间持水量在0~40 cm土层呈下降规律,至40 cm附近为最低值,然后随深度进一步增加呈缓慢升高趋势。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牛赟  刘贤德  吕一河  王顺利  胡健  赵维俊  
土壤水分空间变化是流域水量平衡、水资源管理及利用、林分空间结构调控及土壤水资源植被承载力等研究的热点和关键科学问题。本文按照流域海拔、坡向、坡度、土壤层次、植被类型等不同,布设45个土壤水分监测探头,设置15分钟获取一个数据,对已取得的50万个数据利用变异系数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土壤水分随海拔升高呈波动性增多趋势,可拟合关系式为Sw=0.025 3a-52.546(R2=0.651 5);(2)半阴坡土壤水分比半阳坡高出1.2倍、比阳坡高出1.7倍,半阳坡土壤水分比阳坡高出1.4倍;(3)小于25°的范围内,坡度越大,土壤水分越小;大于25°的范围内,坡度越大,土壤水分越大;(4)...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跃鹏  刘海艳  周维博  
基于MODIS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土地利用类型及ERA-interim数据,构建了乌鲁木齐地区T_sN_(dvi)特征空间与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_(vdi),分析了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乌鲁木齐夏季T_(vdi)空间特征,指出了T_(vdi)与海拔高度之间密切联系,并通过不同深度ERA-interim体积含水量数据对T_(vdi)进行了验证评价。研究表明:4种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T_s和N_(dvi)空间关系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夏季7至9月研究区TsNdvi特征空间干湿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红霞  康绍忠  武海霞  
用压力膜法测定了同一质地 (重壤土 )不同干容重装填土、不同水分处理装填土、农田原状土的水分特征曲线 ,通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θ- s)及土壤含水率 (θ)和当量孔径 (d)关系曲线的对照分析 ,发现干容重、水分处理及土壤的原状性对水分特征曲线有显著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艾宁  强大宏  刘长海  李阳  罗梦娇  陈宗礼  
为明确半干旱黄土区山地枣林土壤水分特征,本文对陕西延川县齐家山红枣试验基地春季土壤水分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坡向枣树林地土壤水分存在差异,阴坡土壤水分最高,其次为半阳坡,而阳坡最低,且不同坡向不同土层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坡向土壤水分垂直变化趋势相似。2)坡位对枣树林地0~60 cm土层的水分影响较大,且随着土层的增加,坡位对土壤水分的影响逐渐减小直到差异不显著。3)山地枣林0~60 cm土层内,不同整地方式对土壤水分影响较大,且差异显著;但显著性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4)不同植被类型间土壤水分存在差异。0~40 cm土层,枣树林地土壤水分含量最高,且与苹果园、草地土壤水分差异显著;40~100 cm土层,苹果园土壤含水量最大,且与枣园、草地显著差异。5)研究区3种植被类型0~100 cm土层土壤蓄水量表现为红枣(153.03 mm)>苹果园(149.26 mm)>草地(98.76 mm),说明林地土壤水分涵蓄能力强,而撂荒草地土壤蓄水能力较弱。因此,研究表明半干旱黄土区进行水平阶整地和合理的经济林营造有助于土壤水分的利用且不会造成土壤水分亏缺,相反进行撂荒则反而会使土壤水分含量降低。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吴汉  熊东红  张宝军  郭敏  杨丹  张素  校亮  方海东  
【目的】为了研究干热河谷冲沟不同部位(集水区、沟头和沟床)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基于元谋干热河谷典型冲沟不同部位土壤水分的长期监测,分析冲沟不同部位土壤水分(10100 cm)时空变化特征。【结果】(1)冲沟不同部位土壤平均含水量随时间变化可划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2-6月)、土壤水分积累期(7-10月)和土壤水分消退期(11-12月)等3个变化阶段;冲沟不同部位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年内变化特征不同,其中集水区20、30和40 cm土层,土壤水分年内分配差异不明显,其他部位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均表现明显的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