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1)
- 2023(9029)
- 2022(8180)
- 2021(7757)
- 2020(6508)
- 2019(15142)
- 2018(15283)
- 2017(29419)
- 2016(16264)
- 2015(18176)
- 2014(18249)
- 2013(18055)
- 2012(16504)
- 2011(14816)
- 2010(14501)
- 2009(12820)
- 2008(12190)
- 2007(10327)
- 2006(8842)
- 2005(7388)
- 学科
- 济(59758)
- 经济(59692)
- 管理(45566)
- 业(42216)
- 企(35611)
- 企业(35611)
- 方法(29982)
- 数学(25944)
- 数学方法(25658)
- 学(15955)
- 农(15795)
- 中国(14413)
- 财(14214)
- 业经(13355)
- 地方(12702)
- 环境(11306)
- 和(11284)
- 农业(10670)
- 理论(10525)
- 贸(10133)
- 贸易(10129)
- 技术(9860)
- 易(9817)
- 务(9496)
- 财务(9439)
- 财务管理(9424)
- 制(9243)
- 划(8981)
- 企业财务(8918)
- 教育(8666)
- 机构
- 大学(225668)
- 学院(224458)
- 管理(91595)
- 济(81291)
- 理学(80376)
- 理学院(79492)
- 经济(79362)
- 管理学(78053)
- 管理学院(77678)
- 研究(74769)
- 中国(52237)
- 科学(51049)
- 京(48443)
- 农(40823)
- 业大(38899)
- 所(38384)
- 研究所(35756)
- 财(35081)
- 中心(32921)
- 农业(32346)
- 江(30853)
- 北京(30526)
- 范(29362)
- 财经(29138)
- 师范(29048)
- 院(27431)
- 经(26559)
- 州(25650)
- 技术(24689)
- 师范大学(23577)
- 基金
- 项目(164964)
- 科学(127633)
- 基金(118167)
- 研究(116687)
- 家(104983)
- 国家(104150)
- 科学基金(88118)
- 社会(70082)
- 社会科(66229)
- 社会科学(66209)
- 省(65311)
- 基金项目(64249)
- 自然(60518)
- 自然科(59035)
- 自然科学(59019)
- 自然科学基金(57915)
- 划(55721)
- 教育(52737)
- 资助(48520)
- 编号(47591)
- 成果(37691)
- 重点(37016)
- 部(35156)
- 发(34924)
- 创(34269)
- 课题(32568)
- 科研(32242)
- 计划(32057)
- 创新(31926)
- 大学(30101)
共检索到307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择福
通过对九龙山不同立地实测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有效水分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持水性由好到差依次为:阴坡灌木、阴坡裸地、油松、阳坡灌木、阳坡裸地和侧柏;坡向和植被类型对土壤持水性影响极大;同一立地条件下,土壤容重、毛管孔隙度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持水性的主要因子;土壤饱和蓄水量变化范围在1 605.86~2 353.66t/hm~2之间,土壤水分只有7,8两月处于易效水阶段,其它时间均属难效水范围,即使雨季的土壤水分也难达到田间持水量;土层蓄水体积小,水分补偿能力差,土壤水分亏缺率在32%~75%之间,构成了该区脆弱的土壤水分生态环境.
关键词:
太行山低山区 立地类型 土壤水分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孙甲霞 张万军 曹建生
采用大型非称重式蒸渗仪法,通过对太行山低山区主要植被黄背草、荆条及其混合植被下的土壤水分及以上3种植被水分利用状况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下土壤贮水量的季节变化随着降雨量及季节变化而变化,植被生长期降雨量多的年份,土壤贮水量大,降雨量小的年份,土壤贮水量小;3种植被不同坡度下水分利用效率,平坡大于斜坡,丰水年,混合植被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枯水年,黄背草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小泉 张清华 毕树峰
以太行山北部山西五台山中山地区幼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阳坡、阴坡和半阳坡三种代表性立地上,从土壤水势、水容量等持水特性和土壤水分季节变化角度,并结合树木抗旱性和生长,研究了该地区土壤水分供应状况及其与造林成活和幼林生长的关系。研究表明,土壤有效水范围为-0.3--20bar,正常生长水在-0.3--3bar,轻胁迫水-3--10bar,中胁迫水为-10--20bar;土壤持水特性和有效水范围以阳坡最小,半阳坡最大;土壤自然含水率和有效水含量随降水而呈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阴坡全年土壤含水率高,有效水充足,造林成活率高,幼林生长快,半阳坡和阳坡土壤含水率低,有效水较少,林木易于受旱,需选择抗旱树种...
关键词:
土壤水势,土壤水容量,土壤有效水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铁山 孙吉定 张金香
1992~1994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两岔试区,对太行山花岗片麻岩低山丘陵区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定位研究,表明: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全年土壤水分,以雨季较好,秋季次之,5,6月份最低.为解决该地区土壤水分亏缺与绿化的矛盾,提高造林成活率,提出雨季或秋季营造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疏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的造林举措.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水分亏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薇 蔺文静 吴庆华 王贵玲
土壤水分含量对土壤物理性质和植被生长状态有重要影响,但土壤水分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变异性。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包气带不断增厚,使土壤水分的储存、运移和转化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土壤水的动态变化特征。本研究利用连续多年的土壤水分观测数据,分析了太行山前包气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受丰水年枯水年影响存在年际差异,根据不同季节土壤水分的动态特点,可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即土壤水分消耗期土壤水分累积期和土壤水分相对稳定期。在垂向上,土壤含水量从上层向下逐渐增大,土壤水分变异程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弱。
关键词:
包气带 土壤水分 动态规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喜英 张橹 刘昌明
本文分别用BrooksandCorey ,vanGenuchten和Broadbridge White模型拟合了太行山山前平原不同层次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SWC) ,并用Mualem和Burdine模型计算了土壤非饱和导水率(K)和扩散率 (D)。最能较好计算实验地点D和K的方法是用vanGenuchten模型拟和SWC(约束条件m =1- 2 /n) ,用Burdine方法计算K和D。
关键词: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模型 拟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鹏 宋献方 侯士彬
植被对土壤水动态的影响研究对认识水循环机理和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方式具有重要作用。论文以崇陵实验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负压计对太行山区的3种典型植被荒草、刺槐和侧柏覆被下的土壤水势进行观测。通过土壤水势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土壤水势在年内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土壤水势在3~6月缓慢下降,7~8月波动上升,9~10月下降,且3种植被在丰水年的土壤水势差异大于枯水年。从土壤水势剖面可以看出,荒草地土壤水蒸散发消耗集中在0~50 cm土层,刺槐林地在0~90 cm都有较大水分消耗,侧柏林地在整个土壤剖面上具有较小的水分消耗。通过降水后土壤水势的变化可以看出,刺槐林地土壤对降水入渗的反应时间最快,侧柏林地土壤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洪松 王克林
西南喀斯特地区是一种受地质背景制约的脆弱生态环境,具有地表水缺乏、土层浅薄且不连续、植被覆盖率低等基本特征。由于喀斯特山区水文地质结构的复杂性和小生境类型的多样性,该地区土壤水分运移相当复杂,具有许多和其它类型区不同的规律和特点。在介绍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生态环境特征和土壤水分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概述了西南喀斯特山区土壤水分测定方法、有效性、入渗规律、空间变异性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今后土壤水分研究应以岩石-土壤-植被系统为对象,注重多学科交叉以及新方法与新技术的应用,加强喀斯特生态系统各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生态过程影响的研究,重视植被对异质性生境的响应及其适应性调控机理的研究,以实现喀斯...
关键词:
西南喀斯特地区 土壤水 植被恢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家林 郭二辉 杨果果 孔玉华 杨喜田
为了探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域3种30年生的侧柏、刺槐和栓皮栎水土保持林地土壤的入渗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进行入渗过程模拟及土壤入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3种水土保持林地土壤初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稳渗速率、前30min入渗量均大于相同土层裸地土壤入渗数值,同时也表现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样地0~20 cm土层土壤渗透速率均呈现侧柏>刺槐>栓皮栎>裸地的趋势。(2)不同样地土壤渗透性能综合评价结果为侧柏(2.414)>刺槐(-0.817)>栓皮栎(-1.169)>裸地(-1.180)。(3...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慧杰 冯瑞云 张志军 孟晋建 南建福
通过室内花盆试验,研究了在相同条件下,小麦粉碎秸秆、MP3005保水剂、扩蓄肥3种水分抑蒸剂施入土壤后,对土壤水分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水分抑蒸剂都能达到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的目的,且抑蒸效果随用量不同而异。抑蒸效益分析表明,小麦秸秆在抑蒸量为8000.4 kg/hm2,MP3005保水剂在抑蒸量为1600.08 kg/hm2,扩蓄肥在抑蒸量为4000.2 kg/hm2时抑蒸效益最好。
关键词:
抑蒸剂 土壤 保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刘伟钦 陈步峰 尹光天 张刚华 罗瑞强 李意德
The soil moisture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st ecosystem at 7 sites in Shunde region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bulk density increases and the por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depth;the soil waterholding characteristic of Jun'an town is superior to that of Jingping H...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择福 洪玲霞
由达西定理和能量守恒原理推导了土壤水分入渗的数学模型,水平土柱法实测了模型中的基本运动参数:土壤水分扩散率D(θ),推求了土壤水分非饱和导水率K(,经过计算机用有限差分法模拟了六块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实地试验检验了模拟结果。结果表明计算的累积入渗量和入渗率与实测值非常一致。经过模拟结果绘制的入渗时水分随时间变化的剖面图,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林地的土壤水分入渗的全过程。
关键词:
土壤水分入渗,动态模拟,不同林地类型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侯小改 段春燕 刘素云 刘改秀 薛娴
以盆栽牡丹朱砂垒为试材,研究了5种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牡丹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片相对水分亏缺(RWD)加大;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土壤相对含水量85%到55%间,含量略有增加,后逐渐下降;H2O2、丙二醛(MDA)、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O2产生速率都明显增加;SOD酶活性降低;POD酶活性则增加。
关键词:
牡丹 土壤相对含水量 干旱胁迫 生理特性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强 孙向阳 张广才
论述了国内外在土壤水分入渗方程模拟、土壤水分运动参数和SPAC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沙地水分研究所采用的主要观点由形态学观点转到了能态学观点;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测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数值模拟得以广泛的发展。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动参数 SPAC 数值模拟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庆荣 李玉山
采用田间模拟土柱试验方法,利用作物产量一水分关系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在田间持水量的95%到55%的土壤湿度范围内,随着土壤湿度的不断降低,土壤水分对植物的有效性按抛物线规律递减,而且有效性递减的速率越来越快。利用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定量研究了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黄土高原土壤水分有效性动态规律与土壤水分易吸性动态规律是相同的。本文还简析了土壤水分有效性与土壤水分易吸性相一致或相似的条件。
关键词:
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水易吸性 数学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