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27)
2023(2150)
2022(1695)
2021(1308)
2020(999)
2019(2105)
2018(2114)
2017(3672)
2016(2371)
2015(2529)
2014(2665)
2013(2889)
2012(2866)
2011(2699)
2010(2456)
2009(1827)
2008(1723)
2007(1636)
2006(1423)
2005(1249)
作者
(10532)
(9038)
(8928)
(8370)
(5736)
(4585)
(3844)
(3534)
(3519)
(3327)
(3299)
(3203)
(3144)
(3099)
(2988)
(2868)
(2862)
(2786)
(2774)
(2758)
(2557)
(2376)
(2319)
(2087)
(2041)
(2028)
(2021)
(2000)
(1993)
(1989)
学科
环境(8460)
(7694)
管理(7567)
(7373)
经济(7368)
生态(3760)
(3512)
资源(3497)
(3379)
规划(3222)
环境规划(3189)
(2845)
方法(2775)
(2498)
企业(2498)
数学(2449)
数学方法(2379)
经济学(2360)
(2145)
森林(2145)
(2117)
(1989)
环境经济(1971)
(1817)
土壤(1814)
生物(1668)
部门(1627)
门环(1619)
(1566)
中国(1483)
机构
大学(36349)
学院(36331)
研究(18626)
科学(16392)
(15266)
农业(12189)
中国(12086)
(11940)
业大(11868)
研究所(11462)
(10090)
经济(9845)
管理(9648)
(8852)
(8630)
(8564)
实验(8373)
实验室(7999)
理学(7967)
农业大学(7855)
理学院(7841)
(7731)
重点(7516)
管理学(7448)
管理学院(7410)
中心(7339)
林业(7142)
(6761)
研究院(6636)
(6506)
基金
项目(30617)
(22054)
国家(21970)
科学(21395)
基金(20847)
科学基金(16230)
研究(15535)
自然(13318)
(13213)
自然科(12898)
自然科学(12889)
自然科学基金(12640)
(11543)
基金项目(11124)
科技(9919)
计划(9244)
资助(9013)
重点(7948)
社会(7781)
专项(7389)
社会科(7339)
社会科学(7337)
(7156)
科研(6970)
(6253)
教育(6133)
(5894)
(5884)
创新(5718)
(5605)
期刊
学报(16360)
(13049)
科学(12412)
大学(11044)
学学(10931)
(9967)
经济(9967)
农业(8896)
林业(7065)
研究(7057)
中国(6835)
业大(5636)
(5237)
农业大学(4093)
科技(3401)
(3391)
自然(3157)
管理(3103)
科技大(2704)
科技大学(2704)
资源(2681)
自然科(2631)
自然科学(2631)
中国农业(2625)
(2582)
农林(2406)
(2406)
(2403)
技术(2035)
(2027)
共检索到52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喜荣  赵辉  杨海青  凌晓明  樊巍  
为全面了解外来种火炬树的生态服务功能,研究了太行山南端低山丘陵区岩石裸露地和自然荒坡二种生境营造的11年生火炬树人工林的生物量与碳贮量。主要结果为:建立了火炬树各器官生物量和基径、树高的回归方程,回归系数均在0.92以上,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用于研究地区火炬树生物量的测算;石裸地和荒坡地火炬树群落生物量分别达到13.395 4 t·hm-2和29.106 4 t·hm-2,高于同地区乡土灌丛的生物量;火炬树平均含碳率44.56%,石裸地和荒坡地火炬树群落植物层碳贮量分别达5.915 5 t·hm-2和12.975 1 t·hm-2,荒坡0~20 cm土壤碳密度为2.172 2 kg·m-2,...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张明如  温国胜  颜文洪  侯平  翟明普  张瑾  
探讨了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次生疏灌草丛火炬树Rhus typhina克隆分株的生长策略。基于邻接小样方调查方法,对农田和疏灌草丛2种生境上火炬树克隆分株异速生长特点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火炬树分株克隆生长独特,幼期冠幅生长超过树高生长、分株水平侧根前端直径约为后端直径2倍;②火炬树克隆分株冠幅与树高呈现幂函数异速生长规律,而对于前后端水平侧根直径,则以农田的稳定性显著高于疏灌草丛;③火炬树克隆分株数量以农田生境远高于疏灌草丛,前者的火炬树克隆分株密度约为后者的31倍。所以,火炬树克隆分株的生长策略是以枝叶侧向生长快于树高生长,促使火炬树克隆分株快速占据疏灌草丛上层,利于火炬树单优群落的形成并...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俊  张明如  张利阳  吴刚  
植物种的选择是太行山低山丘陵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问题之一。利用LI-6400xT光合系统分析仪研究了5种木本植物的光合日进程特性、光能利用效率及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①火炬树Rhus typhin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酸枣Ziziphus jujuba var.spinosa的最大净光合效率出现在中午12:00,均无光合午休现象;②比较5种木本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后发现,火炬树的光能利用效率最高,其光能利用效率与臭椿、荆条的光能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0.05...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樊巍  张劲松  杨一松  王理安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isposition and effects of apple tree and ginger intercropping system.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intercropping system could increase the yields and quality of apple,and that the yields of the single tree,weight of single apple and s...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樊巍  田朝阳  
针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土壤干旱瘠薄,水土流失严重,造林成活率低的特点,开展了以保水节水为中心的抗旱造林及水分管理技术研究。通过6种抗旱造林技术试验,筛选出优化造林技术模式,可使造林成活率达96%以上;确定了野生酸枣Ziziphusjujubavar.spinosa嫁接大枣Z.jujubavar.inermis的最佳嫁接方式、嫁接时间和管理技术;提出有灌溉条件和无灌溉条件下复合农林业系统水分优化管理技术;提出的果农复合系统开沟断根结合肥料深施技术,可使土壤含水量提高30%,苹果Maluspumila产量提高28%;筛选出细长纺锤形为果农复合系统苹果树最佳树形。表12参8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劲松  孟平  辛学兵  尹昌君  
本文对太行山低山丘陵区苹果生姜间作系统的生态效应、生理效应、产量效应及土地利用率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对比单作姜园平均可使生姜冠层叶温降低 2 .5℃ ,空气相对湿度提高 1 6% ;对比清耕果园 ,可使0~ 5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提高 8.5% ;可使生姜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 1 6.6% ,苹果光合速率提高 1 0 .0 % ;生姜和苹果单位产量分别提高 3.1 %和 2 .0 % ;间作系统土地当量值可达 1 .64,总体土地利用率可提高 6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高喜荣  
根据太行山低山丘陵区的特点及复合农林业结构配置的需要,进行了水保林树种、牧草植物、中药材品种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1)火炬树、刺槐、五角枫、臭椿、侧柏5个乔木树种为低山石灰岩区水保林适生树种;(2)紫花苜蓿为石灰岩地区林草复合首选草种;(3)石灰岩区适用于复合经营的中药材品种有太子参、半夏、白芨、细辛4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家林  郭二辉  杨果果  孔玉华  杨喜田  
为了探讨太行山低山丘陵区不同水土保持林地土壤渗透性能及其影响因素,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该区域3种30年生的侧柏、刺槐和栓皮栎水土保持林地土壤的入渗特征并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进行入渗过程模拟及土壤入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3种水土保持林地土壤初渗速率、平均入渗速率、稳渗速率、前30min入渗量均大于相同土层裸地土壤入渗数值,同时也表现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样地0~20 cm土层土壤渗透速率均呈现侧柏>刺槐>栓皮栎>裸地的趋势。(2)不同样地土壤渗透性能综合评价结果为侧柏(2.414)>刺槐(-0.817)>栓皮栎(-1.169)>裸地(-1.180)。(3...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漆良华  范少辉  肖文发  艾文胜  孟永  杜满义  曾立雄  
经营模式对毛竹林生物量、碳贮量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了湘中丘陵区毛竹笋用林(Ⅰ)、笋材兼用林(Ⅱ)和材用林(Ⅲ)3种不同经营目标下的竹林年龄结构、生物量分配及碳贮量格局。结果表明:应减少1~2a、增加5~6a生竹的留养比例,控制达到1~2a、3~4a、5~6a各占1/3左右的立竹年龄结构。不同层次生物量表现为乔木层>凋落物层>林下植被层,毛竹笋用林经营有利于增加乔木层生物量。乔木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51.83~55.66t/hm2、88.95%~92.93%,林下植被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54~2.58t/hm2、2.58%~4.43%,凋落物层生物量及所占比例分别为2.69~3.86t...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胜蓝  方晰  项文化  孙伟军  张仕吉  
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比较湘中丘陵区4种不同森林类型(杉木人工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分析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与土壤养分含量、含水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种森林各层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平均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随着林分组成树种数量的增加而增大;南酸枣落叶阔叶林和青冈+石栎常绿阔叶林各土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均高于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和杉木人工林,且以南酸枣落叶阔叶林最高,杉木人工林最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2.3%~2.9%,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占全氮含量的4.5%~...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郝铁山  孙吉定  张金香  
1992~1994年,在河北省平山县两岔试区,对太行山花岗片麻岩低山丘陵区土壤水分动态进行了定位研究,表明: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全年土壤水分,以雨季较好,秋季次之,5,6月份最低.为解决该地区土壤水分亏缺与绿化的矛盾,提高造林成活率,提出雨季或秋季营造以水土保持为目的的疏林与封山育林相结合的造林举措.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田恬  宋献方  杨丽虎  张应华  卜红梅  
为有效利用太行山丘陵区降水资源,实现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建设,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以及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方法对崇陵流域6个降水观测点的降水数据(2005-2014年4-10月)进行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4年4-10月崇陵流域降水量波动明显,无明显上升或下降趋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5月降水量呈显著减小趋势;研究区降水日数逐渐减小(-1.22 d/a),小雨量级降水对研究区降水资源的贡献率达50%以上,大雨及大雨以上量级降水出现频率近年来呈增加趋势(0.19 d/a);崇陵流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流域上游年降水量明显小于下游。认为植被覆盖是导致崇陵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胡景辉  孙丽敏  雷雅坤  刘宁  
河北太行山丘陵区地处国家级贫困带,生态环境脆弱,优化种植结构对增加农民收入、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河北太行山丘陵区1985-2010年种植结构调整过程,对不同时期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变化及动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未来河北太行山丘陵区种植结构调整的重点及方向。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小平  蔡锡安  赵平  饶兴权  邹碧  周丽霞  林永标  傅声雷  
该文采用收获法和标准木法研究了南亚热带3种人工林群落:马占相思林、针叶林(马尾松+杉木)、木荷林(木荷+红荷)的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为揭示鹤山丘陵人工林的结构功能规律及全球变化生态学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林分现存生物量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占相思林(176.03 t/hm2)、木荷林(122.91 t/hm2)、针叶林(104.93 t/hm2)。在林分各层次的分配比例中,乔木层所占比例最大,为95.1%~98.7%;灌木层和草本层所占比例较小,尤其是草本层,灌木层为0.9%~4.5%,草本层为0.4%。净初级生产力(NPP)由大到小依次为:马占相思林(25.32 t/(hm2.a))、...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郭从俭  张新胜  娄士高  
为了加速恢复和发展珍贵树种楸树(Catalpa bungei C.A.Mey.),在河南省薄山林场营造33.3hm~2楸树试验林,以探讨低山丘陵区楸树幼林生长与立地条件的关系,为楸树立地类型的划分及宜林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